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类初步设计说明统一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3903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类初步设计说明统一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某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类初步设计说明统一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某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类初步设计说明统一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某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类初步设计说明统一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某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类初步设计说明统一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类初步设计说明统一格式.docx

《某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类初步设计说明统一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类初步设计说明统一格式.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类初步设计说明统一格式.docx

某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类初步设计说明统一格式

XX建筑设计研究院

初步设计说明统一格式

1.本说明格式仅供建筑专业使用,其他专业的编写内容可按各专业规定自行编制,但目录、章节格式、次序、字体、字号应按此统一格式排列;统一编制要求详《初设使用说明及各专业格式要求》;封面格式各工程自定;

2.由于各工程具体情况不同,如合同要求、规模、性质、复杂程度、是否合作设计等,故各工程在具体编写时应相应做必要的调整;说明中的内容应同时在图纸中反映,避免图纸与说明不符;

3.报审到各政府有关部门的初步设计说明文件,可以是本格式内容的全部(如消防局),也可以是部分(如人防办、园林绿化、交通等部门)。

设计人应相应进行必要的整理,以保证所需信息传达的完整性;

4.设计说明中已包含的内容(如内装修做法表、门窗数量表等)在图纸文件中不必再另行编写;

5.为有助理解和提供参考方便,本格式中列举了部分实例、注释等非正式内容的参考文字(均采用斜体以示区别),使用时应注意删除或更改。

在此也向提供工程参考实例的设计部门和设计人表示感谢。

 

公共建筑类

 

第1部分设计总说明…………………………………………………(页)

1工程概况

2设计依据

3设计范围与分工

4其他

第2部分总平面………………………………………………………(页)

1建设场地概述

2规划条件要点

3执行的设计规范与标准

4总平面设计

5竖向设计

6室外工程设计内容及材料标准

7室外管线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3部分建筑………………………………………………………….(页)

1设计原则

2执行的设计规范与标准

3建筑功能设计

4建筑造型设计

5建筑材料及设施

6防水工程设计

7无障碍设施

8建筑使用人数

9建筑面积统计表

第4部分结构………………………………………………………….(页)

1结构概况

2设计依据

3设计标准

4可变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活荷载)

5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

6结构选型

7结构分析

8主要建筑材料和强度等级

9其他

第5部分给排水……………………………………………….….….(页)

1执行的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

2设计范围

3给水系统

4消防给水系统和灭火设施

5排水系统

6中水系统

7节水措施

8给排水消防系统自动监控要求

9管道材料

10需要提请在初步设计审批时确定的重要问题

附录1水量统计

附录2给排水、消防给水主要设备明细表

第6部分暖通空调与动力……………………………………………….(页)

1执行的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

2设计范围

3设计参数及设计标准

4估算指标及总负荷量

5冷热源和空调采暖水系统

6空调方案、空气处理和通风

7防排烟及通风系统的防火措施

8热能动力

9暖通空调动力系统自动监控要求

10需要提请在初步设计审批时确定的重要问题

11管道材料及保温

附录主要设备明细表

第7部分电气…………………………………………………………..(页)

1设计依据

2设计范围

3供配电系统

4照明

5防雷与接地

6弱电系统

第8部分防火…………………………………………………………(页)

1工程概况

2建筑专业防火

3设备专业防火

4电气专业防火

第9部分人防………………………………………………………….(页)

1设计依据

2人防建筑

3人防结构

4人防设备

5人防电气

第10部分节能和环保………………………………………………..(页)

1建筑热工性能

2设备专业节能措施

3电气专业节能措施

4噪声与振动控制

5废物处理

6污水处理、废气排放和卫生防疫

7建筑生态设计

第11部分概算说明………………………………………………….(页)

1总概算说明

2单项工程概算说明

 

(注:

本目录内容文字仅为参考,使用时应注意与正文部分标题的统一)

 

第1部分设计总说明

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

2.建设地点:

———————————————

3.建设单位:

———————————————

4.总用地面积:

————ha(或m²)

5.建设规模与性质:

———————————(如300间旅馆、18班中学等)

6.建筑主要功能:

——————(如办公、商场、地下车库及附属配套设施)

7.建筑类别:

(如高层民用公共建筑)

8.建筑面积:

———m²

9.建筑特征:

(以下用于单栋建筑)

建筑层数:

地上——层,地上裙房——层,地下——层

建筑高度:

——m(室外地面至外墙顶)

结构形式:

——————结构

(以下用于多栋建筑)

编号

名称

建筑面积

(m²)

结构形式

层数

建筑高度(m)

(至外墙顶)

地上

地下

10.建筑使用年限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本工程为——类,合理使用年限为——年。

(类别为1、2、3、4,年限分别为5、25、50、100)

11.总概算(投资)

(总概算投资包括和不包括的范围。

若初步设计的总建筑面积和总概算(投资)与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可研报告及对其批复中的总建筑面积和总概算(投资)有偏差,必须说明原因。

12.工程概况(根据具体工程情况编写)

(以下为示例)

“×××项目”位于北京朝阳区……内,B21、B22地块,将为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提供奥运会国际广播中心(IBC)、击剑及现代五项中击剑和气手枪等比赛项目的使用场所;奥运会后将成为北京举办国际性会议、综合展示活动的大型会议中心。

本项目主要功能有展览、展示、商业、会议、大会堂(5400人)、大宴会(3000人)、报告厅(390人)、办公等功能。

2设计依据

1.设计项目委托单(XX建筑设计研究院年月日)

2.设计任务书(建设单位年月日)

3.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可研报告及对其批复中的总建筑面积和总概算(投资)

4.政府有关批文(如市发改委立项批文京发改社会字[2007]号)

5.规划意见书(XX规划委员会2007规意字号)

6.建设用地红线图(XX规划委员会2007规意字号)

7.建设用地钉桩坐标成果通知单(XX规划委员会2007拨地号)

8.审定设计方案通知书(XX规划委员会2007规审字号)

9.人防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条件申报表(编号)

10.人防面积指标明细表(编号)

11.建设项目人民防空工程建设标准审查申请表(编号)

12.人防工程设计技术审查单(XX人防工程技术服务中心)

13.人民防空工程规划送审表(或《人防工程设计条件》)(XX民防局文号)

14.关于人防工程易地建设审查意见书(XX民防局文号)

15.关于交通影响分析评估报告意见的函(XX交通委员会京交规函【2007】号)

16.关于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XX环境保护局京环审【2007】号)

17.经批准的设计方案(XX建筑设计研究院年月日)

18.设计确认单(XX建筑设计研究院年月日)或其他形式的建设单位确认文件

19.气象基础资料

20.工程地形测量图(测量单位如XX测绘设计研究院图文号年月日)

2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勘察单位如XX勘察设计研究院图文号年月日)

22.有关市政公用设施(道路、管网等)资料(可详见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部分专业说明)

23.有关会议纪要和甲乙方文函

24.国家、行业及XX现行规范、规定(详见各专业说明)

(注:

依据工程性质不同,列出涉及的主管或有关部门的批转意见,如环保、卫生、市政、交通、电信、邮政、供水等。

3设计范围与分工

本工程设计和不设计的范围分别说明。

(以下为示例)

本工程设计包括的范围含用地红线以内的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通风、空调、强电、弱电及室外道路、竖向、管网工程。

上述内容在初步设计文件中未表示的部分将在施工图阶段中设计。

本工程设计不包括的范围有天然气、热力、供电、通讯、办公网络、公共厅堂精装修、厨房工艺、玻璃与石材外幕墙系统、擦窗机及室外园林绿化等内容。

该部分另由建设单位委托专业公司设计。

本院负责与其有关的技术接口。

本阶段初步设计工作由建筑、结构、设备、电气及经济五个专业协作完成。

(以下为示例)

本项目由我院与×国×××公司合作设计。

其中,建筑方案由×××公司完成,初步设计由我院与×××公司合作设计完成,施工图设计工作由我院完成。

设计范围(略)。

具体内容详见《设计分工协议》(2006.06.08)。

4设计原则

(设计主要构思、指导思想)

(以下为示例)

4.1严格执行现行国家、建设部及XX的相关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和规定,符合政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批文件。

4.2依据××××(顾客)《××工程设计任务书》,设计出满足业主的需求,功能完善、技术合理、经济实用的建筑。

4.3坚持以人为本和绿色、健康的理念,充分考虑北京地区城市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营造典雅大方、安全便捷、尺度宜人并别具特色的场所空间与可持续发展的办公环境。

5其他

5.1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及经济效益

5.2需由顾客在初步设计审批时提供或决定的问题

(如超面积批文、总概算投资存在的问题、尚缺的市政等基础资料、未最后确定的功能、标准、设备选型等、设计文件批复时间对设计进度的影响等)

第2部分总平面

1建设场地概述

1.1建设地点周边环境状况

(如自然与人文环境、交通、建筑、公共设施、绿化等现状和规划描述)

1.2建设场地地形、地貌

(如地形、地貌、水域、最高最低标高、总坡向、坡度等)

1.3建设用地内的现状

(如地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古树或保留树木、保留或拆迁要求、用地市政条件)

2规划条件要点

(如红线范围内用地面积、建筑控制线、建筑限高、日照条件、道路出入口位置、容积率、绿地率、停车数量以及城市设计、环保、文保等规定。

3执行的设计规范与标准(可另详第3部分建筑第1章)

4总平面设计

4.1设计原则

(设计主要构思、指导思想,满足原始条件、规划要求及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对城市景观的影响等)

(以下为示例)

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绿色、科技、人文”的时代特点,体现沉稳、庄重、美观的特色,体现本公司核心经营理念,即“……”。

布局上,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尽可能克服用地南北长、东西短而多设置南北朝向房屋有难度的问题。

4.2交通组织

4.2.1周边交通条件

(外部城市道路情况、使用者可能采用的各类交通方式的分析)

4.2.2交通设计原则

(以下为示例)

依据XX交通委员会关于对本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报告评议意见,本着“分流、高效”的原则,对交通组织根据不同功能区和不同交通方式做了精心设计。

4.2.3出入口

(包括基地出入口和建筑出入口两类)

(以下为示例)

1.行人出入口:

进入基地的行人主要是管理办公人员、银行顾客和访客。

管理办公人员及访客的出入口设在基地的东、西两侧各两个;北侧正中设一个出入口将主要提供银行顾客、访客使用。

2.非机动车辆出入口:

沿用一期自行车库,位于项目东、西两侧。

3.机动车辆出入口:

项目东、西两侧设置机动车地下车库出入口。

4.2.3人流交通组织

(以下为示例)

人流考虑五部分:

轨道交通人流、地面公交人流、小汽车人流、步行人流、自行车人流。

轨道交通人流大都到达××交通枢纽,通过××站地铁的地下人行通道直接进入大厦。

地面公交人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到达××公交枢纽,和地铁客流一样,通过××站地铁的地下人行通道直接进入大厦;另一部分达到大厦周围的公交站点,通过道路的人行道系统到达大厦。

小汽车、自行车人流直接进入地下停汽车库、自行车库,通过电梯进入办公室。

步行人流利用道路人行道系统直接进出大厦。

贵宾进出大厦通过大厦东门正门,接送车辆只在正门等候上下客,进入地下停车库停放。

4.2.4车流交通组织

(以下为示例)

车流需求的空间方向主要来自北部区域。

机动车主出入口设置在东辅路,进出交通将主要依靠东辅路组织。

东辅路设两个双车道地下车库出入口、一个地下自行车库出入口。

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采用开放式庭院绿化,不设院墙,建筑外围结合现有城市道路设置环形消防车通道。

西部机动车通过南侧路进出区域内的西侧街道;

南部机动车主要从二环路通过××立交桥进出区域,也可利用西侧街道进出;

北部机动车需要通过西侧街道进出或者通过二环路从用地东侧的×××街进出。

4.2.5停车位

(机动车和自行车的停车场库的位置、停放方式)

(以下为示例)

为减少地面停车对环境景观的影响,地面只设置少量停车位,以地下停车库停车为主。

地下停车方式为普通坡道进入式停车,主要解决内部办公人员停车,适合集中时间上下班情况下使用,单位时间停车效率较高。

机动车停车位:

以地下停车为主,停车数量按每万平方米65辆考虑,共提供停车位约400个。

立体机械式车位设计由业主指定的专业厂商配合。

自行车停车位:

地下停车为主,共提供停车位约1000个。

自行车停车位分组设置地下自行车库。

自行车与机动车停车位尺寸及数量详见交通分析图和地下车库平面图。

4.2.6道路系统

(主次道路的路宽及纵坡、消防车道等)

(以下为示例)

结合市政道路,地块内环拟建大厦形成机动车环形通道,路面宽6m,兼作消防通道。

地下车库两处出入口坡道均为双向,净宽6m,均设于地块西侧,以充分发挥区内路作用,从而缓解城市主干道压力。

4.3建筑布置

(如楼栋分区、功能分区、日照、通风、分期建设规划等)

(以下为示例)

在狭长的用地内,分散布局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建筑主体尽可能多的南北朝向,确保了建筑主体的自然采光和通风,使其形成一组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建筑群。

L形母题的应用,使建筑体量尽可能的减小,且使得空气在各楼之间形成环流,有利于组织场地通风。

借助各平台及低层的各共享空间,形成了理想的气流组织,有助于室内空气质量的提高。

4.4绿化与环境设计

(如城市设计、空间组织、绿地与植物配置、景观环境、灯光照明等)

(以下为示例)

4.4.1绿地景观设计原则

1.建筑用地范围内除必要的交通道路及景观广场外均为绿化用地。

东侧沿二环路设有集中绿化带。

北侧设有绿化广场,西侧车道外和南侧入口广场外也设有绿化带,四周绿化带可联成一体。

2.拟种植乔木为主。

尽量减少大面积草坪,以节约用水。

3.在有限的空间里,运用合理有效的分析方法,朴素、新颖、开放的设计手段,创造简洁、活泼、幽雅的休闲环境。

4.园林景观工程待土建工程全部完工后,再进行二次深化设计,并请园林专业工程公司施工。

4.4.2屋顶绿化与水景

地下一层餐厅处设计了下沉式叠水景观,局部布置屋顶绿化,建筑物四周与出入口外设旱喷泉等水景。

屋顶绿化与旱喷泉等水景由专业厂商配合深化设计。

4.4.3绿化指标

绿化用地面积4561m²

其中:

实土绿地面积(含喷泉广场)2939m²

   覆土3米以上的绿地1622m²

其他绿化面积2265m²

(详见绿化总平面图与绿地及环境分析图)

4.4.4主体设计手法

1.硬与软的关系

不同的材质,石材、草坪、水体、喷泉等等,它们在质感及颜色上的不同,形成对比。

2.疏与密的关系

由于植物及小品的布景方式、位置、大小各有不同,通过不同空间的对比,使的景观在人们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并且与建筑主体形成呼应。

4.4.5景观构成分析

1.视线分析

视线主要体现的是人们在环境中的第一感受,视线感受是否舒适,是评定环境设计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之一。

2.种植分析和植物的季相变化

草坪、绿篱、地被、散种、树阵、竹林。

在整体种植配置中,加入一定量的色叶树种,丰富了整体景观的颜色层次。

3.植物的基本配置

乔木:

国槐,银杏,悬铃木等,也可以种植一定量的常绿树种。

灌木:

紫薇,珍珠梅等。

地被:

鸢尾,玉簪,山麦冬等。

竹类:

早园竹等。

4.4.6局部景观说明

1.主楼前广场

以硬质铺装为主体,在铺装的形式上,采用整体衬托局部的手法,大面积的花岗岩块石为底,局部镶嵌石条,形成对比,同时,在正中央可以有一水景。

2.南侧小花园

各种不同的元素有着不同的质感与颜色,石材、水面、花卉、竹子。

3.水道景观廊

曲折的水面,在视觉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映射出主体建筑的倒影。

4.北侧的树阵与旱喷泉

北侧的旱喷泉,动静相结合,四周有树列包围,形成自己的区域。

在没水的情况下,是一个良好的休息空间。

4.4.7夜景灯光设计

与景观相呼应,灯光以不同形态出现,如庭园灯、草坪灯、地埋灯、光纤、水下灯等。

5竖向设计

5.2设计依据

(如现有和规划的城市道路和市政管道的标高、地形)

5.3竖向布置方式

(地形利用或改造的方式)

(以下为示例)

根据本项目用地地形图,确定室内地坪±0.000=48.30,与一期绝对标高相同。

室内外高差最高处1.6m。

5.4总平面雨水排水与回收利用方式

(如自然排水、市政排水,雨水回收利用的考虑)

(以下为示例)

道路广场雨水排放以自然排水为主,雨水排向周边绿地,坡度按常规设计,广场铺地采用与一期相符的材料,铺设考虑雨水渗透的功能;主要绿地设计标高低于道路,以利于雨水的渗透、回收和利用。

(以下为示例)

结合地形、地貌,采用综合技术措施,合理利用雨水。

1制定雨水径流管理计划,减少雨水径流的流量和流速。

2增加现场雨水径流的渗透量,保持透水和植被面积。

3采取技术措施收集场地中不透水区域的雨水,选择合理的雨水利用方案。

4合理规划地表雨水径流途径,减少受污染几率,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的自然渗透量。

5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收集雨水并进行处理利用。

5.5设计标高

室内相对标高±0.000等于绝对标高xx.xxx。

与周边城市道路、用地标高的关系。

6室外工程设计内容及材料标准

6.1设计的范围与内容

(如道路、广场、停车场、围墙、小品等)

6.2材料和标准

(可列表说明)

7室外管线(由设备、电气专业编写)

7.1设备室外管线(由设备专业编写)

7.2电气室外管线(由电气专业编写)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称

数量

单位

备注

1

规划总用地面积

ha

2

其中:

市政代征地面积

ha

3

绿化代征地面积

ha

4

建设用地面积

ha

5

建设用地

道路、广场、停车场用地面积

ha

6

绿化用地面积

ha

7

总建筑面积

8

其中:

地上建筑面积

9

地下建筑面积

是否包含人防建筑面积

10

人防建筑面积

含人防出入口

11

建筑物基底总面积

12

建筑密度

%

13

建筑容积率

14

绿化率

%

15

人均建筑面积

m²/人

16

人均绿地面积

m²/人

17

机动车停车数量

18

其中地上停车

19

地下停车

20

机动车停车指标

辆/万m²

21

自行车停车数量

22

其中地上停车

停车场按1.8m²/辆计

23

地下停车

停车库按2.0m²/辆计

24

自行车停车指标

辆/万m²

25

单位造价(以医院为例)

元/床

(注:

13容积率计算一般不包括地下建筑面积;25单位造价可包括:

学校元/生;宾馆元/标准间;剧院元/座;体育馆造价/人等。

第3部分建筑设计

1执行的设计规范与标准

本工程设计执行现行国家、建设部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及XX有关标准、规定。

主要的规范、标准包括但不限于: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或《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年版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版)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建筑专项规范,如《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

●XX《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3版)

●《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运行[2003]2116号

●《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市规发(2003)258号

●《XX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专业技术措施》(2006年版)

●《BIAD设计深度规定》(2008)

2建筑功能设计

2.1平面布置

(主要分区情况与分区原则、柱网的选择、模数系统的考虑)

(以下为示例)

2.1.3标准层模数系统:

建筑基本模数为1.350m,5.40/8.10/10.80m柱网,控制模数网格1.35m×1.35m,采用弹性开放模式下的建筑模块集成系统,外围护采用1.35m模数单元幕墙系统,室内采用模块隔墙系统(1.35m×2.8m),模块天花和模块地面(0.675m×0.675m)。

机电专业设计智能化和配套模数模块。

标准层共用部分(核心筒)设计:

重点在于向使用者提供方便性、舒适性、功能性以及表示标准层使用面积比的效率性,该设计核心筒严格控制在标准层面积的30%,建筑使用方的效率最大化。

2.2各层功能分区与内容

(可列表分别予以说明)

(以下为示例)

地下部分为三层,包括汽车库及设备、电气机房等功能。

地上部分主要为内部办公使用及其配套设施,首层部分空间对客户开放。

具体各层平面使用功能如下:

(1)首层及夹层包含了办公楼的大堂、对外营业厅、接待厅等公共空间;一夹层东西塔楼为办公空间,部分房间为营业厅贵宾服务。

(2)二层弧形为能够同时容纳600多人就餐的大餐厅,两侧塔楼为部门办公单元。

(3)三层为两层通高的交易大厅,塔楼南侧对应上部三夹层(四层)还布置了办公室、会议室和休息区。

(4)五层至九层为各部门办公层。

包括普通办公室,经理室和会议室,每层3个办公部门。

其中塔楼,共5层10个部门,围绕中庭展开布置;弧形部分为中间走道双面办公,共5层5个部门,布置10人至30人的大办公室和4个人员较少的部门用房。

(5)十层为高管层,设有高管办公室共12套及配套设施,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