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汇编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5601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0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汇编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物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汇编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物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汇编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生物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汇编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生物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汇编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汇编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析版.docx

《生物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汇编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汇编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汇编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析版.docx

生物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汇编专题14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析版

2015—2017年生物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汇编:

专题14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选择题

1.(2017年海南卷,19)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恢复。

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

针对该现象,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  )

A.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

B.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

C.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

D.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

【答案】D

2.(2017年江苏卷,9)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

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

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

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

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D

【解析】题干信息“生态效应逐渐显现”,说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A合理;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导致群落的物种组成更为复杂,B合理;生物种类和数量增加,导致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种多样,C合理;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应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不合理。

3.(2017年江苏卷,2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

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

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

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BD

【解析】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若选择草多的地方,蜘蛛数量多,则结果偏高,A错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于三北防护林,营养结构复杂,则其自我调节能力强,B正确;这两只猛禽追逐,是为了争夺食物鼠,表现为竞争关系,C错误;不同高度均是喜鹊巢,不属于群落,不能反映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

4.(贵州省黔东南州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当今主题,人们进行植树造林,并在许多城市建造了湿地公园。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某片林地大力种植某种速生树并清除其他树种,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人工林群落中垂直结构的主要原因是阳光

C.春天湿地公园群落中的青蛙呈“J”型曲线增长

D.湿地公园的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B

5.(邯郸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下列有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引入外来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B.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C.温室效应是由于地球生物对CO2的代谢释放量大于吸收量导致的

D.大量开垦森林和草原是解决非洲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

【答案】B

【解析】引入外来物种可能对当地物种造成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A错误;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B正确;温室效应是由于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所致,C错误;森林和草原具有很大的生态价值,不宜大量开发和利用,D错误。

6.(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7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同一营养级的生物可以有多种,但是每一种生物只能位于一个营养级

B.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能量的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在生物的生存、繁衍和调节种间关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D.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

【答案】A

【解析】生态系统中同一营养级的生物可以有多种,由于食物链的复杂性,每一种生物可能位于多个营养级,A错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逐级递减,故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能量的补充,B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在生物的生存、繁衍和调节种间关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C正确;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D正确。

    

7.(太原市2017年高三年级模拟

(一)试题试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下列有关生态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是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而合理组建的

B.使不同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利用了太阳能、水分和矿质营养

C.是按照农业和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

D.必定形成一个农、林、牧、副、渔等各种循环的生态农场

【答案】B

8.(广东省深圳市2017届高三2月第一次调研(一模)理综生物试卷)松土是农作物栽培的传统耕作措施.相关看法不合理的是(  )

A.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B.能加快枯枝落叶、动物遗体和粪便等有机物的分解

C.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可能成为沙尘暴的一种诱发因素

D.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答案】D

【解析】中耕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有利于植物的根系进行有氧呼吸,并能促进其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A正确;中耕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促进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因而能加快枯枝落叶、动物遗体和粪便等有机物的分解,B正确;中耕松土能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而可能成为沙尘暴的一种诱发因素,C正确;中耕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增加二氧化碳排放,D错误。

9.(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期中(三模)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百山祖冷杉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

某科研小组为保护该植物,在植物园中呈带状种植该植物,多年后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并根据年龄结构得知该种群较稳定。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能相等

B.调查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的种群密度应采取五点取样法

C.对于百山祖冷杉的保护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D.自然分布区和植物园中的百山祖冷杉为同一种群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多年后调查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种群密度,得知该种群年龄结构较稳定”,说明该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能相等,A正确;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应采取样方法,B错误;建立植物园属于对百山祖冷杉的易地保护,C错误;自然分布区和植物园中的百山祖冷杉分别在不同的生长区域,应是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D错误。

10.(重庆市九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能量及其生态学原理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高营养级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不会再提供给其他生物

B.分解者可以通过分解消费者的粪便,从而获得该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

C.为提高作物的产量,可多给作物施用有机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D.可通过增加食物链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减少病虫害

【答案】D

11.(河北省唐山市、保定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统考理科综合试题生物试题)下列叙述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捕食者的存在会降低丰富度

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调整种间关系

D.浮游藻类中的氧元素会有10%--20%进入浮游动物

【答案】C

【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A错误;捕食者的存在会影响被捕食者的生存,但不会降低物种丰富度,B错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调整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正确;由题干信息无法判断浮游藻类中的氧元素进入浮游动物的比例,D错误。

12.(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

B.生物多样性降低是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重要原因

C.若某种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则可推测甲虫属于初级消费者

D.若加强管理某块草地以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则该草地的抵抗力稳定性可能降低

【答案】C 

13.(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2017届高三5月模拟理综生物试题)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该河流的AB段上,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被大量消耗

B.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相对于海洋生态系统,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恢复力稳定性

D.BC段有机物分解后形成的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

【答案】B

【解析】在该河流的AB段,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污水中的大量有机物,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被大量消耗,A项正确;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两方面的内容,B项错误;相对于海洋生态系统,该河流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具有较强的恢复力稳定性,C项正确;BC段有机物分解后形成的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D项正确。

14.(湖南省重点名校2018届高三大联考(入学考试)生物试卷)科学家对生活在某生态系统的一个蜘蛛种群的能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能量流经这种肉食动物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能量以种群的质量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被蜘蛛吃下未被蜘蛛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中的一部分

②在食物链中,蜘蛛至少位于第三营养级

③图中X代表用于蜘蛛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④根据图中的数据不能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③④

【答案】A

【解析】被蜘蛛吃下而未被同化的能量不属于蜘蛛同化的能量,仍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①正确;在食物链中,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植食动物是第二营养级,蜘蛛至少是第三营养级,所以蜘蛛至少位于第三营养级,②正确;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代谢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蜘蛛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③正确;能量传递效率指生物所同化的能量占上一营养级生物所同化能量的比值,由于猎物同化的能量不能获得,所以不能计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④正确。

所以正确的①②③④,故选A。

15.(2017年陕西省西安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以下关于生态学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

A.跳蝻种群密度的调查只能采用标志重捕法

B.夏季某月110只老鼠中有10只是新生的,这个月老鼠的出生率是10%

C.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自我调节的能力的基础,但生态系统也存在正反馈

D.近三年,我国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

【答案】C

【解析】跳蝻种群密度的调查只能采用样方法,A错误;夏季某月110只老鼠中有10只是新生的,这个月老鼠的出生率是10÷110=9%,B错误;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自我调节的能力的基础,但生态系统也存在正反馈,C正确;近三年,我国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呈现S型增长,D错误。

16.(湖北省武昌区2017届高三5月调考理科综合试题)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营养级中,能量从一级传向另一级的最终去向是(  )

A.散失在环境中B.导致分解者数量增加

C.进入另一条食物链D.重新循环回到生产者

【答案】A 

17.(广西桂林市、崇左市、百色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如图三条曲线代表了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动物数量易变程度及冬眠动物比例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趋势。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③分别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

B.图示生态系统中热带雨林的物质能量循环速率最快

C.进入冬眠状态的动物细胞中自由水的比例明显上升

D.常用标志重捕法或样方法调查温度落叶林动物的丰富度

【答案】A

【解析】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冬眠动物比例和数量易变程度,A正确;图示生态系统中热带雨林的物质循环速率最快,生态系统的能量不能循环,B错误;进入冬眠状态的动物代谢减弱,细胞中自由水的比例明显下降,C错误;标志重捕法或样方法可用于调查动植物的种群密度,不能用于调查物种丰富度,D错误。

18.(山东省烟台市2017届高三适应性练习

(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发生雾霾天气时,空气质量和能见度较差。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

C.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雾霾可作为物理信息影响种群繁殖

D.从生态系统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答案】B 

【解析】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正确;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但生态系统并未崩溃,B错误;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雾霾可作为物理信息影响种群繁殖,C正确;从生态系统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D正确。

19.(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高考生物二模试卷)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蓝藻大量繁殖、水华频发,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是常用的治理方法。

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治理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杀藻剂处理会导致蓝藻细胞发生定向变异

B.此系统中全部的动物和植物构成生物群落

C.系统中动植物之间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D.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资源能减轻水华发生

【答案】D

20.(云南省昆明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市统测理综生物试题)从细胞到生物圈,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都离不开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人体内检测到病毒说明其内环境稳态被破坏

C.某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说明其生活环境稳态被破坏

D.某生态系统一段时间有机物净积累量为0说明其稳态被破坏

【答案】A

【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然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A正确;病毒的侵入可能导致人体内环境稳态被破坏,也可能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所以人体内检测到病毒,不能说明内环境稳态一定被破坏了,B错误;种群数量在K值波动,说明该种群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C错误;某生态系统一段时间有机物净积累量为0,说明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之中,D错误。

1.(2016海南卷.20)人工繁殖的濒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外训练。

如果将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

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

B.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

C.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

D.草原上食肉动物与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实物

【答案】C

【考点定位】生物与环境

【名师点睛】生物与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即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故将某生物转移至新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生物体无法生存。

2.(2016海南卷.21)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A.田螺B.小球藻C大肠杆菌D.草鱼

【答案】B

【解析】田螺、大肠杆菌、草鱼均属于消费者,不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小球藻具有叶绿体,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考点定位】生产者

【名师点睛】根据生物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

(1)判断生产者的主要依据是是否为自养型生物,若为自养型生物,则为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蓝藻、光合细菌以及化能合成细菌等。

(1)判断消费者时要特别注意“异养型”“非腐生”等关键词,植物、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

(3)判断分解者的主要依据是能否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变成无机物,分解者是腐生生物,也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

3.(2016天津卷.3)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

下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

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

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

【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种群、食物链、生态系统的功能。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效率的概念和食物链中生物数量变化。

属于容易题。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效率的概念。

本题易错选B,错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种群概念。

4.(2016课标1卷.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

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前者具有全球性、可以被生物群落循环反复利用,后者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二者都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A项正确,B项错误;“退耕还林、还草”是提高并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措施,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C项正确;人类的活动应该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D项正确。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名师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

容易忽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单向的。

5.(2016新课标Ⅲ卷.5)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答案】C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名师点睛】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

2.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知识小结

①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②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所包括的动物数量越少。

 

③在食物网中,如果某一动物的天敌消失,则这一动物在一定时间内数量会明显增多,当增多到一定数量后,由于食物不足,则其数量又会减少。

 

④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食性越单一,生存的稳定性越小。

6.(2016江苏卷.20)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符合菌剂。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答案】B

【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稳定性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加入菌剂的作用,分解农药,有利于其它动物的生存,降低害虫的优势度,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理解基因多样性的含义是指不同生物含有不同的基因,具有特定的价值。

考点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015福建卷,4,6分)4、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1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概念、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考查识记、理解和运算能力。

难度适中。

[解析]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幽蚊幼虫→太阳鱼→鲈鱼,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级,A错误;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780+4200)/31920=25%,B正确;太阳鱼消耗的能量主要为呼吸消耗,还有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C错误;生态系统应包括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生物网中不包括分解者,D错误。

[方法技巧]1.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2.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3.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下一营养级若为多个,应先求和再计算传递效率

(2015新课标卷Ⅱ,4,6分)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的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本题通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考查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能力,难度较小。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A正确;一切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没有能量的输入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阶段,能量的输入和散失处于动态平衡,B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正确;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稳定,D正确。

二、非选择题

21.(2017年海南卷,28)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问题: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

(2)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食草动物如同“割草机”一样,通过迁徙在不同的草场上采食,这一现象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然而食草动物所处的草原生态系统却表现出了稳定性,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蚱蜢→青蛙→蛇→鹰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作用有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自我调节的能力

(3)青蛙  消费者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2.(江西省南昌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太湖是我国大型浅水湖泊,研究人员对太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

下图为该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简图,相关数值用有机物干物质量表示。

(单位:

(J•km-2•a-l)

    

(1)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分析,太湖中有些浮游动物既可以作为_____又可以作为_____。

(2)太湖生态系统中存在一种以死亡生物或有机碎屑为起点的碎屑食物链,还有一种通过生物间捕食关系形成的___食物链。

植物流入浮游动物的能量仅占浮游动物总能量的____%。

(保留小数点后1位),这说明______________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