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安陆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3090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安陆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安陆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安陆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安陆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安陆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安陆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题.docx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安陆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安陆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安陆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题.docx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安陆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题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安陆市2017——【最新】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史书记载政府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

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

A.改革制度

B.开凿运河

C.加强中央集权

D.发展生产

2.隋朝末年,一位洛阳商人要到余杭做生意,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3.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这些现象表明()

A.唐太宗比较重视发展生产B.唐太宗比较注重整顿吏治

C.唐太宗比较注意减轻人民负担D.唐太宗比较注重任用贤才和纳谏

4.温总理曾说:

“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政治思想家一致的是()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5.下图为某一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它出现在

A.西汉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6.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统一国家的建立

7.下边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两幅图片。

根据图片的内容判断,该同学探究的主题应是

A.气势恢弘的盛唐气象

B.由盛到衰的大转折

C.民族交往与交融

D.开放与交流

8.“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

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一局面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

9.“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

”这里的“他”指的是

A.忽必烈B.元昊C.赵匡胤D.阿骨打

10.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鉴真东渡”资料卡片。

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鉴真东渡的

A.时代B.目的地

C.弘扬内容D.贡献

11.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鲜明,下列佳句最能体现唐代文学特色的是

A.“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将上下而求索”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苏辙《栾城集》记载:

(澶渊之盟)后“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材料中的“藩”是指

A.契丹族B.党项族C.女真族D.汉族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宋代南方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这一问题时,得出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环境安定②中原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引进日本人的优良稻种,提高了粮食产量④南方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4.春节期间,收到长辈们的压岁钱是大多数小孩记忆犹新的快乐事情。

下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它出现在我国四川地区。

四川地区使用纸币始于

A.唐朝前期B.北宋前期

C.隋朝前期D.元朝前期

15.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成吉思汗的主要贡献是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汗国③正式定国号为元④灭亡南宋,完成统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②③

16.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由波斯人、阿拉伯人和汉、蒙、畏兀尔等民族逐渐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匈奴族B.回族C.藏族D.满族

17.元朝建立后,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理,设置的行政机构是

A.行省制度B.北庭都元帅府C.澎湖巡检司D.宣政院

18.在【最新】的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内有一幅巨大的电子屏幕,显示的是北宋画家的《清明上河图》。

利用高新技术使画中的景物动起来,再现北宋首都汴京的繁华景象。

其作品原作者是

A.关汉卿B.阎立本C.司马光D.张择端

二、综合题

19.自古以来,人才的选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摘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科举制的创立有何重要历史作用?

材料二:

贞观时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在政治上,……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摘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2)材料二中,武则天在科举制方面创立了一种什么制度?

材料三: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进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摘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3)宋代科举制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其表现在哪些方面?

(4)读史明智。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能获得哪些重要结论或有何认识?

20.对内交流,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与民族强大的必由之路。

隋、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注重加强国内交通(交流)和对外交往的朝代,从隋代的以内陆交通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

交通的发展与对外交流,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该运河利用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枢纽。

——摘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1)隋朝修建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重要作用?

材料二:

阅读《唐朝对外交往示意图》

(2)材料二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三个国家,它们分别是

①②③

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个国家,用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

史实:

材料三: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中国商船的足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政府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加以管理,国家财政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

“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3)材料三反映出外贸所得在宋代的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时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1.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政治篇)

贞观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

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中央行政制度,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与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1)唐朝“在政治上完善的中央行政制度”具体指的是什么?

请写出唐朝出现的两个著名盛世的名称。

(经济篇)

(2)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勤劳智慧,成就斐然。

两宋时期不仅农业发达,手工业也非常繁荣。

下列四地有“瓷都”美誉的是()

A.泉州B.广州C.景德镇D.东京

(科技篇)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

(3)列举宋代一项重大科技发明,并说明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

1.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他的统治被称为“开皇之治”,A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开凿运河的是隋炀帝,不是隋文帝,B项符合题意;故选B。

2.A

【解析】

根据题干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从北到南依次是四段运河,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其中,永济渠在洛阳以北,所以南下余杭不必经过永济渠。

故选A。

3.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特别注重任用贤才,材料中他任用房玄龄、杜如晦做宰相,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都体现了唐太宗比较注重任用贤才和纳谏。

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

ABC项与题文材料内容涉及的角度不符故排除。

所以本题应选D。

4.D

【详解】

依据题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国之命在人心”的内涵与唐太宗时期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思想一致,D项符合题意;A项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孔子的教育主张;B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统一思想的主张C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孙子的思想主张。

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5.B

【解析】图片是曲辕犁。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

故B符合题意;西汉还未出现曲辕犁。

故A不符合题意;宋朝和元朝在唐朝之后,是唐朝出现的曲辕犁。

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盛,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盛世局面的出现。

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以“和”为贵的民族关系。

如文成公主入吐蕃等;对外的友好交往关系。

如玄奘西游到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等;辉煌的隋唐文化,如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在时代。

因此在我国封建社会里,隋唐时期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期。

选项C符合题意;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点,A排除;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中国早期人类的时期,B排除;统一国家的建立是指秦汉时期,D排除。

故选C。

7.C

【解析】图片人物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为唐蕃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探究的主题应是民族交往与交融,故C符合题意;盛唐气象包括经济、民族关系、文化等方面,作为探究主题不恰当。

故A不符合题意;由盛到衰的大转折与图片人物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开放与交流侧重对外关系,图片人物与民族交往有关。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详解】

依据题干中的“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方镇”是指藩镇,可知反映的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

A符合题意;宦官专权材料中没有体现,B不合题意;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人民无法生存,发动了黄巢起义。

C不合题意。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D不合题意;由此分析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9.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手下的将士把一件黄袍披在他身上,高呼“万岁”,他建立了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因此黄袍加身是赵匡胤,故C符合题意;忽必烈、元昊、阿骨打与题干的“960年、黄袍加身”无关。

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为弘扬佛法,六次东渡,终达日本,为中日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

分析卡片内容,鉴真东渡的时代错误。

故A项符合题意;卡片中鉴真东渡的目的地、弘扬内容和贡献都是正确的,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A。

11.B

【详解】

最能体现唐代文学特色的是唐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朝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故选B。

12.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是双方势均力敌的结果。

盟约缔结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为双方带来了相对和平的环境。

故材料中的“藩”是指契丹族;党项族建立的是西夏,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签订。

故B不符合题意;女真族建立的是金,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签订。

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藩”是指契丹族,“汉”是指汉族。

故D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关键词“澶渊之盟”“藩”,结合澶渊之盟的签订双方,认识材料中的“藩”是指契丹族,“汉”是指汉族。

13.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环境安定;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于北方,这些都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占城稻是从越南引进的而不是日本,所以答案是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14.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随着商业的发展,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故B符合题意;唐朝前期和隋朝前期还未出现纸币,故AC不符合题意;元朝出现在宋朝之后,不是最早使用纸币的朝代。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蒙古族首领,1206年统一蒙古,在斡难河源头召开大会,建立蒙古汗国,被尊称“成吉思汗”。

故①②是成吉思汗的主要贡献。

正式定国号为元的是忽必烈,故③不符合题意;灭亡南宋,完成统一的是忽必烈,故④不符合题意。

排除BCD;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16.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

当时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

故B符合题意;匈奴族在秦汉时期就出现了,与波斯人、阿拉伯人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藏族的祖先是吐蕃,故C不符合题意;满族的形成与波斯人、阿拉伯人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C项符合题意;B项是管理新疆的机构;D项是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A项政治制度,不是行政机构;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需熟悉元朝对边疆的管辖机构,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

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为了管理西藏,设立宣政院,掌管西藏军民的各项事务。

为了管辖新疆,设立北庭都元帅府。

18.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写了北宋首都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故D符合题意;关汉卿是元朝的剧作家,故A不符合题意;阎立本是唐朝的画家,故B不符合题意;司马光是北宋的史学家,著作是《资治通鉴》,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9.

(1)进士科的创立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殿试制度

(3)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局面(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分)

(4)国家要注重改革和创新;要扩大人才选拔途径,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要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的“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

科举制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度,亲自面试考生,开创了殿试制度,对科举制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这些措施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局面。

(4)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武则天开创了殿试制度。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我们从材料中得到的启示是:

国家要注重改革和创新;要扩大人才选拔途径,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要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等。

20.

(1)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①天竺②新罗③日本

史实:

(举出国家,史实)

①天竺:

玄奘西游“取经”

②新罗:

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唐学习中国文化(仿唐制建政治制度、科举制、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③日本:

鉴真东渡,传播唐文化;日本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唐学习中国文化(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参照汉字创日本文字、生活习俗汉化等

(3)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商业繁荣;造船业发达;指南针的应用;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阻碍及战乱;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意也可)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分析材料二的《唐朝对外交往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①处是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

图中的②处是新罗,也就是今天的朝鲜。

图中的③处是日本。

唐朝时期,天竺、新罗和日本与中国交往密切。

与天竺交往的史实是:

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取经”。

与新罗交往的史实是:

新罗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唐学习中国文化,他们回国后,仿唐制建政治制度、科举制;新罗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

与新罗交往的史实是:

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日本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唐学习中国文化,他们回国后,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参照汉字创日本文字、生活习俗汉化等。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有:

政治经济重心的南移;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宋代商业繁荣;造船业发达;宋代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辽、金的阻碍及战乱的频繁;宋朝政府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等。

21.

(1)三省六部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C

(3)活字印刷术(或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或指南针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中国封建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泉州和广州是著名的大商港,东京是北宋的都城。

故选C。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传到欧洲。

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宋发明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

指南针后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指南针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点睛:

解答第一问需要认识唐朝沿用并完善两位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唐朝出现的盛世局面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解答第二问正确识记瓷都名称即可。

解答第三问需要识记宋代的科技发明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认识这些成就对世界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