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铸就辉煌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5325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汗水铸就辉煌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汗水铸就辉煌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汗水铸就辉煌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汗水铸就辉煌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汗水铸就辉煌路.docx

《汗水铸就辉煌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汗水铸就辉煌路.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汗水铸就辉煌路.docx

汗水铸就辉煌路

汗水铸就辉煌路

——市工商局恢复建制30周年工作回眸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同时,也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恢复建制30周年。

30年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在省工商局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经过几代工商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经过30年的改革,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年年有新发展;市工商局的职工队伍一天天发展壮大。

工商人用智慧、汗水和泪水,培育了市场主体,维护了经济秩序,保护了消费安全,服务了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在百里煤城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市工商局站在改革开放的潮头,亲历了市场经济的风云变幻,不断改革创新,为经济发展推波助澜,以实际行动谱写了30年的辉煌历史。

提高素质培养过硬干部队伍市工商局是随着1969年12月七台河特区的成立而成立的。

1978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恢复建制,市工商局从此应运而生。

1978年成立之初的市工商局,是在一处120平方米的平房中办公的。

那时候的办公条件极差,夏天,办公室内闷热,连一台电风扇也没有;到了严冬,室内冷风嗖嗖,取暖设施仅仅是一个砖砌的小火炉。

而30年后的今天,市工商局初步具备了现代化办公条件。

尤其近年来,为适应工商所规范化工作要求,市工商局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基本完成了市、县工商局规范化工商所改造任务,已改造、建设规范化工商所8个,为工商所配置了公务交通车辆、电脑等一系列现代化办公设备,实现了办公场所规范化、办公设施现代化、市场监管网络化、服务维权便捷化、注册登记网络化”。

今天的市工商局与30年前的市工商局相比,可谓今非昔比两重天,虽经磨难步步坚,发展历程不平凡,但终于迎来了今天的辉煌与璀璨。

改革开放30年来,记录着市工商局一步步成长的历程,印记着全系统干部职工为工商事业奋斗的足迹。

3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工商系统的恢复建制,工商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干部队伍不断壮大,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恢复建制之初,全系统的干部职工都是从商业、教育等系统选调和在社会上招干、招收协管员充实到工商队伍的。

当时,全系统共有工作人员80人,人员构成复杂,大都没有从事过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文化底蕴较差。

而后,领导班子在实行垂直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稳步提高。

通过调入、军转、招录等途径增加编制和人员,高学历、专业化人员及通过工商行政管理实践锻炼成长起来的一大批干部,成为了工商系统的中坚力量。

同时,通过机构改革,职能得到了转变,关系得到了理顺,机关得到了精简,基层得到了充实,结构得到了优化,效率得到了提高,建立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干部队伍,为全市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通过先后开展的大规模的业务大比武、大练兵活动,实施了红盾素质拓展工程,一大批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优秀领导干部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实践中成长进步,一支高素质的监管执法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如今,市工商局下辖一个县局、15个行政科室、27个基层工商所、队。

全系统干部职工466名,其中:

干部429名,工人37名。

科级以上干部84名。

全系统有研究生4名、本科117名、专科172名,占总人数的75%。

队伍结构年轻化。

富有朝气的干部队伍为全系统营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他们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工作上奋勇争先,重担争挑,全系统的精神面貌明显好转。

30年来,市工商局先后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省工商局授予“红盾护农先进单位”等40多项荣誉,有10人次分别荣获“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优秀管理员”、黑龙江省“十佳公仆”提名奖、全国“助残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七台河市“十大优秀青年卫士”等荣誉称号。

今年,市工商局所属的勃利县工商局还荣获了国家人事部、国家工商总局授予的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这些殊荣的取得,凝聚着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心血,是广大干部职工工作成绩的体现。

培育市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市工商局领导班子深谋远虑,向市委、市政府请示建设大市场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掀起了建设农贸市场高潮。

先后建成了七彩城、景丰装饰材料、新兴农贸、茄子河商贸城、大鹏旧物、中心商业城、桃南蔬菜、勃利农机配件、勃利东北亚商城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的商业载体。

30年时间里,市工商局共参与兴建农贸市场32个,形成了大、中、小型农贸市场分布合理、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配套、批发与零售兼营的市场体系,商品交易跨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目前,全市已有城乡集贸市场62处;生产资料市场7处;生产要素市场3处;农副产品、轻工产品专业批发市场4处;粮食、家具、电器等专业市场5处;工产品专业市场17处;农副产品专业市场7处;综合市场19处;市场年成交额达94000元,从业人员达23126人。

如今,这些市场既成了生活资料的集散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生活,也成了经营者发财的宝地。

大市场的建立为我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春天。

1978年全市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1251户,从业人员1805人。

改革开放30年来,为支持、引导、鼓励更多的个体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市工商局大力实施“红盾帮扶工程”,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降低门槛扶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等。

同时,开展了“红盾一帮一”活动,为个体民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受到企业好评。

为提高民营企业主的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开展“贴近政府,走进企业,服务百姓”活动,以工作提速、水准提高、形象提升为目标,引导干部职工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

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全局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明显提高,部门工作与地方党委、政府的要求贴得更紧,和人民群众的感情拉得更近。

通过开展“走百家,访千家,评自家”活动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村屯,局长、副局长亲自带队,深入企业走访调查,了解经营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尽其所能提供帮助和服务。

个体私营经济30年的发展,完成了从“拾遗补缺”到“必要的有益补充”,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阶段伟大的历史变迁,并最终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中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目前,全市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11401户,注册资金39850万元,从业人员36292人;全市私营企业发展到1274户,雇佣人员32348人,注册资金263737万元。

全市有注册商标533件,其中:

有6件商标被认定为“黑龙江省著名商标”;27件商标被认定为“七台河市知名商标”;“双叶”公司的“双叶”商标被列入争创国家驰名商标的战略梯队。

个体私营协会积极引导个体私营会员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建立了全省第一家私营企业信息网站——光彩网,设立24个栏目,向外界发布信息30000余条,点击次数达5093人次。

在全市建立了38个基层个体党支部,发展党员128名;个体团支部48个,团员青

年1240名;个体工会分会192个,会员49000人;个体妇联组织24个,妇联会员49009人,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秉公执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1978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恢复建制,当时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还没有形成一支专业的执法队伍,管理方法简单,工作态度欠佳,成了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工商局努力探索、不断调整与经济发展协调一致的关系。

2001年实现了工商行政管理的管办分离。

从此,把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完全集中到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上来。

改革开放初期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职能,只是“六管一打一制止”,把一些有形的市场也基本管“死”了。

30年来,工商监管执法领域从最初的管理集贸市场和小商小贩逐步扩展到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严厉查处商业贿赂、打击商业欺诈和制售假冒伪劣,对商品和服务业的监督、对消费领域的合同格式条款监督,对保护商标知识产权、查处虚假违法广告以及打击传销规范直销等领域,并积极进军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实现了监管执法领域的大拓展。

自1999年“12315”消费者举报投诉电话开通以来,市工商局已受理各类申投诉案件2300多起,接待来信来访12000多人次,为消费者挽回直接损失1800余万元。

改革开放30年来,市工商局以民为本,扎扎实实地开展了食品市场整顿,从生肉、熟食、水产品、酒类等市场的专项整顿,到适时进行的节日市场、炭火烧烤行业的专项清理,以及集中开展流通领域消费安全“红盾百日执法行动”,都切实保障了群众餐桌的安全,切实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打击各类经济违法违规行为中重拳出击,严厉打击了无照经营行为、销售劣质汽车配件行为、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医疗药品虚假广告行为、设定“霸王条款”行为、严厉打击了传销、变相传销行为和打击走私贩私行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艾滋病防治等工作,累计办理案件2380余件,维护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树立形象,竭力服务地方经济30年来,市工商局几届领导班子从讲政治、讲

大局的高度,积极转变工作职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促进经济发展、优化政策环境、搞好服务上来。

市工商局积极主动向群众宣传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他们认真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放宽政策,支持个私经济发展,始终把优化环境当作促进发展

的生命线。

在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围绕“第一要务”,先后出台了《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支持全市经济发展的意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办法》,放宽政策限制,全力支持个体经济发展;放宽企业改制政策,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为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搞好服务。

在我市实施“9388工程”、“实施二次开放战略”、“掀起新一轮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等各阶段工作中,市工商局不等不靠,多次派员南下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为促进我市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先后荣获“七台河市招商引资特殊贡献奖”、“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最佳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7年下半年,省工商局调整了我市工商局的领导班子,并从省局机关选派了年富力强、思想成熟、廉洁奉公、党性原则强、工作开拓进取、群众基础好的李忠民任我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

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李忠民勇敢地挑起了市工商局工作的重担。

他没有华丽词藻的施政演说,倾心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整体部署,针对工商系统内部的实际,先后采取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十分有效的整改和服务大局的措施。

首先,他和班子成员一起办结了部分职工因某种原因形成的积案;理顺了少数职工的工作关系;稳定了中层领导和基层干部的情绪;处理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公与私的往来账目。

同时,他还亲自和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划分责任,抓职工业务水平提高,加大食品、农资等各类市场的整顿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非法行为,受到市领导的认可。

接着,李忠民还深入森帝、双叶等企业和义乌小商品城等主要商业载体,帮助解决生产、销售、宣传等方面遇到的难题。

不到一年,市工商局的新形象,在社会上就引起了强烈反响。

今年以来,市工商局举办的全系统职工篮球赛,活跃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振奋了职工精神;在全市“创业杯”大合唱中荣获三等奖;在全省工商系统法律法规知识竞赛中获二等奖,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尤其是今年7月以来,市工商局又审时度势,结合市委、市政府“358”跳跃式发展规划的实施,更是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及时召开了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招商引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出台了《促进地方经济跳跃式发展实施意见》,并从优化政策环境、优化政务环境、优化市场环境、优化法制环境、加强队伍自身建设等方面制定了30项措施,以务真求实的精神,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优化

环境促发展的形式和内容,并从规范“窗口”单位服务行为为切入点,以促进软环境建设为目标,做到行政服务行为有章可循,文明服务有的可矢,努力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

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局“窗口”和各工商所登记“窗口”,全面落实“限时办理”、“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多项制度,开辟“绿色通道”,对于招商引资企业、外资企业、改制企业及集团登记,做到上门服务、现场办公、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局领导包大项目”,全程为企业服好务。

市工商局还确定100家个私企业为重点帮扶对象,签订协议,实行目标管理,将帮扶工作落实到本单位的每个成员,制定了切实可行、便于操作、责权明晰的帮扶措施,建立了翔实具体的帮扶档案。

帮扶责任人定期深入企业或项目现场,了解生产经营状况,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服务。

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企业和投资者谋发展的角度出发,围绕规范抓引导,围绕发展抓服务,努力为企业办实事、做好事,真正让企业和投资者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来自工商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以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率、一流的作风,营造出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市工商局一定会随着七台河市的经济发展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汗水铸就辉煌路——市工商局恢复建制30周年工作回眸岳权吴德森

工商局组织合唱队参加全市创业杯大合唱

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局“窗口”在为企业服务

市工商局职工在向四川灾区捐款献爱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