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的主要物质大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3301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的主要物质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的主要物质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的主要物质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的主要物质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的主要物质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的主要物质大全.docx

《初中化学的主要物质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的主要物质大全.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的主要物质大全.docx

初中化学的主要物质大全

初中化学主要的物质大全

(颜色+可溶性+其它主要性质)

(可适用于零基础)

单质篇:

氧气(O2):

无色无味气体,可支持呼吸,助燃性。

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氢气(H2):

无色无味气体,最轻的气体,可燃性。

不溶于水。

氮气(N2):

无色无味气体,不支持燃烧,也不能助燃。

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不活泼。

铁(Fe):

银白色金属物质,不溶于水

铝(Al):

银白色金属物质,不溶于水

铜(Cu):

紫红色(说红色也行)金属物质,不溶于水

金(Au):

金黄色金属物质,不溶于水

银(Ag):

银白色金属物质,不溶于水

硫(S):

(淡)黄色非金属物质,不溶于水

炭(碳)(C):

黑色非金属物质,不溶于水

磷(P):

白磷呈白色,着火点在40℃左右,易自燃;

红磷呈红色,着火点在240℃左右。

两者均不溶于水。

镁(Mg):

银白色金属物质,不溶于水。

锌(Zn):

银白色(有的是说蓝白色)金属物质。

初中阶段可当作不溶于水。

钠(Na):

银白色金属,质地软。

可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但初中阶段一般不考这个。

无需太重视)

 

化合物篇:

(又分几小篇)

某化物篇:

二氧化锰(MnO2):

黑色或黑棕色固体;不溶于水。

助燃性。

氯化钾(KCl):

白色晶体;可溶于水,溶液无色。

氧化镁(MgO):

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氮化镁(Mg3N2):

黄色固体;可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氧化铜(CuO):

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氧化钙(CaO):

白色固体;可溶于水,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三氧化二铁(Fe2O3):

又名“氧化铁”。

棕红色或红色固体(但严格地说是棕红色)。

不溶于水。

四氧化三铁(Fe3O4):

黑色固体。

不溶于水。

(该化合物较复杂,大学会有更多说明)

氯化钙(CaCl2):

白色固体;可溶于水,无色溶液。

氯化银(AgCl):

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氯化铁(FeCl3):

黑棕色固体;可溶于水,黄色溶液。

氯化亚铁(FeCl2):

绿色固体;可溶于水,浅绿色溶液。

氯化镁(MgCl2):

白色(有的说青白色)固体,可溶于水,无色溶液。

氯化锌(ZnCl2):

白色固体;可溶于水,无色溶液。

氯化铝(AlCl3):

白色固体;可溶于水,无色溶液。

氯化铜(CuCl2):

蓝色固体,可溶于水。

稀溶液呈蓝色,浓溶液呈绿色。

注意:

以上为金属化合物,不是金属。

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气体。

易溶于水,不支持燃烧,也不能助燃。

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气体。

不溶于水,可燃性,有毒。

二氧化硫(SO2):

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可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无色溶液。

三氧化硫(SO3):

无色易挥发的晶体。

可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无色溶液。

二氧化氮(NO2):

棕红色气体,易溶于水。

酸:

碳酸(H2CO3):

无色无味溶液,通常条件下易分解。

弱酸。

盐酸(HCl):

又名“氯化氢”、“氢氯酸”。

无色溶液,易挥发出具有刺激性、腐蚀性的气味,且有毒。

强酸。

硫酸(H2SO4):

无色无味,粘稠状溶液,具有吸水性、脱水性。

强酸。

硝酸(HNO3):

无色无味溶液,强酸。

磷酸(H3PO4):

无色粘稠状且无味溶液,中强酸。

亚硫酸(H2SO3):

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溶液。

弱酸。

化学性质不稳定,易被氧化成硫酸。

硫化氢(H2S):

又名“氢硫酸”。

无色气体,可溶于水,有剧毒、可燃性、弱酸。

初中阶段的拓展题有机率遇到。

碱:

氢氧化钠【NaOH】:

白色固体;可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无色。

具有强烈腐蚀性,易潮解,强碱。

氢氧化铜【Cu(OH)2】:

蓝色固体,不溶于水。

弱碱。

氢氧化钙【Ca(OH)2】:

白色固体,可溶于水并放热,溶液无色,强碱。

氢氧化铁【Fe(OH)3】:

红褐色或红色固体(严格上说是红褐色);不溶于水;弱碱。

氢氧化镁【Mg(OH)2】:

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弱碱。

氢氧化钡【Ba(OH)2】:

白色固体,可溶于水,无色溶液,强碱。

氢氧化钾【KOH】:

白色固体,可溶于水,无色溶液。

强碱。

氢氧化亚铁【Fe(OH)2】:

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弱碱。

氢氧化铝【Al(OH)3】:

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虽然属于碱,但具有酸碱两性(初中一般不考这个,了解即可)。

盐:

锰酸钾【K2MnO4】:

墨绿色固体;可溶于水,绿色溶液。

高锰酸钾【KmnO4】:

暗紫色固体;水中呈紫红色。

不溶于水。

氯酸钾【KClO3】:

白色固体;可溶于水,无色溶液。

硫酸铜【CuSO4】:

白色固体;可溶于水,蓝色溶液。

遇水变蓝。

通常用于检验水分。

硫酸亚铁【FeSO4】:

白色固体;可溶于水,浅绿色溶液。

硫酸钠【Na2SO4】:

白色固体;可溶于水;无色溶液。

碳酸钙【CaCO3】:

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碳酸氢钙【Ca(HCO3)2】:

白色固体,可溶于水,无色溶液。

硫酸锌【ZnSO4】:

白色固体;可溶于水,无色溶液;不溶于酒精。

硫酸铝【Al2(SO4)3】:

白色固体;可溶于水,无色溶液。

硝酸银【AgNO3】:

白色固体;可溶于水,无色溶液。

硝酸铜【Cu(NO3)2】:

蓝色固体;可溶于水,蓝色溶液

硫酸钾【K2SO4】:

白色固体,可溶于水,无色溶液。

碳酸氢钠【NaHCO3】:

白色固体,可溶于水,无色溶液。

硫酸钡【BaSO4】:

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和酸。

亚硫酸钠【NaSO3】:

白色晶体;可溶于水,无色溶液;有毒。

磷酸银【Ag3PO4】:

黄色固体,不溶于水。

氯化银【AgCl】:

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和酸。

其它:

氨气【NH3】:

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碱性。

(还有许多非特殊性或者不主要的物质就不一一列举了,但要知道,溶液中,除了铁离子、亚铁离子、铜离子有特殊的颜色外,其它离子一般呈无色,其固体呈白色)

 

附:

中考化学复习策略与方法

  中考的复习要稳抓课本、课堂和作业,巩固强化实时的知识点,要将专题和综合复习结合起来,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解题的能力;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一些中考化学的复习策略方法。

  一、复习策略

  1.复习计划要有“针对性”。

要针对课本,狠抓“双基”,基本知识是学习的基础,复习阶段就不能只满足会背诵,而应当通过分析、研究后,挖掘、推理出知识间内在本质的联系,将分散的知识点系统串联,整理归纳出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复习酸、碱、盐性质这一问题时,用图表展示知识结构,就能将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充分暴露,起到固本拓新的作用。

  2.复习典型问题要体现“技能性”。

要仔细研究书中的例题和精心推理习题(当然也包括教师提供的典型例题),它们是具体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所现,又能充分体现对知识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我们与中考“接轨”。

做题切记不能泛泛地重演一遍,而是要通过思考探究转化的过程,总结出转化用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然后归纳出一般性质规律。

  3.复习全过程要体现“实效性”。

要抓住自己在复习中认识到的问题不放,直至解决出成果,尽量做到在考前少留问题。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复习时通过平日的练题、测试,找出自己的“病根”,找出产生“病根”的原因,再认真加以反复练习(有针对性地练习)。

抓“实效性”还要在复习中狠抓重点知识、重点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因为这些内容往往能起到“龙头”的作用,抓住了前后左右的知识可牵动一片。

  二、复习方法

  1.课本要“预、做、复”。

每堂新课之前,要做到先预习,特别要把难点或不懂之处用彩笔划出,以便上课时更加注意。

每节内容后面的练习自己可以先做一做,做到看懂70%的新内容,会做80%的练习题。

每节新内容学完后,我们要按照课本内容,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一步一步地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复习,对概念、实验、方程式做出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好能把课本上的例题自己做一遍,对课本上的概念、实验、结果梳理一遍,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2.课堂要“听、记、练”。

要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课堂上着重听,必要时还需做好笔记,并通过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

化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单把概念、分子式、实验现象背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才能减少出现的错误。

  3.作业要“思、问、集”。

作业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多从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从典型题目中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得到联想和启发。

同时,还应多树立化学解题思想,如整体的思想、分类的思想等常用方法。

对于难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

改变条件、添加条件、结论与条件互换,原结论还成立吗?

另外,对于自己作业、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最好能准备一本错题集,以便今后复习中使用,做到绝不出现第二次类似错误。

  4.提高复习兴趣,克服“高原现象”。

所谓“高原现象”,简单来说就如同一名射手在进行一系列射击训练时,开始成绩逐渐上升,但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成绩却不再上升,甚至下降,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高原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同学们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复习的认识,主动进行复习;另一方面,要以“新”提高复习的积极性。

诸如制订新的复习计划,采用灵活的复习方法,抓住新颖有趣的内容和习题,把知识串连起来,使书“由厚变薄”。

  5.加强双基,全面复习。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复习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化学的规律。

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复习内容,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

  6.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突出重点,主要是指突出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突出不易理解或尚未理解深透的知识。

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思索问题,由此探索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一题多用之法。

要讲究设问艺术,多在思考的转折点上设问,在理解的疑难处设问,在规律的概括时设问,从旧知引入新知时设问,在有比较、有联系时设问,在学生练习时发现带有普遍性错误的问题设问。

  7.注意专题、重视综合。

专题复习可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

在复习阶段,由于时间少、任务重,所以学会科学合理巧妙地利用有限的时间是十分重要的。

同学们既要重视课上和大块的休息时间的利用,更不能轻视早上、中午、回家至晚饭前的零碎时间,哪怕利用这零碎的时间解决一道题、一个知识点,集少可以成多嘛。

复习阶段采用“滚雪球”的复习方法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