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苏省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6770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8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苏省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届江苏省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届江苏省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届江苏省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届江苏省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苏省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docx

《届江苏省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苏省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苏省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docx

届江苏省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

2021届江苏省高考全真模拟

地理卷

第四模拟

(本卷共2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

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华为在2020年12月21日发布了96线中长距激光雷达,这款激光雷达拥有150米的探测距离,而且具有96线程。

其可以实现城区行人车辆检测覆盖,并兼具高速车辆检测力,更符合中国复杂路况下的场景。

在此之前只有一家供应商能够量产车规级激光雷达,而且这家公司所生产的车规级激光雷达只有16线程。

下图为96线中长距激光雷达的优点,据此完成1-2题。

1.96线中长距激光雷达技术在无人驾驶中的应用,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B.北斗导航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2.在激光雷达团队成立不到5年后,华为决定绕开市场主流的“南坡”--从传统机械式激光雷达切入,华为选择难度比其高很多的“北坡”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国际供应商拒绝把最新的产品卖给华为B.主动跳过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壁垒

C.积极应对无人自动驾驶的需求D.华为激光雷达研究基础雄厚

2019年8月,受台风“利奇马”影响,浙江永嘉县岩坦镇出现山体滑坡并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导致近百人被洪水围困。

图1为该区域局部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图2为堰塞湖疏通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3.图1中最容易形成堰塞湖的地点是()

A.aB.bC.cD.d

4.有关堰塞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溢洪道与等高线走向大致一致,易控制河流流速

B.溢洪道海拔较高、坡度较大、流速更快,利于泄洪

C.堰塞体堆积物疏松,宜开凿溢洪道加快排水

D.堰塞体抬高河流水位,可大力开发水能资源

5.堰塞体两侧的水位差可能接近()

A.60米B.90米C.120米D.150米

冬季,我国北方寒冷南方温暖的气候特点深入人心,然而“北方不懂南的冷,南方不懂北的暖”。

近几年,随着南方供暖的呼声越来越高,北方人逐渐懂得南方冬天的“冷”;同时,南方部分城市也实现了供暖,南方人对北方冬天的“暖”也理解了。

读下图,左图为基于体感温度的集中供暖分区;右图为基于空气温度的传统集中供暖分区。

读图,完成6-8题。

6.对比两幅图,南方哪个省级行政区供暖需求最高()

A.四川B.湖南C.江西D.江苏

7.关于“北方不懂南的冷,南方不懂北的暖”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①南方地区冬季湿度较高②北方地区房屋保温和供暖设施齐全

③南北方信息交流不通畅④北方地区冬季风力较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南方城市地区要实现集中供暖的主要阻力是()

A.电力供应不充足B.技术不成熟C.供暖改造项目复杂D.资金短缺

格达半岛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地表冻土广布,此处设立了西伯利亚纬度最高的自然保护区,驯鹿在广阔的苔原上栖息繁衍。

随着气候变化,格达半岛及周边区域出现大量天坑,据调查其为地下甲烷在高压状态下爆炸形成的坑洞。

甲烷是有机质在隔氧环境下分解而成,其对地表辐射的吸收能力是二氧化碳的二十余倍。

图甲为格达半岛位置示意图,图乙为甲烷坑洞。

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有关格达半岛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海湾海水冬季不结冰B.半岛上亚寒带针叶林广布

C.受极地高压控制,降水稀少D.地表之下的冻土层中有机质含量高

10.随着气候变化、坑洞的出现,导致当地()

A.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减少B.蒸发旺盛,河流径流量减小

C.地表的冻土将会出现季节性融化现象D.驯鹿栖息地的活动范围扩大

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1976年(甲)与2008年(乙)同一比例尺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

据此完成11-12题。

11.近30年,该地土地资源利用构成中减少最多的是()

A.牧业用地B.林地C.耕地D.建设用地

12.促使该地土地资源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受全球温室效应影响,气候变干B.河流径流量减少,灌溉水资源短缺

C.中青年外出打工,劳动力资源不足D.受农产品市场价格影响,土地产出效益差异大

读“2012~2019年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图”(下图),完成13-14题。

13.读中国能源生产情况图可知()

A.2012~2019年我国能源产量持续增长B.2018~2019年我国能源产量增幅最大

C.2012~2019年非化石能源产量增幅最大D.2012~2019年化石能源产量持续减少

14.2012~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表明我国()

A.化石能源比重减少,能源消费结构优化B.能源运输量减少,能源消费价格降低

C.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抑制全球温室效应D.能源进口量减少,保障能源消费安全

对林下草本植物的研究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的热点。

某研究小组在长白山落叶阔叶红松林内一处平缓的坡地上,建立了一块边长100m的正方形固定样地,并于次年5月、7月、10月对样地内草本植物进行了3次调查,为摸清草本植物季节动态变化提供依据,部分数据见下表。

据此完成15-16

题。

种类

株数

覆盖度(相对值)

5月

34

6511

2

7月

59

5131

3

10月

39

2134

1

覆盖度:

这里指草本植物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

15.调查发现,该样地早春(5月)草本植物生长的水分充足,但与之关系不大的是()

A.气温回升B.蒸发较弱C.降水丰富D.土层较厚

16.该样地7月以后生长的几乎都是夏季草本植物,但5月以后株数却一直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影响其株数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水热C.种类D.覆盖度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用来表明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

西宁市地处青海省东部河湟谷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高度2261m.研究发现,西宁城区的夏季城市热岛强度呈减弱趋势。

下图示意1986~2015年西宁城区夏季热岛强度年际变化。

据此完成17-19题。

17.影响西宁城区夏季热岛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A.温室气体含量B.大气环流C.下垫面性质D.纬度位置

18.西宁城区夏季城市热岛强度呈减弱趋势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A.最高气温下降B.平均气温升高C.降水日数增加D.人为热源减少

19.为缓解西宁城区夏季热岛强度可采取的合理措施包括()

①道路铺设透水砖②发展光伏发电③加强通风廊道建设④增加绿化面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

华北地区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

下图a示意华北地区的三类生态区分布,下图b示意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据此回答20-22题。

20.图a中代表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的分别是()

A.甲、乙、丙B.乙、甲、丙C.乙、丙、甲D.丙、乙、甲

21.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图b中Ⅰ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突出的气候特征有()

A.年太阳辐射量少B.年降水量少C.年平均风力小D.积温高

22.与Ⅰ、Ⅲ曲线相比,Ⅱ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草场过度放牧B.作物成熟收割C.副高逐渐北移D.夏季降水增加

二、非选择题:

共3题,共56分。

2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8分)

最近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大泰赋》中,部分剧集出现了郑国帮秦人修渠引泾河水灌溉农田的情节(如图10所示)。

史记《河渠书》中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盐碱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折今约100公斤),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候,因命曰“郑国渠”。

(1)根据上图,分析秦都咸阳所在地形区的地势特征,并说出其形成的地质作用。

(6分)

(2)说出史记《河渠书》中关中平原“凶年”所指代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形成的气候原因。

(6分)

(3)简述郑国渠对改善渭河平原农业土壤的作用。

(6分)

 

24.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8分)

材料一2018年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媲美世界三大湾区的第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江门、惠州、中山、肇庆与香港、澳门组成),作为四大世界级湾区中唯一一个多核心驱动发展的湾区经济体,其发展优势明显。

材料二世界四大湾区的相关数据。

面积(万km2)

人口

(万人)

GDP(万亿美元)

人均CDP

(万

美元)

第三产业占比(%)

GDP占全国比例(%)

集装箱吞吐量(TEU)

机场旅客吞吐量

(亿人次)

世界100

强大学数量(所)

福布斯500强公司数量(家)

东京

湾区

3.68

4383

1.8

4.1

82.3

41

766

1.12

2

60

纽约

湾区

2.15

2340

1.4

6.9

89.4

7.7

465

1.3

2

28

旧金山

湾区

1.79

760

0.76

9.9

82.8

4.4

227

0.71

3

22

粤港澳大湾区

5.6

6671

1.36

2.o

62.2

10.8

6520

1.75

4

16

材料三: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大桥使港珠澳三地的陆地通行时间从4个小时缩短至30分钟,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下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1)香港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之一,平均年降水量2214.3毫米,但淡水资源十分短缺,请说明原因。

(4分)

(2)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相比,评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条件。

(6分)

(3)从自然环境角度,简述建设港珠澳大桥面临的主要困难。

(4分)

(4)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该区域发展的意义。

(4分)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又称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

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

开封市在沙岗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大面积种植红薯却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

当地积极倡导采用“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在收割完冬小麦残茬的地表上,免耕直接种植红薯),很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

下图示意黄泛平原及起垄种植红薯景观。

(1)当地春季红薯种植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收效显著。

说明采用这种技术的主要目的。

(6分)

(2)当地在沙岗地上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这种种植方式有利于红薯生长。

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4分)

(3)分析只种植红薯加剧当地风沙活动的原因。

(6分)

(4)说明“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抑制风沙效果明显的原因。

(4分)

 

2021届江苏省高考全真模拟

地理卷

第四模拟

(本卷共2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

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华为在2020年12月21日发布了96线中长距激光雷达,这款激光雷达拥有150米的探测距离,而且具有96线程。

其可以实现城区行人车辆检测覆盖,并兼具高速车辆检测力,更符合中国复杂路况下的场景。

在此之前只有一家供应商能够量产车规级激光雷达,而且这家公司所生产的车规级激光雷达只有16线程。

下图为96线中长距激光雷达的优点,据此完成1-2题。

1.96线中长距激光雷达技术在无人驾驶中的应用,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B.北斗导航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2.在激光雷达团队成立不到5年后,华为决定绕开市场主流的“南坡”--从传统机械式激光雷达切入,华为选择难度比其高很多的“北坡”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国际供应商拒绝把最新的产品卖给华为B.主动跳过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壁垒

C.积极应对无人自动驾驶的需求D.华为激光雷达研究基础雄厚

【答案】1.A2.D

2019年8月,受台风“利奇马”影响,浙江永嘉县岩坦镇出现山体滑坡并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导致近百人被洪水围困。

图1为该区域局部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图2为堰塞湖疏通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3.图1中最容易形成堰塞湖的地点是()

A.aB.bC.cD.d

4.有关堰塞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溢洪道与等高线走向大致一致,易控制河流流速

B.溢洪道海拔较高、坡度较大、流速更快,利于泄洪

C.堰塞体堆积物疏松,宜开凿溢洪道加快排水

D.堰塞体抬高河流水位,可大力开发水能资源

5.堰塞体两侧的水位差可能接近()

A.60米B.90米C.120米D.150米

【答案】3.C4.A5.C

冬季,我国北方寒冷南方温暖的气候特点深入人心,然而“北方不懂南的冷,南方不懂北的暖”。

近几年,随着南方供暖的呼声越来越高,北方人逐渐懂得南方冬天的“冷”;同时,南方部分城市也实现了供暖,南方人对北方冬天的“暖”也理解了。

读下图,左图为基于体感温度的集中供暖分区;右图为基于空气温度的传统集中供暖分区。

读图,完成6-8题。

6.对比两幅图,南方哪个省级行政区供暖需求最高()

A.四川B.湖南C.江西D.江苏

7.关于“北方不懂南的冷,南方不懂北的暖”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①南方地区冬季湿度较高②北方地区房屋保温和供暖设施齐全

③南北方信息交流不通畅④北方地区冬季风力较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南方城市地区要实现集中供暖的主要阻力是()

A.电力供应不充足B.技术不成熟C.供暖改造项目复杂D.资金短缺

【答案】6.D7.A8.C

格达半岛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地表冻土广布,此处设立了西伯利亚纬度最高的自然保护区,驯鹿在广阔的苔原上栖息繁衍。

随着气候变化,格达半岛及周边区域出现大量天坑,据调查其为地下甲烷在高压状态下爆炸形成的坑洞。

甲烷是有机质在隔氧环境下分解而成,其对地表辐射的吸收能力是二氧化碳的二十余倍。

图甲为格达半岛位置示意图,图乙为甲烷坑洞。

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有关格达半岛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海湾海水冬季不结冰B.半岛上亚寒带针叶林广布

C.受极地高压控制,降水稀少D.地表之下的冻土层中有机质含量高

10.随着气候变化、坑洞的出现,导致当地()

A.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减少B.蒸发旺盛,河流径流量减小

C.地表的冻土将会出现季节性融化现象D.驯鹿栖息地的活动范围扩大

【答案】9.D10.C

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1976年(甲)与2008年(乙)同一比例尺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

据此完成11-12题。

11.近30年,该地土地资源利用构成中减少最多的是()

A.牧业用地B.林地C.耕地D.建设用地

12.促使该地土地资源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受全球温室效应影响,气候变干B.河流径流量减少,灌溉水资源短缺

C.中青年外出打工,劳动力资源不足D.受农产品市场价格影响,土地产出效益差异大

【答案】11.C12.D

读“2012~2019年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图”(下图),完成13-14题。

13.读中国能源生产情况图可知()

A.2012~2019年我国能源产量持续增长B.2018~2019年我国能源产量增幅最大

C.2012~2019年非化石能源产量增幅最大D.2012~2019年化石能源产量持续减少

14.2012~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表明我国()

A.化石能源比重减少,能源消费结构优化B.能源运输量减少,能源消费价格降低

C.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抑制全球温室效应D.能源进口量减少,保障能源消费安全

【答案】13.C14.A

对林下草本植物的研究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的热点。

某研究小组在长白山落叶阔叶红松林内一处平缓的坡地上,建立了一块边长100m的正方形固定样地,并于次年5月、7月、10月对样地内草本植物进行了3次调查,为摸清草本植物季节动态变化提供依据,部分数据见下表。

据此完成15-16题。

种类

株数

覆盖度(相对值)

5月

34

6511

2

7月

59

5131

3

10月

39

2134

1

覆盖度:

这里指草本植物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

15.调查发现,该样地早春(5月)草本植物生长的水分充足,但与之关系不大的是()

A.气温回升B.蒸发较弱C.降水丰富D.土层较厚

16.该样地7月以后生长的几乎都是夏季草本植物,但5月以后株数却一直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影响其株数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水热C.种类D.覆盖度

【答案】15.C16.C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用来表明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

西宁市地处青海省东部河湟谷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高度2261m.研究发现,西宁城区的夏季城市热岛强度呈减弱趋势。

下图示意1986~2015年西宁城区夏季热岛强度年际变化。

据此完成17-19题。

17.影响西宁城区夏季热岛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A.温室气体含量B.大气环流C.下垫面性质D.纬度位置

18.西宁城区夏季城市热岛强度呈减弱趋势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A.最高气温下降B.平均气温升高C.降水日数增加D.人为热源减少

19.为缓解西宁城区夏季热岛强度可采取的合理措施包括()

①道路铺设透水砖②发展光伏发电③加强通风廊道建设④增加绿化面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17.C18.A19.D

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

华北地区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

下图a示意华北地区的三类生态区分布,下图b示意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据此回答20-22题。

20.图a中代表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的分别是()

A.甲、乙、丙B.乙、甲、丙C.乙、丙、甲D.丙、乙、甲

21.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图b中Ⅰ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突出的气候特征有()

A.年太阳辐射量少B.年降水量少C.年平均风力小D.积温高

22.与Ⅰ、Ⅲ曲线相比,Ⅱ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草场过度放牧B.作物成熟收割C.副高逐渐北移D.夏季降水增加

【答案】20.C21.B22.B

二、非选择题:

共3题,共56分。

2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8分)

最近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大泰赋》中,部分剧集出现了郑国帮秦人修渠引泾河水灌溉农田的情节(如图10所示)。

史记《河渠书》中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盐碱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折今约100公斤),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候,因命曰“郑国渠”。

(1)根据上图,分析秦都咸阳所在地形区的地势特征,并说出其形成的地质作用。

(6分)

(2)说出史记《河渠书》中关中平原“凶年”所指代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形成的气候原因。

(6分)

(3)简述郑国渠对改善渭河平原农业土壤的作用。

(6分)

【答案】

(1)地势平坦,西高东低。

形成原因:

断裂下陷;流水沉积。

(2)旱灾(春旱);关中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凶年"春季蒸发量偏大;降水异常偏少。

(3)郑国渠为渭河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增加土壤水分;泾河含沙量大,引水灌溉可增加土层厚度,提高土壤肥力;河水起到淋盐(或稀释、溶解盐分)的作用,缓解土壤盐碱化。

24.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8分)

材料一:

2018年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媲美世界三大湾区的第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江门、惠州、中山、肇庆与香港、澳门组成),作为四大世界级湾区中唯一一个多核心驱动发展的湾区经济体,其发展优势明显。

材料二:

世界四大湾区的相关数据。

面积(万km2)

人口

(万人)

GDP(万亿美元)

人均CDP

(万

美元)

第三产业占比(%)

GDP占全国比例(%)

集装箱吞吐量(TEU)

机场旅客吞吐量

(亿人次)

世界100

强大学数量(所)

福布斯500强公司数量(家)

东京湾区

3.68

4383

1.8

4.1

82.3

41

766

1.12

2

60

纽约湾区

2.15

2340

1.4

6.9

89.4

7.7

465

1.3

2

28

旧金山湾区

1.79

760

0.76

9.9

82.8

4.4

227

0.71

3

22

粤港澳大湾区

5.6

6671

1.36

2.o

62.2

10.8

6520

1.75

4

16

材料三: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大桥使港珠澳三地的陆地通行时间从4个小时缩短至30分钟,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下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1)香港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之一,平均年降水量2214.3毫米,但淡水资源十分短缺,请说明原因。

(4分)

(2)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相比,评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条件。

(6分)

(3)从自然环境角度,简述建设港珠澳大桥面临的主要困难。

(4分)

(4)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该区域发展的意义。

(4分)

【答案】

(1)香港由岛屿和半岛组成,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域狭小;虽然降水较多,但缺乏大江大河,地表水无法保留,淡水资源总量小;香港人口稠密,人均水资源少;香港经济发达,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

(2)有利条件:

土地面积大,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劳动力充足;科技实力强,海洋和航空运输能力强。

不利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GDP较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比重稍低);大型企业的竞争力较差。

(3)海洋多风浪、大雾,施工和保障难度较大;处于台风多发地区,工程防台风标准高;海水盐度高,桥梁防腐蚀标准高;防地震和海啸的要求比较高;大桥跨度过大,施工难度大。

(4)经济方面:

促进产业进一步升级,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珠三角地区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和合作,形成合理的城市等级体系并协调发展。

社会方面: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工资水平的提高;交通将会更为完善和便捷,生活更加便利。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又称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

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

开封市在沙岗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大面积种植红薯却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

当地积极倡导采用“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在收割完冬小麦残茬的地表上,免耕直接种植红薯),很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

下图示意黄泛平原及起垄种植红薯景观。

(1)当地春季红薯种植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收效显著。

说明采用这种技术的主要目的。

(6分)

(2)当地在沙岗地上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这种种植方式有利于红薯生长。

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4分)

(3)分析只种植红薯加剧当地风沙活动的原因。

(6分)

(4)说明“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抑制风沙效果明显的原因。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