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学园区虎溪概念性规划设计2290.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929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4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大学园区虎溪概念性规划设计229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重庆市大学园区虎溪概念性规划设计229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重庆市大学园区虎溪概念性规划设计229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重庆市大学园区虎溪概念性规划设计229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重庆市大学园区虎溪概念性规划设计229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大学园区虎溪概念性规划设计2290.docx

《重庆市大学园区虎溪概念性规划设计229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大学园区虎溪概念性规划设计2290.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大学园区虎溪概念性规划设计2290.docx

重庆市大学园区虎溪概念性规划设计2290

重庆市大学园区(虎溪)概念性规划设计

专题研究·规划说明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2003年5月

Part1规划说明

 

前言

根据地形特点、气候条件、基地现状和规划要求,本次工作为重庆市大学园区进行了专门的系列研究,提供了两个系列的结构模式方案,SerieA为线形发展模式,SerieB为环状组团模式,同时在环状模式中考虑了与线形模式结合的方案。

同时为大学提供了适应不同整体发展方式的结构模式。

另外,本次规划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考虑到未来生活在大学园区中的人口将达到20万人以上,因此在结构上必须考虑可生长性、尺度的匹配以及建设的长期性和阶段性。

强化的特色主要包括:

多级共享

可有机生长的发展结构

“重庆风味”的生态系统与景观风貌。

“新”

从两个系列方案中各自挑选了一个按照任务书的要求进行了深化。

为更好地对大学园区进行宏观研究,部分方案涉及到了对整个西部新城中部组团的结构性思考和对远景建成状况的设想,并对原规划进行了调整。

主要图纸包括:

大学园区结构

SerieA

SerieB

大学校园结构模式

SerieA

SerieB

大学园区的两种系列模式均为大学园区的结构建立了良好的弹性和对不同发展阶段的适应性,并强调大学园区与城市其他功能区之间在交通、生活和形态方面的紧密联系。

学校园的结构模式可以与大学园区的整体模式进行相应组合,为大学园区的建设方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用地位于重庆市西部新城的中部组团,是西部新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学园区规划范围是缙云山以东、遂渝高速公路以南、中梁山以西、九龙坡区以北。

用地约成梭形,总用地约为27平方公里。

在紧邻规划区的东面,是规划建设中的中部组团的中心区和科技园区。

 

挑战

A.规划目标

1.合理定位,建立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开发模式,并带动整个西部新城发展;

2.建立与主城中心的整体联系,延续城市的脉络;

3.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励教育与科研创新;

4.创造有特色的优良环境,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

B.发展的定位

规划应明确本地区的发展方向、带动因素、开发模式、管理体系等。

对本地区的发展提出可行的预期,并建立合理的生长方式。

本园区的主导功能将是大学城,规划应以大学城建设为契机,促进教育、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依托大学的智力资源,促进建立科技产业与研发基地。

C.结构的形成(模式、弹性)

形成科学的规划结构,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生长模式。

具有良好的弹性,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高等院校的不同需要。

具有良好的自组织性,使得整个结构在生长的过程中得到明确的秩序指引。

建立发展的方向感、各带动因素和组成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

D.城市的延续

功能上:

建立联系本区和老城区的生态通道,重要基础设施要与老城区相连接,从老城区获取发展的动力。

形态上:

尊重山地城市特点,突出作为城市边缘地区的形态特征。

心理上:

充分考虑规划区与老城区和周边地区在历史文化和心理上的联系,使人获得具有认同感的城市印象,延续城市脉络。

E.特色的赋予

作为具有鲜明主题和特殊区位的地区,本地区的规划要求反映相应的特色。

创造适于高等教育、科研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

在全国性的高等教育发展热潮中,重庆大学园区如何建立自身在规划、地理、生态、文化等方面的特色。

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建立体现时代精神和重庆特色的公共生活。

注重公共空间和实施的共享,适应功能整体效应最大的要求(减少重复建设,加强整合,提高效率),对公共资源(公共设施、公共景观、公共空间和公共交通等)进行合理配置,促进公共生活的改善和提高。

从营造高品质的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尊重自然生态和景观特色,整合本区内众多的生态资源如校园、河流、鱼塘、乡野风光等,组织多层次的、有机的自然生态绿地与人工生态绿地相结合的开敞空间体系,为师生、居民提供一个宜人的学习、工作、休憩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区域与城市的和谐共生,以利于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借助大学的文化氛围,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

以大学城为中心形成的城区,具有高文化、高素质的居民结构,加之充足的公共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很少有工业污染和社会污染,这些都成为实现本区特色、提升周边地区价值和品味的有力因素。

 

思考

A.发展定位

1.满足大学城的功能要求,打造重庆市的新型高等教育基地

首先应当将满足大学园区的教育功能作为本规划的主要目标和首要任务,并完善其相关服务设施,为大学城的发展提供支持。

2.以大学城建设为契机,促进教育、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

a.依托大学的智力资源,建立科技产业与研发基地

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人力资本要素扮演着最为关键的角色。

因此在发展高科技及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大学密集的城市或区域具有独特的优势,使得大学密集区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与城市能够互动发展。

如美国大学密集区几乎无不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密集区,反过来说,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无不处于大学密集区。

例如美国加州以斯坦福大学为依托建立的斯坦福科学园区,即“硅谷”。

这块仅有512平方公里的面积,50多万人口的弹丸之地1998年的产值就大约相当于我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

硅谷奇迹引发了美国近1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

本园区将有10余所大学入驻,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研开发能力,更为科技园区提供了一流的人才、技术,使得新科技、新知识得以孵化和产业化,并为入驻企业的人才本土化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从而使虎溪大学园区成为重庆市乃至西南地区的智力源和技术源。

b.利用学生消费市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大学教育产业化一方面可以带来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满足人们对大学教育的需求,培养更多的人才,另一方面又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在校学生及教师是一个长期的消费群体,其巨大的消费市场必将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如大学服务业、旅游业等,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

c.发挥大学城建设的积极效应,促进地产开发

大学园区建设在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完善的市场运作的条件下,必将产生的巨大磁力,提升周边区域的地产价值,促使地产开发。

3.促进西部新城的整体发展

结合大学园区,在用地、道路、设施、景观等方面提供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划解决方案,通过必要的控制和引导,促进该地区健康、有序、协调地发展,并对重庆市、大三峡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兴建大学园区,融入本地经济发展之中,有助于拉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改善投资软环境,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达到“以教兴城”。

4.发展方向与发展轴

从重庆市的总体发展来看,西部新城与城市中心区有中梁山相隔,二者的联系主要通过遂渝高速公路实现,说明大学园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结合用地的实际情况,可能的发展轴有两种:

一种为与地形相适应的南北向的线形发展轴;一种为以功能为依据的放射状发展轴。

 

B.人口、用地、功能构成

1.功能构成

本区内应当提供以下几种主要功能:

高等教育及其设施支持功能、科学研究与产业孵化功能、居住及相关配套功能、准城市级的文化娱乐和商业服务功能、其他功能。

a.高等教育及其设施支持功能

可以将高等教育功能大体分为如下几部分:

教学、学术交流、行政管理、后勤保障;将其设施支持功能分为两部分:

教师和学生的居住功能、生活服务设施支持功能。

后者又可以细分为:

商业、体育、文化娱乐、医疗、游憩等功能。

在高等教育模式改革的情况下,高校的功能组织方式的变化使上述的一些功能从各个大学中剥离出来,趋向共享化或社会化。

就上述的划分而言,高等教育功能的四项内容中独立性较强或等级较高的部分都可以相互整合,开辟一定的区域集中设置,实现校际的共享化;教师和学生的居住功能则可以进行市场化运作,在减轻高校的负担的同时又增加了社会财富,教师公寓更是如此。

如果说学生公寓对所在学校还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以至于需要紧邻学校布置的话,教师公寓则可以更加独立一些,从校园用地中分离出来,将各高校间的教师公寓集中建设、统一开发,完全以普通城市居住区的标准来对待;生活服务设施支持功能可以集中在一起,将各种设施分类设置,提高档次和规模,服务范围可辐射到周边的城市地区,达到准城市级的标准。

总之,将大学城内的设施共享化或社会化,以实现“1+1>2”的整合效益。

b.科学研究与产业孵化功能

在一个“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和掌握前沿知识的劳动者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将以间接生产力形式存在的知识快速地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是城市间竞争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学城的建设无疑为重庆市的城市发展提供了的这样一个强大的人力资本要素。

依托大学城的庞大人力资源优势,把高校的科研成果、学生的创新能力、企业的研发条件、社会力量的支持整合在一起,建立集研发、中试、生产于一体的创新基地是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途径。

与大学城紧密结合的科研中心既是大学城功能的外延和拓展,在城市的产业导向、功能布局、空间结构、创新环境的调整和提高上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基于以上两个层面的考虑,一方面科研中心要与大学城有方便的联系,以利用大学城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与城市的其他功能区紧密结合,以发挥科研中心对周边地区乃至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c.居住及相关配套功能

大学城的建设及相应基础设施的配套把周边的土地从生地变成熟地,从而吸引地产开发商前来投资。

大学城内的人口大都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加之大学城内有比较完善的文化娱乐和服务设施及良好的环境质量,从而使大学城及其周边区域成为一个文化的核心,对市民有很强的吸引力。

临近大学城的居住区的文化品味较远处地方为高,也会方便这些居住区的学生上学,房产有较强的升值潜力。

由此,环绕大学城设置适当数量的高品质的居住区应当会有较好的前景。

根据上述对教师公寓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把教师工寓纳入到普通城市居住区体系中来,采用通常的房地产开发策略进行开发。

二者不同之处仅在于教师公寓要临近大学来建设。

为满足基地内原有居民的安置需要,应当在居住区内设村民安置地。

考虑到市民和村民地文化和价值差异,宜将二者分开设置,以保存村庄的原有组织结构,但不能将村民安置区与市民居住区相互隔离。

相信经过较长时间的融合、渗透后,村民最终将彻底完成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化,从而使二者保持相同或相似的景观特征是必然的要求。

d.文化娱乐和商业服务功能

作为以大学为主导功能的新城区,本地区比起其他地区由于主要的服务对象为有较高文化要求的教师和学生,故文化娱乐设施和商业服务在数量和档次上都必然有更高的要求;在内容上应当把师生的要求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在服务范围上既要充分满足大学园区的需要,又要辐射西部新城的其他区域;在利益上要在服务师生的过程中使开发商获得适当的商业利益。

由此,我们将这部分设施的标准定位在准城市级,是大学园区的服务核心,又是城市文化娱乐和商业服务设施体系的一个重要节点。

e.其他功能

鉴于本区以大学城的教育和科研功能为主,有必要维护其学术氛围和创新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这一要求对那些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产业施加了较大的限制,如果确实需要设置部分这类产业的话,也要布置在基地的周边地区。

考虑到传统工业的较强的环境影响,本次规划原则上不设工业用地,尤其是传统工业。

应用高新技术的工业可以小规模的设置在中试功能区,但属于次要功能,在用地性质上不予表示。

2.用地规模

规划区总用地约为27平方公里。

3.人口规模及其发展情况预测

为了便于分析,将规划用地内的人口分为包括学生、原有村民、普通市民、教工及其家属共四大类。

其中后两者有较多的相似性,其用地可以统一按照市民标准来对待,故其人口规模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放在一起讨论。

a.学生规模

由于入驻学校的性质和规模的不同,采用的指标也理应有所不同。

为简单并且考虑到学校发展的可能性起见,本学生人口的推算以综合性大学为基本标准。

按规划条件,本地区未来将共有十余所高校入驻。

依如上所述本科院校校均全日制在校生达到10000人以上的要求,本区所入驻的十余所高校学生总数将达到十余万人,大致可以确定在基本建成后本区内总学生数约为15-18万人。

b.人口总体规模

考虑到大学城内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较高、用地标准较低且学生的学习、居住都在学校内解决,不适宜机械套用城市的用地标准,本区内的村民安置用地依规划条件要求也有其自身的指标,故把此二者在总体用地指标计算中拿出来在后面单独讨论。

原国家教委1992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以下简称《高校指标》)规定,每所普通高等学校应安排的规划建设用地包括三大项:

校舍建筑用地、体育设施用地、专用绿地。

一般综合性大学这三项用地的人均指标合计为54平方米/生(自然规模5000人)~68平方米/生(自然规模1000人)。

按前述对人口的推算,每所高校学生数为1万左右,多于《高校指标》5000人的自然规模,考虑到大学建设的规模效应,可将上述三项用地的人均指标适当降低,并参考其他大学城的相应指标,可以确定校园用地大致在生均50平方米左右。

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以下简称《用地标准》)和重庆市总体规划,本区作为新建城市宜采用城市人均用地85~95㎡/人的值,由此可以得出本区城市可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约25-30万城市人口。

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科研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占教职工总编制的80%以上,生师比为15:

1,由前述分析结果大学城总学生人数为15万,因此教师发展规模约为1万-1.2万人,教职工总数为1.25万人。

按60%带眷率、带眷系数2.4计算,共有教职工家属1.8万人。

由以上推算可以得出,本区共有教职工及其家属约3万人。

d.市民

从23万市民中扣除教职工及其家属3万人,得出普通市民总数为20万。

e.小结

本次规划总人口为40万,其中学生15万、原有村民2.23万、教职工及其家属3万、普通市民约20万。

C.结构模式选择

在结构模式选择的过程中,方案是从当前的现实出发还是从理想的角度来考虑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尽管每一个方案都是尽量兼顾现实与理想二者,但不可避免的会由于出发点的不同而侧重某一方面。

这就需要我们在对现实条件与理想目标进行分析之后再选择更为合理的模式与策略。

D.开发模式

实行分期建设、滚动投资的开发模式,在政府统一规划和管理下的多元化开发。

建立合理的发展时序,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优先、空间紧凑、规模适中。

大学:

以政府公共投资为先导、以社会资本为补充。

居住:

以土地批租的方式,由政府或者开发公司建造。

公共中心、生态走廊:

政府公共投资,并由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和维护。

(公共中心包括体育中心、公共图书馆、科技中心、文化中心、艺术中心等)。

商业中心:

以土地批租的方式,由发展商进行开发。

 

对策

●规划原则

1.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大学园区作为西部新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应当与城市总体发展相协调,与老城区紧密联系。

因此应当在文化脉络、物质实体、空间形态、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应当充分利用城市的资源,快速推进新城发展。

大学园区,既要与城市的发展要求相一致,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同时作为一个教育园区又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以保障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

2.滚动发展与分阶段的相对完整

城市建设发展是一个长期推进的过程,规划中充分考虑实施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强调分期建设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同时确保分期建设时功能和景观的完整性,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分期建设模式。

每期开发都进行相应的市政工程的配套建设,保证分期项目建设的可行,有效杜绝无序建设的混乱状况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公共空间与独立单元的结合

大学城同时具有开放性与独立性。

一方面,强调开放和共享,促进各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达到多样合作,优势互补,而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在总体布局中,资源共享区成为大学城的核心公共空间;另一方面,各校都是自主办学,保证大学城内的各个大学校区同时又是各自相对独立的单元,有相对独立的运作和发展。

在发展概念中,提供不同层次和开放程度的共享交流空间,使得中心共享区逐步过渡到各个独立的单元。

4.动与静的结合

结合地块的性质与功能要求,适当地进行动静分区 。

既要充分考虑各个院校对安静的环境的要求,又要满足商业用地、绿地及其他公共建筑对人流的要求,使动区与静区相结合、车行与步行相结合,建立与地块的性质和功能相适应的道路交通系统。

5.集中与分散的结合

大学城总体布局中,将各个大学等级较高、功能重叠的设施集中起来设置在资源共享区作为大学城的核心,实现入区大学在学术资源、配套设施上的共享,做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

同时将等级较低、服务范围主要集中于所在院校的设施分散设置,以方便学生。

各种设施分层次、分等级进行配置,明确不同层次、不同等级设施的功能、规模与服务对象。

6.人工建筑与生态要素的结合

在营造宜人的建筑空间的同时,注重与城市空间中绿色开敞空间的完美融合,利用河道、铁路、城市快速路等形成绿色廊道,结合各块用地的功能要求安排公园绿地和广场,将高压走廊控制绿地的范围加以扩大,塑造自然生态绿地与人工生态绿地相结合开敞空间体系,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并且将这些生态绿地与居民的生活、游憩结合起来,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走向生态文明。

A.总体策略

总体策略包括规划结构(空间与功能布局);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绿地系统、建筑体量与空间形态规划、防灾规划;分期建设规划、村民安置等内容。

1.规划结构

根据基地的现状和如上分析结果,我们将规划所形成的总体用地功能格局归纳如下,具体规划详见土地利用规划部分。

a.二纵四横——道路骨架

b.二河一带——生态廊道

利用本区内的众多河流和山地建立的由多条生态廊道构成的生态绿地网络,这一网络把河流、城市公园以及其它孤立的生态要素连接起来,形成绿色的生态走廊,使整个新区与自然环境建立一种和谐与共生的关系。

c.一心——中央资源共享中心

在大学城的中心部位设置中央资源共享区,布置大学城级别的共享资源,如学术交流中心、大型图书馆、展览馆等教育、文化设施,并在其外围设计生态绿化带,使得该区成为大学城乃至整个规划区的功能上、形态上、景观上和组织结构上的核心区域。

d.三区——功能分区

考虑发展的时序和功能要求,将大学城功能部分及其相关设施集中布置于规划区域的中部,作为本区的功能主体;规划区的南部是以科研和居住为主的混和区;北部以居住为主。

e.三个圈层――空间结构

在空间结构上,形成以中央资源共享区为第一圈层、以各大学校园环绕中央资源共享区而成的第二圈层、各大学校园外围布置的居住区为第三圈层的圈层式结构。

由内至外,三个圈层的建筑密度呈逐渐提高的趋势。

这一结构既有利于大学城学术氛围的塑造与保持,又可满足大学城与周边地区的融合,提高周边地区的文化品味,带动其发展。

2.土地利用规划

a.居住用地

依据前面的分析结果,可将居住用地分为三类:

教职工及其家属的居住用地、普通市民居住用地、村民安置用地。

严格的说,三者在用地性质上并没有区别,在此仅是出于考虑问题的方便。

①教职工及其家属居住用地

按前面推算结果,本区共有教职工及其家属约3万人。

依《用地标准》中规定,城市居住用地人均指标为18~28㎡/人,结合规划地块面积,确定教职工及其家属用地合人均指标为22㎡/人。

为方便教职工与所在高校联系,并避免因学生放假或其他原因导致大学城在某些特定时间内变成一个“死城”,规划采取将教工居住地与大学校园用地临近布置的方式,使以上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同时又减少了大学城的交通压力。

②普通市民居住用地

依《用地标准》中规定并结合规划地块面积,确定普通居住用地人均指标为26㎡/人。

③村民安置用地

村庄安置的用地标准按人均80㎡计算(其中包括建设配套设施齐全的居住区用地和解决村民生计备用地)。

b.公共设施用地

本区公共设施用地可以分为三类,即大学城校园用地、科研中心用地及其他城市公共设施用地。

①大学城校园用地

高校用地指标体系的建立

校园用地指标要适应高等教育模式、功能组织方式、用地形式和规模变化的要求及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趋势,以原国家教委1992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为依据,并结合重庆市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内其他城市的最新经验,推算出新形势下的高校用地及其相关公共设施的人均指标。

原则:

节约用地,但充分考虑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建设优美的教学科研环境。

结合大学园区的功能布局和空间模式进行估算。

由于学校的性质和规模的不同,采用的指标也不同,为简单并且考虑到学校发展的可能性起见,本推算以综合性大学为基本对象。

指标推算

《高校指标》规定必须配备的校舍建筑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为:

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风雨操场、校行政用房、院系行政用房、会堂、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工食堂、生活福利及其他附属用房(这十一项采用以学生人数计的学校规模为其规划建筑面积指标的基本参数)。

另一部分为:

教工住宅、教工宿舍(采用经主管部门批准的全校教职工编制总数为其规划建筑面积指标的基本参数,具体规划指标见本节第一部分:

居住用地)。

按前述对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推算,并结合规划条件中提出的各高校地用地要求和规划地块的面积,确定校园用地约合50㎡/生。

②其他城市公共设施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

教育研究:

图书馆、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等

行政办公:

大学城行政管理中心、写字楼等

商业金融:

国际交流酒店、商业服务设施等

文化娱乐:

博物馆、展览馆、艺术馆、科技馆、影剧院等

体育设施:

大型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等

医疗卫生:

医院、急救中心等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原则

公共服务设施首先应当满足自身的功能要求,在此基础上布置应当适当集中,在避免相互干扰的情况下形成聚集效应,另外还要兼顾将来发展的可能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大学的教育功能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临近大学城的中心区适当布置,以便于校际资源的共享,提高使用率,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及其规模

依照前面对高校公共设施、文化娱乐和商业服务设施的分析,规划中根据“互利、自愿、利于学科交流”的原则,将某些等级较高的学术资源、生活服务资源、体育运动资源、公共教育资源,如校级图书馆、学术交流中心、体育场、博物馆等适当集中在大学城的中心部位,形成的校际资源共享区。

在该区中增加一些面向城市居民的设施如商业、邮电、电信等,使这一区域又可以为城市所共享,并且更为重要的是:

它们将成为这一系统的互相结合上强有力的粘结剂与载体。

由此形成了规划区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的一级中心。

另外在大学城南北两侧的适当地点安排第二级公共设施中心,结合沿街的带状公共设施和小型的公共设施点,使规划区内的公共服务设施成为一个辐射范围由高到低的体系。

总体规模按照30~40万人口的标准,具体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标准详见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表5)。

c.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3.综合交通规划

本规划主要包括两大内容:

道路网规划、交通服务设施规划。

a.规划目标

在《重庆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规划区的用地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规划一个适应规划区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安全、经济、快速、舒适;服务设施齐全的交通系统,并完善重庆市总体交通格局。

b.规划原则

交通规划必须从战略发展角度出发的原则;

交通与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协调发展的原则;

节约土地、节约投资的原则;

交通规划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

c.道路系统规划

①道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