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docx
《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
第三单元
单元说明:
本组教材以“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一个语文园地。
选文语言平实,意义深远,形式多样,其中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
“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
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方法,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类似的主题前面几册教材已有编排,要注意前后联系和区别,本单元的教学应该在以往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扩展,不断提高要求。
教学时,教师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单元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6个字,熟读课文。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像。
3、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4、积累喜欢的词语;抄写和背诵意思深刻的句子。
单元重点: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6个字,熟读课文。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像。
3、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4、积累喜欢的词语。
单元难点: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6个字,熟读课文。
2、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课题
9.寓言二则
课时
3课时
课题
9.寓言二则《亡羊补牢》
课时
第一课时
中心备课人
杨洁
二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
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解析与拓展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为什么?
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么特点?
4."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
5.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
我们先学习寓言。
看老师写课题:
《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
让我们来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
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
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
怎样记住这两个字?
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
(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
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
(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
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
指名读,评议。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
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
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
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
能否去掉?
(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
(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
从哪儿读出?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
(8)"从此"是什么意思?
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
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
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
(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习生字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
(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
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
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4.认读生字
(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
(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街:
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
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
窟窿:
这是个冻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
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悔()叼()
屈()隆()
梅()叨()
窟()窿()
2背诵这则寓言。
3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课题
南辕北辙
课时
第2课时
中心备课人
杨洁
二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寓言讲出来,并背诵。
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解析与拓展
一、齐读《亡羊补牢》。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三、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
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6.练习讲述故事。
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五、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1.出示图:
棉队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
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
为什么?
总结:
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
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六、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
"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寓言窟窿劝告软硬狼群
法则后悔盘缠叼走街坊
课题
9.寓言二则
课时
第3课时
中心备课人
杨洁
二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
搜集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解析与拓展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朗读课文并说一说每一则的寓意
三、拓展活动
把搜集到的寓言故事,在小组里讲给同组的伙伴听,选一个参加班级寓言故事大赛,评出故事大王奖三名
四、完成同步练。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课题
10.惊弓之鸟
课时
3课时
课题
10.惊弓之鸟
课时
第一课时
中心备课人
杨洁
二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查找资料,了解大雁的相关知识;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解析与拓展
一、从更羸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1.出示小黑板:
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什么信息?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2.导入:
一句话,我们就了解了更羸这么多的情况,时至今日,我们还谈到他,是因为他与一个成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板书"惊弓之鸟")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会揭开他成为有名射手的奥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流利。
2.指名分段读课文,对读不好的段落重点指导读好。
3.认读生字词: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质疑并归纳问题。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全班交流。
3.再默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归纳出有价值的问题,如:
(1)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雁?
(2)更羸依据什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
课题
10.惊弓之鸟
课时
第2课时
中心备课人
杨洁
二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
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查找资料,了解大雁的相关知识;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解析与拓展
一、朗读感悟,解决难点
(一)说"更羸不用箭能射下大雁"是哪几自然段?
(1--4)
1、指名读1-4自然段。
2、更羸打猎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更羸指着大雁说了什么?
谁来读一读他的话?
4、魏王为什么信不过自己的耳朵?
如果是你,你相信更羸的话吗?
5、指导朗读:
更羸虽有把握,但态度谦和。
魏王的话要用不解和疑问的语气来读。
6、齐读1-4自然段。
(二)师:
更羸到底有没有将大雁射下来呢?
哪几自然段告诉我们?
1、齐读5、6段。
2、更羸怎样射大雁的?
大雁听到弦声怎样?
哪些词写出拉魏王吃惊的程度?
句子对比:
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那只大雁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掉下来。
3、指导朗读:
突出两个"直",突出"啊、大吃一惊、真有、这样"
(三)师:
更羸依据什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
1、默读7-9自然段。
思考:
最后一段话,更羸一共说了几句话?
每一句话讲什么?
(哪些讲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哪些讲的是他的分析?
)
2、同桌交流。
3、集体交流。
4、语言训练:
根据课文内容说话:
因为……,所以……。
5、指导朗读,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二、总结课文
1、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
你觉得更羸是个怎样的人?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2、说说"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课题
10.惊弓之鸟
课时
第3课时
中心备课人
杨洁
二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
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查找资料,了解大雁的相关知识;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解析与拓展
一、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字形: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识记,和同桌交流难字的识记方法。
3、难字书写指导:
"弓"是独体字,笔画是3画;
"魏"是17画,第14画是从"田"字里面通下来一撇,第16画是"撇折";
4、书写练习。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同步练习。
布置作业:
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课题
11.画杨桃
课时
3课时
课题
11.画杨桃
课时
第一课时
中心备课人
杨洁
二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杨桃实物;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解析与拓展
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
1、师出示杨桃实物,并请学生读"资料袋"。
2、师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我从画杨桃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出示小黑板,认读生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
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
指名读,正音:
"嘱"读zhǔ,不要读成shǔ;"审"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肃"是平舌音;"晌"读shǎng,不要读成xiǎng
三、自读自悟,汇报交流
1、默读思考:
"我"是怎样画杨桃的?
同学们怎样评价"我"的画?
老师怎样做怎样说的?
(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交流课文内容: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
课题
11.画杨桃
课时
第2课时
中心备课人
杨洁
二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杨桃实物;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解析与拓展
一、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找找哪几段具体写了画杨桃的事。
2、练习朗读2--18段。
二、指导朗读要点:
(1)我"是怎样画杨桃的?
"我"认为画得怎样?
抓住重点句: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体会"我"的一丝不苟。
(2)通过对比体会人物心情,把握准感情:
①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认为画得怎样?
态度是怎样的?
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
②当老师让学生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学生的态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次老师问"画像不像杨桃"时,同学们嘲笑的语气;第二次老师问"杨桃像不像平时看到的杨桃",同学支支吾吾的语气。
抓住"和颜悦色"一词,指导老师耐心和诚恳地批评这部分。
二、升华领悟:
1、出示父亲和老师的两段话,
①朗读思考:
他们的话相似在哪里?
都说的什么意思?
明白"教诲"的意思吗?
②再读,老师的话哪几句和父亲的不相似,是什么意思?
③师总结:
父亲和老师教"我"做人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这是做人的根本!
从画杨桃一事中,"我"还明白了从不同角度去贯彻,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怎能不让"我"终身受益呢?
2、背诵老师讲的一段话。
3、齐读,交流体会:
读后想到了什么?
可引导联系《题西林壁》一诗、《画鸡蛋》一文,进一步理解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不同结果的道理。
课题
11.画杨桃
课时
第3课时
中心备课人
杨洁
二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杨桃实物;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解析与拓展
一、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
注意"非"在"排"和"靠"两字中字形的变化。
"叮"和"钉"、"订";"幅"和"福"、"诲"和"悔";"晌"和"响"
3、书写点拨:
嘱:
右边下半部的第七笔是竖。
肃:
笔顺:
悉:
上部不是"采"。
二、巩固作业
1、书写练习
2、完成同步练习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课题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课时
第1课时
课题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课时
中心备课人
杨洁
二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他人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学习他人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解析与拓展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一、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用笔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样画的句子。
3、说说小徒弟的一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二、汇报交流
同桌互相检查
交流思考问题: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说说为什么师父夸小徒弟画得好?
好在哪里?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读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画的,以及师父的话。
四、总结,随文阅读
总结:
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数的,两小徒弟不公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想象。
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创新。
你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发现还有没有这样的事?
(自主谈,教师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随文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画一画,看看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五、课外拓展。
课外收集一个这样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把课文中的事像画师那样考考家人,看他们谁想得更妙。
课题
语文园地三
课时
4课时
课题
(口语交际)
课时
第一课时
中心备课人
杨洁
二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准备
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解析与拓展
一、谈话引人,激发说话兴趣。
师:
同学们,我想你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
小朋友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
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
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
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2、引导讨论:
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如:
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
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
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
课题
习作
课时
第2课时
中心备课人
杨洁
二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准备
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