经济学原理课后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7096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原理课后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经济学原理课后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经济学原理课后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经济学原理课后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经济学原理课后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学原理课后参考答案.docx

《经济学原理课后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原理课后参考答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学原理课后参考答案.docx

经济学原理课后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1、什么是经济学?

如何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答:

(1)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人。

(2)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表现在:

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种类总是不足的。

统一性表现在:

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同时存在,要求人们在有限的资源的多种用途中进行权衡比较,有效地利用资源,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欲望。

2、试举例说明学习经济学和现实生活的意义。

答:

(1)学习经济学能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

例如,今年武汉的苹果、香蕉等外来水果价格出现了显著上涨,并且持续到现在。

水果价格上涨是什么因素引起的?

它对人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

学习了经济学就能合理解释这一现象----由于西南地区出现严重干旱,导致武汉外来水果供应量骤减,使之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2)理解和评价政府的经济政策。

例如,2008年底国家决定投资4万亿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有多大?

2009年号召全国搞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将如何展开?

(3)指导企业经济决策。

例如,企业在不同时期会面临不同决定。

当市场不景气,企业遭受亏损,是停止生产还是继续生产?

是否要做广告?

做什么样的广告?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现代管理决策工具,而经济学是现代决策工具的理论基础。

(4)能避免运用经济理论是常见的错误倾向。

例如,合成谬误的例子,只有一个家庭购买轿车会大大方便出行,而当所有的家庭都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之后,道路、停车场可能车满为患,反而不如大家都乘坐公交方便。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区别表现在:

(1)从研究对象上看,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元,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

(2)从解决问题上看,微观经济学解决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解决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3)从中心理论上看,微观经济学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从研究方法上看,微观经济学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是总量分析。

联系表现在: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4、“理性人假定就是主张自私自利。

”和“理性人既然是一个假定,也就没有什么意义。

”这两个命题对不对,为什么?

答:

(1)“理性人假定就是主张自私自利”这一命题是不对的。

理性人假定是指人不仅有自己的目标,而且还会主动选择正确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并不是自私自立的体现。

(2)“理性人既然是一个假定,也就没有什么意义”这一命题是不对的。

假设虽然未必总是正确,但很实用。

再假设下发展出来的经济学,不仅有实用价值,能够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这样的学问本身也由于充满了理性而足以娱人心智,令人乐而忘返。

所以理性人虽是一个假定,但有意义。

5、请分别列出两个实证性命题和规范性命题。

答:

实证性命题:

(1)消费者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满足程度的最大化。

(2)生产者的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规范性命题:

(1)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价值规律是最好的市场调节器。

(2)只存在计划经济的市场不是好的市场。

6、经济学家为何经常存在意见分歧?

答:

在实质上,经济学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

在一个部分中,当社会的经济资源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时,宏观理论便能适用;在另一个部分,当社会的资源达到充分就业时,微观理论就发挥作用。

这种理论相互独立而很少关联,经济学被强行的划分为两个,即宏观和微观。

7、请评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经济学意义。

答:

(1)从经济学上看,经济学上假设人是理性的,每个人从事的经济活动都是利己的,人们最求利润最大化,如午餐免费,那么就会亏本,这就不符合这一假设。

(2)午餐是有价值的,具有稀缺性的,不付出代价就想获得是不可能的。

(3)投入与产出不一定成正比,但没有投入绝对没有产出。

(4)所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8、结合下面的例子,谈谈你对合成谬误的理解:

(1)对个人来说是有利的经济行为对整个国家来说不一定是有利的。

(2)即使所有国家不拒绝降低关税,而美国减少进口货物的关税也可以使其从中得益。

(3)个人在经济萧条时期多储蓄一些,而整个社会的储蓄额未必增加。

(4)即使所有的农民均能努力劳作,而气候又非常好,以至于农民都获得了一个好收成,但是农业总收入也很可能下降。

(5)看台上每个人都站起来观看比赛,则并不能使所有人都看得更清楚。

(6)提高税率可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但也可能使财政收入和国民收入减少。

答:

合成谬误是指对局部来说是好的东西对总体而言也必然是对的。

这种观点明显不符合实际。

在经济学领域十分肯定的是:

在微观上而言是对的东西在宏观上并不总是对的,反之,在宏观上是对的东西在微观上可能是十分错误的。

 

第二章

1、需求的变化和需求量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答:

需求的变动是由非价格因素引起的,价格不会发生变化,而需求量的变化仅仅只由价格因素引起的。

2、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的关系。

答:

需求价格点弹性与需求曲线在该点斜率数值相同。

3、在一个横轴代表数量、纵轴代表价格的坐标图上,有两条分别具有不同斜率的线性需求曲线,这两条需求曲线的相交之点的弹性是否相等?

解:

不相等(作图如下)

 

图中有两条线性需求曲线,其斜率分别为a,b。

两曲线交与H点。

由需求价格点弹性公式ed=-(dQ/dP)*(P/Q)得ed1上H点的点弹性:

ed1=-a*PH/QH

ed2上H点的点弹性:

ed2=-b*PH/QH

因为a≠b,所以两条需求曲线的相交点的点弹性不相等。

4、用需求供给模型分析“最低工资标准”对就业的影响。

答:

(1)在人才市场人力资本也是一种可买卖的商品,工资价格也就相当于”价格”,这就形成了人才市场。

(2)由微观经济学理论可知,供给与价格成反比例关系,需求与价格成正比例关系。

(3)当人才市场供大于求时,社会就业岗位一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刚性的,人才的价格缺少弹性。

(4)在人才市场供大于求人力资源十分饱和的情况下,岗位竞争激烈,岗位提供着会尽力压低职工工资,人才的实际价值被严重低估,这样将严重打击应聘者的积极性,使他们放弃更高级的技术知识,从整体上降低了人才市场上人力资源质量,严重影响人才市场健康发展。

(5)设最低工资给人力资源价值一个合理下限,水涨船高,各个级别的人力资源价格也上调,给了人力资源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激发了应聘者学习更高级技术知识的积极性,推动了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促进了人才市场健康发展。

(6)设最低工资,也提高了居民整体的购买力,提高了居民的消费能力,拉动了内需,推动了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从而促进就业,因此形成了良性发展。

5、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答:

令Qd=Qs即

50-5P=-10+5P

P=6

P=6时,Qd=Qs=20

即均衡价格为6,均衡数量为20

6、指出发生下列几种情况时,苹果市场的需求曲线是否会发生移动?

如果是,如何移动?

并说明原因

(1)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市场上销售的苹果农药含量过高。

(2)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3)市场上梨和香蕉的价格下跌了。

(4)种植苹果的工人工资提高了。

答:

(1)苹果市场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因为苹果含农药这一信息会降低人们对苹果的购买欲望,导致对苹果的需求减少,曲线左移。

(2)苹果市场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说明其购买能力增强,故对苹果的需求会增加。

(3)苹果市场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苹果与梨,香蕉互为替代商品,苹果和梨的价格下跌使得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会增加对梨和香蕉的购买而降低对苹果的购买,故消费者对苹果的需求降低,曲线左移。

(4)短期内,工人工资提高了,导致成本提高,苹果的价格随之上涨,消费者对苹果的需求降低,曲线左移。

长期内,工人工资上涨,导致种苹果的工人越来越多,苹果的供给量增大,导致价格下降,消费者对苹果的需求量增加,曲线右移,最终达到均衡状态。

7、下表是需求函数Qd=500-100P在某一范围内的需求表:

价格/元

1

2

3

4

5

需求量/单位数

400

300

200

100

0

(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答:

(1)需求函数Qe=500-100P,价格在2元和4元之间。

涨价时ed≈-(100-300)/(4-2)*2/300≈0.67,降价时ed≈-(300-100)/(2-4)*4/100=4

根据中点公式,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为e=-(100-300)/(4-2)*(2+4)/(100+300)=1.5

(2)由需求函数Qe=500-100P可得

e=-(-100)*P/Q=100P/Q

当P=2时ed=100*2/300≈0.67

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约为0.67

 

第三章

案例分析一:

从春晚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举例说明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答:

举例如下:

在一个人饥饿的时候,吃第一个包子给他带来的效用是很大。

以后,随着这个人所持的包子数量的不断增加的连续增加,虽然总效用是不断增加的,但没个包子给他带来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确实递减的。

当他完全吃饱的时候包子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值,而边际效用却为零。

如果她还继续吃包子,就会感到不适,这意味者包子的边际效用进一步降为负值,总效用开始下降。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启示是什么?

答:

对生产者:

要不断创新,追求产品的多样化,调整产品结构。

对消费者:

适度消费,过度消费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也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春晚:

应该实现节目多样化。

总的来说,熟练的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市场上不断获取主动的重要因素。

案例分析二:

消费者剩余的故事

1、什么叫消费者剩余?

答: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2、为什么卖者与买者总是争相要对方先出价?

答:

消费者在购买某种商品时,买者与卖者谁先出价就可能会失去控制消费剩余的主动权的机会。

在消费者不知具体的市场情况下,若卖方先出价,买者可在此基础上继续压价,得到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若买方先出价,卖方可在此基础上提价,那得到的消费者剩余更少。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概念及其关系?

答:

总效用是指从物品的消费中得到的全部满足或效用,边际效用指多消费一单位的商品而得到的新增加的效用。

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总效用等于各单位的边际效用的总和。

当边际效用大于零时,总效用是逐渐递增的;当边际效用小于零时,总效用是逐渐递减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值。

2、钻石对人的用途很有限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很便宜。

请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这一价值悖论。

答:

(1)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知,随着个人消费某种物品越来越多,他从中得到的新增加的边际效用量越来越少。

谁是我们生活所必需,我们从消费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巨大的。

但是,我们消费如此大量的水,以至于他的边际效用地见到极小。

至于钻石,相对于水来说,总效用很小,但由于我们购买和使用的钻石,数量非常少,钻石的边际效用非常高。

(2)供给与需求决定价格,水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于很低的价格水平,而钻石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于很高的价格水平。

如图1,水的需求曲线与钻石的需求曲线形状基本相同,随着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至于供给曲线,由于水的成本很低,而且供给非常丰富,供给者愿意按p1价格供给任何数量,所以水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钻石的产量有限,不管价格如何,供给量总是固定的,所以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水的供求决定价格是p1,而钻石的供求决定p2,前者价格低,后者价格高。

3、政府为救济穷人,可以采取发放食品券的办法,也可以直接给穷人现金。

如果政府发给穷人的面值200元的食品券可以换回100单位食品;而直接给穷人200元现金,恰好也能按市场购买到100单位食品,那么哪种方法会更好?

为什么?

试用无差异曲线图来说明。

答:

直接给现金好。

在效用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给200元的现金能够实现商品的多样组合,每个人对商品的偏好程度不同。

根据图中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对食品1和食品2的偏好程度不一样,消费者a对商品1的偏好小于商品2,所以愿意得到更多商品2,而消费者b则可能希望得到更多商品1,从而使200元现金得到最大效用。

4、在中国北方许多大城市,由于水源不足,造成居民用水紧张,请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并回答与这种方案有关的下列问题。

(1)对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

(2)对生产资源的配置有何有利影响?

(3)对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有何影响?

答:

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看出:

在一定时期内,在其它商品价格与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中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每单位商品中获得效用是递减的。

所以我们用价格来调节需求。

具体方案:

为居民每月用水量定一个最大值:

在这个值内水价稳定不变,且接近市场价格,超过的部分提高价格。

(1)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上涨,边际效用与实际效用差额减少,消费者剩余减少。

如图阴影部分:

(2)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缓解北方用水紧张状况。

(3)对于用水大户,水的消费在收入中的比重增加,对于用水较少的居民,用于水的支出变化不大。

5、什么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它们与需求法则有什么关系?

假设某消费者用一定收入购买X和Y两种商品,当X商品价格下跌时,该消费者对商品X消费的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收入效应的绝对值。

请判断两种商品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答:

收入效用:

有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收入水平变动。

进而由收入水平变动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动。

称为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变动,进而有商品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当商品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之和即总效应与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时,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当商品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效用之和即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化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如吉芬商品。

X为低档品,如下图所示,替代效应x1x3的绝对值大于收入效应x2x3的绝对值,与题目中的条件相符,所以x为低档品。

 

第四章

1、一个企业主在考虑要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哪一个?

为什么?

答:

企业主更关心边际产量。

分析:

劳动的平均产量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的产量,是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少量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之比。

劳动的边际产量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产量。

企业所追求的是实际利润最大化,使其获得的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即在成本既定下使产量最大。

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可知劳动者的边际产量变化情况是影响在既定成本下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当边际产量为正值时,总产量不断增加;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绝对减少。

所以比起劳动的平均产量企业主更关心边际产量。

2、在生产的三阶段中,问:

(1)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II阶段?

(2)厂商将使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

(3)如果PL=0或PK=0,或PL=PK,厂商应在何处经营?

答:

(1)由图所知

a在生产的第一阶段,那劳动投入从零增到平均产量最高点之间的生产。

图中劳动的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且劳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总产量始终是增加的。

说明在这一阶段,不变生产要素资本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增加少量的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

因此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不会在这一阶段停止生产,而连续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以增加总产量,并将生产扩大到2阶段。

b在生产的第三阶段,即劳动投入在总产量达最大后的生产。

在第三阶段平均产量持续下降,劳动的边际产量将为负值,劳动总产量也是下降趋势,说明此阶段劳动的投入量过多,理性的生产者不会再增加劳动的投入量,而且通过减少劳动投入量来增加总产量,并且回到2阶段。

c再生产的第二阶段:

平均产量开始下降,边际产量递减。

由于边际产量仍然大于零,总产量仍在增加,当劳动量增加到一定数量时,边际产量递减为零,总产量达到最大。

故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②阶段。

(2)PL=Pk即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恰好能使生产要素,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总产量达到最大。

(3)若PL=0即劳动量不足而生产要素资本投入相对过多时,厂商应在第一阶段经营,通过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来使生产要素资本得到最大利用,从而增加总产量。

若Pk=o即自变量不足而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过多时,厂商应在第三阶段经营,通过减少劳动量的投入来增加总产量。

若Pk=PL即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与生产要素资本达到均衡,厂商应在第二阶段经营。

3、什么是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与无差异曲线在性质上有何异同?

答:

等产量线:

指在技术水准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异同:

等产量线的几何特点与消费者的行为理论中的无差异曲线相似,它又被称为生产无差异曲线。

区别:

等产量曲线表示产量,无差异曲线表示效用;等产量线是客观的,无差异曲线是主观的。

4、某公司的雇员包括20位非熟练工人,45位半熟练工人和60位熟练工人。

经实际考察后发现目前非熟练工人每人日边际实物产量为10单位,而半熟练工人及熟练工人每人日边际实物产量分别为20单位和50单位。

每人日工资率分别是:

非熟练工人20元,半熟练工人30元,熟练工人50元。

该公司目前的产量水平不变。

在上述情形下你认为该公司的员工组合有无改革的必要?

答:

对于熟练工人边际成本等于边际产量,已经是最优生产要素投入量。

下面以非熟练工人和半熟练工人为二种可变生产要素分别设为X人,Y人

成本C=20X+30Y

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应满足MPX/MPY=20/30而MPX=10,MPY=20

10/20不等于20/30

所以此员工组合结构不合理,有改革的必要。

5、已知生产函数Q=KL-0.5L2-0.3K2,Q表示产量,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K=10

(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函数和边际产量(MPL)函数;

(2)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工人数;

(3)讨论厂商雇佣的工人数量应在哪一个范围?

答:

(1)APL=Q/L=10-0.5L-30/L;MPL=10-L

(2)当TPL达到最大值时,即MPL=10-L=0可知L=10

当APL达到最大值时,即d(APL)=30/L^2-0.5=0可知L=60^0.5=8

(3)由短期生产的三阶段可知,厂商应使用第二阶段要素组合才是理性决策,即劳动投入从平均产量最高点增到总产量极大值之间。

所以APL(最大值)<=L<=TPL(最大值)

即8<=L<=10所以厂商雇佣的工人数应在8到10人之间。

 

第五章

案例分析题:

大型养鸡场为什么赔钱?

1、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在总成本中起什么作用?

答: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等于总成本。

大型养鸡场租用大片地皮,采用现代化设备,管理人员众多,它的固定成本高于农民养鸡的固定成本;购买鸡饲料,投入大量劳动,可变成本也高于农民养鸡的可变成本。

造成大型养鸡场的总成本高于农民养鸡的总成本,平均成本也高于农民养鸡的平均成本。

在供小于求,市场行情好时,两者都可以获得收益;在供大于求,市场价格下降,大型养鸡场平均成本高,面临亏损,且固定成本高,不易退出,农民养鸡平均成本低,具有价格优势,更容易占领市场,固定成本低,退出也比较容易。

2、农民养鸡的成本优势在哪里?

答:

(1)农民养鸡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均低于大型养鸡场,所以总成本和平均成本都低于大型养鸡场,对市场价格的波动具有更大的承受。

(2)规模小,固定成本低,当行业处于低谷时容易退出,损失较小。

思考题

1、简述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显成本与隐成本、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区别。

答:

(1)机会成本和会计成本的区别: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利用一定的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其它可能的最大收入,它包括显成本和隐成本。

会计成本是会计师在账簿上记录下来的成本。

机会成本的范围大于会计成本。

(2)显成本和隐成本的区别:

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3)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区别:

固定成本是不变的,不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2、试说明总成本曲线、总可变成本曲线、平均成本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的关系。

答:

(1)STC曲线平行于SVC曲线,横轴上的每一点对应的总成本与总可变成本之差等于固定成本。

(2)STC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联机的斜率构成SAC曲线。

(3)STVC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联机的斜率构成SAVC曲线。

(4)对STC曲线上的点求导构成SMC曲线。

(5)SMC曲线依次经过SAVC曲线和SAC曲线的最低点。

3、试用图形说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答:

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说明如上一题。

4、试用图形从短期成本曲线推导长期成本曲线。

答:

假定厂商生产量为Q1,短期内不能改变生产规模选择在A点生产成本最小,产量为Q2、Q3是分别选择在B、C点生产成本最小。

理论分析上可以假定有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厂商可以在任何一个产量水平上找到一个最优的生产规模,也就是说可以找到无数个A、B、C点,这些点构成LTC曲线。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三条短期成本曲线SAC1、SAC2、SAC3代表三个不同的生产规模。

假定厂商生产Q1的产量,厂商会选择SAC1曲线所代表生产规模进行生产,平均成本最小。

同理厂商成产Q2、Q3的产量是分别选择SAC2、SAC3的规模进行生产,平均成本最小。

可以假定生产规模可以无限细分,则有无数条SAC曲线,于是便得到LAC曲线。

LAC曲线是无数条SAC曲线的包络线。

在Q1产量上LAC=SAC1,所以LTC=STC1,故在产量Q1处LTC曲线与STC1曲线斜率相等,边际成本相等,即P点为LMC曲线上的一点,同理R、S点均为LMC曲线上的点。

在生产规模可以无限细分的条件下,可得到无数个类似P、R和S的点,将这些点连接起来便得到LMC曲线。

5、请分析一下私营企业主一般要承担哪些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答:

显性成本:

工资,设备、利息、地租、动力和运输所支付的费用。

隐性成本:

自己投入资金的利息、企业主为该厂提供劳务应得的薪金、折旧费。

6、假定老王家门前有一块空地,附近一所学校的校长愿意每年出250元的租金租下空地以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对老王来说,他也可以用这块地种植蔬菜。

如果种子、肥料和其他费用总和是200元,而老王预计卖掉全部蔬菜的年收入是500元。

请问老王种蔬菜的显成本和隐成本分别是多少?

他将选择种蔬菜还是出租土地?

答:

老王种菜的显成本为200元,隐成本为50元。

他将选择出租土地,因为种菜的隐成本很低,老王却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辛苦,而且还要承担市场风险。

把地出租给学校可以轻松、稳定的获得不比种菜差多远的收入,老王还可以把以往种菜时间用到其它方面获取收益。

 

第六章

1、既然现实中几乎找不到完全竞争的例子,经济学为什么还要以完全竞争市场作为分析的起点?

答: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从对完全竞争市场模型的分析中,卡可以得到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