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353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螯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螯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螯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螯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螯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螯合.docx

《螯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螯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螯合.docx

螯合

螯合剂

螯合剂又名络合剂,是一种能和重金属离子发生螯合作用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络合物,而使重金属离子钝化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能与重金属离子发生配位结合的电子给予体,故有软化、去垢、防锈、稳定、增效等一系列特殊作用。

印染工艺中常见的螯合剂有以下几种:

(1)磷酸盐类:

主要有三聚磷酸钠、多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等。

此类螯合剂因有离子交换能力,是最早用于印染工业的水质软化剂,焦磷酸钠可与三价铁离子形成络合离子,故可用于双氧水稳定剂中。

但无机磷酸盐在一些地区已被禁用。

(2)氨基羧酸类:

主要有乙二胺四乙酸’(ED—TA),即软水剂B;氮川三乙酸(NTA),即软水剂A。

此外还有二乙撑三胺五乙酸(DTPA)、N一羟乙基乙胺三乙酸(HEDTA)、乙二醇一双一(B一氨基乙醚)一N,N一四乙酸(EGTA)等。

氨基羧酸型螯合剂的配位体是氮原子和带负电荷的羧酸根离子(COO—)。

其配位体数目越多,与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越强。

其中DTPA和大多数金属离子络合作用最强,其次是EDTA和HEDTA,NTA最差。

其中DTPA作为双氧水稳定剂效果最好。

但NTA、EDTA、DTPA等因螯合金属后生物降解性极差,近年来欧洲一些国家已严禁使用。

(3)有机膦酸型类:

主要有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1一羟乙叉一1,1一二膦酸(HEDP)、乙二胺四甲叉膦酸(EDTMP)、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DTPMP)、氨基三甲叉膦酸(ATP)等。

此类螯合剂具有使污垢分散、悬浮的能力,在高温下不易水解,对防止产生锅垢效果优良,亦可作锅炉清洗剂。

DTPMP是一种比DTPA效果更好的双氧水稳定剂,DTPA只是在有硅酸钠存在下,对Ca、Mg盐有较好稳定作用,而DTPMP在不加硅酸钠条件下,也能对双氧水起稳定作用。

这类螯合剂既有较好的螯合、除垢作用,又易于被生物降解,目前使用较多。

(4)羟基羧酸类:

主要有葡萄糖酸、聚丙烯酸(PAA)、马来酸(MAO)等。

此类螯合剂的软水能力,一般取决于聚合物的链段结构和羧基数目及取代基,它们不仅有螯合能力,还有分散能力,此类螯合剂的最重要性质是生物降解性好,符合环境保护。

由上述螯合剂的种类可知,软水剂A和软水剂B是属于氨基羧酸型螯合剂中的品种之一,因此,这类螯合剂可以取代软水剂。

但软水剂中.如六偏磷酸钠等和软水剂A和软水剂B,它们的性质与软水作用还有一定区别。

六偏磷酸钠等软水剂的软水作用,只是离子交换。

软水剂A和B能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

软水剂A只是遇硬水中含有的钙、镁离子结合成可溶于水的络合物,从而达到软水的效果,而软水剂B能与许多金属离子(碱金属除外)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通常能与二价钙、镁离子形成络合物,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都很稳定,在与三价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能在pH值1~2溶液中稳定。

在与四价金属离子如Ti4/形成的络合物,甚至在pH值小于1的溶液中就很稳定。

鉴于螯合剂的种类较多,如果笼统地说,螯合剂是可替代软水剂的,但严格地讲,要看什么样的软水剂和什么样的螯合剂,有些可以替代,有些不能完全取代,主要看它们的性质和作用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研究进展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研究进展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研究进展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研究进展滕冰舒绪刚广州天科科技有限公司1.“1.“1.“1.“螯合率螯合率螯合率螯合率””””问题问题问题问题1.1微量元素氨基酸螯何物结构一般描述络合物是由作为中心离子的金属离子与氨基酸配位体(离子或分子)通过配位键的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根据络合物的组成,络合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研究进展物可以分成简单络合物、螯合物,多核络合物等多种,简单络合物分子或离子只有一个中心离子,每个配位体只有一个配位原子与中心离子成键。

螯合物中每个配体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同时与中心离子成键,形成环状结构。

一般来说,简单配合物的稳定性较差,由于螯合效应的影响,螯合物比具有相同配位原子的简单配合物稳定。

螯合物作为络合物的特殊形式亦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从化学结构上区分可有以下不同:

1)中心离子与配位体摩尔比例不同,M/M=1:

1~1:

3,分别形成单环,双环,三环,一般形成五元或六元环稳定,螯环越多,越稳定。

2)内络盐型和络离子型,(络阴离子或络阳离子)

3)单核-单一配位体和单核—混合配位体型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理化性质有以下不同:

(1)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不同(测定方法不同其结果亦有差异)

(2)络合物的溶解度不同(实验室条件和生理条件)(3)络合物的结晶不同1.2“螯合率”在螯合物的实际应用中,人们经常把“螯合率”看作一种反应得率。

事实上,“螯合率”概念的提出是不正确的,(络合物化学中没有“螯合率”概念)因为在不考虑螯合物稳定程度的情况下,配位体螯合金属离子的反应很容易发生,只要是混合配位体和金属离子的溶液就可以实现螯合。

但是,衡量螯合是否很“彻底”,则应以螯合物的稳定常数来表示。

螯合物稳定常数的是有条件的,也称为“条件稳定常数”。

例如,一个螯合物在中性pH时稳定常数很大,但在酸性和碱性受到了H++++和OH----浓度的影响,会解离成配位体和金属离子或生成羟合络离子和配位体。

络合物化学中研究稳定常数测定的方法很多,基本上都是研究络合逐级配位过程中的金属离子、配位体浓度变化,再计算出稳定常数。

而不是将产物逐级分解,研究分解过程的各个组分的浓度变化。

人们往往出于经济观点认为氨基酸比微量元素价格高,在螯合物产品中如有过剩的金属离子则有“抽条”之嫌。

事实上从化学合成角度看,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任何一者过量许多都是不合理的,而且生产厂家做到氨基酸稍稍过量是完全可以的,不存在成本问题。

在同样条件下,螯合物的稳定常数是螯合物的理化性质,其常数的大小是由化学结构和热力学原理决定的,测定方法不同其常数将有微弱不同,但是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实际上这种产品多半是以甘氨酸:

铁的摩尔比=1:

1,由于甘氨酸分子量小及未移去质子氢,具有可溶性。

但这只是一种化学反应中的一种过渡形态,在溶液环境中Fe2+与配位体甘氨酸的摩尔比会由1:

1自发反应到2:

1或3:

1的稳定状态,此时,部分铁解离出来以离子形态存在,这过程是符合配位化学热力学的原理,而不是以人们的想象而定义。

1.31.31.31.3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仍以Fe2+和CH2(NH2)COOH的络合反应为例:

Fe2++3CH2(NH2)COOHFe(CH2(NH2)COOH)3该生成反应是可逆的,在一定的条件下,达到平衡。

在溶液中生成配合物的反应是分级进行,络合反应有相应的逐级稳定常数K1、K2、K3其乘积=β3,β3表示配位数为3的累积稳定常数,分级络合反应和相应的逐级稳定常数表述如下:

[Fe(CH2NH2COOH)]2+[Fe2+][CH2NH2COOH]

(2)CH2NH2COOH+[Fe(CH2NH2COOH)]2+Fe[(CH2NH2COOH)2]相应的平衡常数为:

[Fe(CH2NH2COOH)2]2+[CH2NH2COOH][Fe(CH2NH2COOH)]2+(3)CH2NH2COOH+[Fe(CH2NH2COOH)2]Fe[(CH2NH2COOH)3]相应的平衡常数为:

[Fe(CH2NH2COOH)3]2+[CH2NH2COOH][Fe(CH2NH2COOH)2]2+β1=K1,β2=K1.K2,β=K1.K2.K3例如在水中[Fe(CH2NH2COOH)]2+Fe2++CH2NH2COOH[Fe2+]和[CH2NH2COOH]分别表示平衡时的Fe2+和CH2NH2COOH的摩尔浓度,常数K称为络离子的离解常数,数值越大越不稳定,这个常数称为络离子的不稳定常数,即K不不不不,络离子可在水中解离如[Fe(CH2NH2COOH)3]2+的解离可分三级,分别有K1不不不不、K2不不不不、K3不不不不、3个不稳定常数,其乘积=K不不不不其不稳定常数为:

K不=由上述可知,人们容易把“反应得率”认作“螯合率”,并把螯合率作为质量象征.事实上在进行螯合反应时只要提高配位体(如氨基酸)的用量可实现完全的螯合。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螯合工艺的不同,产物的理化性质也不同,主要表现在溶解度不同、结晶形态不同及产品稳定性的不同。

在自然界中(如在饲料中),在动物消化道中微量金属元素离子与氨基酸类物质形成1:

1(M/M)的螯合物是很普通的事,也由于1:

1(M/M)的不稳定螯合物(H+和强配位体的影响)金属离子可以与其他非氨基酸配合物(如植酸、草酸、磷酸)形成稳定而“无效”的螯合物不容易被动物吸收利用。

表1部分络合物的稳定常数logβ配位体名称金属离子LogK1LogK1K2富马酸Fe2+≤2赖氨酸≤4甘氨酸4.37.8蛋氨酸3.246.7EDTA14.3甘氨酸Cu2+8.2215.6蛋氨酸14.7富马酸2.51甘氨酸Mn2+3.446.63富马酸0.99EDTA13.4赖氨酸2.18蛋氨酸≤2甘氨酸Zn2+5.16,5.529.96蛋氨酸4.38EDTA16.1甘氨酸Co2+5.239.25EDTA16.1亮氨酸4.98.25组氨酸7.311.6蛋氨酸7.9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到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稳定常数(LogK1或LogK1.K2)都在103~6或103~10,而有机酸的稳定常数大于102,EDTA的稳定常数(LogK1)都大于1013,螯合物的稳定常数过低和过高都会影响动物的吸收和利用,同时我们也看到同一种氨基酸(配位体)与不同金属元素形成的螯合物稳定常数亦有差别;金属元素与氨基酸的摩尔比(M/M=2)时稳定常数增大很多。

动物实验表明:

螯合物(内络盐和某些络阳离子)在单胃动物胃中的不溶性,有利于螯合物保持稳定性,然而在胃中不易溶解的螯合物可在小肠中溶解吸收,在消化道中溶解的螯合物有利于吸收。

2222....鉴别方法鉴别方法鉴别方法鉴别方法2.1问题的提出人们往往很关心螯合物产品是螯合物还是混合物?

螯合了多少?

通过较为复杂理化分析方法红外光谱、示差测热、X射线衍射可以鉴定螯合物产品和混合物,这些方法并不能测定出产品中“少量”存在的游离金属离子。

通常用来研究络合物稳定常数的各种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层析法),都是通过配位体和金属离子络合过程络合过程络合过程络合过程的浓度变化来计算稳定常数。

事实上螯合物产品可以用简单的物理、化学鉴定方法定性,如:

如观察螯合前后化合物颜色的改变、用显微镜观察产品结晶的不同,并结合定量鉴定分析来鉴定。

 

首乌藤多糖螯合锌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来源:

广搜网本站原创公益为中国网民提供数字化信息发布日期:

2012-10-223:

06:

43

发明人:

刘富岗杨云卫冰(摘要:

本发明涉及首乌藤多糖螯合锌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可有效解决首乌藤多糖螯合锌的制备,并应用于保健品和药物的制备中的问题,方法是,将首乌藤药粉用水按重量比1:

8-10,于80-100℃提取2-4次,每次1.5-3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3,得首乌藤多糖浓缩液;将首乌藤多糖浓缩液与硫酸锌溶液等体积混合并搅拌均匀,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0-8.5,70-90℃反应2-3小时,得到首乌藤多糖螯合锌溶液;对首乌藤多糖螯合锌溶液进行透析,透析液中加入95%乙醇至乙醇含量达到80-90%,静置醇沉10-24h,过滤,得沉淀物,干燥粉碎,即得,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丰富,产品应用面广,不但解决了以往补锌产品吸收率低的问题,而且具有提高机体免疫的作用,是中药上的创新。

1.一种首乌藤多糖螯合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实现:

(1)、将干燥的首乌藤粉碎成药粉,药粉用水按重量比1:

8-10,于80-100℃提取2-4次,

每次1.5-3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3,得首乌藤多糖浓缩液;

(2)、用硫酸锌和水配制成0.5mol/L浓度的硫酸锌溶液,用氢氧化钠和水配制成2mol/

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3)、将首乌藤多糖浓缩液与硫酸锌溶液等体积混合并搅拌均匀,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值至6.0-8.5,70-90℃反应2-3小时,得到首乌藤多糖螯合锌溶液;

(4)、对首乌藤多糖螯合锌溶液进行透析,透析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得透析液,透

析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至乙醇含量达到80-90%,静置醇沉10-24h,再过滤或离

心分离,得沉淀物,沉淀物经干燥粉碎,即为首乌藤多糖螯合锌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首乌藤多糖螯合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称取干燥的首

乌藤药粉400g,加水于90℃提取3次,每次3小时,第一次加药粉重量10倍的水4000g、第

二次、第三次均加药粉重量8倍的水3200g,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的溶液,得

到首乌藤多糖提取液,再加入等量的0.5mol/L的硫酸锌溶液,搅拌均匀,用2mol/L的氢氧

化钠调节溶液pH至6.0,80℃反应2.5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透析袋透析,

透析液浓缩至比重1.3的溶液,加95%乙醇调节至含醇量至80%,静置过夜,离心,将沉淀干

燥,粉碎即得首乌藤多糖螯合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首乌藤多糖螯合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称取干燥的首

乌藤药粉600g,加水于80℃提取2次,每次3小时,第一次加药粉重量9倍的水5400g、第二

次加药粉重量9倍的水5400g,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的溶液,得到首乌藤多

糖提取液,再加入等量的0.5mol/L的硫酸锌溶液,搅拌均匀,用2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溶

液pH至7,90℃反应2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透析袋透析,透析液浓缩至比重

1.2的溶液,加95%乙醇调节至含醇量至85%,静置过夜,离心,将沉淀干燥,粉碎即得首乌藤

多糖螯合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首乌藤多糖螯合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称取干燥的

首乌藤药粉1000g,加水于100℃提取4次,每次1.5小时,第一次加药粉重量10倍的水

10000g、第二次、第三次均加药粉重量9倍的水9000g,第四次加药粉重量8倍的水8000g,

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的溶液,得到首乌藤多糖提取液,再加入等量的

0.5mol/L的硫酸锌溶液,搅拌均匀,用2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至8,70℃反应3小

时,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透析袋透析,透析液浓缩至比重1.3的溶液,加95%乙醇

调节至含醇量至90%,静置过夜,离心,将沉淀干燥,粉碎即得首乌藤多糖螯合锌。

5.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首乌藤多糖螯合锌在制备保健品和药物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首乌藤多糖螯合锌在制备预防和改善因缺锌而导致的食欲

不振、生长迟缓,并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保健品和药物中的应用。

首乌藤多糖螯合锌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首乌藤多糖螯合锌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0002]锌是人体六大酶类、200种金属酶的组成成分或辅酶,对全身代谢起广泛作用,如

参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与体液免疫过程、能量代谢等。

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以往和现在临床上补锌多用硫酸锌和单纯葡萄糖酸锌等制剂,它们绝大部分在体内以离子

形式吸收,锌离子一方面容易与膳食中的植酸、草酸、脂肪酸等物质结合,容易生成不溶物

而导致大量流失;一方面受结合蛋白不足等因素影响,吸收率低。

[0003]多糖是一类分子量大、结构复杂的糖类物质,已有研究表明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

用,抗病毒及抗癌作用,由于多糖含量较高,制备工艺相对简单,且容易被机体吸收,因此其

在医药卫生及食品等行业极具应用价值,目前并无有关首乌藤多糖螯合锌的制备及应用的

报道。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首乌藤多糖

螯合锌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可有效解决首乌藤多糖螯合锌的制备,并应用于保健品和药物

的制备中的问题。

[0005]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燥的首乌藤粉碎成药粉,药粉用水按重量比1:

8-10,于80-100℃提取2-4次,每

次1.5-3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3,得首乌藤多糖浓缩液;

2、用硫酸锌和水配制成0.5mol/L浓度的硫酸锌溶液,用氢氧化钠和水配制成2mol/L

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3、将首乌藤多糖浓缩液与硫酸锌溶液等体积混合并搅拌均匀,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值至6.0-8.5,70-90℃反应2-3小时,得到首乌藤多糖螯合锌溶液;

4、对首乌藤多糖螯合锌溶液进行透析,透析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得透析液,透析

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至乙醇含量达到80-90%,静置醇沉10-24h,再过滤或离心

分离,得沉淀物,沉淀物经干燥粉碎,即为首乌藤多糖螯合锌粉末,该首乌藤多糖螯合锌粉

末有效用于保健品和药物的制备,特别是用于制备预防和改善因缺锌而导致的食欲不振、

生长迟缓等相关症状,并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保健品和药物。

[0006]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丰富,产品应用面广,以首乌藤为原料制备首乌藤多糖螯合

锌,不但解决了以往补锌产品吸收率低的问题,而且具有提高机体免疫的作用,是中药上的

创新。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08]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可由以下实施例给出。

[0009]实施例1

称取干燥的首乌藤药粉400g,加水于90℃提取3次,每次3小时,第一次加药粉重量10

倍的水4000g(或4000ml)、第二次、第三次均加药粉重量8倍的水3200g(或3200ml),过

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的溶液,得到首乌藤多糖提取液,再加入等量的0.5mol/

L的硫酸锌溶液,搅拌均匀,用2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至6.0,80℃反应2.5小时,

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透析袋透析,透析液浓缩至比重1.3的溶液,加95%乙醇调

节至含醇量至80%,静置过夜,离心,将沉淀干燥,粉碎即得首乌藤多糖螯合锌。

[0010]实施例2

称取干燥的首乌藤药粉600g,加水于80℃提取2次,每次3小时,第一次加药粉重量9

倍的水5400g(或5400ml)、第二次加药粉重量9倍的水5400g(或5400ml),过滤,合并滤

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的溶液,得到首乌藤多糖提取液,再加入等量的0.5mol/L的硫酸

锌溶液,搅拌均匀,用2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至7,90℃反应2小时,用截留分子量

为8000-14000的透析袋透析,透析液浓缩至比重1.2的溶液,加95%乙醇调节至含醇量至

85%,静置过夜,离心,将沉淀干燥,粉碎即得首乌藤多糖螯合锌。

[0011]实施例3

称取干燥的首乌藤药粉1000g,加水于100℃提取4次,每次1.5小时,第一次加药粉

重量10倍的水10000g(或10000ml)、第二次、第三次均加药粉重量9倍的水9000g(或

9000ml),第四次加药粉重量8倍的水8000g(或8000ml),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

1.3的溶液,得到首乌藤多糖提取液,再加入等量的0.5mol/L的硫酸锌溶液,搅拌均匀,用

2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至8,70℃反应3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透析

袋透析,透析液浓缩至比重1.3的溶液,加95%乙醇调节至含醇量至90%,静置过夜,离心,将

沉淀干燥,粉碎即得首乌藤多糖螯合锌。

[0012]上述方法所制备的首乌藤多糖螯合锌可有效用于保健品和药物的制备,特别是用

于制备预防和改善因缺锌而导致的食欲不振、生长迟缓等相关症状,并可增强机体免疫能

力的保健品和药物,并经试验得到了充分证明,有关试验资料如下:

首乌藤多糖螯合锌对正常小鼠腹腔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SPF级小鼠90只,雌雄各半,体重20±2g,随机分成首乌藤多糖螯合锌高、中、低剂量组

(200mg/kg、100mg/kg、50mg/kg)、硫酸锌组(95mg/kg)、葡萄糖酸锌组(95mg/kg)及空白组,

空白组灌服生理盐水。

连续灌胃给药7天,于末次给药1小时后,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5%

鸡红细胞生理盐水混悬液0.5ml每只,于3小时后每只腹腔注射汉氏液2.5ml,脱颈椎处死,

吸取20μL腹腔液于载玻片上,均匀铺展,37℃培养箱孵育30min,生理盐水冲去附着的

细胞,瑞士染液染色,自来水冲洗,晾干,镜检得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情况,计算吞噬百

分率和吞噬指数,结果见表1:

表1首乌藤多糖螯合锌对正常小鼠腹腔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组别剂量(mg/kg)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

空白组—46.8±5.10.62±0.07

首乌藤多糖螯合锌高剂量组20051.4±3.8*0.71±0.07*

首乌藤多糖螯合锌中剂量组10058.7±6.2**0.87±0.06**

首乌藤多糖螯合锌低剂量组5054.2±5.1**0.82±0.08**

硫酸锌组9548.5±4.30.66±0.07

葡萄糖酸锌组9548.8±5.20.67±0.06

**表示与空白组比P<0.01,*表示与空白组比P<0.05

以上药理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首乌藤多糖螯合锌中剂量及低剂量组均可显著提

高正常小鼠腹腔细胞的吞噬功能,说明本发明所制得的首乌藤多糖螯合锌具有显著的提高

免疫活性。

首乌藤多糖螯合锌与硫酸锌组及葡萄糖酸锌组比较亦可显著提高正常小鼠腹腔

细胞的吞噬功能,硫酸锌组和葡萄糖酸锌组与空白组比较,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均较高,但无

显著统计学意义。

上述可知,首乌藤多糖螯合锌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机体免疫,与离子锌

源硫酸锌及小分子有机螯合锌葡萄糖酸锌相比较为优越。

[0013]首乌藤多糖螯合锌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1)首乌藤多糖螯合锌对免疫低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SPF级小鼠105只,雌雄各半,体重20±2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首乌藤多糖螯

合锌设高、中、低三个剂量组(200、100、50mg/kg);硫酸锌组(95mg/kg);葡萄糖酸锌组

(95mg/kg);免疫低下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20ml/kg)。

上述各组均灌胃

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5天,于给药第11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其它各组腹腔注射

环磷酰胺40mg/(kg·d),连续注射5天。

第15天早上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5%鸡红细胞生

理盐水混悬液0.5ml,于第15天灌胃给药后2h,给鸡红细胞后4h,脱颈椎处死小鼠,腹腔注

入汉氏液2.5ml,轻揉小鼠腹部,然后剪开小鼠腹部皮肤,在腹膜上剪一小孔,用吸管吸取腹

腔液2ml置于试管中,混匀,吸取少许腹腔液滴于载玻片上,液点大小约为1.5cm×2cm。

载玻片放在铺有湿纱布的糖瓷盘中,37℃孵育30min,生理盐水冲去附着的细胞,瑞氏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