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624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docx

《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docx

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

 

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

流程编号

流程负责人

 

1流程目的

为公司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提供标准;为培养专业的培训管理员及课程设计师提供支持。

2适用范围

本流程与标准适用于两类课程设计与开发项目:

培训中心与外部公司或是二级单位合作开发,或是培训中心独立开发。

3名词解释

学习类型是指所学内容的类型,如态度、动作技能、智慧技能、学习技能、言语信息等。

A(Attitude):

态度。

态度体现在行为的选择以及改变,如选择吃更新鲜的海鲜,住更昂贵的酒店。

M(Motor):

动作技能。

任何身体运动都属于动作技能,如系鞋带,每分钟输入了75个单词,游泳等。

I(Intelligence):

智慧技能。

具体指辨别、概念、流程、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技能。

C(Cognition):

学习技能。

也称作认知策略,是“对思考进行再思考”的行为,如自我反思,制定学习计划,监控自己的表现等。

V(Verbalinformation):

言语信息。

即你想到的“事实”并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的“陈述性知识”。

表现性目标是指学员在从事某种教学活动后得到的可观察到的结果,如:

陈述产品的型号,陈述是可观察的行为和结果。

教学事件是指教学或学习活动,如:

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课程效果图是指结合成人学习五步法和教学事件刺激度而绘制的课程进度图,请见工具《课程效果图模板》。

选择性认知是指在传播的大量信息中,受众所感知到的往往是那些与自己感兴趣,习惯,需求等一致或接近的部分。

比如:

学员在《时间管理》课程的开始阶段被录像资料《广告》所吸引,注意力集中到课程内容上来,从而忽略了非课程内容的信息。

认知目标是指通过教学达到的学员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的目标,比如:

“学习目标:

分析工作拖延的原因和风险”

背景效应是指当我们身处的物理环境与我们学习材料时的环境完全相同时,我们就能更好地回忆这些信息。

比如:

当学员在真实的设备旁学习相关操作方法和步骤时,他们今后在同一环境中回忆相同学习内容的效果最佳。

泛化是指能够举一反三。

比如在《时间管理》课程中,学员们发现《乐高游戏》不仅适用于节约时间,同时也适用于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等工作或学习情景。

表征是人们对外部的刺激所形成的内部表征(符号或想象描述)。

比如:

当向人们介绍一种动物(比如“猫”)的时候,学员头脑中反映的是猫的形象而非“猫”这个字,这证明人们对猫的表征是图形而非文字。

编码是指你如何将一个物理的感觉输入转换成一种能在记忆中存储的表征,也就是吸收信息。

通常记忆的过程主要包括编码、存储和提取。

这些过程是彼此联系并互相依赖的。

比如对一段文字进行编码很困难,因此导致对它进行存储和信息提取都很难,然而,仅仅一个文字标题就能易化编码工作从而也易化了对信息的存储和提取。

简单地讲,编码就是指你记忆的方法。

选择性认知要素包括“吸引注意”、“WIIFM”和“YCDI”三个要素。

请见《工具说明书》中的课程17要素1-3。

链接要素包括“回忆”和“关联”两个要素,是指帮助学员回忆起点技能或知识,并说明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关系,如异同点等。

请见《工具说明书》中的课程17要素4-5.

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在围绕目标的系列教学活动中对学员的表现,及学员达成其它从属教学目标的情况所进行的评价。

请参看《时间管理》课程说明书。

总结性评价相比较形成性评价而言,总结性评价是针对终点目标的评价,通常是为了达成给学员评定成绩的目的。

请参看《时间管理》课程说明书。

4角色和职责

流程角色

职责定义

对应部门/岗位

1

课程评审委员会

对培训课题立项进行审批,对送评的课程开发文件进行评估并作出合格、不合格的评价。

培训部门负责人在公司认可资质的培训专家中指定相应成员。

2

需求部门

提出培训需求

公司培训中心或各二级单位相关人员

3

组织者

课程开发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项目管理以及项目过程中节点审核方面的工作。

公司培训中心或各二级单位相关人员

4

开发者

对与课程主题内容相关的工作流程进行描述、分析;与课程设计师一起参与课程开发。

公司培训中心或各二级单位相关人员;目标学员代表

5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描述

5.1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概览

5.1.1流程图

5.1.2流程描述

流程总体描述:

流程的起点:

需求部门提出立项申请。

流程的终点:

由课程评审委员会审核课件并作出通过与否的决定。

流程关键点:

1、确定培训方式。

(见P8-10)

2、设置表现性目标。

(见P13-15)

3、绘制课程效果图。

(见P13-15)

4、运用17要素。

(见P19-21)

流程分步描述:

序号

任务名称

工作任务描述

工作要求

责任部门/岗位

输入输出

P1

立项申请

填写《课程立项开发申请表》

由主题专家分析并确定工作流程

需求部门/公司培训中心或二级单位相关人员

输入:

开始

输出:

已批复的《课程立项开发审批表》

分析工作流程,并通过对目标学员的分析结果确定培训方式

开发者/公司培训中心或二级单位相关人员

审批是否立项开发

是:

进入P-2

否:

结束

课程评审委员会

P2

分析

学习内容

提供学习内容、内容结构及其分类的相关信息。

分析每一个学习内容的知识类型

对学习内容进行分类,并标注在《学习内容结构图》中,请参照《学习内容结构图模板》

公司培训中心或二级单位相关人员

输入:

《培训方式分析结果》

输出:

《学习内容结构图》

P3

设计

教学活动

先将学习内容模块化,再为每一个内容模块设置一个表现性目标,并排列模块的教学顺序,

然后为每一个模块设计一组教学活动;

根据成人学习五步法原理以及刺激度原理设置教学活动,绘制《课程效果图》,请参照《课程效果图模版》

公司培训中心或各二级单位相关人员

输入:

《学习内容结构图》

输出:

《课程效果图》

P4

编写

课程大纲

分析《课程效果图》并调整。

然后根据调整后的课程效果图拟定课程大纲。

依照《课程效果图》分析方法,

参照《课程大纲模板》绘制《课程大纲》

公司培训中心或各二级单位相关人员

输入:

《课程效果图》

输出:

《课程大纲》

P5

开发

课程内容

运用课程17要素开发课程

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有关原理,比如学习的背景效应、表征、编码、泛化等

公司培训中心或各二级单位相关人员

输入:

《课程大纲》

输出:

已批复的《课程测试表》

验收课程

通过:

交付给需求部门

未通过:

进行修改

依照《课程测试表》测试、验收课程

课程评审委员会

5.2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立项申请流程

5.2.1流程图

5.2.2流程描述

流程总体描述:

流程的起点:

需求部门提出立项申请。

流程的终点:

由课程评审委员会审批是否立项。

流程关键点:

1、描述工作流程

2、分析目标学员

3、确定培训方式

流程分步描述:

序号

任务名称

工作任务描述

工作要求

责任部门/岗位

输入输出

P1-1

开发申请

填写《课程立项开发申请表》

/

公司培训中心或各二级单位相关人员

输入:

开发需求

输出:

《课程立项开发申请表》

P1-2

描述

工作流程

描述工作步骤

使用流程图

公司培训中心或各二级单位相关人员

输入:

工作步骤

输出:

流程图

P1-3

评估工作流程的描述

评估工作流程

是:

进入P1-4

否:

返回P1-2

由主题专家评估

公司培训中心或各二级单位相关人员

/

P1-4

分析

目标学员

判断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执行频率以及对于学员的难度。

使用《培训方式分析卡》和《培训方式分析卡明细对照表》得出对目标学员的分析结果

公司培训中心或各二级单位相关人员

输入:

学员的先前经验、学习动机、学习能力以及工作的缺陷情况

输出:

《培训方式分析卡》

P1-5

确定

培训方式

做出是否课堂培训、在岗练习、课堂培训兼在岗练习,不需要培训等决定。

使用《培训方式对照表》来判断培训方式

公司培训中心或各二级单位相关人员

输入:

《培训方式分析卡》

输出:

《培训方式分析结果》

P1-6

审批是否立项开发

根据所确定的培训方式审批是否立项开发。

是:

进入P2

否:

结束

依据课程设计流程,各个步骤的输出结果无一遗漏

课程评审委员会

输入:

《培训方式分析结果》

输出:

已批复的《课程立项开发审批表》

5.3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分析学习内容流程

5.3.1流程图

5.3.2流程描述

流程总体描述:

流程的起点:

课程评审委员会已审批进行立项开发。

流程的终点:

标注了学习类型的《学习内容结构图》

流程关键点:

1、分析学习内容

2、分析学习类型

流程分步描述:

序号

任务名称

工作任务描述

工作要求

责任部门/岗位

输入输出

P2-1

分析

学习内容

分析学习内容、内容结构

请参照《学习内容结构图模板》

公司培训中心或二级单位相关人员

输入:

《培训方式分析结果》

输出:

《学习内容结构图》

P2-2

分析

学习类型

分析每一个学习内容的学习类型,将学习内容分为A,M,I,C,V五种学习类型。

把学习类型标注在《学习内容结构图》中

公司培训中心或二级单位相关人员

输入:

学习内容

输出:

标注了学习类型的《学习内容结构图》

5.4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设计教学活动流程

5.4.1流程图

5.4.2流程描述

流程总体描述:

流程的起点:

标注了学习类型的《学习内容结构图》

流程的终点:

《课程效果图》

流程关键点:

1、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

2、设置表现性目标

3、排列教学顺序

4、设计教学事件

流程分步描述:

序号

任务名称

工作任务描述

工作要求

责任部门/岗位

输入输出

P3-1

内容

模块化

按相关性或工作顺序等方法将学习内容归类,并放进同一单元中,这些小而完整的内容单元称作“模块”。

每个模块不宜过多,最多7项学习内容。

公司培训中心或各二级单位相关人员

输入:

《学习内容结构图》

输出:

内容模块

P3-2

设置

表现性目标

为每一个内容模块设置一个表现性目标

使用《表现性目标对照表》

公司培训中心或各二级单位相关人员

输入:

内容模块

输出:

表现性目标(列入《课程大纲》)

P3-3

排列

教学顺序

排列模块的教学顺序,

根据由易到难,逻辑顺序或按照工作流程的顺序排列教学顺序。

公司培训中心或各二级单位相关人员

输入:

表现性目标

输出:

教学顺序(列入《课程大纲》)

P3-4

设计

教学事件

为每一个模块设计一组教学活动

根据成人学习五步法原理以及刺激度原理设置教学活动,绘制《课程效果图》,请参照《课程效果图模版》

公司培训中心或各二级单位相关人员

输入:

教学顺序

输出:

《课程效果图》

5.5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编写课程大纲流程

5.5.1流程图

5.5.2流程描述

流程总体描述:

流程的起点:

《课程效果图》

流程的终点:

《课程大纲》并由组织者决定是否进入课程开发阶段

流程关键点:

1、分析调整《课程效果图》

2、根据《课程效果图》拟定课程大纲

流程分步描述:

序号

任务名称

工作任务描述

工作要求

责任部门/岗位

输入输出

P4-1

分析

课程效果图

分析《课程效果图》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