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中国新闻事业史》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516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大学《中国新闻事业史》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北大学《中国新闻事业史》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北大学《中国新闻事业史》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北大学《中国新闻事业史》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北大学《中国新闻事业史》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大学《中国新闻事业史》考试重点.docx

《湖北大学《中国新闻事业史》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大学《中国新闻事业史》考试重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大学《中国新闻事业史》考试重点.docx

湖北大学《中国新闻事业史》考试重点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上古-1815)

一.报纸产生前的传播手段有哪些(3-5个)

结绳(结珠)、实物表意、肢体语言(体态语言)、声音、图画、语言、文字

二.唐朝有报纸的根据是什么(史料、实物)

1.有史料为证:

唐人孙樵《经纬集》中有《读开元杂报》

2.有实物为证:

两份“敦煌进奏院状”收藏在伦敦大英图书馆和巴黎国立图书馆,

两份实物均为1907年前后被英法从敦煌取走,故名“敦煌进奏院状”,

这是世界上仅存的年代最早的原始状态的报纸。

三.官报的称谓和形式变化

唐进奏院状是唐代驻首都的各地进奏院发布的,被当时人称为“进奏院状”、“状报”、“报状”、“邸吏状”、“报”等,已经具有一定官报性质,是一种在当时政府机构内部发行和传递的官报;宋代开始出现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邸报。

四.宋代小报与官报有什么不同

1.小报是民间报纸,邸报是封建官报2.小报消息快、内容新、新闻性强

3.小报是非法报纸,屡遭政府查禁4.小报可出售,以营利为主要目的

5.小报读者范围更广6.小报虚假新闻多

7.小报政治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往往是在野派攻击当权派的工具

五.定本制度(宋)与报房(明)

1.定本制度:

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宋朝制定了对官报的定本制度,即进奏官将编好的邸报送请枢密院审查,通过审查的邸报样本称为定本,进奏院向地方发布官报以定本为准,不准擅自增删,该制度是我国第一个新闻检查制度。

2.报房:

是指设有编报、抄报、印报、送报和兼有探报的综合性办报机构,它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六.两种民间报纸(宋小报与清《京报》)的主要不同

《京报》是册装的书,长方形的小册子,内容与官报基本一样,是合法民间报纸,“无官报之名,有官报之实”,基本印刷,以营利为目的

而宋代小报是非法报纸,虚假新闻多。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1815-1900)

一.《察世俗》的基本情况

1.创办:

1807年马礼逊来到中国,1813年米怜被派到中国协助,因在中国不能传教,米怜于1815年在马六甲创办《察世俗》。

是中国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

2.宗旨:

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

3.内容:

宣传基督教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很少

4.特点:

总特点是极力迎合中国读者

具体特点:

文字简短、通俗、生动;经常引用孔孟等儒家语录;常以中国人习惯的口气写文章

二.19世纪外人在上海办有哪些重要新闻事业

1.重要的外文报刊——《字林西报》

1864创办,上海第一张英文报纸,是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刊。

2.上海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六合丛谈》1857创办

3.上海最有影响的教会报刊——《万国公报》

1868创办,广学会机关报,传教士中文报刊中历史最久的报纸,主编是林乐知

4.上海最早的中文商业报纸——《上海新报》

1861创办,国内最早用白报纸两面印刷的报纸

5.我国最早出现的通讯社——路透社远东分社

1872上海,《字林西报》最早使用路透社远东分社电讯新闻稿

6.中国报纸的第一个副刊——《消闲报》1897是《字林西报》副刊

7.文明全国的“柜台报”——《新闻报》1893有丰富的商业新闻、仅次于《申报》

三.《申报》基本情况以及与《上海新报》的竞争

1.基本情况:

1872.4.30于上海创办,英国商人小美查创办,旧中国第一大报,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1949年停刊年

最早使用电讯稿的中文报刊

最早发布号外

最早刊载新闻人物画像

最早出版文艺期刊,《瀛寰琐记》,

最早出版白话报纸,《民报》,

最早出版时事画报,《点石斋画报》

2.与《上海新报》的竞争

经营管理方面:

(1)大量使用华人经营和编撰工作

(2)降低报价

(3)广设代销点和代销处(4)对华人广告优惠

内容设置方面:

(1)重视言论,每天至少有一篇论说

(2)重视新闻(3)以文艺作品吸引读者

在此情况下,《上海新报》于1872年被迫停刊

四.如何评价19世纪外报

主观上是一种文化侵略行为,

客观上它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开阔中国人眼界;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一.王韬与《循环日报》的贡献

1.《循环日报》是我国第一份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开我国政论报纸之先河

2.王韬是我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

3.王韬及其报纸的言论是宣传变法维新的先声

4.王韬的报刊政论汇编《弢园文录外编》是中国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

二.国人自办的最早一批报刊(3-5个)

1.汉口1873.8《昭文新报》艾小梅国人创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

2.香港1874.2《循环日报》王韬在我国第一批国人自办报纸中影响最大

3.上海1874.6《汇报》容闳上海第一份民营报纸,国人在上海办的第一家中文日报

4.广州1884.4《述报》第一份在广州出版的国人自办报纸

三.变法前后康梁办有哪些重要报刊(3+2)

1.变法前的重要报刊有:

1895.8北京《万国公报》(《中外纪闻》)

1896.1上海《强学报》强学会机关报

1896.8上海《时务报》

2.变法后重要报刊有:

《清议报》、《新民丛报》两报主编都是梁启超,均在日本横滨创办。

四.维新派其它主要报刊有哪些(三人四报)

1.华南重要舆论阵地——澳门《知新报》1897.2

特点:

敢言出版时间最长

2.华中重要舆论阵地——长沙《湘学报》1897.4《湘报》1898.3

初为《湘学新报》,后改为《湘学报》,是湖南第一份近代报纸

《湘报》湖南第一份日报,谭嗣同是该报的主要撰稿人

3.北方重要舆论阵地——天津《国闻报》1897.10

特点:

译报多以京津等北方新闻为主

五.“时务文体”

时务文体是指维新派在报刊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新颖的报刊论说文体,因为这类政论文章多谈“时务”,又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文章为代表,故称“时务文体”,其特点是“纵笔所至,略不检束”、“务为平易畅达”、“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

第四章清末的新闻事业(1894—1911)

一.旧中国《大公报》的发展情况(含基本情况以及三个阶段)

基本情况:

1902.6英华创办

(1)英华主持阶段:

1902—1916办报思想是保皇崇洋

(2)王郅隆主持阶段:

1916—1926

(3)吴、胡、张主持阶段:

1926—1949新记《大公报》,最辉煌阶段

吴鼎昌任社长、胡政之任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

二.“《苏报》案”(起因、结果、意义)

1.发生原因:

根本原因《苏报》强烈的反清色彩

直接原因:

①1903年6月9日、10日,《苏报》连发章太炎的《革命军序》等三篇文章

②1903年6月29日,《苏报》在明显的地方刊登章太炎的《康有为与觉罗氏之关系》文章

2.简要过程:

1903.6.29清政府来抓人,30日抓到章太炎,7.1邹容投案自首

3.结果:

①章太炎、邹容分别被判3年、2年有期徒刑

②《苏报》被判永久停刊

4.意义:

①“苏报案”是革命派的重大胜利,是一次极好的革命宣传活动

②表现了革命者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③是《革命军》的最佳广告

三.《中国日报》与《民报》的基本情况

1.《中国日报》

是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份报纸,第一张机关报。

1900.1创办于香港,创办人是陈少白。

主要宣传内容是反清、论战

2.《民报》

1905.11创刊于东京,是同盟会的机关报,主要主编有章太炎、汪精卫,共出版26期。

著名的“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其内容和宗旨是宣传“三民主义”。

四.“竖三民报”

“竖三民报”是指我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报人于右任在1909年至1910年间先后创办的《民呼报》、《民吁报》、《民立报》,因是先后创办,且都以“民”字开头,故称“竖三民报”。

五.维新派与保皇派论战的结果是什么

论战持续到1907年冬《新民丛报》停刊,以《民报》的胜利而告终。

第五章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1911—1919)

一.“癸丑报灾”

指二次革命失败后(1913年),袁世凯对新闻出版界一次大规模摧残

北京、天津等地的国民党报刊全部被查封;租界内的国民党报刊被明令禁止售卖;其他凡发表过反袁言论和同情国民党的报刊也受到迫害

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139家。

因该年为癸丑年,故称为“癸丑报灾”。

二.袁世凯是如何控制舆论的

1.创办御用报纸,如《亚细亚日报》

2.收买报纸和报人:

发放津贴是收买报纸的主要手段

3.暴力镇压异己报纸和报人

4.制订法律条文限制新闻自由:

如1914.4颁布《报纸条例》1914.12颁布《出版法》。

三.清末有哪些重要新闻立法

1906—1911年,清政府制定的四部新闻法规是中国最早的新闻法规,分别是《大清印刷物专律》、《报章应守规则》、《报馆暂行条规》、《大清报律》,《大清报律》是中国第一部报刊大法。

四.黄远生的贡献是什么

1.黄远生是我国新闻通讯文体的开拓者,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因采写新闻通讯而负盛名的记者

2.是民初三大名记者之首

3.黄远生提出新闻“四能”(脑能想、腿能走、耳能听、手能写),对后世影响颇大

4.《远生遗著》是我国第一本报刊通讯文集。

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1915—1921)

一.《新青年》的转变情况

1.初期民主主义阶段(1915.9—1918.11)

功绩:

向封建主义思想和伦理道德发起冲击,反对孔教。

(1)反对妇女“节烈”问题:

胡适《贞操问题》、鲁迅《我之节烈观》

(2)反对鬼神、反对偶像:

陈独秀《偶像破论》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结语:

这一阶段,《新青年》是反封建的文化中心,是激进民族主义者的战斗旗手,但是在此阶段,并没有对人们最关心的袁世凯称帝问题进行宣传,相反却申明“批评时政,非其旨也”。

因此,它仅仅处于民主主义初期阶段

2.社会主义因素迅猛增长阶段(1918.12—1920.5)

(1)1918.11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与《布尔什维注意的胜利》两篇文章,标志着《新青年》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2)李大钊将六卷五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

(3)陈独秀将七卷六号编成“劳动节纪念号”,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

意义:

五卷五号以后的《新青年》,表现了强烈的社会主义因素,明显地向无产阶级刊物的方向发展。

但它还维持着统一战线面目,而且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所以它还不是无产阶级刊物。

3.转变为无产阶级刊物阶段(1920.9—1922.7)

(1)统一战线,名存实亡

(2)完全明朗地拥护马克思主义

(3)文章质量和认识极大提高

(4)有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结语:

逐渐转变成无产阶级刊物,是我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刊物。

二.《每周评论》的性质是什么(陈主办时、胡主办时)

1918.12在北京创办,由《新青年》同仁创办,陈独秀主编前25期,是一个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报刊,后12期由胡适主编,转变为宣传实用主义的报刊。

三.毛、周在五四运动中办有哪些报刊(《湘》《天津》)

1.毛泽东办的报刊有:

1919.7在长沙创办并且主编《湘江评论》,是湖南学联机关报

1918.8接编《新湖南》,是湘雅医学专科学校的一份学报

2.周恩来办的报刊有:

1913年秋,主编南开学校《敬业》杂志

1919.7创办并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1920.1主编《觉悟》杂志

1920年以后,旅欧勤工俭学期间主持《少年》月刊

四.五四时期新闻事业的重大改革有哪些(瞿秋白、四大副刊、新闻教育研究)

1.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

2.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

3.新文风的出现,符号标点与白话文的使用

4.副刊的革新,副刊转变为刊登新内容、传播新思想

“四大副刊”:

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北京《晨报》副刊《晨报副镌》、

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北京《京报》副刊

5.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

版面编排改进:

(1)大总统命令成为补白

(2)报纸版面分栏

(3)注意标题的引人入胜

新闻采写业务改进:

增加派驻特派员

瞿秋白访俄:

瞿秋白专修俄文,采写几十篇新闻作品,出版两本小册子《饿乡纪程》、《赤都心史》

6.新闻学研究与教育的出现

(1)北京大学1918.10在北京成立“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该会是新闻学研究与教育的开端

(2)该会出版的《新闻周刊》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

(3)徐宝璜的《新闻学》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

第七章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1921—927)

一.重要的党、团机关报

中共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向导》

1922.9上海创办,是一份周报,第一任主编蔡和森,主要宣传二大纲领

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先驱》

《中国青年》:

1923.10创办于上海,第一任主编恽代英,解决青年问题,1927年停刊。

二.北洋军阀是如何迫害报人的(说说邵飘萍、林白水)

采取控制、镇压、收买手段,最常用的是镇压和迫害报人

1.邵飘萍与《京报》

1918.10月创办《京报》,由于邵飘萍和他主持的《京报》积极投入五四运动,支持群众的爱国行动而为皖系军阀所不容,1926.4奉系军阀进入北京,24日以“宣传赤化”的罪名逮捕邵飘萍,26日将他枪杀于天桥。

2.林白水与《社会日报》

1920.8在《社会日报》登《官僚之运气》而招杀身之祸。

三.中国广播事业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1.1920.11.2,美国匹兹堡KDKA正式播音,是世界第一座广播电台

2.1923.1.23,美国人奥斯邦在中国创办“大—中”广播电台,这是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

3.1924.8,北洋政府交通部发布《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允许民间装设收音机,客观上促进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4.1926.10.1,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从此,中国广播事业出现。

四.新闻学研究(戈公振与《中国报学史》)

1922-1927年,中国一共出版了16种新闻学著作

1927年,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出版,是中国第一本新闻史方面的著作

第八章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1927—1937)

一.十年内战时期国民党的核心传媒有哪些(含扫荡报)

1.《中央日报》:

1927.3汪精卫政府在汉口创刊,1928.2蒋介石政府在上海创刊,1929.2迁至南京出版,是国民党机关报。

2.中央通讯社:

简称“中央社”,1924年成立于广州,1927.5迁至南京,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管。

3.中央广播电台:

1928.8开始在南京播音

4.《扫荡报》:

国民党军队机关报

二.根据地新闻事业变化的四个阶段与主要传播媒介

1.井冈山时期(1927—1931)

初期主要采用标语、传单、讣告、壁报等形式宣传,后期,1930年在长沙出版大型铅字日报《红军日报》

2.瑞金时期(1931—1934)高潮时期

(1)在瑞金出版30多份铅印报刊

(2)创建了共产党政权领导下的第一个通讯社“红中社”

3.长征时期(1934—1935)

(1)中央级机关报刊绝大多数停刊,唯有《红星》报继续出版

(2)全部由铅印改为油印

4.延安时期(1935—1946)

1935.11复刊《红色中华》报,1937.1《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

三.“红中社”

即红色中华通讯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政权下的第一个通讯社,是新华社的前身,于1931.11.7在瑞金创建,主要任务是出版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抄输和播发新闻,编印“参考消息”。

1937.1改名为“新华社”。

四.邹韬奋办有哪些报刊?

(六刊一报)

1926上海接任主编《生活》周刊

1935上海创办《大众生活》杂志

1936香港创办《生活日报》

1936香港创刊《生活日报星期增刊》

1936上海创办《生活星期刊》

1937上海创办《抗战》三日刊

1938汉口与人创办《全民抗战》

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937—1945)

一.《解放日报》改版的原因以及改版后的成绩

改版原因:

总的来说,因为存在诸多问题。

具体原因:

(1)版面安排不合理,存在“重远轻近”的错误

(2)缺乏政治敏感与新闻敏感

(3)存在教条主义,表现在坚持每日一论以及党八股文章

1942.4.1《解放日报》正式改版

改版后得成绩主要有:

(1)版面安排有了变化,前三版依次是解放军新闻、边区新闻、国际新闻

(2)打破了每日一论的死框框

(3)表现了强烈的群众生活气息

(4)报纸文风得到了彻底改变:

使用群众语言、文章简短

(5)实行了全党办报

二.“全党办报”

是由《解放日报》在改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党党报理论的一个概念,其含义是不但党的上级机关,而且党的各级机关,各级组织以至每个党员,都对党报负责,包括阅读党报、讨论党报、推销党报和给党报写通讯,全党办报的经验后来被推广到各个解放区,对我党新闻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1944.2.16,在《解放日报》社论中明确提出这个词。

三.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基本情况

1940.12.30在延安创办,是中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

1943年春,因机器故障暂停播音,1945.9.5正式恢复播音。

机器设备由周恩来从苏联带回,最早播音员是姚雯、麦风,而肖岩是中国广播第一人。

办台艰苦:

设备差,文艺节目差。

四.重庆《新华日报》是如何同新闻检查作斗争的

同国民党新闻检查的斗争主要是:

1.“暴检”把国民党新闻检查的情况暴露给读者,开天窗

2.“违检”故意违反国民党新闻检查制度,不送检,直接印刷

3.秋后算账隔一段时间和国民党新闻检查算一次账

五.上海“孤岛时期”的重要报刊有哪几个,哪些是洋旗报

主要有共产党创办的《译报》、《每日译报》,民主爱国人士创办的《文汇报》,其中《每日译报》、《文汇报》是洋旗报。

第十章人民解放战争时的新闻事业(1945—1949)

一.“拒检运动”

1945.8.7,黄培炎的《延安归来》一书没有送检而出版,这是国统区第一本拒检出版的书,拉开拒检运动的序幕。

接着,重庆16家杂志社发表声明宣布9月1日起不送检。

此后,引发全国各地新闻界的积极响应,拒检运动蓬勃兴起。

在拒检运动的冲击下,1945.10.1,国民党中央被迫宣布废除新闻检查制度,撤销战时新闻检查机构。

二.“客里空”

1.“客里空”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剧本《前线》中一个捏造事实,品质恶劣的战地记者的名字。

该剧本曾经在1944年《解放日报》连载,1947年《晋绥日报》摘登了剧本中有关“客里空”的部分篇章,以后,新闻界把“客里空”作为一切虚假新闻和弄虚作假记者的代名词。

2.反客里空运动有什么意义

(1)进一步增强了党报的威信

(2)弘扬了我当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

(3)增强了我党新闻工作者的自觉与自律

三.人民新闻事业三大中心的发展历程

1.《人民日报》

1946.5.16创刊于邯郸,是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1948.6.14与《晋察冀日报》合并,是华北局机关报,在石家庄出版,1949.3.15迁于北平出版,1949.8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2.新华社

1931.11.7创立于瑞金,原名“红中社”,1937.1月改名为新华社,1947.3.19开始转移,1948.4.16迁移至河北平山县,1949.3进入北平,1950.12成为国家通讯社。

3.广播电台

1940.12.30延安于创建,原名“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1947.3.14随新华社转移,第一次转移到瓦窑堡,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1947.3.28转移到河北省沙河村,1948.5.28转移到张胡庄,

1949.3进入北平,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1949.12.5改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四.毛、刘谈话

1948.4.2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

1948.10.12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