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一轮 选考专题检测卷10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5015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高考一轮 选考专题检测卷10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高考一轮 选考专题检测卷10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高考一轮 选考专题检测卷10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高考一轮 选考专题检测卷10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高考一轮 选考专题检测卷10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高考一轮 选考专题检测卷10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docx

《浙江高考一轮 选考专题检测卷10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考一轮 选考专题检测卷10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高考一轮 选考专题检测卷10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docx

浙江高考一轮选考专题检测卷10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选考专题检测卷(十)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

“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

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文中的“英雄”是指(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D.麦哲伦

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从时间“1492年”来看应是哥伦布到达美洲的时间。

]

2.他相信当时已日益流行的地圆学说,只要从欧洲海岸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到达印度。

1492年8月3日拂晓,3艘帆船从西班牙南端的巴罗士港起航,向西驶去。

这次航行的结果是(  )

A.完成了环球航行B.到达了印度半岛

C.发现了“新大陆”D.抵达南非好望角

C [本题考查学生依据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由“向西航行”“到达印度”“1492”“西班牙”等信息可判断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

3.有人说,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

此话的真实意思是美洲的发现(  )

A.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B.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加速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

C.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

D.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中的概念“中世纪”“理性主义”。

A项与题干材料不符,可排除;C项只反映了一个方面的意思(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可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反映,可排除;B项体现了题干中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符合题意。

]

4.“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突出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

A.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B.把美洲纳入世界大家庭

C.导致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D.导致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A [材料在论述远航的影响的时候采用逐层递进的表述方式,侧重强调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的重要意义,故A项正确。

]

5.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掠夺和灾难之时,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举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

荷兰这种兴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  )

A.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B.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C.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

D.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

D [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的是英国,故A项错误;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的是英国,不是荷兰,故B项错误;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的是英国,故C项错误;荷兰成为17世纪最强大的殖民帝国,主要活动是开展商业贸易和进行殖民扩张,故D项正确。

]

6.17世纪的世界历史以“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为主要内容,主要殖民国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世界版的“三国演义”。

它们是(  )

A.葡、西、荷B.英、西、荷

C.英、法、荷D.英、法、俄

C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和法国分别在北美、非洲、印度、西印度群岛积极开拓殖民地,在国际贸易领域内同荷兰展开激烈竞争,三国之间冲突频繁,斗争愈演愈烈。

]

7.“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

A.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

C.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D.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A [诗歌中的“死在航程上”“卖给另一个奴隶主”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西方殖民者进行奴隶贸易的情景。

]

8.“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

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材料中“新阶段”最主要的含义是(  )

A.交往扩大,使欧洲市场扩大为世界市场

B.引起早期殖民扩张

C.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A [根据材料中的“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可知,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故A项正确。

]

9.16世纪,来自美国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非洲的黄金、象牙等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市场。

这一现象的出现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汽船的出现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A [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贸易范围的扩大,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性的贸易成为可能,故选A项。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18世纪,汽船出现是在19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是在17世纪,均与题干时间“16世纪”不符,故排除B、C、D三项。

]

10.17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这些争端促成1652年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

当时,英国发动三次英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夺取海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

B.将北美洲和大洋洲纳入世界市场

C.推动英国机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D.保护跨越大西洋的黑人奴隶贸易

A [联系《航海条例》可以判断出,英国发动三次英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商业利益和抢占殖民地,所以应选A项。

]

11.“一带一路”是自东向西的东西经济交流共荣之路。

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辟的自西向东的新航路(  )

A.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

B.使欧洲的农民深受其利

C.推动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

D.很快就使中国融入欧洲市场

C [新航路开辟以欧洲为中心,最大的受益者是欧洲,因此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说法不正确,故A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受益最大的是欧洲的资产阶级,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以后,通过早期的殖民扩张,欧洲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故C项正确;中国在新航路开辟时还没有融入欧洲市场,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故D项错误。

]

12.1828年,一名德国旅行者把英国描述为一块“每年都有近乎神奇的新创造进入生活”的土地。

当时英国的“新创造”来自(  )

A.颁布《航海条例》B.提出经典力学

C.创立责任内阁制D.开展工业革命

D [颁布《航海条例》是在165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经典力学体系的提出时间是168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创立责任内阁制是在18世纪中叶,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828年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出现许多新发明、新创造,故D项正确。

]

13.人均收入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据统计,1700年英国人均收入只有8~9英镑,1750年前后增长到12~13英镑,19世纪初,在这个数字的基础上又增长80%,到1860年又增加一倍。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后商品贸易不断扩大

B.政府大幅度减少税收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电力等新能源的广泛应用

C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工业革命后,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人均收入自然不断上升。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材料中的时间变化,恰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人均收入的变化。

A、B两项有影响,但不会引起那么大变化;D项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14.下图是1750年至1865年英国资本总额增长示意图。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

B.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

C.英国成为世界上资本输出最多的国家

D.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D [题干示意图反映的是英国资本总额的增长情况,体现不出城市化、资本输出等内容,排除B、C两项;题干材料提供的信息有限,无法得出A项。

]

15.(2015·浙江杭高阶段考)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肯定: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成就有(  )

A.汽车的问世B.轮船的行驶

C.垄断的出现D.内燃机的发明

B [《共产党宣言》发表是在1848年,其所指的时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只有B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成就。

]

16.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期,雇佣劳动力来源比欧洲其他国家更充足,这主要是由于(  )

A.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B.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进

C.国外移民不断涌入

D.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 [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被迫离开土地,为了糊口,不得不到工场做工。

]

17.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

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工厂制度的诞生

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C [工厂的分布主要由河岸到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的变化,这说明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

18.1840年,英国人塞缪·肯纳德建立了一条横越大西洋的定期航运线,预先宣布轮船到达和出发的日期。

肯纳德宣扬他的航线是已经取代“与帆船时代不可分离、令人恼火的不规则”的一条“海洋铁路”。

这表明(  )

A.跨越大西洋的通信已经开通

B.工业革命有助于世界市场的拓展

C.英国由此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D.内燃机的使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 [从题干中“英国人塞缪·肯纳德建立了一条横越大西洋的定期航运线”可知,涉及的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而不是通信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蒸汽轮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轮船的应用使世界各地交流和联系更为便捷,更有利于资本主义对外殖民侵略,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故B项正确;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是在18世纪后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

19.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应该是电灯的发明,故选D项。

]

20.《全球通史》这样形容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

“早先,发明是个人对机会作出响应的结果,而如今,发明是事先安排好的,实际上是定制的。

”下列发明属于“定制”的是(  )

A.珍妮纺纱机B.电灯

C.汽船D.蒸汽机车

B [“个人对机会作出响应的结果”体现的是发明的偶然性因素,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创造的特点;“定制”则体现的是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的必然结果,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创造的特点,故正确答案为B项。

]

21.(2014·浙江杭州一模)汽车如今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当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和戴姆勒二人分别独立制成最早的汽车时,可以借助的机械和技术包括(  )

①刨床、磨床等车床②内燃机 ③计算机技术 ④石油化工技术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C [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需要石油作为燃料,以内燃机作为发动机,制造汽车的零配件时还需要刨床等车床,故①②④正确;计算机技术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故③应排除。

C项符合题意。

]

22.观察下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殖民扩张促进贸易发展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D.得益于两次工业革命

D [图中数据反映了从1850年到1913年英国的海外投资额增长迅速。

从时间上来看,此时第一次工业革命刚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并蓬勃发展,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雄厚经济基础上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支持下,英国的海外投资额迅速增长,故D项正确。

]

23.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

A.①段主要是由于交通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B.英国在②段的后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C.③④段的过程也是工业文明向世界扩张的过程

D.殖民地消长与世界市场消长同步同节奏进行

C [①段主要是由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当时并没有出现交通技术的革命性变化,故A项错误;英国在③段的后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而非在②段的后期,故B错误;③④段的过程也是工业文明向世界扩张的过程,故C项正确;殖民地消长与世界市场消长并非同步同节奏进行。

]

2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国家大多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东方各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落后

B.资本主义的开放和扩张的本性

C.两次工业革命提高了资本主义征服能力

D.东方国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由于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对外疯狂进行殖民扩张,使更多的国家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

25.“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论据是(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③殖民主义活动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④电信工具的创制加速了世界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C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故①不能论证该观点。

结合所学可知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C项。

]

26.【加试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曾有如下描述:

“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

”这主要反映了(  )

A.万能蒸汽机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工人独立完成生产的能力大幅下降

C.手工工场中生产的复杂化和低效率

D.工厂制度下对劳动过程的合理组织

D [本题关键信息是:

“1776年”“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

题干反映了工厂制度下的流水线生产情况,这种分工协作是对劳动过程的合理组织,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故C项错误,D项正确。

A、B两项不是题干信息的主旨。

]

27.(2014·浙江杭州二模)1651年英国制定了《航海条例》,1849年英国宣布废除《航海条例》,这种政策上变化的原因在于(  )

A.海外贸易兴盛,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B.工业革命完成,奉行自由贸易政策

C.垄断组织建立,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D.三次英荷战争,英国确立海上霸权

B [《航海条例》是重商主义时代的产物,反映了英国的商业保护政策。

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商业保护政策不利于英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因此自由贸易政策逐渐代替了重商主义,B项正确。

]

28.【加试题】1851年5月1日,人类历史上首届世界博览会——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在英国拉开帷幕,这届博览会反映了(  )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②英国的兴盛与强大 ③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世界的掠夺 ④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B [1851年英国工业革命已经结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博览会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和英国的强大。

西方国家对世界的掠夺与题意无必然联系,排除含有③的选项。

]

29.【加试题】波兰尼在《大转型:

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一书中指出:

“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机器都是没有受到过教育的技师发明的,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没有读写能力。

”下列关于“我们时代”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到来

D.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A [根据材料“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机器都是没有受到过教育的技师发明的,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没有读写能力”可以判断“我们时代”应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A项符合这一时期的状况;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B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应追溯到罗斯福新政,故C项错误;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是在二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故D项错误。

]

30.【加试题】一个英国政论家对英国描述道:

“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方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

”他所描述的是英国(  )

A.16世纪新航路开辟时新贸易中心的景象

B.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工厂的景象

C.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输出的景象

D.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繁忙景象

B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材料描述的是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之后,将工业产品销往全世界,又从全世界运回原料的情境。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班牙一开始就对美洲殖民地实行杀鸡取卵的短视政策,它不像后来的英国,不知道怎样对北美殖民地实行那种有系统的榨取,也不知道怎样使殖民地成为宗主国的工业品市场和廉价原料供应地,而是一味贪婪地搜刮美洲的金银财富。

当然,这种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客观条件所决定的:

一方面美洲有大量金银可采,另一方面西班牙国内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向殖民地提供工业品的水平。

材料二 商人一旦富有,所渴望的是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借以分享贵族的特权,对投资工业则望而止步。

美洲金银的大量涌入,对工业发展也起了消极作用,甚至破坏作用:

金银数量的激增造成通货膨胀,工资上涨,工业成本随之上升,产品因而无力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这样,美洲金银的榨取,与国内工业的落后形成恶性循环。

同时,精力充沛的西班牙人都奔向美洲去做发财梦,相应地忽视了发展国内工业。

——以上材料均摘自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班牙掠夺美洲的主要方式,并分析其原因。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殖民掠夺对世界产生的不同影响。

(6分)

【解析】 第

(1)问,联系材料一中的相关信息概括回答。

(2)问,注意题干限制为“对世界”,可以从对欧洲、对世界市场、对亚非拉殖民地等角度回答。

【答案】 

(1)方式:

直接掠夺和抢劫殖民地财富。

原因:

美洲金银矿产丰富,西班牙的经济发展不足以向殖民地输出工业品。

(2)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贡献,在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导致西、葡等国家在近代的衰落;以欧洲为中心,世界各大洲之间建立了商业联系,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给美洲、非洲和亚洲地区带来灾难;随着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

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

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

广大亚非拉国家经济的不发达状况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状况“并非两个孤立而无联系的对象”,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1)材料一中描述的“这样一个世界”处于哪次工业革命时期?

所提及的电车和汽车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什么发明?

(5分)

(2)材料一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与材料二中文字所蕴含的“世界连成一体”,是通过哪些条件实现的?

(5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1)问,第一小问,通过材料中的“汽车、有轨电车、飞机”等有效信息就可以判断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小问的先决条件主要是指发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2)问,实际上是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

【答案】 

(1)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2)殖民活动、商品与资本输出、市场扩展、交通与通信发展等。

33.【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首先发明飞梭,提高织布效率约一倍,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奏曲开始了。

织布革新以后,造成织与纺的矛盾,从而出现了长期的“纱荒”……马克思指出:

“正是由于创造了工具机,才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要。

材料二 1860年前后,英国经济达到鼎盛时期,其生铁产量占世界的53%,煤和褐煤的产量占世界的50%……占世界人口2%和欧洲人口10%的联合王国,其现代工业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工业潜能的40%~45%,欧洲工业生产潜能的55%~60%。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出现“纱荒”的直接原因和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系列技术发明,并概述棉纺织业技术创新的意义。

(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工业生产、国际金融贸易、殖民体系的角度分别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的世界地位并分析其形成这一地位的主要原因。

(4分)

【解析】 第

(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机械师约翰·凯伊首先发明飞梭”分析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三小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即可。

(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回答;第二小问,从工业革命、自由贸易政策、“炮舰政策”等方面来回答。

【答案】 

(1)原因:

凯伊发明飞梭后,织布行业的效率大大提高。

发明:

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

意义:

英国的棉纺织业已经在技术上完成了由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推动了蒸汽机的发明。

(2)地位:

“世界工厂”;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日不落帝国”。

原因:

开展工业革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推行“炮舰政策”。

34.【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机械纺纱机,次年获得专利。

……采用水力驱动,又叫水力纺纱机。

……1771年阿克莱特与人合作,在曼彻斯特建立了近代的第一座水力纺纱厂。

材料二 在远东的印度,从1793年起,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一步步受到侵蚀,到1813年时,英国政府则彻底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自由贸易”原则在未来帝国的中心——印度次大陆初步确立起来。

(1)根据材料一,从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两方面分析阿克莱特的历史贡献。

(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19世纪上半期英国对外贸易制度的重大变化,并指出变化的原因。

(6分)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一进行归纳,但要注意从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直接概括提炼;第二小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答案】 

(1)技术:

发明水力纺纱机;管理:

建立近代第一座水力纺纱厂。

(2)变化:

从实施贸易垄断制度转变为实施自由贸易制度。

原因: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其他国家无法与之竞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