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梁超筋处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709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梁超筋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连梁超筋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连梁超筋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连梁超筋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连梁超筋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连梁超筋处理.docx

《连梁超筋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梁超筋处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连梁超筋处理.docx

连梁超筋处理

连梁超筋处理(建筑结构.技术通讯2007.3)

(注意:

本文上传过程图形及符号有丢失,请核对原文)

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梁及框筒结构中的裙梁一般较易出现超筋超限现象,应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

剪力墙连梁超筋、超限时,可根据“混凝土高规”第7.2.25条的相关规定,作如下处理:

一、对连梁的计算处理

1.连梁调幅处理(计算结果①)

抗震设计剪力墙中连梁的弯矩和剪力可进行塑性调幅,以降低其剪力设计值。

但在结构计算中已对连梁进行了刚度折减的连梁,其调幅范围应限制或不再调幅。

当部分连梁降低弯矩设计值后,其余部位的连梁和墙肢的弯矩应相应加大。

一般情况下,经全部调幅(包括计算中连梁刚度折减和对计算结果的后期调幅)后的弯矩设计值不小于调幅前(完全弹性)的0.8倍(6、7度)和0.5倍(8、9度)。

2.连梁的铰接处理(计算结果②)

当连梁的破坏对承受竖向荷载无明显影响(即连梁不作为次梁的支承梁)时,可假定该连梁在大震下的破坏,对剪力墙按独立墙肢进行第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分析(为减小结构计算工作量可将连梁按两端铰接梁计算),墙肢应按两次计算所得的较大内力进行配筋设计(一般情况下,连梁铰接处理后,墙的计算结果较大),以保证墙肢的安全。

3.对超筋连梁的计算处理(计算结果③)

剪力墙的连梁考虑刚度折减后,当部分连梁仍不能满足规范剪压比()限值时,减小连梁截面,此时连梁计算可能仍有超筋,但其计算剪力V2已不大于原有截面的最大受剪承载力[V1],即V2≤[V1],满足本规程第6.2.6条的要求。

4.连梁计算处理后的情况分析

1)情况一:

连梁调幅处理(计算结果①)后,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2)情况二:

对连梁进行计算处理后(计算结果③),连梁不再有超筋现象,结构的层间位移仍能满足规范要求,即层间弹性位移角符合表4.6.3要求;

3)情况三:

对连梁进行计算处理后(计算结果②),连梁不再有超筋现象,结构的层间位移仍能满足规范要求,即层间弹性位移角符合表4.6.3要求;

4)情况四:

对连梁进行计算处理后(计算结果③),连梁仍有超筋现象,结构的侧向位移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即层间位移角已不符合表4.6.3要求,且确无其他手段加大结构的侧向刚度,结构设计中仍需采用原有连梁的构件截面尺寸,以满足结构的层间弹性位移角要求。

二、剪力墙的配筋设计

1.对情况一:

剪力墙可直接按计算结果①配筋。

2.对情况二,剪力墙按最后计算的结果(结果③)配筋(此时,要求连梁取用小截面,即计算③所采用的截面)。

3.对情况三,剪力墙应进行包络设计,配筋取计算结果①、②的较大值(此时,要求连梁取用小截面,即计算②所采用的截面)。

4.对情况四,剪力墙应进行包络设计,配筋取计算结果①、③的较大值(此时,要求连梁取用实际截面,即计算①所采用的截面)。

三、连梁的截面及配筋设计

1.对情况一,连梁按计算结果①配筋。

2.对情况二,连梁按计算结果③配筋。

3.对情况三,连梁按计算结果②配筋,同时应采取措施确保计算中的铰接连梁与剪力墙的真正“铰接”;当对铰接梁采用非“铰接”做法时,则应按下述4设计。

4.对情况四,连梁取实际截面,即计算结果①的截面,按V2及相应弯矩M2计算连梁配筋,举例如下:

某连梁截面为250mmx600mm,该连梁所能承担的最大剪力(按“混凝土高规”第6.2.6条计算,也可从电算结果的超筋信息中直接读取)[V1]=400kN,初次计算(对应计算结果①)剪力为V=500kN>[V1],需调整计算。

减小连梁的计算截面至250mmx450mm,此时连梁的计算剪力(对应计算结果③)V2=380kN<[V1],相应计算弯矩为M2,调整计算结束。

施工图设计时,连梁截面仍取为250mmx600mm,取用内力V2、M2计算配筋。

连梁超筋调整计算要点

过程

计算截面(b×h)(mm)

计算剪力

(kN)

截面允许剪力

(kN)

计算判别

实际截面

1

250×600

500

400

需调整

250×600

2

250×450

380

计算结束

实际配筋时可进行适当的简化处理,如:

1)纵向钢筋配置:

根据实际连梁与计算连梁有效高度的比值,对计算的连梁纵向钢筋面积进行调整,并按其配筋(应同时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2)箍筋配置:

对连梁箍筋也可以按连梁的截面要求(“混凝土高规”第7.2.23条的要求)作为连梁的剪力设计值求出相应连梁的箍筋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1)非抗震设计时,按“混凝土高规”公式(7.2.23-1)右式与公式(7.2.24-1)右式相等:

0.25=0.7

(1)

得:

(2)

当连梁箍筋间距s=100mm时,非抗震设计的连梁最大箍筋面积(mm2)见表1。

表1非抗震设计的连梁最大箍筋面积(mm2)

梁宽

mm

非抗震设计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200

156

199

245

293

341

383

424

250

194

249

307

366

426

478

530

300

233

298

368

440

511

574

636

350

272

348

429

513

597

669

742

400

311

398

491

586

682

765

848

450

350

447

552

659

767

861

954

500

388

497

613

733

852

956

1060

550

427

547

674

806

937

1052

1166

600

466

596

736

879

1023

1147

1272

注:

当采用HRB335级钢筋时,表中数值乘以0.7;当采用HRB400级钢筋时,表中数值乘以0.583。

(2)抗震设计时:

①跨高比大于2.5时:

按“混凝土高规”公式(7.2.23-2)右式与公式(7.2.24-2)右式相等:

0.20=0.42(3)

得:

(4)

②跨高比不大于2.5时:

按“混凝土高规”公式(7.2.23-3)右式与公式(7.2.24-3)右式相等:

0.15=0.38(5)

得:

(6)

当连梁箍筋间距s=100mm时,抗震设计的连梁最大箍筋面积(mm2)见表2。

表2连梁的最大箍筋面积(mm2)

梁宽

mm

跨高比大于2.5时

跨高比不大于2.5时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200

139

176

215

256

296

330

365

111

141

174

207

240

269

298

250

174

220

269

319

370

413

456

139

177

217

259

301

337

373

300

209

264

323

383

443

495

547

167

212

261

311

361

404

447

350

243

308

377

447

517

578

638

195

248

305

363

421

471

522

400

278

352

431

511

591

660

729

222

283

348

415

481

539

596

450

313

396

484

575

665

743

820

250

319

392

467

541

606

671

500

347

440

538

639

739

825

911

278

354

435

518

602

674

746

550

382

484

592

702

813

908

1002

306

390

479

570

662

741

820

600

417

528

646

766

886

990

1093

334

425

522

622

722

808

895

注:

当采用HRB335级钢筋时,表中数值乘以0.7;当采用HRB400级钢筋时,表中数值乘以0.583。

四、相关索引

“抗震规范”的相关规定见其第6.2.13条。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6

喜欢

阅读(9817)┊评论(22)┊收藏(5)┊转载(73)┊喜欢▼┊打印┊举报

转载列表:

转载

转载是分享博文的一种常用方式...

前一篇:

独基加防水板基础设计

(2)(建筑结构.技术通讯2007.7)

后一篇:

配置少量剪力墙的框架结构(建筑结构.技术通讯2007.5)

评论重要提示:

警惕虚假中奖信息|光纤连接器概念股

[发评论]

新浪网友2007-12-2800:

53:

01[举报]

朱老师您好!

上面的文章有几点不理解!

请您百忙之中指点一二。

1.连梁调幅处理(计算结果①),一般情况下,经全部调幅(包括计算中连梁刚度折减和对计算结果的后期调幅)后的弯矩设计值不小于调幅前(完全弹性)的0.8倍(6、7度)和0.5倍(8、9度)。

想问一下,按规范要求的刚度折减,象天津七度半地区折减到多少等同于调幅前(完全弹性)的0.8倍?

2.连梁的铰接处理(计算结果②),假如整个剪力墙高层结构有两根连梁200*600计算超筋,我改为200*400后还是不满足要求,我直接将其点绞计算,墙体按点绞前和点绞后最不利情况配筋,连梁是不是也按最不利情况配筋,不知道您说按点绞后直接配筋是为什么,墙体按规范取不利情况,连梁就不用啦?

3.对情况三,剪力墙应进行包络设计,配筋取计算结果①、②的较大值(此时,要求连梁取用小截面,即计算②所采用的截面)。

您说的这个最小截面是不是我上面说的200*400,在①、②中连梁都按200*400从新计算?

还有即使我点绞计算了,在实际操作中,连梁我任然按200*400没点绞时考虑弯矩和剪力进行配筋,但是由于截面不满足要求不能保证强剪弱弯,我是不是可以在画图时候取一个大于200*400截面尺寸,用200*400截面时的弯矩和剪力去配钢筋,保证在地震作用下不会发生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

4..对超筋连梁的计算处理(计算结果③),我理解为这种处理方法和刚度折减实质是一样,用200*450的弯矩和剪力来计算200*600的钢筋,我觉得反过来想就是把200*600的梁刚度折减到200*400梁的刚度,不知道对不对?

5.关于PKPM软件连梁按洞口输和按梁输的问题,我一般跨高比小于3的都按洞口输,这样会造成结构刚度偏柔,我觉得刚度折减系数应该要控制,要比全按洞口输时大,以免刚度折减过多,满足不了不小于调幅前(完全弹性)的0.8倍的要求。

博主回复:

2008-05-1219:

30:

45

博主1、直接按刚度折减0.8即可;

2、看来这个问题你没有理解,提出的问题也不符合常理,建议你再好好看看,连梁设计原则是强剪弱弯;

3、你只说对一半,对刚度折减后仍超筋的连梁靠刚度折减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4、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连梁的刚度折减系数是合理的。

新浪网友2008-01-0113:

15:

36[举报]

谢谢朱老师的指点:

1.在天津7度半地区有人也取0.65,如果按您说的话,是不是这样不对了.你说的6.7度区不小于0.8,是不应小于,还是不宜小于.规范就写了个不小于0.5.

2.连梁的设计原则我理解,但是您举的例子,250mmx600mm的连梁截面不够,采用相同的刚度折减系数,假如是0.8,然后采用250mmx450mm的连梁{减小连梁截面,此时连梁计算可能仍有超筋}计算弯矩和剪力(满足你说的那些条件),实际做的时候用600高的连梁,用计算450高连梁的力去配600高的连梁的钢筋,着肯定是满足强剪弱弯的,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不把600高连梁直接折减一个更小的合适的系数(那就肯定小于0.8)等同450高梁的刚度,这样力的大小等同450高的连梁,直接配钢筋,但是如果这样的话就和你说的刚度折减(这个刚度折减系数按您说的7度区底线0.8)的梁不能在靠刚度折减(连梁本身已经折减到底线0.8了,不能在折减了,在折减就不能满足要求了,对您第3条答复的理解)来满足设计要求矛盾了,所以我的理解就这样有问题了.

博主回复:

2008-05-1219:

31:

10

1、采用连梁刚度折减的方法是有条件的,就是折减后仍能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请分清连梁刚度调整的适用条件。

2、对于连梁在大震下破坏对承受竖向荷载没有很大影响的情况,可采用降低连梁截面的办法,考虑连梁端部的实际抗弯作用,弥补计算程序没有塑性铰单元的不足而采取的一种变通手段。

注意连梁截面折减后连梁可能仍然显示为超筋,其抗剪箍筋不一定可以直接套用。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个别连梁的的超筋,当采用连梁刚度调整系数,将会出现什么计算结果?

影响的将是所有连梁。

要确定一种方法是否合理,应综合考虑,不能只想一点并抱住不放。

新浪网友2008-01-0518:

04:

28[举报]

朱老师您好!

 还要请教你几个问题:

1.根据规范的解释,也就是刚度折减的前提条件是1A.刚度折减后,连梁的配筋必须满足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连梁不出现裂缝.问,这个正常使用情况是指的不考虑地震效应的所有组合吗?

B.刚度折减后,连梁的配筋宜满足在出现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一度的地震作用时,不出现裂缝.问,高层结构不是都按众值烈度(比本地区设防烈度低一度半)考虑地震效应吗,而前面说的是小于一度的地震效应,那连梁的地震力大了,在按众值烈度计算时考虑刚度折减了,这怎么能不出现裂缝.2.抗震规范5.1.1条,的第一条应允许在建筑结构两个主轴方向计算地震力,这个主轴是结构的两个刚度主轴吗?

也就是前两个侧移振型的方向的刚度主轴?

3.高规上写的有一条,乙丙类建筑结构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多遇地震的效应,不理解的是规范上不都是按小震(低于设防烈度)计算的吗?

博主回复:

2008-05-1219:

32:

19

你所提出的问题,规范里说得很明白,建议你还要多看规范,多想想。

1、看荷载规范;

2、规范说的降低一度计算地震作用,指的是降低一度后的多遇地震作用。

3、规范说得很明白,是“多遇地震”。

毛毛2008-01-2121:

05:

14[举报]

朱总,您好:

我们现在有一个上部并排两个19层,地下室整体一层的剪力墙结构,上部两楼设缝200毫米,现在由于建筑要求需要在地下室双墙处(画图时画600厚剪力墙,墙厚200+缝隙200+墙厚200)开洞,这片墙长2400,居中开1200*2100的洞口,上部19层该部位为整墙,地下室层高3900,请问一下这个600*1800的大梁有什么特殊要求没,用STEWEI计算需要注意什么?

这个能算是转换梁吗,在SATWEI中按洞口输合理还是按梁输?

博主回复:

2008-05-1219:

32:

58

长2400的墙,中间开1200宽的洞,两边只有600,这是典型的框支情况,应按框支梁柱设计,梁的跨高比较小,按墙开洞计算。

毛毛2008-01-2912:

51:

49[举报]

谢谢朱总,

1.我们这边对于阁楼层的某些一字墙(下面都是L或T型),在阁楼层都变成L型的,我的这个200厚的墙,就留400的角,这样就拐角的这部分在梁上,而以前的一字墙还在原来的墙上,这样的L型墙,SATWEI能计算准确吗,需要注意点什么?

2.你上次说的墙元和柱元不能混在一起,我这个项目,就有些墙体端部加了端柱.用SATWEI计算,STEWEI计算刚度的时候不是可以自己考虑吗?

我看我们单位有些同事也这样做的了,TAT不能考虑.

博主回复:

2008-05-1219:

33:

24

墙端加柱计算时,由于不同计算单元之间的协调问题,常引起计算结果不可信,这里不仅仅是个刚度问题,是计算模型的衔接问题,与你所说的结构上部墙形状改变不是一回事。

新浪网友2008-01-2913:

11:

11[举报]

还有两个问题,.A规范上要求连梁上不宜放楼面主梁,针对规范提的两个原因,我这样处理不知道行不行果1.把楼面主梁与连梁交接的地方点绞,2.把连梁的底部钢筋按两端绞接核算,取电算和手算的大值.你说的连梁破坏是指的不能约束墙体,但是还可以按简支梁计算抗剪抗弯.(我们着总工说连梁破坏就是没有抗剪能力,也没有抗弯能力)

B.对与剪力墙结构,某些独立的框架柱是不是还要考虑框剪结构的0.2Q的要求.

博主回复:

2008-05-1219:

33:

56

A、要求连梁上不宜放置楼面主梁,大震时可能失效的连梁上不应放置楼面梁,主要是要保证地震时传递竖向荷载的能力,你采取的铰接处理及其验算是不合适的,应将改变楼面主梁的支承,从连梁上移至墙或其他主梁上。

B、对含有少量框架柱的剪力墙结构,因不能成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所以可不对框架柱调整,但有条件时适当加强也是合理的。

朱炳寅2008-01-2919:

15:

13[举报]

补充一点:

显然你没有理解我对连梁处理的真正意图,从而得出“连梁破坏后还可以按简支梁计算抗剪和抗弯”的糊涂结论。

我对连梁的处理,其目的就是使连梁端部成为塑性铰,使连梁成为梁端为塑性铰的梁单元,当然也就能承担相应的弯矩和剪力了。

fiona2008-05-1516:

28:

57[举报]

朱老师,对于您上文中提到的“同时应采取措施确保计算中的铰接连梁与剪力墙的真正“铰接””,我想请教一下采取怎样的措施能保证铰接,墙与连梁应该如何连接呢?

博主回复:

2008-05-1619:

47:

27

我的博客里有相关问答,请看。

也请你自己多思考。

毛毛2008-07-0312:

29:

27[举报]

朱老师您好!

高规上,提到连梁采用弱连梁:

全国统一技术措施上,对与连梁尽量有较大的刚度和承载力:

这两句话是不是有冲突?

  我现在有一个26层的剪力墙结构,按统一措施的说法,我把连梁高取的尽量大才有足够的耗能能力,层高3000,连梁高取(上反)1400,都能计算过去,这样的做法我决的不太对?

博主回复:

2008-07-0314:

52:

32

剪力墙结构的连梁宜做成弱连梁,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连梁宜做成强连梁,连梁在不同结构中有不同的要求。

结构新手2008-07-0813:

19:

03[举报]

朱老师您好!

现在的高层住宅由于建筑户型的原因,墙体布置很随便,与很多墙都不能成榀布置,相互错开的,这个楼板水平力传给本层的抗侧力构件,是不是可以说传力路线不直接了?

比如砖混的错开了就需要在错开墙体之间加设AL,高层剪力墙结构错开了也不加这个,不知道怎么理解传力

请朱老师指点一下,疑问了很久?

博主回复:

2008-07-0819:

42:

42

传力不直接当然应该采取措施,但对砌体结构和对剪力墙结构有区别。

新浪网友2008-10-2014:

00:

48[举报]

但其计算剪力V2已不大于原有截面的最大受剪承载力[V1],即V2≤[V1],满足本规程第6.2.6条的要求。

请问6.2.6是什么呢没找到啊,哪本规范

新浪网友2008-10-2014:

28:

11[举报]

2)情况二:

对连梁进行计算处理后(计算结果③),连梁不再有超筋现象,结构的层间位移仍能满足规范要求,即层间弹性位移角符合表4.6.3要求;

应该是计算结果3吧?

新浪网友2008-10-2014:

30:

23[举报]

情况2的计算结果3按哪个配筋?

截面怎么取

博主回复:

2008-10-2119:

07:

53

你提的3个问题,建议你先好好看看高规6.2.6条,多看几遍到真正弄明白为止。

新浪网友2009-01-0523:

20:

41[举报]

十分感谢朱总关于连梁设计的论文,谢谢您,先收藏此博客了。

另外,我想问下:

高规(GJ3-2002)中6.2.6条是关于框架梁柱的受剪截面尺寸的要求,高规(GJ3-2002)中7.2.23条是关于剪力墙中连梁截面尺寸的要求,而您所说的高规6.2.6条是不是指的老规范或别的?

或者您是认为,框架梁柱及剪力墙连梁的受剪截面尺寸的要求在“性质”上是一样的(我是这样认为的),只是在现行高规中分别在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章节中分类列出。

博主回复:

2009-01-0621:

35:

18

你再把规范的规定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看。

新浪网友2009-03-0414:

38:

08[举报]

朱总:

在框剪结构设计中,如果超筋的连梁数量比较多,是不是说明结构布置欠妥?

怎样才能使超筋连梁尽量少?

博主回复:

2009-03-0416:

15:

34

连梁超筋的因素很多,合理的结构布置是重要因素。

使连梁刚度(避免墙肢长度及连梁截面高度变化过大等)及受力均匀能减少连梁超筋。

牧云郎2009-03-0512:

27:

26[举报]

朱总:

框撑体系的性能与框剪体系比较接近,其框架部分的内力是否也要调整?

怎样调整?

现在的软件基本上没这个功能。

博主回复:

2009-03-0712:

25:

36

要调整。

参考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程序没有调整功能时,可手算。

牧云郎2009-03-1617:

38:

29[举报]

朱总:

请问:

框剪结构中,在地震组合下、底层局部剪力墙出现拉力,结构布置是否合理?

如果无法避免,该墙基础应如何设计?

是否要考虑桩抗拔的问题?

博主回复:

2009-03-1618:

11:

44

很明显不合理。

应调整墙肢,不要采用截面及荷载差别很大的墙肢。

无法避免时按规范要求加强。

新浪网友2009-03-1715:

45:

16[举报]

朱总:

谢谢回复!

关于框剪中剪力墙在地震组合中出现受拉的问题,我查看了上海其他院的几个模型,也存在这种现象,设计人没注意到(一般不看Nmin一项),审图的也不大去看。

看来不是个别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贵院在高烈度区的经验较多,设计中一定遇到过,希望得到朱总进一步指导。

谢谢!

新浪网友2009-03-1813:

54:

58[举报]

朱老师:

你好!

有个问题比较困惑:

考虑楼板的刚度贡献,一般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可取2.0,但SATWE软件说明书说,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对连梁不起作用,就是说连梁按矩形截面计算刚度,不考虑楼板的刚度贡献,实际上已经低估了连梁开裂前的刚度;假设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取0.5,那么计算采用的刚度值仅为开裂前真实刚度的0.25倍左右,我认为是不妥的,难以保证连梁不过早开裂,特别是在风荷载作用下。

请问:

我的看法对吗?

博主回复:

2009-03-1919:

28:

19

不全对。

连梁作为主要的耗能构件对其刚度进行折减是合理的。

这是结构概念设计所要求的。

当连梁刚度很大时,一旦连梁产生塑性铰则结构危险。

新浪网友2009-03-2311:

27:

28[举报]

朱老师:

我的意思:

连梁刚度折减是必要的,但不能折减过多。

SATWE连梁不考虑楼板的刚度贡献,概念上不严谨,至于刚度折减则是另外一回事。

SATWE即使取连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