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的文化解读 文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3836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国崛起的文化解读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国崛起的文化解读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国崛起的文化解读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国崛起的文化解读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国崛起的文化解读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国崛起的文化解读 文档.docx

《大国崛起的文化解读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国崛起的文化解读 文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国崛起的文化解读 文档.docx

大国崛起的文化解读文档

大国崛起的文化解读

——论文化建设在中国崛起中的作用、作为和担当

肇(zhao)始于美国华尔街的国际金融危机渐行渐远,但注定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里程碑式的大事件。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成果,是中国经济越来越走向世界,中国模式越来越受到世界关注,中华文化越来越产生世界影响,也使中国进一步站在了国际社会讨论和处理重大问题的前台。

依托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建立和积聚的政治优势、经济实力、民意基础、国际影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举重若轻的重要大国。

“中国崛起”已从早先西方媒体零星的议论,日渐成为国际国内的共同关注,成为无法绕开的话题、不可阻挡的趋势。

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看待文化在中国崛起中的作用?

如何评价文化在中国崛起中的作为?

如何推动文化建设在中国崛起中有更大担当?

就中国崛起中的文化解读这一主题,报告几点初步的学习体会和思考,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从认识层面看,没有有效的文化建设,就没有真正的大国崛起。

2010年5月24日,由日本国际论坛和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纪念日美安保条约修订50周年圆桌会议”,把“日美同盟与中国崛起”列为圆桌会议的两主题之一。

日本方面在基调报告中指称,“中国似乎已经确立了一个基本方针,即在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秩序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同时力争改变现有的国际秩序”;美国方面则在基调报告中强调说,“中国崛起本身就意味着国际秩序的现状发生了变化。

”日本、美国这两个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对中国崛起的热切关注,只能说明,中国崛起已不再只是传说。

大国崛起和更替是人类长河中的一种常态政治现象。

孟子说,“以仁假力者霸,霸必有大国。

”(软实力的说法可以追述到孟子说的“以仁假力者霸,,霸必有大国”。

仁,就是软实力;力,就是硬实力。

仁须假于力,这才叫大国。

光仁没有力,这不行;光力没有仁,也不行。

大宋时,很仁义,也民主,知识分子地位高,就是这时军人地位不行。

辛弃疾是一个很能打仗的人,最后弄成词人)俾斯麦也说过,“国家是在时间的河流上航行,国家的兴衰起落似乎变化无常但又十分自然。

”关于大国崛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普遍认同这么几点:

一是崛起意味着改变原来的态势,原先的格局被打破了,即在一国崛起的同时,必然有其他国家的相对衰落;二是大国崛起应当是全面的崛起,是经济发展、军事强大和文化复兴的复合现象,其中某一单项的崛起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崛起;三是大国崛起是一种持久而连续的现象,不是稍纵即逝的晓风晨露、白云苍狗。

决定大国崛起的因素很多,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看,没有文化就没有大国的真正崛起。

(一)从逻辑上看,没有文化的崛起是不存在的。

没有精气神的人,就像《红楼梦》里丢了通灵宝玉的贾宝玉,徒有其表、毫无用处;没有文化的国家,就像一盘散沙,虽大而不足畏。

文化,是一国立国之本、崛起之魂。

文化关系国家指向。

文化的核心是思想理论体系,它是旗帜、是方向。

没有了文化,崛起就失去了方向,就像迷失在大海中的航船,注定没有出路,结局只能折戟沉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进行的伟大实践,也是当代中华文化创造的伟大成果,更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引领着中国这艘航船驶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强国的彼岸。

文化关系国家安全。

文化是民族之魂,是凝聚民族的血脉和纽带。

文化底蕴深厚、繁荣昌盛必然大大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形成国家安全的无形屏障,提高国家整体安全度。

失去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基本的价值观念,必将导致国家意志的瓦解、民族凝聚力的削弱、国民心理的崩溃,造成民族和国家名存实亡。

文化关系国家实力。

文化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源泉,它所蕴含的思想观念、聪明智慧、民族精神,引领和支撑着一个国家经济、军事、科技的创新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它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它所表达的政治理念、文化传统、价值标准等是国家影响力和感召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无形资产和永久性财富,影响着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

文化关系国计民生。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民生关乎国之大计、民之福祉,不仅包括群众的基本物质生活,也包括群众的基本精神文化生活。

人们不仅需要丰衣足食,而且需要求知求乐、实现自身价值,需要有精神信仰、价值追求、道德标准。

可以说,文化民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幸福安康,关系到国家的盛衰兴亡。

(二)从体系上看,没有文化的崛起是不完整的。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美好,不仅要看经济社会发展,还要看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

大国的崛起,既指看得见的综合国力的崛起,也指隐藏在其后的无形力量的崛起。

如果说富强可以作为衡量一国崛起标志的话,那么富强也不能单纯从经济意义上来理解。

富强,应既指物质上的富裕,也指精神上的富裕;应既指经济上的富足,也指文化上的富足。

我们常说,“文化的一半是经济,经济的一半是文化”。

在很多情况下,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等都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很多时候不能区分,也无法区分。

文化对政治、经济、社会有着强烈的关联和促进作用。

具体来说,一是文化开阔大国的视野,促进大国向外界拓展;二是文化改变社会生活方式,促进政治体制改革;三是文化增加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形成一定的社会认同;四是文化能提高一国人民的创新力,提升科学发展水平。

历史表明,大国的崛起不仅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且伴随着文化的昌盛,既是经济现象、也是文化现象。

党的十七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设计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这一顶层设计的创新意义在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像打造一张桌子,只有四条腿都一般长,桌子才能放稳放平。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只有把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里每个部分都做好了,国家才能强盛。

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共同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同发展、全面提升。

(三)从历史上看,没有文化的崛起是不长久的。

大国的崛起,必然以文化的崛起为先决条件。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福泽喻吉说过,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

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其中,最关键的是“人心”的改变。

思想理念的创新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在一国崛起过程中的作用不不容忽视。

西欧国家的兴起,无不是以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17至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为先导的。

从大国崛起的历程和轨迹中,我们不难发现,谁创造了领先世界的先进文化,谁就能走在世界的前列,谁就能成为世界性强国。

没有文化的崛起是不稳固的。

秦帝国“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就是例证。

当秦一统天下时,力量不可谓不大也,所向披靡的军队,高度集权的统治,严刑峻法的治理,这让秦始皇有了将皇位传之万代的愿望。

但“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导致秦二世而亡的原因就在于,“质而无文,行之不远”,依靠拳头打下来的江山,如果不从人心来收服,不用文化来感化,而是焚书坑儒、以愚黔首,只能召来拳头的抗争。

杜牧由是在《六国论》中感叹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文化是大国的骨骼,失去皮肉尚可支撑,失去骨骼就会轰然倒地。

前苏联的解体,其教训可谓深刻。

当其强盛之时,挟华沙条约成员国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分庭抗礼,其势可谓赫赫扬扬,其状可谓煊煊嚣嚣。

但几乎是在一天之内,改旗易帜、江山易主,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心已失、民意不在。

前苏联的解体,不是败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而是败在美国的文化攻心之上。

反观美国,从华盛顿到林肯、罗斯福,美国国家意识迅速增长起来,抓住一战、二战的机遇,在其所谓的自由文化引导下,不断进行创新,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奠定了今天在国际上颐指气使的霸主地位。

文化是大国崛起的乳母。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

可以想象,如果文化缺位,大国崛起就是在沙滩上建高楼、跳进水里捞月亮,徒劳无功、贻笑大方;如果文化弱势,大国崛起充其量只是个跛足的巨人,站不稳、走不快、行不远;如果文化缺乏,大国就是一支愚昧的军队,即使侥幸获胜,也是昙花一现、不能长久。

二、从实践层面看,有效的文化建设,大大加快了中国崛起的进程。

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大国的崛起就是综合国力的崛起。

按照美国新自由主义学说代表人物约瑟夫·奈的理解,一国的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即支配性实力,如基本资源、军事力量、科技力量等)和“软实力”(即精神性力量,如国家凝聚力、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受认同程度等),也包括将硬实力和软实力巧妙结合的巧实力。

另外,国家形象力和国民素质力,也是大国崛起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一甲子岁月轮回,三十年凯歌猛进。

经过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国家统计局7月5日发布公告,初步核实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405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速度为9.1%。

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已经或正在得到彻底改变,中国崛起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考察中国快速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中国文化在自身解构与重建的同时,有力地助推了中国崛起的进程。

(一)文化产业成为国家硬实力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正成为国民经济领域的新军和新贵,其势如日中天、其态气象万千。

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可圈可点、成效可喜可贺。

一是对国民经济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文化产业依然保持了2004年以来高速增长的势头,2009年增幅高达17%,远超过同期GDP8.7%和第三产业8.9%的增幅,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越来越大,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北京、上海、广东、云南和湖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对当地GDP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5%,其中,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2.6%,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达到了16.63%。

二是带动相关产业效益增长。

在危机中,文化产业不仅自身快速发展,而且带动了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综合贡献率更高。

2008年中国网络游戏出版产业的实际销售收入为183.8亿元,但它为电信、IT等行业带来的直接收入却高达478.4亿元。

就是在文化产业内部,一个项目也能轻易带动一个产业链。

《杜拉拉升职记》就是典型一例,从最初不足2000字的博文,到今天已经卖了350万册的畅销书,“杜拉拉”的传奇,还在于其图书、话剧、电影等文化衍生产品,已创造了3亿元的市场价值。

三是带动投资结构转型。

文化产业在危机中的优异表现和高回报率,吸引了各类资本越来越多地投向文化产业,不仅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也带动了投资结构的转型,日益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4%,远高于投资热门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8%的增幅。

四是有效拉动国内消费。

在金融危机中,文化的“口红效应”,使其具有与实体经济逆势而动的特征,拉动文化消费、拓展国内消费市场的成效蔚然可观。

据中国社科院《文化蓝皮书——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总额约6076亿元,同比增长8.5%。

也就是说,文化市场是实实在在的市场形态,带来了看得见的真金白银。

(二)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软实力核心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时代精神和引领时代潮流的中国文化,已经构成国家软实力中最重要之一部分。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大。

迄今为止,我国在世界各地一共建立了近3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不仅有力地普及了汉语言教学,还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由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一些文化理念也逐渐被世界上有关人士所认同。

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作为金律纳入《世界宗教宣言》。

中国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养生文化、医学文化、气功文化、武术文化等,也逐渐在世界上产生重要影响。

二是中国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逐步增加。

中国的影视、出版物、绘画、文艺、中医等文化产品逐渐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欢迎和肯定。

2009年5月商务部发布的《文化产品及服务进出口状况年度报告(2009)》表明,2008年中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规模稳步扩大,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2.6%,达158.4亿美元。

其中进口略有下降。

在跨境文化服务贸易方面,2008年文化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29.5%,达到48.16亿美元。

三是文化建设取得瞩目成就。

理论和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文学艺术日益繁荣,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建立,文化及相关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强。

2009年,中央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20.73亿元,用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支持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全国信息资源共享、社区和乡镇文化站(室)、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与文化软实力相辅相成、相映成趣的,是其他形态软实力的共赢共生。

从经济角度看,以社会主义的政府指导并辅以灵活的市场适应为特征的发展模式更能体现中国的软实力;从政治角度看,注重政治稳定性和国家选择发展道路的灵活性,这对希望在保持政治控制的同时推动脆弱的经济发展的第三世界国家极富吸引力;从外交角度看,通过扩大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投票权,中国在世界金融治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发言权,中国在多边论坛中的国家召集能力日益增强。

(三)文化展示成为提高国家巧实力重要平台。

按照约瑟夫·奈的定义,巧实力既有别于以军事、经济、科技实力为主的“硬实力”,也有别于以信息传播力、文化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为主的“软实力”,它是将软实力与硬实力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特殊力量。

中国人以东方文化特有的智慧与谋略,传播中国声音、表达中国关切、反映中国诉求,不断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维护国家利益、捍卫民族尊严。

研究表明,每一次国际盛会,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其中的哪个范畴,都是国家软实力的一次展现,更是一种巧实力的发挥,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角色定位、治理手段。

2009年底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可以看作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之间的巅峰对决,对于“减排”、“新能源开发”等议题双方都针对自己的发展现状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在这次会议上,中国通过与金砖四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衷共济、密切配合,坚定维护发展权益,其主张和声音越来越为世界所认知、尊重和理解。

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塑造意义深远,是中国继2008年举办奥运会后又一次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良好机会。

与历届世博会相比,上海世博会既有各国独特文化的展示,又有生活价值观的交融,不仅仅是一个新概念、新技术的世界博览,更是一次促使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对话的绝好平台。

我们能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外交活动、文化交流等等具体活动中感受到中国巧实力的发展渗透在各行各业、也被众多国家的民众所关注。

(四)文化交流成为提升国家形象力重要窗口。

国家形象对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

良好的积极的形象,将得到更好的肯定、支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社会事务和国际事务中占据有利的地位,甚至产生主导作用。

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中国以文化柔性的力量交流情感、沟通心灵、巩固友谊,它通过介绍和推广中华文化,为展示当代中国和平、发展、合作的新形象架起了桥梁。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于丹在一次电视访谈中说,以前去欧洲国家,进餐馆吃饭,服务员上来就用日语问候,他们很自然地觉得你有张东方面孔,肯定是日本人。

这几年再去这些国家,在餐馆里他们会先用英语问一句你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当回答说是中国人时,他马上就用中文说“你好”。

这个细节的变化,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文化正在海外受到重视。

外国媒体评价说,北京过去给人留下的是一个小心谨慎、低调从事、逃避责任和爱搭顺风车的国家形象,而它现在已经变为一个更加大胆、过于自信(有人说是傲慢)和反对现状的强国形象:

中国在迫使西方后退,宣扬自己在诸多方面的不同理念和政策,并广泛寻求测验美国的领导能力。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6月17日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一年中,中国的国际形象总体积极。

根据此次对22个国家的2.4万人进行的调查,除中国外的21个国家中有15个国家的大多数或较多民众对中国持积极看法。

中国在阿拉伯世界、非洲、拉美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民众形象较好,尤其是在巴基斯坦、肯尼亚和尼日利亚。

但在西方国家,尤其是近邻韩国和日本,民众形象评价较低。

其中,日本有69%的人对中国持负面印象。

这或许是因为中国经济总量即将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让他们沮丧而产生的酸溜溜感觉吧。

(五)文化熏陶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力基础手段。

考察一个社会究竟能展现出多大的的核心竞争力,说到底要探究生活在这一社会中的人们的生活意向和生活方式如何,隐藏在生活方式背后的生活境界、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直接显示着竞争力的高低。

文化在以文化人、提高国民素质方面成效显著。

一是人文素质明显提高。

从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到现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接近100%,中国的整体国民素质随着知识结构的提升得到了飞速发展。

据联合国发展署公布的《2009年人文发展报告》,2007年世界人文发展平均指数为0.732,中国为0.753,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全球排名中92位,比2006年提升了6位。

二是精神生活获得丰富。

许多地方把读书活动提到实现公民文化权利、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高度,把民生工程从基本物质生活保障提升到精神文化层次,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了在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上,向着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据中宣部舆情局和国家统计局2009年社会各阶层思想动态调查显示,85.4%的人对目前精神文化生活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

三是精神风貌发生改变。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

人们的思想观念实现了从封闭、僵化到求真务实、勇于变革、开拓创新的历史性跨越;人们的价值观由总体上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解放全人类为核心的一元化思想向科学、民主、文明、生态、公平等新的多元化思想和价值尺度转变;人们的文化观从泛政治化、排斥否定抵制西方及外来文化转变为自信、开放、包容。

中国人民正在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

总的看来,文化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是影响力,更是生产力。

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文化的支撑作用在不断显现,文化的引领功能正在发挥,文化的渗透功能得到彰显,并呈加速推进之势,成为中国崛起不可或缺的战略支点,大大加快了中国崛起的进程。

三、从现实层面看,文化建设要自觉担当起引领、支撑和保障中国崛起的使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中国崛起中,不要只听到赞美声,得意忘形、不知所以。

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已经或正在得到改变,我国的硬实力明显增强,但我国文化落后的状况尽管发生了重大改变,但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更关键的,我们很多人还没有做好准备。

中国驻法国前大使吴建民说,中国现在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全世界都缺乏准备,我们自己更缺乏准备。

因此,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关乎国家兴亡的危机感、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感,努力为中国崛起做好文化准备。

(一)文化建设要练好内功,凝神聚气,成为中国崛起之魂。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认为,中国惊人的崛起实质上是经济崛起,中国在国际上形象的改善,主要来自于经济成就。

奥氏此语并非完全充满偏见。

在整个国际社会的大局中,我国的文化地位与经济地位还不相称,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影响力越来越大,与此相比,文化的发展和影响力显得相对滞后,距离文化大国和文化强国还有相当距离。

第一,从个体的角度看,要致力于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

一个人发家并不难,但要摆脱掉暴发户的形象,成为受人尊重的绅士,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华丽转身的。

从目前我国的发展情况看,我们在经济方面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小,但在文化方面的差距却在拉大,突出地表现在人们的文化水平、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等方面,这些差距不仅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国际形象。

比如说,低俗之风盛行。

当下中国的文艺风尚乃至社会风尚里,一股低俗以至于恶俗的美丑不分、以丑为美的歪风邪气已经演化为泛滥成灾的态势,正在日益侵蚀健康的社会风气,健康的民族文化精神。

凤姐、芙蓉姐姐等把无聊当有趣的低俗人物,闫凤娇、兽兽等寡廉鲜耻的恶劣形象,让人感受到正当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混乱和崩溃。

有人概括说,“人类社会过去谈个体,后来被窄化到只谈主体,现在却只谈身体。

”虽然此语刻薄,但却针砭时弊。

当前社会文化的种种表现,迫切需要我们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好公益性的文化事业,确保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用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

第二,从社会的角度看,要致力于增强主流文化的引领作用。

正常情况下,主流文化应该是社会文化的中坚,起着定海神针、中流砥柱的作用。

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主流文化一定程度上出现失势、被边缘化的趋势,呈现出“空洞化、理想化、隔膜化”的隐忧。

华东师范大学的调查发现,目前中国16岁以上的人有31.4%信教,人数超过3亿,而且这一数字仍在增加。

在20多年前,中国的基督徒还仅仅是社会边缘群体,如今已经遍布了各个阶层和职业,并以年轻人和高素质的城市职业人才为主体。

导致信教快速增加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伴随经济改革出现的过分扩大的物质主义,巨大的贫富差异形成的精神真空等,这也表明主流文化在这类人群面前的无力无为。

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噪音杂音不断涌现,不断冲击和挑战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

当前主流文化出现的种种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捍卫国家的基本价值体系、国家发展模式、文化传统上的选择权和主导权,切实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第三,从世界的角度看,要不断提高中国文化的向心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识别码、身份证,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特性、丧失了自己民族认同,结果只能是走向消亡。

不得不说,在一部分人中缺乏文化自信和认同。

对外来文化趋之若骛,对自己的文化妄自菲薄,国内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在大众消费活动中,人们首选的产品依然主要是外国品牌。

更要命的是,出现了移民热的现象。

自上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的两拨出国移民潮以来,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三拨移民高潮在近年已成愈发汹涌之势。

不同于第一拨混杂偷渡客的底层劳工和第二拨国门初启之时的“洋插队”,这一次移民潮的主力由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组成,有人形象地说是“有钱的”、“有才的”都出去了。

知识精英和财富精英大量移民海外,某种程度上昭示了一些社会问题,它们希望通过移民途径得到的,也许正是当今中国社会缺失或不完善的。

当前中国文化遇到的尴尬,迫切要求增强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否则,大国崛起就会空心化,崛起之魂就立不起来。

否则,即便中国制造统治了世界,但在精神上仍然是别人在统治中国。

(二)文化建设要服务经济,主动作为,成为中国崛起之基。

中国崛起,最根本的要靠经济的发展。

美国文化的强势与其经济的强势是密切相关的。

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中国文化热,也是与当时中国经济的发达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正是中国的繁荣和进步,才使欧洲人“睁开眼睛看世界”,发现了一个文化灿烂、文明昌盛、经济发达、国家富强的中国。

中国要想真正崛起,就必须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

当前最紧迫的,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文化在参与和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大有可为,也必须有所作为。

一是文化宣传要为转方式营造浓厚氛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