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高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基本理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408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信阳高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基本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基本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基本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基本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基本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信阳高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基本理论.docx

《河南省信阳高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基本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信阳高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基本理论.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信阳高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基本理论.docx

河南省信阳高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基本理论

信阳高中2015届高三二轮复习——

基本理论

专题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

ΔH=-24.8kJ·mol-1①

3Fe2O3(s)+CO(g)===2Fe3O4(s)+CO2(g)

ΔH=-47.2kJ·mol-1②

Fe3O4(s)+CO(g)===3FeO(s)+CO2(g)

ΔH=+640.5kJ·mol-1③

则14gCO(g)与足量FeO(s)充分反应得到Fe(s)和CO2(g)时放出的热量为(  )

A.218kJB.109kJC.54.5kJD.163.5kJ

2.某太空站中存在如图所示有关能量、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燃料电池用KOH溶液作为电解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电解水系统中加入Na2SO4可增加溶液的导电性

B.燃料电池工作中,溶液中K+、H+移向正极

C.整个系统实现了物质的零排放及能量间的完全转化

D.该系统发生的总反应为2H2+O22H2O

3.电化学与现代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具备一定的电化学知识对于方便生产生活有很重要的意义。

某同学为了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和Y不连接时,铜棒上会有金属银析出

B.X和Y用导线连接时,银棒上发生的反应为Ag++e-===Ag

C.若X接直流电源的正极,Y接负极,Ag+向银电极移动

D.无论X和Y是否用导线连接,铜棒均会溶解,溶液都从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甲图装置电解精炼镁

B.用乙图装置验证试管中铁丝发生析氢腐蚀

C.用丙图装置构成铜锌原电池

D.用丁图装置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

5.电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下图是镁—次氯酸钠燃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Mg+ClO-+H2O===Cl-+Mg(O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镁电极是该电池的负极

B.惰性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正极反应式为ClO-+H2O+2e-===Cl-+2OH-

D.进料口加入NaClO溶液,出口为NaCl溶液

6.如图所示,甲池的总反应式为N2H4+O2===N2+2H2O

下列关于该电池工作时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池中负极反应为N2H4-4e-===N2+4H+

B.甲池溶液pH不变,乙池溶液pH减小

C.甲池中消耗2.24LO2,此时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2.8g固体

D.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一定量CuO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7.一种碳钠米管能够吸附氢气,可作充电电池(如下图所示)的碳电极,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mol·L-1KOH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充电时将碳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B.充电时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放电时镍电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D.放电时碳电极反应为2H+-2e-===H2↑

8.用Na2SO3溶液吸收硫酸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电解循环再生,这种新工艺叫再生循环脱硫法。

其中阴、阳离子交换膜组合循环再生机理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为直流电源的负极,Y为直流电源的正极

B.阳极区pH增大

C.图中的b>a

D.该过程中的产品主要为H2SO4和H2

9.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

①CH3OH(g)+H2O(g)===CO2(g)+3H2(g)ΔH=+49.0kJ·mol-1

②CH3OH(g)+O2(g)===CO2(g)+2H2(g)ΔH=-192.9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

CH3OH(l)+O2(g)===CO2(g)+2H2(g)的ΔH>-192.9kJ·mol-1

10.纳米Cu2O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光电材料,可用如图所示的两种电化学装置制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均为2Cu-2e-+2OH-===Cu2O+H2O

B.工作过程中两个装置内溶液的pH均减小

C.两个装置内阴离子均移向铜电极

D.开始时阴极上均有氢气生成

11.下图是将S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H2SO4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极b表面O2发生还原反应,其附近酸性增强

C.电极a表面的反应是SO2+2H2O-2e-===SO+4H+

D.若得到的硫酸浓度仍为49%,则理论上参加反应的SO2与加入的H2O的质量比为8∶15

12.1807年化学家戴维用电解熔融氢氧化钠的方法制得钠:

4NaOH(熔融)4Na+O2↑+2H2O;后来盖·吕萨克用铁与熔融氢氧化钠作用也制得钠,反应原理为3Fe+4NaOH2H2↑+Fe3O4+4Na↑。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钠,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OH--2e-===H2↑+O2↑

B.盖·吕萨克法制钠原理是利用铁的还原性比钠强

C.若戴维法与盖·吕萨克法制得等量的钠,则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相同

D.目前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钠(如图),电解槽中石墨为阳极,铁为阴极

13、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条件。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①区Cu电极上产生气泡,Fe电极附近滴加K3[Fe(CN)6]后出现蓝色,Fe被腐蚀

B.②区Cu电极附近滴加酚酞后变成红色,Fe电极附近滴加K3[Fe(CN)6]出现蓝色,Fe被腐蚀

C.③区Zn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Fe电极附近滴加K3[Fe(CN)6]未出现蓝色,Fe被保护

D.④区Zn电极反应式为2H++2e-===H2↑,Fe电极附近滴加K3[Fe(CN)6]出现蓝色,Fe被腐蚀

14、下列相关实验的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

A.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有白色沉淀,则AlO2-结合质子能力比CO32-强

B.向少量的稀溴水中滴入饱和苯酚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C.检验废铁屑溶于盐酸后所得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可向其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根据其是否褪色进行判断

D.加入硫酸铜可使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加快,说明Cu2+具有催化作用

15、利用下图所示联合装置制备金属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装置中通入O2的电极反应式为:

O2+4e-==2O2-

B.若不考虑能量的损失,制备24.0g金属钛,需要消耗氢气22.4L

C.甲装置工作过程中PH减小

D.乙装置中的石墨电极反应式为:

C+2O2--4e-==CO2↑

16、氯碱工业常利用阳离子交换膜电解食盐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随着电解的进行,c(NaCl)降低,需不断补充饱和食盐水

B.电解过程中采用增大阳极区溶液pH的方法,可以减少Cl2在水中的溶解量

C.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是阻止OH-移向阳极,以使氢氧化钠在阴极区富集

D.阳极表面用钛氧化物涂层处理,目的是降低电解产物Cl2对电极的腐蚀 

 

专题二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应用

1.CO(g)+H2O(g)=CO2(g)+H2(g) ΔH<0,将1molCO和1molH2O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放出的热量也随之改变

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D.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2.对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92.4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升高温度,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B.若单位时间内消耗xmolN2,同时生成2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重新达到平衡后,c(NH3)变为原平衡时的2倍

D.若达到平衡时,共放出46.2kJ热量,则有1molNH3(g)生成

3.O3也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具有高效、洁净、方便、经济等优点。

O3可溶于水,在水中易分解,产生的[O]为游离氧原子,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

常温常压下发生反应如下:

反应① O3=O2+[O] ΔH>0 平衡常数为K1;

反应② [O]+O3=2O2 ΔH<0 平衡常数为K2;

总反应:

2O3=3O2 ΔH<0 平衡常数为K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K增大

B.K=K1+K2

C.适当升温,可提高消毒效率

D.压强增大,K2减小

4.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NO(g)和足量C(s),发生反应C(s)+2NO(g)CO2(g)+N2(g),平衡状态时NO(g)的物质的量浓度c(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

B.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

C.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这时一定有v正

D.在T3时,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则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5.硫酸工业生产的步骤之一是2SO2(g)+O2(g)=2SO3(g) ΔH=-196.6kJ·mol-1,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SO2和1molO2,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在t2和t4时刻分别只改变一个条件(温度或压强),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1~t2、t3~t4、t5之后各时间段分别表示达到的平衡状态①②③)(  )

A.t2~t3时间段,平衡逆向移动

B.平衡状态①和②,平衡常数K相同

C.平衡状态①和②,SO2的转化率相同

D.t4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

6.在密闭容器中,将1.0molCO与1.0molH2O混合加热到800℃,发生下列反应:

CO(g)+H2O(g)=CO2(g)+H2(g)。

一段时间后该反应达到平衡,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5mol。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800℃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1

B.42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9.4,则该反应的ΔH<0

C.800℃下,若继续向该平衡体系中通入1.0mol的CO(g),则平衡时CO物质的量分数为33.3%

D.800℃下,若继续向该平衡体系中通入1.0mol的H2O(g),则平衡时CO转化率为66.7%

7.一定温度下,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物质的量和平衡物质的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物质的量(mol)

0.2

0.2

0

平衡物质的量(mol)

0.1

0.05

0.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可表示为2X+3Y=2Z,其平衡常数为8000

B.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C.若将容器的容积压缩至1L,则X的体积分数减小,浓度增大

D.若升高温度时,Z的浓度增大,可知温度升高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专题三 溶液中的粒子平衡

1.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的6种盐溶液pH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溶质

Na2CO3

NaHCO3

Na2SiO3

Na2SO3

NaHSO3

NaClO

pH

1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