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885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23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x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x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金融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

 

分类号:

密级:

UDC:

编号:

 

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

 

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

学位级别

经济学硕士

学科、专业

金融学

所在单位

经济管理学院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

学位授予单位

 

ClassifiedIndex:

U.D.C:

 

ADissertationfortheDegreeofM.Eco

StudiesontheInteractionRelationshipbetweenMarketStructureofBankingIndustryandFinancialStabilityofChina

 

Candidate:

Zhaokun

Supervisor:

Prof.Houkai

AcademicDegreeAppliedfor:

MasterofEconomics

Specialty:

Finance

DateofSubmission:

Apr,2012

DateofOralExamination:

Jun,2012

University:

Heilongjiangshengweidangxiao

摘要

银行业系统的稳定问题是金融稳定的核心问题,这是从上个世纪末金融业研究中所得出的一项基本结论。

从国际经验及金融的演进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金融危机的爆发点并不是发生在银行系统内部,而是在货币,外汇或股票市场等领域,但就危机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来看,银行危机给实体经济带来的损害往往要比其他情况更加严重。

我国的金融体系属于典型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银行业的稳定更是金融业稳定的关键所在。

由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美国的金融结构发生剧烈变化,甚至影响了世界金融体系的结构变化,同时也使美国式的金融模式受到了质疑。

金融稳定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金融当局开始及时发布金融稳定的相关数据和政策解读以及不稳定因素的预警等。

目前,关于金融稳定的基本理论问题已经成为金融学的前沿问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纷纷成立,目前,我国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在持续下降,其垄断地位有所减弱,银行业的市场结构逐渐由垄断走向竞争,市场结构得以优化。

分析历史我们发现,我国在历次金融危机中都保持了较强的抵抗冲击的能力,保证了我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内部依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我国的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汇率和利率受政府管制影响严重,金融市场发展并不完善,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未来随着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市场化的逐步推进,我国金融业所处的宏观发展环境将发生进一步变化,其面临的风险也会更加复杂多变。

如何调整银行业市场结构以维护金融业体系的内在稳定和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继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在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金融稳定发展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变革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下一步的金融体系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市场结构;银行业结构;金融稳定;实证研究

 

ABSTRACT

Financialstabilityliesinthestabilityofthebankingindustry,whichisafundamentalconclusiondrawnfromtheresearchoffinanceinthe20thcentury.Inspectionoffinancehistoryrevealsthatalthoughthebankingindustryisnotthebreak-outoffinancialcrisesbutthemonetarymarket,theforeignexchangemarket,orthestockmarket,thedamagebythebankingcrisisisthemostsevere.China’sfinancialsystemistypicalofbank-based,sothestabilityofthebankingindustryismoreimportanttosustainfinancialstabilityinChina.

TheglobalfinancialcrisistriggeredbySub-PrimecrisisintheUnitedStatesin2007,whichchangedAmerican’sfinancialstructuredrastically,andmayevenwillaffectthechangesoftheworldfinancialarchitecture.Atthesametime,Americanstylefinancialmodelwasoppugned.Thefinancialstabilityhasbeenthefocusoftheworld.Almostnationalfinancialauthoritieshavebeguntoissuefinancialstability-relateddataandpolicyinterpretation,andearlywarningofinstabilitytimely,involvedtheUSgovernment.Currently,thetheoreticalproblemofthefinancialstabilityisofthecutting-edgeissuesinfinance.

Withthereformoffinancialsystemandestablishmentofthejoint-stockcommercialbanks,thefourmajorstate-ownedcommercialbanksmarketsharecontinuetodecline,themonopolypositionhasweakened.ThestructureofChinesebankingindustryhasbecomingfrommonopolytocompetition.Inthepreviousfinancialcrisis,ourcountrymaintainedastrongshockresistanceability,whichmakesthedevelopmentofoureconomycontinuous.Butatthesametime,weshouldalsobeawareofthedefaultofourfinancialsystem.Nowadays,China'sfinancialindustryopeningdegreeisverylow,interestrateandexchangerateareregulatedbygovernment,andthedevelopmentoffinancialmarketisnotperfect.Howtoadjustthestructureofbankingindustrytomaintainthestabilityoftheeconomydevelopmentisofgreatsignificance.Thispaperanalysesthemarketstructureofbankingindustryandfinancialstability,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m,inordertoprovideacertainreferenceforthenextstepreformofourfinancialsystem.

Keywords:

marketstructure;bankingstructure;financialstability;empiricalresearch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1

1.1.1论文研究的背景1

1.1.2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3

1.2.1国外研究现状3

1.2.2国内研究现状5

1.3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6

1.3.1论文的主要内容6

1.3.2论文的研究方法7

第2章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金融稳定的衡量8

2.1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变迁8

2.2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衡量11

2.2.1结构主义的衡量方法11

2.2.2非结构主义衡量方法15

2.3金融稳定的衡量17

2.3.1衡量方法17

2.3.2指标的选取17

2.3.3我国金融稳定状况的测度18

2.4本章小结22

第3章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影响的理论分析26

3.1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间接路径26

3.1.1银行业结构、实体经济与金融稳定26

3.1.2银行业结构、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27

3.2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直接路径28

3.2.1经济绩效28

3.2.2风险控制29

3.2.3信用增强30

3.3银行业市场结构、银行监管与金融稳定30

3.3.1银行业监管的动因31

3.3.2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监管32

3.4本章小结34

第4章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影响的实证研究46

4.1描述性分析46

4.2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47

4.2.1数据的平稳性检验48

4.2.2向量自回归模型滞后期的确定49

4.2.3脉冲响应函数分析50

4.3协整分析52

4.3.1协整检验52

4.3.2误差修正模型54

4.4本章小结55

第5章优化银行业市场结构促进金融稳定的对策建议60

5.1优化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思路和目标60

5.1.1优化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思路60

5.1.2优化银行市场结构的目标60

5.2银行微观层面的对策建议61

5.2.1提高银行微观效率61

5.2.2加强银行业风险控制62

5.3金融监管方面63

5.4本章小结64

结论66

参考文献68

致谢72

第1章绪论

1.1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论文研究的背景

金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产生于实体经济,又服务于实体经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进已成为相对独立的一股经济力量,在资源的配置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金融的稳定与否对实体经济有着巨大的反作用。

金融业的发展不单单指金融资本流量和存量以及金融规模等指标的增长,还主要体现在金融的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的统一上,衡量金融业是否有质的提高主要通过考察金融效率是否得到了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是否得到加强等方面。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全球有90多个国家先后爆发了多余百次的系统性的银行危机,多年来积累的经济发展成果遭到破坏,经济状况恶化、社会矛盾激化。

2007年所爆发的“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海啸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致使全球经济增速出现了明显下滑甚至出现部分区域负增长的情况。

相关数据显示,由于金融不稳定造成的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的次数在增多,频率在加快,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国家和转型国家金融危机带来的成本都会非常的高。

Hoggarth和Saporta(2001)的研究发现世界各国为解决银行问题的平均财政成本支出高达GDP的16%之多。

新兴市场国家的平均支出是17.5%,发达国家是12%,甚至仅仅为控制银行风险的支出就达到GDP的4.5%(易传和,安庆卫,2005)。

这些成本虽然是巨大的,但相对于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同时爆发时GDP高达23%的平均损失水平来说仍然要小的多。

因此,我们发现维持金融稳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国内外学者和各国政府及世界性金融组织都开始高度重视金融的稳定性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金融改革成果亦十分显著。

但与此同时,金融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和金融风险的积累也令人堪忧。

上世纪90年代的多次区域性金融危机以及2007年的全球性金融海啸带来的经济危机,我国虽安然度过,但这也并不意味我国的金融体系己经具备了良好的稳定性和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需要重点提出的是,目前虽然我国金融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金融深化程度也日渐加深,但这些成就多表现在“数量上”,重数量轻结构一直是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一大问题。

目前我国现有的金融结构与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和金融规模的急速扩大相比,存在明显的滞后。

结构调整的滞后明显阻碍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从金融结构角度入手,考察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的互动机制,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范围内金融格局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结构或许会有很大调整。

这一演进的历史现实告诉我们,金融业结构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其是否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在我国今后的金融改革过程中,应调整好金融结构,以保证金融稳定。

银行业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的稳定对于实现金融业的稳定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是我国融资的最主要的形式。

银行在配置金融资源以及分散金融风险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开展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纷纷成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在不断下降,其垄断地位也有所弱化,银行业逐渐由垄断走向竞争,其市场结构得以优化。

与此同时,在历史上发生的多次金融危机中,我国金融业都保持了良好的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使得我国实体经济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但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我国金融体系自身已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对外开放程度还很低,利率和汇率不同程度的受到政府的管制,金融市场和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依旧不完善。

未来随着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中国金融业所处的宏观发展环境将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其面临的风险也会更加复杂化。

如何调整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以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对中国经济的继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1.1.2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金融稳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经济学家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方面,都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从银行业市场结构的角度来分析金融稳定问题的文献并不多。

本文从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出发探讨了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以期能为人们理解金融稳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本文基于相关经济学理论和金融学理论,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银行业市场结构主要通过银行效率、风险控制和信用机制这三个直接因素以及其对实体经济和货币政策的间接影响来影响金融的稳定性。

分析这一机理的内在机制和传导方式,有利于政府部门制定合理的金融政策来改善我国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以促进金融的稳定性。

同时也有助于金融监管部门有效控制和避免不同市场结构带来的消极影响,发挥合理市场结构的其积极作用,进而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内在稳定性。

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实证研究,有利于中央银行以及金融监管当局在出台和制定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历史经验数据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政策,以便更好地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已有理论研究主要存在着以下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集中——稳定”论

“集中——稳定”论主要认为垄断性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更有利于金融的稳定性。

Keely(1990)认为上世纪80年代银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垄断性租金,致使美国银行业失败事件增加。

在存在大量同质银行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单个银行的边际利润会减少,单个银行为了增加其利润有可能会采取更加冒险的行为。

由于更多资信较低的贷款申请者获得了金融资源,银行的贷款风险增加,进而增加了银行的脆弱性。

Boydetal(2004)认为在相对集中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中大银行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资本缓冲(capitalbuffers)来应对来自于内部宏观经济和流动性的冲击,进而使的银行收益增加,从而促进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较高的特许权价值会使银行破产的机会成本比较高,所以无论是银行的管理者或者是股东都不愿意涉足于会影响它们未来收益的高风险投资项目(Park和Peristiani,2007)。

Hellmann,Murdock和Stiglitz(2000)的研究认为存款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银行的审慎性行为,他们以美国存的贷款危机和日本金融危机为例来解释为什么过度的风险承担会带来更大的社会成本。

银行的增多,致使存款市场的竞争的加剧,从而减少了银行利润,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特许权的价值,引发了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

银行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且特许权价值较低时,银行存在冒险的动机,由于政府安全保护网的存在,如果他们采取冒险行为而损失了全部资产,他们有权选择把资产损失归于存款保险人或政府手里,进而不利于金融稳定。

(二)“集中——脆弱”论

持此观点的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竞争的银行市场结构更有利于金融稳定,主张应该提高银行市场的竞争程度。

首先,Mishkin(1999)的研究认为规模比较大的银行往往更容易得到政府的公共担保或政府补贴,也就是所谓的“大而不倒”的情况,因此在大银行中存在更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

在存在政府安全网的保护机制下大规模银行的管理者往往更容易从事风险性投资行为。

其次,Boyd和DeNicoló(2005)的研究认为,银行业的市场势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银行自身的利润从而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的争论忽视了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的潜在影响问题。

通过实证分析,他们得出了市场结构的集中度与银行业脆弱性以及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处于垄断性市场结构下的银行将会提供比较高的贷款利率,这样会诱使借款者从事风险更高的投资活动以偿还这一相对较高的贷款利息(Boyd和DeNicoló,2006)。

因此,贷款违约因此也可能会增加,致使银行倒闭的概率增高,从而带来金融的不稳定性。

第三,Cetorellietal.(2007)的研究认为,过多的分散风险的努力会降低银行管理效率,内部控制效果较差,经营风险增加,这些都容易导致监管失败。

第四,银行规模与组织复杂性呈正相关关系,(Becketal,2006)。

银行规模扩大会使银行透明度降低,银行地域的扩大和业务经营范围的增加,要求银行采用先进的金融工具以使它们能建立起复杂的企业组织机构。

最后,Caminal和Matutes(2002)指出,较低的竞争会导致较少的信贷配给,如果贷款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贷款数量越大银行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实证研究方面,无论以上哪种观点都有文献对其提供经验支持。

Schaeck和Čihák(2007)以及Schaecketal.(2006)分别考察了欧盟10国和瑞士2600多家银行1999-2004年间银行竞争与垄断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

没有得出银行竞争与风险承担有必然联系,相反,银行在竞争环境下更容易采取较高的资本缓冲(capitalbuffers),当控制了市场集中度和更多的敏感性分析时,这种结果相关性更高。

Becketal.(2006)利用列1980-1997年69个国家的数据实证了银行业市场集中度、银行规制和系统性银行危机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银行业高的市场集中度并不会导致高的银行系统脆弱性。

当控制住不同国家银行规制政策、影响市场结构和金融稳定的国家制度时,结果更加显著。

AllenN.Berger,LeoraF.Klapper和RimaTurk-Ariss(2008)利用23个工业国家的8235家银行数据,采用勒纳指数和存、贷款赫芬达尔数作为衡量银行市场结构的变量,运用回归方法检验市场结构与银行贷款风险、银行稳定性和银行股权资本的回归关系。

为了防止市场结构所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把各国对市场行为限制、银行自由度、外资银行和国有银行的百分比作为工具变量。

其实证结果表明,垄断性的银行市场结构可以降低银行体系的风险暴露问题。

同时,他们的实证研究也部分支持了竞争——稳定论观点,较集中的市场势力确实增加了这些国家的贷款市场风险性,但是这种风险可以通过较高的股权资本比例来补偿。

DeNicolóetal(2004)利用100多个国家的五大企业财务集团公司1993-2000年的数据与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高的银行业的集中度将会导致更大的系统性风险。

AndréUhde和UlrichHeimeshoff(2009)对欧盟25国2600家银行1997-2005年的银行的数据对银行市场集中度与金融稳定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利用前五家大银行的资产集中度作为解释变量,在控制住宏观经济环境、规制和体制性因素后发现,银行市场集中度与金融稳定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ThorstenBeck,AsllDemirguc-kunt和VojislavMaksimovic(2004)利用74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企业融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以每个国家的贷款市场的CR3作为衡量市场结构的解释变量,把规制政策、制度环境、产权等作为控制变量,分别实证分析了不同国家银行竞争强度对大、中、小规模企业融资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实际的市场结构,规制政策、制度环境、产权都对二者关系产生不同影响。

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融资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中小型企业融资的影响更大一些。

但对人均GDP比较高、制度比较健全和外资银行比重较高的国家,这种负面影响却并不显著。

而在国有产权比重高、政府干预程度高以及对银行经营活动限制比较多的国家,集中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企业融资的负面影响显著。

国外学者虽然对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金融稳定的之间关系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已有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大都是针对发达国家的,其采用的数据也以发达国家的居多。

实证研究虽然也有部分是针对转轨性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但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研究却非常之少。

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我国金融领域的开放相对滞后,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对于我国银行业系统数据获得比较困难,难以进行定量研究。

1.2.2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国内研究始于于良春、鞠源1999年的研究和分析,自此国内学者分别尝试从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