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框架涵施工方案.docx
《铁路路基框架涵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路基框架涵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路路基框架涵施工方案
大连长兴岛铁路
瓦房店至五岛段新建工程
框架涵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框架涵施工方案
一、概述
1、编制依据
1.1大连长兴岛铁路瓦房店至五岛段新建工程DK17+914框架涵施工图及相关文件
1.2《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2、施工范围
大连长兴岛铁路瓦房店至五岛段新建工程DK17+914框架涵顶进。
3、工程概况
DK17+914位于瓦房店市肖炉村,主涵长10m、净高5.8m、净宽5m。
采用顶进方法施工,工作坑设置线路右侧。
本涵位于区间曲线段内,线路纵坡为-4.0‰。
施工期间既有线列车限速45km/h。
二、施工组织
1、施工队伍安排
成立专业架子作业队负责框架涵顶进施工
2、任务划分及其职责
项目经理:
赵建兵,负责整个工程的全面工作;
副经理:
张新功,负责施工现场全面工作;
现场负责人:
何栓锋,负责现场指挥,按批准的方案施工;
专职安全员:
任磊,负责现场的具体安全工作的检查、监督与整改。
3、人员配备
现场负责人1人,技术负责人1人,专职安全员1人,技术员1人,作业人员45人。
4、机械配备
25吨吊车1台、挖掘机1台、自卸车2辆、ZL50装载机1辆、柴油发电机1台,300T千斤顶5台、氧气-乙炔切割设备2套及其他施工工具若干。
5、安全防护
顶进施工利用线路封锁期间进行,在施工时设置驻站防护员与现场防护员,严格执行呼唤应答制,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方案
1、施工原则
该涵横穿既有铁路,施工工期紧张,为确保顶进各施工安全、快捷,确定施工方案原则为:
施工有序,安全第一;逐步推进、化整为零。
2、工期安排
2014年9月10日至2014年10月30日.
3、铁路封锁方案
本框架桥的顶进计划利用铁路封锁点进行,框架桥顶进施工完成后限速45km/h行车。
施工中需要封锁线路施工提前向铁路部门提出申请要点计划,并递交有关资料,在正式批准的地点、时间内完成施工,确保准时开通线路。
封锁施工期间,必须安排驻站防护员驻站,加强与车站的联系,防护员负责设立有关防护标志,施工负责人全程指挥协调等,做到每个信息都必须清淅、明确。
3.1.施工封锁方案
线路封锁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316条有关规定进行进行。
3.2.施工慢行方案
框架桥顶进施工结束后进行线路慢行,列车限速45Km/h,慢行长度100m。
施工慢行防护按照《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318条有关规定进行进行。
4、施工工艺及方法
首先在既有线路基右侧设置工作坑、修筑滑板,在滑板顶面上铺设隔离层,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涵身,安装顶进设备,封锁后方可进行框架涵顶进施工作业,当顶进前方挖土完成一个顶程后,即开动高压油泵,使顶镐产生顶力,通过传力设备,借助于后背的反作用力把框架涵向前推进,待推进一个顶程后,在空挡处放顶铁,挖运出一个顶程距离,以待下次开顶,如此循环进行,直到整个框架涵顶进就位为止。
4.1工作坑及后背梁开挖
距既有铁路线路中心线11.5m开挖工作坑。
工作坑两侧边坡应缓于1:
1,靠近铁路路基边坡不小于1:
1.5。
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挖掘机开挖至距设计标高20cm后,停止使用挖掘机作业,剩余部分采用人工进行开挖,防止扰动原土层。
4.2地锚梁基础开挖
工作坑挖到标高后,测量放线,按设计要求从框架涵靠线路一侧预置位置开始每隔3m开挖地锚梁,共7道。
地锚梁按顶宽600mm,底宽400mm,深300mm进行开挖。
4.3地锚梁、滑板、导向墩及分配梁施工
地锚梁基坑开挖完成后,按设计要求绑扎滑板及分配梁钢筋,安装滑板、分配梁模板。
安装导向墩槽钢,浇筑滑板、地锚梁、分配梁砼。
槽钢采用[300×100×6.5mm,单根长70cm。
槽钢安装于地锚梁上方,距框架涵边缘5cm。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滑板顶面平整度,采用方格网控制高程法,即在灌注滑板混凝土时,用Φ16钢筋头埋入混凝土内,分成2m方格网控制高程,按点抹平混凝土表面,使其平整度达到2m范围内小于3mm。
4.4润滑隔离层
为了防止滑板与预制框架底板相互粘连,减少首次启动顶力,在滑板顶面铺设润滑隔离层。
其做法为:
用3mm镀锌铁线沿滑床板横向按间距1m紧贴滑床板面绷紧分格,然后浇融化石蜡并用直尺刮平。
逐格前进布满箱涵底部投影面积并各边加宽10cm,石蜡凝固后撒一层0.2~1mm厚的滑石粉,并对铁丝槽痕进行修补刮平后,铺设2层塑料薄膜,薄膜接缝处接茬朝向线路并搭接20cm。
润滑隔离层施工完毕后作好保护,不得堆放材料,人员作业时应铺设防护板,材料运输采用人力抬运,不得拖拉运输。
为了便于施工放线,在润滑隔离层上铺设一层厚度2cm M10砂浆,顶面抹平并加强养护。
4.5涵身预制
涵身制作施工程序见下图。
拆模
施工准备
安装箱身底板侧模和端头模板
绑扎底板钢筋
灌注底板混凝土
施工箱身防水层及润滑设施
养护
养护
灌注侧墙及顶板钢筋混凝土
安外模
安内模
绑扎侧墙及顶板钢筋
4.5.1、框架涵的施工:
滑板施工完成后,由测量人员重新放出具体的尺寸线,同时弹线标识,然后根据尺寸线支立模板及安装底板及边墙预留在底板内的钢筋。
钢筋与垫层及模板间安放同强度的垫块保证保护层厚度。
然后浇筑底板混凝土,当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可以施工边墙及顶板混凝土。
为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边墙及顶板施工采用大块钢模做内模,钢管支撑及轮扣式脚手架加固;外模采用15mm厚木胶板作面板,方木作肋,I16工字钢加固。
具体支架方案根据涵洞的具体尺寸施工时通过检算编制具体方案。
框构涵身模板安装示意图
4.5.2、模板工程:
模板使用前先清理机打磨污渍,模板连接时应密实牢固并在模板之间接缝设止浆带,凸出的止浆带削平。
并在模板表面涂膜脱模剂,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洁、美观。
模板的具体尺寸标准严格按照各个部位的验收标准执行。
4.5.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施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集中拌合的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至现场或采用小型强制搅拌机搅拌的混凝土。
砼配合比由试验确定,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满足凝结速度、强度、耐久性各项指标。
混凝土原材料统一由指挥部物资部提供,进场前由试验部门对原材料进行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才允许进场使用。
材料进场后分类进行堆放,水泥要堆码整齐放在料仓,下垫防潮设施及进行覆盖。
浇筑前,对模板、支架位置及稳定性进行检查,并对模板的位置及高程进行校核。
确认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砼拌制时,应准确控制各种材料计量,根据集料含水量进行用水量的调整。
搅拌要充分均匀,保证砼品质满足施工要求。
砼浇筑采用斜向分层沿两侧对称从一端向另一端进行,浇筑时须连续进行,保证浇筑界面砼在初凝时间内完成振捣,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一般厚度不超过30㎝。
浇筑时制作同体试块,作为拆除模板和内模支架的依据。
浇筑完毕后立即覆盖,洒水养生。
4.5.4、钢筋施工:
施工所使用的钢筋必须是经检、试验钢筋合格的钢筋,钢筋的型号、品种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加工统一在加工棚内进行,钢筋采用机械调直切断、弯曲、除锈。
为防止钢筋在进场检验后出现质量问题,钢筋在进场后要妥善保管,采用在钢筋下垫枕木或方木进行隔离,并采用彩条布进行覆盖防止生锈。
当钢筋出现生锈现象后必须先进行除锈并进行观察判断钢筋是否还能继续使用,如果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等,已伤蚀截面时,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带有蜂窝状锈迹钢筋,不得使用。
钢筋在使用前均应清除油污和锤打能剥落的浮皮、铁锈。
大量除锈,可通过钢筋冷拉或钢筋调直机调直过程中完成;少量的钢筋除锈,可采用电动除锈机或喷砂方法除锈,钢筋局部除锈可采取人工用钢丝刷或砂轮等方法进行。
钢筋施工时应满足:
⑴钢筋的保护层应按设计要求予制同级砼垫块,绑扎时将垫块垫牢。
⑵钢筋进场前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捆钢筋均应有标志,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样做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⑶现场加工的成品或半成品必须挂牌标识,分类别堆放整齐,并按设计配料,详细核对其型号、尺寸、数量、钢号是否符合要求,钢筋在弯曲前应划线,经弯曲加工后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允许误差为±10mm,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为±20mm。
⑷钢筋的绑扎必须按标准图进行,绑扎前先划线排列,钢筋的间距要正确,宜用十字扣或套扣绑扎,不得全用一面顺扣,绑扎用铁丝采用22#,松扣的数量不得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绑扎时将扎丝头弯向内侧,防止钢筋保护层受影响。
⑸钢筋在加工运输和吊装过程中要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油污或其它杂物污染,运输途中和堆放地点均应注意不使已加工好的钢筋变形。
⑹在浇筑砼前钢筋必须经有关人员和监理检查签证后方可浇筑。
并制定落实在浇筑中不使钢筋移动变形的保证措施。
⑺钢筋接头每截面数量不得大于50%。
⑻主筋的排序必须严格按设计图布置,并应由一端向另一端排列。
4.5.5、模板的拆除:
非承重模板一般在砼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即可拆除。
承重的内模顶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5%方可拆除。
注意事项:
为减少顶进阻力,模板支立直顺平整,混凝土不得出现鼓肚、错茬现象。
灌注框架混凝土分两阶段施工,先灌注框架底板(包括下梗肋),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再绑扎上部钢筋,灌注上部钢筋混凝土。
4.6安设三角顶块
本涵与线路斜交60°,顶进施工中需安设三角顶块,为方便顶进,本框架涵三角顶块采用钢筋混凝土,配筋同框架底板,与框架底板同时浇筑。
4.7修筑后背
施工框架涵主体的同时修筑后背,后备采用M10浆砌片石砌筑,施工过程中严格浆砌片石砌筑质量,并加强养生,保证浆砌片石强度。
4.8顶进
(1)顶力计算
桥涵顶进时,必须克服箱身与土壤之间的摩擦阻力及端部刃脚切土的阻力,这些阻力的总和即为桥涵顶进施工时所需的顶力。
顶力系根据桥涵结构形式、顶进长度、土质、地下水情况及施工方法等因素。
本次顶进施工,箱身顶部无覆盖土,只有线路结构的重量,所以顶进时的阻力,主要来自涵身,涵洞重量为:
137*2.6=356.2t,有效顶力按0.6计算,需要总定力594t。
在每个顶进涵身底部均匀布置4台250吨顶镐,备用1台,即可满足本次顶进施工要求。
(2)顶进设备布置、安装及调试
顶进设备主要包括液压系统和传力设备两大部分。
动力源包括油泵、千斤顶及其配套的高压油管、高压阀门及连接高压油管等。
传递顶力的部分包括后背、传力柱、千斤顶前横梁、后横梁等共同组成顶进设备系统。
顶进设备布置见下图。
设备布置是否恰当,关系到顶进的成效,因此,安装前,对液压系统的各部件应进行单体实验,合格后方可安装。
安装好全部液压系统,包括顶镐、油泵、油箱、管路以及配套辅助设备后,进行检查调试,使其运转正常。
4.9调试
顶进的实施是整个工作的关键环节,因此开顶前应进行试顶,试顶顶力一般约为顶进框架结构自重的0.4~0.8倍,但开始启动时不应突然增到此数值,而应使顶镐同步逐渐加压,最好是每次升到一定压力后稳定几分钟,并对设备及滑板,特别是后背和顶进的框架涵身进行检查,如一切正常,方可再次加压,在加压过程中,如油压突然下降,一是表明框架已脱离滑板开始移动,这时则可继续顶进;二是后背或框架出现变形,这时应停止顶进,分析变形原因,采取加固措施。
4.10顶进施工组织及工艺
顶进作业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开油泵、千斤顶工作
箱身前移
油泵回油、回顶镐
箱身停止
开油泵、千斤顶工作
检查、纠偏
安换顶铁
循环
顶进作业准备工作检查项目:
框架涵主体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工作坑挡护是否牢固,周围路基是否发生沉降;后背加固情况,检查顶进设备状况;
现场照明;液压系统安装、检测、实验;
观测仪器安装调试,人员准备情况;
与既有线运营部门施工计划报批、申请要点批复情况。
上述准备工作经检查均合格无误后,试顶验证已正常工作,方可进行正式顶进作业。
顶进即开动高压油泵,使千斤顶受液压产生顶力,推动框架涵前进,每次顶程,一般为190~800mm,框架前进后,千斤顶活塞回复原位,在空处添放顶铁,进行下次顶进,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框架箱涵就位。
顶进操作规程:
框架在工作坑底板上顶进时,要特别注意框架的轴线方向与设计轴线重合。
如有偏差,可通过调整顶力纠正;
每班交接前,仔细检查千斤顶,油泵液压系统、顶铁、顶柱、后背等设备状态。
掌握框架当时的方向及高程状况,开始下一循环顶进,顶进过程中,要做好记录,随班交接;
顶进时顶柱和后背上不准站人,防止顶柱弓起崩出伤人;
箱涵顶进最终允许误差:
中线误差小于20cm;
高程误差不大于顶程的1%,偏高最大不超过15cm,偏低最大不超过20cm。
4.11挖土与运土
本涵顶进利用封锁时间内施工,采用大开挖的方式空顶,线路封锁后,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挖出框架涵顶进范围内路基土。
挖土时,严禁超挖,必须保持刃角切入土层内10cm以上,同时,挖土应与测量工作紧密配合,根据框架偏差情况及时改变挖土方法。
4.12测量观测
测量观测是顶进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框架的就位精度。
每完成一个顶程,就要进行一次水准测量,以便及时掌握框架的坡度变化情况。
方向观测一般以涵洞中线基桩为原点,用全站仪拨90度直角设置顶进观测站和观测基点,顶进时在观测站内架设全站仪,进行连续观测,以便随时纠偏。
4.13顶进方向及高程控制
框架涵顶进时,方向和高程容易出现偏差,因此在顶进过程中要采取措施严格加以控制,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使其达到设计要求,常用控制偏差的方法是:
控制挖土,多挖土的一侧阻力小,另一侧可适当少挖土而增加阻力,即可纠偏。
及时调整顶镐的工作台数及位置,使两侧顶力不等而达到纠偏目的,但实施时要逐渐纠正,不可急于求成。
采用两套不同的液压系统,在顶镐对称布置的情况下,用不等压方式形成纠偏力矩来进行纠偏。
滑板预留坡度和加大底刃角阻力,可防止框架“扎头”。
在底刃角前方适当向下超挖1-2cm,可纠正框架“抬头”。
控制顶镐的着力点,使顶镐的合力低于或高于摩阻力的合力,对防止框架“扎头”和“抬头”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4.14恢复线路
框架涵顶进部位就位后,尽快恢复线路,解除封锁。
在框架涵顶进施工前,备足道碴和上碴人员及机具,安排好顶进完成后恢复线路的作业程序,做好与架子队的技术交底,组织好劳力,及时恢复既有线路,既有线路经检查达到标准后,即可恢复正常运行。
5、顶进施工注意事项
5.1施工前做好现场场地布置,完成水电及相应的管线设施,修好临时便线,保证工程物资和机械设备的进场运输,现场料具堆放整齐,努力为顶进施工创造条件。
5.2工作坑底板顶面光滑平整,并在板上设置润滑隔离层,以减少阻力避免框架与滑板粘连。
5.3框架模板宜采用组合定型钢模或竹胶合板大模板,以使混凝土表面光滑,起到内侧美观,外部在顶进中减少阻力的作用。
在灌注混凝土时,应按设计要求将框架各部位预埋件安装齐全,并做到正确无误。
5.4顶进设备应尽量安装在框架中心附近,使油压基本一致,便于调整与控制,并不妨碍施工操作。
5.5在顶进工程中,挖土应掌握土坡的平整,并保持与刃角坡度一致,或根据路基土质情况选用适当坡度,严禁出现反坡,挖土时严禁超挖,一般应形成框架吃土前进,保证地基不受扰动,不影响地基承载力。
5.6为了保证框架结构质量和顶进工作顺利进行,涵身主体混凝土设置同条件养生试件,待涵身顶进前进行试压,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7对顶进设备必须认真检查,经试压无问题后才可组装。
5.8所有接头盒接缝用铁板备严备紧,顶铁柱要顺直平整。
5.9顶进设备安装完毕经专业技术人员检查以后才可试顶,试顶时施工人员不许站在设备附近。
5.10试顶时要密切监视油表压力、后背、后背与滑板结合处、顶铁柱变形等情况,有异常时停止试顶。
5.11试顶启动正常以后才可正式顶进。
5.12进入线路挖土顶进时,由机械挖土人工刷坡,挖土宽度符合规范及工务部门要求。
5.13土方挖好以后必须经施工负责人检查以后方可通知顶进。
5.14派专人指挥挖土和看护路基,防止路基塌方砸伤人员,及影响行车安全。
5.15顶进时,顶进设备附近不许有人,防止顶力较大时顶铁跳起或高压管路伤人。
5.16坚持“一一检查”制度,每次开顶之前,施工负责人都要认真检查顶进设备和线路状态,没有问题才可发布顶进命令。
5.17施工现场要坚持“分工负责制”、各负其责,有问题是要统一认识,不许瞎指挥、违章作业。
5.18要坚持“施工进度服从安全和质量”的原则,不许因抢进度而影响施工质量和行车安全。
5.19在线路四角备好路基塌方所用物资,有塌方时及时抢修。
四、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管理机构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坚持抓效益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从组织、制度上保证安全生产。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项目部各部室、施工队负责人为组员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全标段的安全检查和监督、指导。
施工工班设兼职安全员,负责各工班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
形成上下统一,协调一致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图:
经理部安全管理小组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施工技术部
安全管理部
安全检查工程师
专职安全员
项目总工程师
设备物资部
安全实行小组
2、安全管理制度
遵守当地和所有适用本工程的安全规定,采取预防措施消除现场安全隐患,确保现场所有人员的安全,在完工和规定移交前提供照明、保卫、看守等措施。
在施工中,坚持安全活动日的学习制度和安全例会制度、建立安全措施先报批后执行制度、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建立工班“三上岗”和“三工制”制度、建立事故档案制度。
制定高空作业安全专项规定、各类机电设备操作规程及各项安全作业规章制度、用电安全须知、防雷击、防火的安全专项规定、突发事故处理作业安全专项规定等,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3、既有运营线安全保证体系
认真贯彻执行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及集通公司有关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加强铁路营业线施工和施工安全管理,做到运输、施工兼顾,确保行车和施工安全。
为保证本工程顺利完成,成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任副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从多层次、多方位建立健全以安全领导小组为领导、职能部门中间控制、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基层检查的三级安全管理体系。
3.1既有营业线施工技术交底
封锁施工前,要做好充分准备,仔细调查现场实际情况,核对设计图纸,并提前向设备管理和运营管理单位进行技术交底,确定施工单位的责任地段和施工责任期限;确定双方所遵循的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确定安全防护内容、措施及专业结合部安全分工。
3.2既有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
施工项目经理、副经理、安全、技术、质量等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必须经沈阳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施工单位的安全员、防护员、带班人员和工班长必须经过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培训,不允许未经过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担任上述工作。
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由具有带班资格的正式职工(即领工员)带领,不准作业人员单独上道作业。
对作业人员要进行施工安全培训,法制教育和日常管理;要先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作业人员不能担任营业线施工的施工安全防护员、领工员等工作,不准单独使用各类作业车辆。
由于对劳务工使用管理不严造成行车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的,追究施工单位领导及带班人员责任。
4、框构顶进及出土安全要求
4.1顶进前应检查下列各项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4.2主体框构砼强度100%;
4.3后背分配梁砼及砌片石强度100%;
4.4线路加固、顶进设备良好;
4.5防护、监护、观察人员到位;
4.6防护员、通讯工具到位;
4.7顶进中开挖、开顶、停顶必须由施工负责人统一指挥,令行禁止;
4.8顶时作业要按规定设防护标志,并设有专职防护员及驻站联络员,以确保行车及人身安全。
4.9顶进时要随时注意观察传立柱、横梁、顶镐、后背及线路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10后背处不许站人,停顶后方可进行换顶铁等作业,传立柱方向必须与顶进方向及顶镐中心方向一致,并与横梁垂直。
每6m传立柱设一道横梁,传立柱及横梁间要采用填土等措施,防止移动。
4.11洞内挖土应在施工负责人统一指挥下进行,每次开挖前均要由开挖负责人全面检查后开始,开挖坡度及长度由技术人员及工地负责人根据土质情况而定;挖土时严禁欠挖、超挖,严禁从下部掏土,挖土应自上而下进行,严禁逆坡挖土,保持坡面平顺,挖土中随挖随顶,每次进尺不得超过0.7m。
4.12洞内挖土做到四不挖:
(1)列车通过时不挖;
(2)开镐顶进时不挖;
(3)设备出故障,未下达开挖命令时不挖;
(4)长时间不顶进,未下达命令时不挖。
4.13挖土人员必须戴安全帽,所用工具安全可靠,操作司机严禁酒后作业。
5、防止施工机械设备侵入限界的安全措施
施工作业与既有线临近时,在既有路基与作业区之间设置限界标志,并派专人防护,防止各种作业机具侵入限界。
特别注意运土车调头及后退卸料时防止侵入限界及撞坏既有设施。
施工现场设安全标志,危险地区悬挂“危险”或者“禁止通行”等标志。
夜间挂防护灯示警,场地狭小、行人和运输繁忙的地段,设临时交通指挥。
既有线旁施工作业,机械设备运转前应检查是否处良好状态,并派专人进行防护,检查标志是否齐全无误。
对于在既有线等高的作业应加强对来往列车瞭望,当列车通过时应暂停作业。
防护人员平时应经常检查限界标志的设置情况,对作业中损坏的标志应及时修复或补齐。
收工前工地负责人应组织专人对本工地进行一次详细检查,确认无事故隐患,才准撤除防护收工。
6、在既有线装卸设备材料施工的安全措施
在既有线装卸料时,必须指派有丰富经验的人负责统一指挥,并设置防护。
装卸负责人要密切掌握施工设备材料装卸情况,确保施工设备材料部侵限,施工设备材料装卸完毕,装卸负责人按《技规》、《工务规则》的规定彻底清道、将施工设备材料堆码稳固。
7、保证既有线设备安全的措施
既有线施工前必须调查和落实既有线设备的状况、位置,与运营单位共同制定防护措施,明确施工责任,防止损坏既有设备,造成行车安全事故。
因施工对既有通信、信号设备可能造成危害时,事先通知有关设备管理单位派员配合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或将设备迁移至安全地带后,方可进行施工。
对需要迁移的设备,提前向有关设备管理单位提出申请。
因施工造成既有设备零部件损坏、地下设施外露或损坏,以及设备处于不正常状态时,施工人员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并立即通知有关设备管理单位派人员进行修复,防止扩大损失,保证行车安全。
8、保证既有线人身安全的措施
凡涉及既有线施工或邻近既有线施工的人员,必须在施工前进行既有线施工安全培训,施工单位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必须有既有线施工安全培训合格证书,持证上岗率达100%。
严格按照各种机械设备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既有线施工的有关规定进行操作,严禁违章作业,确保人身安全。
作业人员在值班前严禁饮酒,上班必须佩戴安全帽、穿防滑鞋,确保人身安全。
施工作业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施工人员在集体作业时要保持安全间距,防止发生人员碰伤、砸伤、撞伤事故。
为保证施工用电安全,严格采用TN-S系统(三相五线制)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要求。
发生人身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对触电者做紧急救护,严禁在未切断电源前与触电者接触。
对移动机具、移动照明灯具、手持电动工具要加强维修检查,对重点监控场所、部位加强检查。
9、既有线遇到特殊情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