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897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统计学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统计学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统计学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统计学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原理.docx

《统计学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原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计学原理.docx

统计学原理

第一章总论习题

一、填空题

1.统计学的特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统计的职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3.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总体单位是否可以计数,总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标志是总体单位所具有的________和_______,按表现是否相同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

5.统计指标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构成。

6.按说明现象的性质不同,标志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

7.统计指标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8.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C.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预测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2.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其中()是基础。

A.统计活动B.统计学C.统计方法D.统计资料

3.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A.统计学B.统计工作C.统计资料D.统计分析和预测

4.()是统计的基础职能。

A.管理功能B.咨询功能C.信息功能D.监督功能

5.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6.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B.机器台数C.企业数D.利润额

7.在相邻两位整数之间可插入无限小数的变量是()。

A.确定变量B.随机变量C.连续变量D.离散变量

8.要调查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个省的人B.每一户C.全国总人口D.每个人

9.如果要调查某地区200家公司的职工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B.200家公司

C.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10.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全体学生B.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个学生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11.设某地区有6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它们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A.每一个企业B.所有60家企业C.每一双鞋子D.所有企业生产的皮鞋

12.某工人月工资为2000元,工资是()。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变量值D.指标

13.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A.变量B.指标C.变量值D.指标值

14.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是()。

A.标志B.指标值C.指标D.变量值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A.2007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C.某市年供水量

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E.某学员平均成绩

2.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3.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

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人口的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是变量

4.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A.基本建设投资额B.岛屿个数

C.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E.就业人口数

5.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国民生产总值B.人口密度C.全国总人口数

D.投资效果系数E.工程成本降低率

6.统计学主要的研究方法有:

大量观察法、()。

A.统计分组法B.综合指标法C.统计模型法D.统计分析法E.统计推断法

7.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有:

科学性原则、()。

A.目的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效率性原则D.统一性原则E.可比性原则

第二章资料搜集习题

一、填空题

1.调查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

2.非全面调查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属于全面调查的形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3.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调查和____________调查。

4.统计资料根据数据的来源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类。

5.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确定调查对象时,还必须确定两种单位,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7.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_____________进行调查的一种__________调查。

8.统计数据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9.设计调查问卷时需遵循的具体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某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70%的6大储蓄所进行居民储蓄情况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

2.某灯泡厂进行产品质量检验,应选择()。

A.统计报表B.重点调查C.全面调查D.抽样调查

3.下列各项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人口普查

4.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A.登记方便B.确定调查单位C.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D.明确调查范围

5.统计调查中搜集的原始资料是指()。

A.统计部门向上级提供的资料B.统计部门向下级统计部门布置的统计任务

C.对总体单位调查所取得的反映个体特征,有待整理的统计资料

D.汇总后能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

6.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

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7.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8.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A.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

9.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

10.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期限

11.调查某市工业企业职工的工种、工龄、文化程度等情况()。

A.调查总体是所有企业B.调查单位是每个企业

C.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都是企业D.调查单位是每个职工,填报单位是每个企业

三、多项选择题

1.在工业普查中()。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2.调查方案应包括以下哪些主要内容()。

A.确定调查目的B.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C.确定调查内容

D.确定调查时间E.确定调查形式

3.普查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A.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B.规定统一的普查期限C.规定统一的普查人员

D.规定统一的普查费用E.规定普查的项目和指标

4.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A.统计报表B.普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

5.普查是一种()。

A.非全面调查B.专门调查C.全面调查D.一次性调查E.经常性调查

6.非全面调查是指()。

A.普查B.统计报表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E.抽样调查

7.某市对全部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普查,则每—台设备是()。

A.调查单位B.调查对象C.总体单位D.填报单位E.报告单位

8.下列各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工业企业普查

D.商业企业调查E.商品价格水平调查

第三章资料整理习题

一、填空题

1.根据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统计分组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通常调查问卷的答案缺失可能有三种表现,第一种是__________,第二种是___________,第三种是___________。

3.根据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次数分布数列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分配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统计分组的原则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不同。

A.分组标志的性质B.组数的多少C.分组标志的多少D.总体复杂程度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

又如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520B.510C.530D.540

3.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

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

依习惯上规定()。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4.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

A.各组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之比B.各组分布次数的比率

C.各组单位数D.总体单位数

5.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

6.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

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7.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A.60~70分这一组B.70~80分这一组

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8.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

2,5,4,4,3,4,3,4,4,2,2,4,3,4,6,3,4,5,2,4。

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A.单项式分组B.等距分组C.不等距分组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

9.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

A.第一种B.第二种C.第三种D.第四种

80%-89%80%以下80%以下85%以下

90%-99%80.1%-90%80%-90%85%-95%

100%-109%90.1%-100%90%-100%95%-105%

110%以上100.1%-110%100%-110%105%-115%

三、多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

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E.分析被研究现象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2.下列()分组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职工按工龄分组B.人口按民族分组C.人口按地区分组

D.企业按所有制分组E.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3.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D.就是组平均数

E.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4.在变量数列中()。

A.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D.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E.频率、频数统称为次数

5.统计表从形式上看,主要由()构成。

A.总标题B.横栏标题和纵栏标题C.总体及分组

D.数字资料E.标志

6.统计整理的主要内容有()。

A.统计分组B.划分经济类型C.检验统计资料库D.统计汇总E.编制统计表

7.下面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A.企业按销售计划完成程度分组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C.工人按产量分组D.职工按工龄分组E.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

8.下列数列属于()。

按生产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企业数

80~90

15

90~100

30

100~110

5

合计

50

A.品质分配数列B.变量分配数列C.组距式变量分配数列

D.等距变量分配数列E.次数分配数列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习题

一、填空题

1.综合指标的具体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相对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的相对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些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形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计算方法。

4.总量指标是说明总体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标。

5.总量指标按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指标。

6.实物指标能够直接反映总体的___________总量,价值指标反映总体的________总量。

二、单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

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2.计算结构相对数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

3.分子与分母属于不同总体的指标是()。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

4.某地区有80万人口,共有1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8000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

5.2010年上海市GDP的年增长率为9.9%,该指标是()。

A.绝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

6.2005年上海市GDP是北京市的134.18%,该指标是()。

A.强度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

7.劳动生产率属于()指标。

A.动态相对B.平均C.强度相对D.绝对

8.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本年实际比上年实际增长5%,则计划规定比上年实际增长的算式为()。

A.

B.

C.

D.

9.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又可分为()。

A.时间指标和时点指标B.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C.时期指标和时间指标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10.下面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A.商场数量B.营业员人数C.商品价格D.商品销售量

11.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有()。

A.人口出生率B.产值利润率C.恩格尔系数D.工农业产值比

12.属于不同总体的不同性质指标对比的相对数是()。

A.动态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比例相对数

13.某商场计划4月份销售利润比3月份提高2%,实际却下降了3%,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

A.66.7%B.95.1%C.105.1%D.99.0%

14.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B.相对数形式C.平均数形式D.百分比形式

15.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16.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产品产量B.商品销售额C.人口出生数D.职工人数

17.下列各项中属于价值指标的是()。

A.工资总额B.职工人数C.森林面积D.失业率

18.某企业2010年的利润额为800万元,这个指标是()。

A.时期指标并实物指标B.时点指标并实物指标

C.时期指标并价值指标D.时点指标并价值指标

三、多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

A.反映事物的总规模B.反映事物总水平C.必须有计量单位

D.只能用全面调查得到E.没有任何统计误差

2.时期指标的特点是()。

A.不同时间数值可以相加B.不同时间数值不可以相加

C.调查资料需连续登记D.数值与时期长短有关E.数值只能间断登记

3.在相对数中,子项和母项可以互换位置的有()。

A.结构相对数B.比例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E.强度相对数

4.比较相对数适用于()。

A.计划水平与实际水平之比B.先进与落后之比C.不同国家间之比

D.不同时间状态之比E.实际水平与标准水平之比

5.2001年我国发行长期建设国债1500亿元;2001年末,居民个人储蓄存款余额突破75000亿元。

这两个指标()。

A.都是时期数B.都是时点数C.都是绝对数

D.前者是时点数,后者是时期数E.前者是时期数,后者是时点数

6.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3%

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万吨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

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7.时点指标的特点有()。

A.可以连续计数B.只能间断计数C.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

D.数值可以直接相加E.数值不能直接相加

第五章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习题

一、填空题

1.平均指标是表明____________某一标志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达到的___________的统计指标,也称为平均数。

2.几何平均数是n个________________的n次方根,它是计算和平均速度的最适用的一种方法。

3.利用组中值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是假定各组内的标志值是分布的,其计算结果是一个。

4.中位数是位于变量数列的那个标志值,众数是在总体中出现次数的那个标志值。

中位数和众数也可以称为平均数。

5.调和平均数是平均数的一种,它是的算术平均数的。

6.较常使用的离中趋势指标有、、、

、、。

7.已知某数列的平均数是250,标准差系数是20%,则该数列的方差是。

8.在对称分配的情况下,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的。

在偏态分配的情况下,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的。

如果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称为偏态。

如果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则称为偏态。

二、单项选择题

1.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受各组次数f的影响最大B.受各组标志值X的影响最大

C.只受各组标志值X的影响D.受各组次数f和各组标志值X的共同影响

2.平均数反映了()。

A.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B.总体中总体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

C.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D.总体变动的趋势

3.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

4.计算平均数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数的总体单位应是()。

A.大量的B.同质的C.差异的D.少量的

5.某公司下属5个企业,已知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要求计算该公司平均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

A.计划产值B.实际产值C.工人数D.企业数

6.离中趋势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

7.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

A.指标意义不同B.计算条件不同C.计算结果不同D.数学处理方法不同

三、多项选择题

1.在各种平均数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是()。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中位数D.几何平均数E.众数

2.众数是()。

A.位置平均数B.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C.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D.适用于总体单位数多,有明显集中趋势的情况

E.处于变量数列中点位置的那个标志值

3.计算和应用平均数的原则是()。

A.现象的同质性B.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C.用变量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D.用时间变量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E.把平均数和典型事例结合起来

4.下列变量数列中可以计算算术平均数的有()。

A.变量数列B.等距变量数列C.品质变量数列

D.时间变量数列E.不等距变量数列

5.几何平均数主要适用于()。

A.标志值的代数和等于标志值总量的情况

B.标志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的情况C.标志值的连乘积等于总速度的情况

D.具有等比关系的变量数列E.求平均比率时

6.中位数是()。

A.由标志值在变量数列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

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7.有些离中趋势指标是用有名数表示的,它们是()。

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平均差系数E.四分位差

8.不同总体间的标准差不能简单进行对比,是因为()。

A.平均数不一致B.标准差不一致C.计量单位不一致

D.总体单位数不一致E.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不一致

9.不同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