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5633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1.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历史意义。

(重点)

2.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分析,认识农民斗争的局限性。

(重难点)

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1.背景

(1)内部因素

①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②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严重。

③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2)外部因素:

资本主义的侵略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2.过程

(1)金田起义: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永安建制:

太平军攻克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

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廷对峙。

(4)军事全盛:

通过北伐和西征,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进入全盛时期。

[图解识记]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易混易错]

太平天国运动非民族矛盾的产物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中华民族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其中中华民族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但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民族矛盾只是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1.目的:

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

2.内容

方面

原则

方法

目标

土地分配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产品分配

“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3.评价

(1)进步性:

它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局限性:

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图解历史]

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三、天国悲剧

1.天京变乱

(1)原因:

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的进取心逐渐衰退,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2)过程:

1856年秋,韦昌辉杀掉杨秀清,后被处死;石达开出走。

(3)影响:

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重振国威

(1)军事上:

提拔陈玉成和李秀成指挥军事,1858年,打垮清军江北大营。

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太平天国局势暂时稳定。

(2)政治上:

洪仁玕总理朝政,颁布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

①内容:

在政治上,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在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在文教上,开设新式学堂等。

②评价:

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当时形势,没有实行。

3.后期防御战

(1)攻势:

1860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攻破江南大营。

(2)受挫:

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遭受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湘军攻陷安庆,天京失去屏障。

4.失败:

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深度点拨]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2)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提不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3)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多是用宗教思想来宣传和组织群众。

(4)从组织上看,农民具有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主题一 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

探究点1 《天朝田亩制度》

史料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

如一家六口,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树墙下以桑。

凡妇,蚕绩缝衣裳。

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

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

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凡二十五家中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

——《天朝田亩制度》

思考 

(1)《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标准有哪些?

有何积极意义?

(2)《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产品的分配采取何种方式?

它是否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为什么?

(3)《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 

(1)标准:

按人口多少;男女平等;好田与坏田搭配。

意义:

否定了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有利于调动农民阶级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2)方式: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

不能。

农民要实现的理想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超越了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觉悟,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理想社会。

探究点2 《资政新篇》

史料 经济方面:

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兴银行,奖励技术发明,举办保险事业等。

外交方面:

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政治方面:

主张依法治国等。

文教方面:

反对迷信,提倡兴办新式学校等。

思考 

(1)从时代的要求看,《资政新篇》具有怎样鲜明的进步性?

(2)《资政新篇》为什么无法实施?

答案 

(1)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2)①当时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土地问题,它没有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得不到农民的支持。

②中国当时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基础。

③太平天国处于防御状态,战争环境残酷,社会不安定。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1)产生背景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

《资政新篇》颁布时,经过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2)经济主张

①《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的全面系统性的纲领性文件。

它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的地上天国,即企图在小生产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

②《资政新篇》是作为太平天国政治纲领提出来的,主要分为“用人”和“设法”两个方面。

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主张发展私有制。

(3)作用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但《资政新篇》由于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也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未能付诸实行。

主题二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史料 ……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

……初至江宁,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妄拟垂拱而治,必有大喜庆事,方设朝会。

……伪天王舁夫(轿夫)六十四人,伪东王舁夫四十八人,以次递减,至两司马舁夫八人而止。

洪逆从不出行,惟杨逆每出行必盛阵仪仗……——《贼情汇纂》

思考 

(1)从史料中可判断作者站在怎样的立场?

简述理由。

(2)史料反映出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后存在什么问题?

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犯了许多严重的错误;有人则认为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所致。

试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答案 

(1)地主阶级立场。

理由:

称起义领袖为“逆”“贼”“伪”等。

(2)问题:

生活腐败;脱离群众;革命意志衰退;等级森严。

影响:

为日后领导集团的内讧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其领导阶级——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作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太平天国运动所体现的时代特色

(1)起义背景新:

以往的农民起义多因土地兼并、政治黑暗、自然灾害而发生;而太平天国运动则是因战争赔款加重了人民负担而发生的。

(2)起义形式新:

过去的起义也有利用宗教的,但大多数是中国人自己的宗教;而太平天国利用的宗教是外来宗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的拜上帝教。

(3)革命任务新:

太平天国运动在承担传统的反封建任务的同时,还承担起反侵略的任务,成为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4)指导思想新:

以洪仁玕为代表的先进人士,大胆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蓝图,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具有进步意义。

(5)对外交往新:

太平天国曾与洋人打交道,当西方列强提出以国家利益为交换条件支持太平天国时,被其拒绝了,这些现象都是以往的农民起义所不曾遇到的新问题。

(6)失败原因新:

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这是以往的农民运动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1.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

“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

”此规定反映了太平天国(  )

A.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

B.追求绝对的平均主义

C.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树墙下以桑”“蚕绩缝衣裳”可知材料反映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故A项正确。

2.下图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的哪些要求(  )

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 ②实现“耕者有其田” ③取消一切私有财产 ④绝对平均主义理想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

答案 D

解析 从图片中的“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一关键信息可知,它反映了太平天国土地分配的原则,③④指的是“圣库”制度带来的影响,与这一要求不符,故选D。

3.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的首要目的是(  )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重新振兴太平天国

C.与外国资本主义建交

D.摆脱中国民族危机

答案 B

4.孙中山认为“洪氏之覆灭,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

”他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

A.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群众

C.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知有民权”“不知有民主”,即太平天国运动缺乏民主、民权思想的指导,C项符合题意。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材料二 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御照:

胞等所论是也,即遣佐将施行。

钦此。

(1)上述两则材料说明太平天国在不同时期实行了哪些不同的土地租税政策?

(2)太平天国领导人是基于什么出发点实行不同的土地租税政策的?

(3)这种变化,从所有制方面来看,其实质是什么?

答案 

(1)材料一:

有田同耕,平均分配土地;材料二:

规定照旧交粮纳税。

(2)平均分配土地是为了满足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照旧交粮纳税,是根据国家财政和米粮的现实需要。

(3)由废除土地所有制改变为承认地主占有土地的合法性。

解析 解题关键是抓住太平天国的土地政策,由于环境的变化,从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到承认地主占有土地的合法性的变化,说明了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对点练]

知识点1 太平天国运动的进程

1.太平天国时期的民谣唱道:

“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兄弟姊妹都来到,降妖除魔声震天。

”这说明(  )

A.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B.太平天国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

C.太平天国的宣传组织方式落后

D.降妖除魔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答案 C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A项错误;材料只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统治的内容,没有体现其反侵略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内容,B、D两项错误;从材料信息看,太平天国以民谣的形式进行宣传表明其宣传组织方式落后,故选C项。

2.太平天国一开始就把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其决定因素是(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B.上帝的指示

C.自然灾害严重

D.民主共和思想的推动

答案 A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与农民阶级的阶级矛盾激化,因此,太平天国运动将斗争矛头直指清政府,故选A项。

3.太平天国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廷对峙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B.组织太平军北伐

C.定都天京D.摧毁江北大营

答案 C

解析 太平天国作为一个强大的政权与清廷对峙是在定都之后,标志事件是1853年定都天京。

4.天京变乱后流传着一首民谣:

“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

”该民谣反映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  )

A.宗教迷信思想的毒害

B.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作祟

C.中外反动势力的剿杀

D.领导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

答案 D

解析 民谣中的“天父杀天兄”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

5.“八月,陈玉成、李秀成两军在滁州境内会师东进,攻破浦口,再次击溃江北大营,并进占江浦……经过激战,太平军摧毁了湘军全部营垒,歼灭曾国藩之弟曾国华等湘军数千人,李续宾自杀。

太平军乘胜追击,收复桐城,围困安庆的清军不战而逃,皖北复为太平天国所有。

”其影响是(  )

A.解除了对天京的包围

B.天京上游局势暂时得到稳定

C.切断了清政府的财源

D.为进军江西创造了有利条件

答案 B

解析 题干反映的是太平天国后期军事斗争的史实,故B项正确;解除了对天京的包围是江南大营的摧毁,故A项错误;C项是太平天国前期军事斗争——东征的意义,故C项错误;D项也是太平天国前期军事斗争的影响。

知识点2 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

6.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

“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

”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

A.定都天京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金田起义D.提出《资政新篇》

答案 B

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平均主义的思想,规定将土地按照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7.“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

”《资政新篇》的这些改革建议,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说明(  )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近代先进事物

答案 D

解析 《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一主张能够被洪秀全接受,说明农民领袖能够接受先进事物,D项正确;但《资政新篇》本身并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要求,并没有真正实施,A项错误;B、C两项与史实不符。

8.下列有关《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的相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②体现了反封建精神 ③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 ④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④

答案 C

解析 ①③符合《天朝田亩制度》,而不符合《资政新篇》,故排除,正确答案是C。

知识点3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9.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准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

这一观点提出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  )

A.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时期

B.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C.客观上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

D.最早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答案 C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对西方封建统治的同时,也反对西方列强侵略,客观上承担起了理应由资产阶级进行的民主革命任务,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

答案为C项。

10.太平天国的诸多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主要潮流同步的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颁布《资政新篇》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腐朽的封建统治

答案 B

解析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当时欧美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先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开展了工业革命,迅速发展壮大了起来,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当时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

[能力练]

11.“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

”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

A.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

B.承担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

C.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

D.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答案 C

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平分土地,产品归圣库,削弱了经济竞争,降低了家庭生产的差距,故C项正确。

12.洪秀全在《原道觉世训》中说: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

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但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变。

这主要是因为(  )

A.太平天国达到了全盛

B.原先的理念已不适应

C.太平天国巩固政权的需要

D.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答案 D

解析 洪秀全在《原道觉世训》中主要强调平等、平均、公平等观念,但是后来发生了天京变乱,究其原因是由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农民阶级自身在思想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导致出现争权夺利的斗争,最终发生了天京变乱。

13.据记载,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颁行后,李秀成等一些重要领导人对其“所著各书”“皆不屑看也”。

这主要是由于(  )

A.李秀成等将领没有文化

B.洪仁玕的书籍缺乏新意

C.频繁战争使其无暇读书

D.该书没有体现农民需求

答案 D

解析 《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因此得不到李秀成等将领的支持,故D项正确。

14.洪秀全在《天父诗》《幼学诗》中说:

“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

”“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

”这主要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继承了传统农民起义的全部宗旨

B.按照拜上帝教创立人间天国

C.旨在强化等级尊卑的传统观念

D.并未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它强调了男尊女卑,君尊臣卑的等级秩序,故C项正确。

15.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

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

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答案 B

解析 关键信息是“减少了阻力”,当时中国近代化最大的阻力就是本国的封建主义,故B项正确。

A、C、D项说法正确,但都不符合题意。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6年是太平军胜利与危机纷呈的一年……

材料二 1856年发生的震撼太平天国的那场灾难……要归咎于他们自己中央领导方面的动荡不定……这种动荡性在运动最初年代中就已经孕育于太平军的制度之中。

政权要继续下去,就需要一种在共同事业中形成的兄弟情谊,以刹住诸王之间的不和。

但是兄弟情谊不久都被东王杨秀清的无情野心所毁。

材料三 杨秀清是不是邪恶的阴谋家暂且不论,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如果没有杨秀清的卓越行政才干和集权才能,太平天国运动决不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

(1)材料一中的“胜利”和“危机”主要指什么?

(2)归纳材料二中“那场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

你认为材料二的说法是否全面?

为什么?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评价杨秀清。

答案 

(1)“胜利”指太平军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危机”是指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

(2)材料认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太平军制度的缺陷造成维护中央领导的兄弟情谊被破坏,从而发生动荡。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材料只看到了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尖锐是天京变乱的重要原因,但没有看到其发生具有必然性;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者不思进取,腐朽思想日益滋长,为争夺权力而自相残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

(3)对杨秀清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

一方面,杨秀清凭借其卓越才能,为太平天国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另一方面,杨秀清野心膨胀,压制其他将领,破坏团结,引起内讧,断送了太平天国的全盛局面。

解析 第

(1)题根据时间“1856年”,结合太平天国的发展概况得出答案。

(2)题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归咎于他们自己中央领导方面的动荡不定”得出原因,并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上加以评论。

第(3)题应该对杨秀清一分为二地进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