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4个月亲子活动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256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7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24个月亲子活动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1324个月亲子活动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1324个月亲子活动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1324个月亲子活动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1324个月亲子活动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24个月亲子活动设计.docx

《1324个月亲子活动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24个月亲子活动设计.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24个月亲子活动设计.docx

1324个月亲子活动设计

13—24个月亲子活动设计方案

划船(1岁1个月—1岁2个月)

目的:

1.练习坐着做双手划桨动作。

2.愿意与家长一起参加活动。

准备:

1.两块长方积木拼搭成与孩子人数相等的船头。

2.纸折船每人4只(自制)

过程:

1.教师示范。

教师将两块积木呈人字形摆放船头,请一名孩子坐在船前,教师坐在孩子的后面。

教师:

“我们要划船到湖里去玩了。

”说完,教师双手扶住孩子两手做手臂屈伸的划浆动作,边划身体随划浆动作前倾后仰。

2.孩子和家长共同活动。

请每个家长拿两块积木找空地方与孩子一起搭船头,然后与家长一起做划浆动作。

动作先慢后稍快些,待孩子熟练后,家长可放开孩子双手让其自己划。

划时提醒孩子身体要跟着一起动,孩子在划浆时,教师边观察边表扬。

3.游戏结束,发给每个孩子一只纸船玩。

注意事项:

为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家长可边带孩子划边念儿歌:

划呀划,划小船,用力划,划小船,小朋友真快乐。

吃饭乖(1岁1个月—1岁2个月)

目的:

1.初步能理解故事内容。

2.教育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能乱跑,也不能玩玩具。

准备:

图片画面:

①小白鸟和小黄鸟有二朵美丽的小红花。

②贝贝吃饭玩玩具,两只小鸟嘴衔红花站在窗口。

③贝贝吃饭不玩玩具了,小白鸟送贝贝一朵红花,婷婷吃饭不跑来跑去了,小黄鸟送婷婷一朵红花。

过程:

1.教师边指图片边讲述故事二遍。

2.根据故事提问:

①白鸟和小黄鸟有什么?

(红花)②贝贝手里端着什么?

(碗)

贝贝在干什么?

(玩玩具),两只小鸟对贝贝说什么?

(贝贝吃饭乖,花儿送给你!

)集体学说句子,能说多少是多少。

桌子上有什么?

(碗)婷婷在干什么?

(站着玩)两只小鸟对婷婷说什么?

(婷婷吃饭乖,花儿送给你!

)集体学说,同样能说多少是多少。

贝贝不玩玩具了,饭也吃完了,小白鸟把什么送给了他?

(小红花)婷婷不乱跑,饭也吃完了,小黄鸟把什么送给了她?

(小红花)

3.教师小结:

我们小朋友吃饭的时候,也要坐坐好,吃饭时不乱跑,不玩玩具,这样,小红花才会找你做朋友。

附:

故事

小白鸟和小黄鸟有二朵美丽的小红花。

小红花送给谁呢?

它们飞呀飞,看见贝贝说:

“贝

贝吃饭乖,花儿送给你!

”它们飞呀飞,看见婷婷说:

“婷婷吃饭乖,花儿送给你!

”贝贝不玩玩具了,饭吃完了,真乖。

小白鸟把红花送给贝贝。

婷婷不跑来跑去了,饭吃完了,真乖。

小黄鸟把红花送给婷婷。

妈妈好(1岁1个月—1岁2个月)

目的:

学说儿歌中的单词和短句。

准备:

每个孩子带1张自己妈妈的照片。

过程:

1.教师说:

“宝宝,你们的妈妈在哪里?

”宝宝指出身边的妈妈,妈妈对宝宝说:

“宝

宝好。

”教师鼓励孩子说妈妈好。

教师分别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妈妈在为宝宝穿衣服,另一张是妈妈带孩子去公园。

并一一讲给孩子听,接着教师问孩子“妈妈好吗?

”并再次鼓励孩子说出妈妈好。

2.教师念儿歌《妈妈好》两遍,家长和孩子跟着儿歌节奏拍手,两遍后,教师请几位家长分别带孩子念儿歌《妈妈好》,念完儿歌“妈妈好”,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事项:

最好由妈妈带着孩子参加这一活动。

分水果(1岁1个月—1岁2个月)

目的:

1.初步学习将熟悉的物品分类。

2.继续学习认识大、小。

准备:

苹果、桔子若干,大、小两个果盘。

过程:

1.家长带孩子围成半圆坐在地毯上,在教师一侧有堆混在一起的苹果、桔子,另一侧有一大一小两个果盘。

2.激发兴趣,乐于参与活动。

教师说:

“宝宝,老师这里有苹果、桔子,它们混在一起了,请你们来分分开,把苹果放到这个大盘子里,把桔子放到这个小盘子里。

”教师边说边演示。

3.孩子玩游戏。

“来,宝宝,把苹果放到大盘子里。

”家长不动,让孩子自己来做。

教师、家长观察每个孩子,随时帮助做错的孩子,“宝宝,你把苹果放大盘里。

”“对了,苹果放在了大盘子里。

”接着让孩子把桔子放到小盘子里,“宝宝,我们把桔子放到小盘子里去。

”教师、家长共同观察每一个孩子,随时帮助做错的孩子纠正过来,“宝宝,桔子放在哪里呀?

”“对,桔子放在小盘子里。

注意事项:

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决定反复练习的次数,也可换其它孩子熟悉的物品分类。

根据用途找物品(1岁1个月—1岁2个月)

目的:

学习了解日常用品(杯子、笔、手绢、勺子等)的用途。

准备:

1.已会认常见物品。

2.杯子、勺子、笔、手绢、每人各一件。

过程:

1.教师与孩子一同复习已认识过的物品。

教师掀开遮布,对孩子说:

“宝宝,瞧,老师这里有什么?

”老师举起每件物品,与孩子同时说出物品名称,“这是杯子”“这是笔”,……。

2.了解日常用品的用途。

接着老师问孩子,“哪个宝宝知道,我们用什么喝水?

”让孩子指认,或说出“杯子”,用“什么吃东西?

”,“勺子”,“用什么擦鼻涕、擦汗呢?

”“手绢,”用什么写字、画画?

“笔”,也可以让宝宝说出物品用途。

教师举茶杯,问孩子,“宝宝,茶杯可干什么?

”“茶杯可喝水”,“笔可以做什么?

”“笔可以写字、画画?

”“勺子可以干什么?

”“勺子可以舀东西吃。

”“手绢可以干什么?

”“手绢可以擦鼻涕、擦汗。

3.游戏。

家长说物品的用途,让孩子把物品拿起来。

注意事项:

1.所认之物和所要完成的任务,可根据孩子的水平作适当调整。

2.应该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指认或回答。

3.视孩子兴趣,也可说些其它孩子熟悉的物品用途,让孩子说说是什么。

用棍取物(1岁1个月—1岁2个月)

目的:

学习使用工具将物品取出来,锻炼情境思维的能力。

准备:

孩子每人一根纸棍,玩具若干。

过程:

1.将玩具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如:

窗台上、玩具柜底下、桌子上等。

2.引发兴趣,教师与孩子一同游戏。

家长带孩子围坐成半圆,教师手指窗台上对宝宝说:

“宝宝,你看窗台上有一只可爱的熊猫,你想跟它玩吗?

”“来,你去把它抱过来。

”请一幼儿去拿,结果,孩子够不到。

“宝宝,你想想,怎样才能拿到它呢?

”如孩子想用小椅子垫高后去拿,应告诉孩子,爬上椅去取物不安全。

教师看到孩子无奈时,可递给他一根纸棍,看孩子怎样做,接着教师可用纸棍将熊猫拨弄过来。

教师接着说:

“宝宝,你们看,玩具柜底下还有皮球呢?

那边桌子上有娃娃,来,我们去把它们拿过来。

3.家长协助孩子玩游戏。

家长跟着自己的孩子,走向某一处,看孩子是怎样想办法去拿到玩具的,在孩子感到为难时,家长递给孩子纸棍,并教他用纸棍将玩具拿到手。

注意事项:

1.纸棍不要太长。

2.回家后,也可创设环境,让孩子想办法,将想要的东西取到。

到教师这里来(1岁1个月—1岁2个月)

目的:

1.能听着音乐走到成人面前,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力。

2.愿意和其他家庭的人一起玩游戏。

准备:

1.多于孩子总数的塑料小玩具。

2.录有《到老师这里来》的音乐盒带。

过程:

1.老师拿着玩具逗引孩子:

“宝宝看,这里有好多玩具-小猫、小狗、小兔子,来拿吧!

2.当孩子对玩具产生兴趣,走过来拿玩具时,教师就用好听的声音唱歌,此时家长可以跟着教师一起唱,如果孩子还不能独走,家长可扶着孩子边唱边走,到教师面前拿玩具。

当孩子开心地走到教师面前时,教师可以亲亲孩子,再将玩具交给他。

3.家长和孩子与另一个家长一起玩游戏。

如小明的妈妈拍拍手对小丽说:

“小丽,到阿姨这里来。

”然后两位家长一起唱歌,小明的妈妈和着音乐和小明一起拍手,接着再由小丽的妈妈让小明听着音乐走到自己身边来。

然后再与其他家庭一起玩此游戏。

附:

1=D2/4到教师这里来

2244|31|2244|31|

宝宝走啊走啊,宝宝走啊走啊,

××|××|25|1-‖

来来来来,走过来。

可爱的小猫(1岁1个月—1岁2个月)

目的:

1.喜欢听成人唱歌。

2.唱到“喵喵叫”时能模仿成人做小猫摸胡子的动作。

准备:

1.木偶小猫一只。

2.录有《可爱的小猫》的音乐盒带。

过程:

1.教师出示木偶小猫,以小猫的口气问孩子:

“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我是怎么叫的?

对了,我是小猫,我会喵喵叫。

”教师说喵喵叫的同时,两手放在嘴边,向两侧拉开,做摸胡子状。

引导孩子跟着模仿。

接着教师说:

“我还会唱歌呢!

你们想听吗?

”边演示木偶,边唱歌,边做动作。

2.教师再次演唱歌曲,家长和孩子一起随着节奏拍拍手,唱到“喵喵叫”时家长握着孩子的手一起做摸胡子的动作。

教师表扬听得认真、愿意模仿的孩子。

3.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坐,家长在演唱之前告诉孩子:

“现在我们一起表演,看看谁像小猫?

”然后,家长放慢速度边唱边做动作,看孩子是否能跟着一起哼唱并模仿动作。

此时,教师手上拿着木偶小猫巡回指导进行观察,如发现积极参与的孩子,教师以小猫的口气表扬孩子,并摸摸孩子的头以示鼓励。

注意事项:

成人还可替换歌词,如将小猫换成小鸟,歌词变成:

可爱的小鸡叽叽叫,可爱的小鸡叽叽叽。

附:

歌曲可爱的小猫

1=D4/4︵

3–11|3–1-|2-45|3---|

可爱的小猫喵喵叫,

3–11|3–1–|2–2–|1---‖

可爱的小猫喵喵叫。

好看的线团(1岁1个月—1岁2个月)

目的:

1.能模仿成人绕线团。

2.对色彩鲜艳的线团感兴趣。

3.喜欢和成人一起玩线团。

准备:

家长从家中带一团大一团小的两团色彩鲜艳的晴纶线团。

将每团线留一个头。

过程:

1.出示许多线团,告诉名称。

老师出示许多线团: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好看吗?

你们喜欢吗?

2.教师绕线。

“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叫绕线,要把小的线团变成大的线团,看我是怎么绕的。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将一团留有很长一截的小线团拿给孩子看:

“这是小线团,一手拿好小线团,一手拿好线,一圈一圈慢慢往上绕。

来,小朋友空手跟我学一学。

”教师鼓励,家长督促,大家都动手。

绕完后,问孩子:

“现在的线团大不大?

3.绕线团。

教师请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坐好,家长拿一团大线,孩子拿一团小线,家长说:

“来我们把小线团变大线团。

”家长慢慢绕,让孩子自己模仿着绕。

4.滚滚玩玩。

线团绕好后,家长将线团的线头塞进去,然后对孩子说:

“我们一起把线团放在地板上滚一滚好吗?

”家长可以变化着滚:

慢慢滚、快快滚、滚远些、滚近些等。

滚的时候,家长说:

“我的红线团滚远了,宝宝的黄线团在地板上滚一滚去追红线团。

注意事项:

1.观察模仿是绘画的基本要求,画东西之前一定要让孩子多看、多玩。

2.也可以用塑料绳、布带等能绕的物品代替。

欣赏成人画画(1岁1个月—1岁2个月)

目的:

1.喜欢看成人画画。

2.能指认或说出成人所画的物体名称。

准备:

1.黑板、黑板擦各一块,彩色粉笔若干。

2.每人一盒油画棒,每人一张大挂历纸。

过程:

1.教师边画边说:

“小朋友,看看老师画的是什么?

好看不好看?

”教师画出太阳、月亮、小猫、小兔等,让孩子说出名称,不会说的可让指认。

如:

太阳在哪儿?

说对或指对的大家给他鼓掌。

2.看家长画画:

(1)教师告诉孩子:

“爸爸、妈妈也会画,画得可好看呢?

”家长和孩子坐在一起,家长一边画一边把画给孩子看:

“宝宝,看爸爸画的是什么呀?

”“对,是小汽车,是一辆红色的小汽车。

(2)家长问孩子:

“你喜欢什么?

让爸爸画给你看。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所说的名称画出该物体,也可以画好后问孩子:

“小兔呢?

月亮呢?

”画完后问孩子:

“爸爸画得像不像?

”也可以点头回答。

3.如果孩子有兴趣,家长可将笔交给孩子,让孩子也涂上两笔。

注意事项:

1.教师、家长所画的东西,如果要求孩子说出名称,那么必须是孩子认识的,反之,应将名称告诉孩子。

2.家长应多用几种色彩画画,让孩子感受。

爬山坡(1岁1个月—1岁2个月)

目的:

1.能在积木上爬上爬下。

2.锻炼胆量,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准备:

大方型积木八块。

过程:

用积木搭成两个山坡,在教师指导和保护下,请一名胆大的孩子爬上去再爬下来。

“××真能干,大家一起拍手。

你们想不想玩呀?

”教师说完,将愿意爬的孩子分成两组,在家长保护下爬上去再爬下来。

教师和家长应帮助、鼓励个别胆小的孩子尝试着做,逐渐使其消除恐惧心理而摆脱依靠。

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爬过隧道(1岁1个月—1岁2个月)

目的:

1.练习爬过拱形铁圈。

2.锻炼胆量,满足躲藏的好奇心。

准备:

将四个拱形铁圈按前后次序摆成一竖排,将准备好的盖布两边各钉四条带子(两边各一条,中间钉两条,)分别系在铁圈上,使盖布不会掉下来。

过程:

教师将一个孩子抱到洞口,家长蹲在另一个洞口说:

“××,爬到妈妈这里来!

”家长说完,边拍手边喊:

“来,快来,快来!

”当第一个孩子爬过去以后,第二个接着爬,直至全部爬完。

如孩子愿意继续玩,家长可引导孩子自己从洞中爬进爬出。

注意事项:

1.爬行时,不能从盖布中间爬出来。

2.游戏结束,应允许孩子躲在洞里玩。

教师和家长要随时防止运动器材倒塌,以免砸伤孩子。

过地道(1岁1个月—1岁2个月)

目的:

1.练习爬过四面围合的纸箱。

2.锻炼胆量,满足好奇心。

准备:

长1米左右,宽50厘米,高60厘米左右的长方形空纸箱两个。

过程:

游戏开始前,家长带孩子看一下纸箱的洞。

游戏开始,教师指着纸箱对孩子说:

“这是一个地道。

你们的妈妈在那边等着你呢!

”教师将一名孩子搀到洞口。

家长跟着在另一洞口说:

“妈妈在这儿呢!

”教师鼓励孩子爬过去找妈妈。

找到后,教师表扬该孩子:

“××小朋友真能干,他很快就爬到地道找到妈妈了。

”全体孩子在教师引导和家长配合下,逐一爬过地道,回到家长的身边。

注意事项:

1.孩子爬的纸箱可以就地取材。

规格没有严格的限制,只要合适就行了。

2.孩子在过地道时,必须等前面的小朋友爬出去以后,后面的才能接着爬。

盖盖,配盖(1岁1个月—1岁2个月)

将用过的盒子、瓶子、杯子当玩具。

家长先示范打开一个瓶盖,再盖上。

然后让宝宝模仿。

宝宝打开一个,再盖上,家长再给他另一个不同的,他又打开,盖上,练得熟练后,再练习给不同大小形状的瓶子配盖。

宝宝在这种开开、盖上、配盖的简单游戏中,大大促进了动作智商的发展。

倒豆,捡豆(1岁1个月—1岁2个月)

备两个广口瓶子,其中一个放上豆子数粒,让宝宝练习倒豆,从一个瓶子倒到另一个瓶子,开始时,家长扶住瓶,以免瓶子倒,稍微扶一下往里倒的那只手,对准瓶口往里倒,慢慢就不往地上洒了。

备两个小盘和两个瓶子,让宝宝把盘子的豆子捡到瓶子里,亲自同检,看谁快,宝宝如果都能放到瓶子里,就鼓励,或发小红五星以示奖励。

说出来再给(1岁1个月—1岁2个月)

这个年龄的小儿已经懂得很多意思,但语言表达仍处于单词句期,习惯用动作表达需要和欲望,如想出云玩,用手指门,想喝饮料用手指冰箱,就是懒得说出来,很多家长采取及时或快速满足的办法,孩子就越来越懒得用语言表达。

家长应当采取“延迟满足”的办法,促使孩子用语言表达意思,教孩子用“是”或“不是”,“要”或“不要”,并配合点头或摇头动作,坚持“说出来再给”。

听从吩咐(1岁1个月—1岁2个月)

根据宝宝不肯闲着,喜欢做事,好听表扬的特点,每天都给孩子一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吩咐其做些小事,如“扶奶奶上楼梯”,“给爸爸拿拖鞋来”,“给娃娃洗脸”,“哄娃娃睡觉”等,孩子十分高兴地做各种小事情,因为做好事都会得到“真能干”的夸奖。

彩色路(1岁1个月—1岁2个月)

目的:

1.能在指定范围内较协调地爬行。

2.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准备:

两根3米长的彩带和铃鼓一只。

过程:

教师将两根彩带平行地贴在相距约2米左右的活动室中间的地毯上。

教师指着彩带说:

“这是一条漂亮的彩色路,小朋友就在彩带里面爬。

教师在路的另一边摇铃鼓,全体孩子从路一边往教师那里爬,快爬到时,教师摇动铃鼓说“快爬到爸爸、妈妈那里去。

加油!

加油!

孩子爬到后,家长抱起孩子亲一亲。

游戏可继续玩。

注意事项:

如有孩子爬到彩带外面,家长及时提醒孩子爬到彩带里面去。

和成人碰一碰(1岁1个月—1岁2个月)

目的:

1.能听指令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去碰成人的相同部位。

2.能积极愉快参与游戏活动。

准备:

1.教师对家长和孩子说:

“我们来做‘碰一碰’的游戏,请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坐好。

我说碰哪儿,你们就碰哪儿。

”接着,家长带着孩子跟随着教师的指令做动作,教师可依次引导做如下动作:

大手碰小手、大脚碰小脚,鼻子碰鼻子,头碰头等。

2.教师问家长和孩子:

“你们还想碰碰什么地方?

”让母子随意碰碰。

3.教师说:

“小朋友们,你们还想不想去和别的小朋友碰碰小手?

”家长可带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碰一碰。

注意事项:

1.家长和孩子相碰时动作应轻巧一些。

2.1.5岁以后可以站着玩。

捡豆(1岁1个月—1岁2个月)

目的:

学习用拇指和食指对捏,能认真地将蚕豆捡起来,积累操作经验,感受物品的性质。

准备:

每个孩子一个小塑料筐子,蚕豆若干。

过程:

1.教室的地毯上,散乱的撒了蚕豆。

游戏开始时,家长带孩子手拿小筐走到有蚕豆的地方,蹲下来捡蚕豆(用拇指和食指对捏)。

2.教师说:

“宝宝,你们看,地毯上有什么?

——蚕豆。

”反复说两遍,让孩子学说“蚕豆”一词。

教师接着说:

“宝宝,我们今天就把掉在地上的蚕豆捡起来,看老师怎么捡的。

”教师蹲下,用拇指食指对捏,捡起一粒蚕豆,举起给孩子看,“宝宝,老师把蚕豆捡起来了,来,你们也去把蚕豆一粒一粒捡起来,放在小筐里,看看,哪个宝宝捡的多。

”这时,家长搀着孩子,拿起一个小筐,走到撒着蚕豆的地方,拾蚕豆,如孩子用手抓,家长要指导,是用拇指食指捏蚕豆,孩子捡,家长说:

“一粒豆、二粒豆、三粒豆,好多好多豆。

3.孩子在捡豆时,老师巡回指导,并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孩子,“这个宝宝的小手真灵巧,捡的豆子真多。

”“宝宝,你捡得真好,来,举起来给小朋友看看,你是怎么捡的。

注意事项: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动作,不要让孩子把豆子放到嘴里。

穿项链(1岁1个月—1岁2个月)

目的:

学习手眼协调地将木珠一粒一粒地捡在小筐里,能有兴趣地看成人穿木珠。

准备:

每个孩子有15—20粒木珠,放在一个小筐里,另备有一根玻璃丝绳。

过程:

家长抱孩子散坐在教室的地毯上。

1.给孩子欣赏,激发兴趣。

教师手拿一串事先串好的木珠,举起来给孩子看,并说:

“宝宝,你看这是一串项链,好看吗?

”教师边说边将项链带在脖子上,“今天,宝宝也来学穿项链”。

2.看成人穿木珠。

教师穿给家长和孩子看。

“宝宝看,一手拿住玻璃绳,一手拿一粒木珠,将绳子从这个小洞里穿过去,拉出来,再拿一粒木珠,一粒一粒串在一起,项链就做好了。

3.孩子玩木珠。

把小筐发给每个孩子,请家长让孩子随意玩筐里的木珠。

玩一会之后,把木珠拿到地毯上,再让孩子学着家长把木珠一粒粒地捡到小筐里。

4.家长穿珠给孩子看。

家长边用夸张的动作穿珠,边用语言解释动作,穿好后,给孩子戴在脖子上,增进兴趣。

5.家长问孩子是否也想穿?

可让孩子随意操作一下。

注意事项:

1.不要让孩子将木珠放在嘴里。

2.不要手把手地教孩子穿珠,当孩子有穿珠需要时,成人可进行示范和帮助,让孩子自己实践成功,会获得更多的乐趣。

做糖果(1岁1个月—1岁2个月)

目的:

学习包“糖”,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准备:

洗干净的糖纸、石子若干。

过程:

1.引发兴趣,交待活动内容。

教师手举一粒糖对孩子说:

“宝宝,这是什么?

”“糖”,“对,这个糖是工人叔叔、阿姨做的,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做糖,好吗?

”。

2.教师示范。

“宝宝看,先把糖纸铺开来,拿一粒石子放在糖纸上,看,用糖纸把石子包起来,两头卷一卷,糖就包好了”。

3.家长协助孩子做糖果。

把糖纸和石子发给家长,家长放慢动作再示范给孩子看,当孩子看清楚后,就让孩子自己做,家长在旁可说一些鼓励话。

教师巡回指导,对能独立操作的孩子要给予鼓励,“这个宝宝的手真能干,他做的糖和叔叔阿姨做的一模一样”,“这个宝宝做了这么多的糖”。

对动作慢的孩子请家长回去后,再给孩子练习。

注意事项:

也可用小纸团代替石子作糖。

宝宝过来(1岁1个月—1岁2个月)

目的:

1.知道自己的名字。

2.愿意在集体中和成人交往。

3.能注意看同伴游戏,不乱跑。

准备:

比孩子人数略多的汽车、布娃娃和动物玩具。

过程:

1.家长坐在孩子的身后,教师约离孩子2—3米远。

教师出示玩具,引起孩子注意,然后说,请小朋友上来拿一件玩具送给妈妈,送到妈妈手上后,妈妈应说:

“谢谢宝宝,宝宝真能干。

”然后问:

“你拿的玩具叫什么?

我们一起玩好吗?

”还可随意玩玩具。

2.教师说:

“现在请家长带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相互交换玩玩具。

”家长带着孩子自己决定去找交换的对象。

3.玩了一会儿后,教师说:

“请小朋友把玩具送到老师这里来。

”家长可搀着孩子把玩具送到指定地方。

注意事项:

1.可能与别的孩子交换玩,也可以在一起玩。

2.比较怯生和孩子,家长可带他先看别人玩,再慢慢加入,与其他孩子一起玩。

找同伴(1岁1个月—1岁2个月)

目的:

1.能根据成人所讲的名字,在众多的人中找出这个同伴。

2.愿意参加游戏。

准备:

让孩子逐渐熟悉同伴。

过程:

1.家长坐在孩子的身后。

教师说:

“今天我们玩个游戏,叫‘找小朋友’。

先看看教师是怎么找的。

”接着教师开始边走边拍手念儿歌“找一找,找一找,找找小明在哪里?

”教师从孩子们面前一一走过,当走到小明面前时,教师拉住小明的手说:

“小明找到了!

”然后问孩子:

“老师找得对不对?

找对了大家一起鼓掌。

2.孩子、家长和教师玩游戏。

⑴教师先请一名孩子上来,问他要找哪个小朋友,等孩子选定后,教师搀着孩子边念儿歌边去找朋友。

家长边念儿歌边带其他孩子一起有节奏地拍手。

找到后,要拉好该同伴的手,由教师问大家找得对不对,找对了一起为他鼓掌,找错了要重新寻找,直到找对为止。

⑵请2—3对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过程同

(1),可反复进行数次。

注意事项:

1.儿歌中的小朋友可以根据具体要找的人进行替换。

2.愿意参与活动。

送玩具(1岁1个月—1岁2个月)

目的:

1.能根据成人所讲的名字将玩具送给该同伴。

2.愿意参与活动。

准备:

与孩子人数相等的塑料玩具。

过程:

1.教师出示一筐玩具,将筐里的玩具展示给孩子看,告诉孩子:

“我们来玩一个送玩具的游戏。

”教师先给小明一只塑料小狗,然后说:

“小明把小狗送给玲玲。

”看小明是否能在同伴中找到玲玲,并将小狗送给她,如果小明做对了,大家为他拍手鼓掌,然后再请一名孩子送玩具。

2.教师将孩子分成三组,每组由一名家长负责。

家长说:

“请小刚把小猫送给豆豆。

”送对后,大家为小刚鼓掌,然后说:

“请豆豆把小猫送给佳佳。

”送对后请佳佳把玩具送给小刚。

3.教师请小组成员进行交换,继续进行送玩具的游戏。

4.教师将塑料小玩具发给每个孩子,让他们和同伴坐在一起随意玩一会。

注意事项:

如果在游戏中孩子碰到困难,找不到同伴,家长可给予一定的帮助。

找叔叔阿姨(1岁1个月—1岁2个月)

目的:

1.能根据教师所讲的称呼,在众多的人中找出某位家长。

2.愿意和成人做游戏。

准备:

孩子对同伴的家长已比较熟悉。

过程:

1.教师告诉孩子:

“今天我们要玩个‘找朋友’的游戏,要找的朋友不是小朋友,是叔叔阿姨或是爷爷奶奶。

”然后教师边走边拍手念儿歌:

“找一找,找一找,找找玲玲的妈妈在哪里?

”家长带孩子随儿歌的节奏一起拍手。

找到后,拉住玲玲妈妈的手高兴地说:

“找到了,找到了。

”然后问孩子:

“老师找得对不对?

”找对了大家一起鼓掌。

2.教师先请一名孩子上来,告诉他被找的家长,然后挽着孩子的手边念儿歌边寻找。

找到后,拉住被找家长的手,问其他孩子,他找得对不对,找对了大家一起鼓掌。

找错了,鼓励孩子重新寻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