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考考试说明解读与复习策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2901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中考考试说明解读与复习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地理中考考试说明解读与复习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地理中考考试说明解读与复习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地理中考考试说明解读与复习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地理中考考试说明解读与复习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中考考试说明解读与复习策略.docx

《地理中考考试说明解读与复习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中考考试说明解读与复习策略.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中考考试说明解读与复习策略.docx

地理中考考试说明解读与复习策略

2014年地理中考说明解读与复习策略

一、2014年考试说明与2013年考试说明对比

(一)相同点

1.从五大方面进行阐述,即指导思想、命题原则、命题依据、考试范围与要求、试卷结构。

2.考试内容:

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地球地图部分占10%、世界地理部分占40%、中国地理部分占45%、乡土地理部分占5%。

3.乡土地理考查内容为黑龙江省地理。

4.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满分为100分。

5.试题难度比例:

易中难试题所占分值比例约为8∶1.5∶0.5。

6.试卷包括选择题和综合题等题型,其中综合题包括填空、读图、析图、材料解析、问答、探究、连线等题型。

题型分数比例:

单项选择题占40%、填空题占10%、综合题占50%。

(二)不同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即《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014年考试说明对七上的处理采用章节对应的方式进行,更为细化。

明确提出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总计40分,明确指出版式为4版。

具体内容比较如下:

1.地球与地图部分:

考试说明

2014年

2013年

 

(一)地球和地图

⒈地球和地球仪

(1)用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

(4)学会用经纬网确定任意一点的位置。

2.地球的运动

(1)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产生的地理意义。

(2)记住南北回归线和极圈的度数及五带的名称、范围。

3.地图的阅读

(1)了解地图的三要素,知道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学会在地图上量算距离和辨别方向。

知道不同地图的用途,根据需要选择常用的地图。

(3)能根据目的选择使用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培养阅读地图和运用地图能力。

4.地形图的判读

(1)学会在地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在地图上识别五种主要地形类型。

(2)学会等高线的的判读,识别等高线地形图的主要形态,山顶、陡崖、山脊、山谷、鞍部。

⒈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用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用事实和地图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概念、经度与纬度的划分;记住重要的经纬线;会运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⒉地图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会计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并能填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顶、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盆地;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对照2013年考试说明,2014年考试说明在地球和地球仪部分着重提出了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地球运动部分提出了记住南北回归线和极圈的度数及五带的名称、范围,在地图的阅读部分提出了了解地图的三要素,知道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世界地理

考试说明

2014

2013

(二)世界地理

1.陆地和海洋

(1)大洲和大洋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运用世界地图说出并能填注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及主要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⑵海陆的变迁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知道六大板块名称及分布、板块构造学说主要内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天气与气候

(1)多变的天气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柱状图,并说出世界降水的变化规律;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4)世界的气候

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说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并举例分析对气候的影响;说出气候变暖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居民与聚落

(1)人口与人种

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社会及经济的影响;会计算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知道世界上的三大人种并说出其特点和主要分布地区。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运用地图说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知道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⑶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⒋地域发展差异

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⒌认识区域

A.认识大洲: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B.认识地区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C.认识国家

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1.海洋与陆地

(1)海陆分布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运用世界地图说出并能填注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及主要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⑵海陆变迁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知道六大板块名称及分布、板块构造学说主要内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气候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⑵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⑶主要气候类型

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说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并举例分析对气候的影响;说出气候变暖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居民

(1)人口与人种

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社会及经济的影响;会计算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知道世界上的三大人种并说出其特点和主要分布地区。

(2)语言和宗教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运用地图说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知道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⑶聚落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⒋地区发展差异

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2)国际合作

列出一些重要国际组织名称;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⒌认识区域

(1)认识大洲

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⑵认识地区

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举例说出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说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⑶认识国家

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其成因;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的概况;

用实例说明某一国家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举例说出某一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对照2013年考试说明,2014年考试说明在区域发展差异部分增加了“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删除了“列出一些重要国际组织名称;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在认识区域的认识大洲部分将河流改为水系,删除了“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在认识地区部分将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中的行为动词描述和说出改为归纳和解释,突出了对地理思维的考量。

并删除了“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在认识国家部分删除了“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其成因”,将“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改为“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增加了“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将“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的概况”中的概况改为特点,将“用实例说明某一国家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中的社会环境删去了。

3.中国地理

考试说明

2014年

2013年

(三)中国地理

⒈疆域与人口

(1)疆域与行政区划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记住我国的陆地面积、领水面积和管辖的海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⑵人口与民族

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政策,理解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和人口在500万以上少数民族并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⒉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⑴自然环境

运用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了解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及我国主要内流河;

描述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并能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和防治问题;

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⑵自然资源

举例说出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⒊经济与文化

⑴经济发展

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状况,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能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会选择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2)文化特色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能简单分析各地饮食文化与农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⒋地理差异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⒌认识区域

⑴位置与分布

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2)联系与差异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根据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运用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3)环境与发展

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和主要名胜古迹;

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西双版纳、新疆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⒈疆域与人口

(1)疆域与行政区划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记住我国的陆地面积、领水面积和管辖的海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⑵人口与民族

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政策;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和人口在500万以上少数民族并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⒉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⑴自然环境

运用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并能填注我国的主要河流,重点掌握黄河、长江水系图,并能说出长江、黄河的基本概况及开发和治理状况。

 

⑵自然资源

举例说出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⒊经济与文化

⑴经济发展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会选择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主要铁路运输网的分布格局。

(2)文化特色

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等地方特色,并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⒋地理差异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⒌认识区域

⑴位置与分布

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2)联系与差异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根据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运用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3)环境与发展

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和主要名胜古迹;

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西双版纳、新疆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对照2013年考试说明,2014年考试说明在人口与民族部分增加了“理解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自然环境部分增加了“了解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明确提出了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增加了对长江、黄河水文特征的描述,并增加了“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在自然资源部分增加了“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以及“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并删除了“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在经济与文化的经济发展部分强调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主语落在了特点上而非是13年的概况,增加了“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对于工业的分布也着重于特点的描述,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由13年的“用实例说明”转变到14年的“了解”,考查水平有所降低。

在经济与文化的文化特色部分重点强调“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并增加了“能简单分析各地饮食文化与农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删除了“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4.乡土地理

考试说明

2014年

2013年

(四)乡土地理

乡土地理考查内容为黑龙江省地理。

认识黑龙江省行政及地形轮廓图,并填注有关地理事物名称;

分析、评价家乡地理位置的特点;

并说出我省主要城市分布和著名的旅游区及特色;

举例说明自然条件对家乡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

说明家乡人口数量、人口变化的基本情况;

结合实际说明家乡的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

举例介绍家乡在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情况;

举例说出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

乡土地理考查内容为黑龙江省地理。

认识黑龙江省行政及地形轮廓图,并填注有关地理事物名称;

分析、评价家乡地理位置的特点;

并说出我省主要城市分布和著名的旅游区及特色;

举例说明自然条件对家乡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

说明家乡人口数量、人口变化的基本情况;

结合实际说明家乡的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

举例介绍家乡在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情况;

举例说出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

乡土地理部分14年考试说明与13年相同,考查内容依然是黑龙江省地理,主要从地理事物、地理位置及其特点、主要城市、旅游区及其特色、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人口、环境问题、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考查。

二、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联

(一)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以课标中中国地理的自然环境部分为例,对照教材对应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为教师理解课标内容、分析教材提参考,希望能为大家备战地理中考提供一定的帮助。

课标分项内容

课表具体要求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行为动词

内容

其它重要信息

维度目标

学习水平

教学内容

考核点

教学后应达到水平

三、中国地理

(二)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

1.自然环境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概括

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中国地形图

技能

掌握

八上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地形的类型和分布特点,地势的主要特征

掌握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说出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运用材料

知识

掌握

八上第二章第二节气候

气候的组要特征,各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掌握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找出归纳

我国主要的河流,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在地形图上

知识

过程与方法

掌握

八上第二章第三节河流

外流河内流河及其分布特征

掌握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说出

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资料

知识

掌握

八上第二章第三节河流

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理解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了解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知识

了解

八上第二章第三节自然灾害

常见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了解

以上的分析仍然存在诸多待斟酌的地方,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和我交流沟通,如果大家感兴趣也可以自己进行对比分析,因为需要逐字逐句的整理、分析,所以我想会对大家理解课标,整合、分析教材,确定课标与教材的关联性有一定的帮助。

(二)关于教材还有几点需要注意的:

1.2014年考试说明中提到地理结业考试内容为: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黑龙江省地理,我们现在的课本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所以大家要秉承着“教什么,考什么”的思想,我们现在用的是新版教材,考的也应该是新版的。

2.考试说明中涉及西双版纳、新疆,但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没有明确提及,尤其是八下的教材进行重新的结构组合,区域的特色更为突出了,新增了东北三省、长江三角洲地区、塔里木盆地和三江源地区,删去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珠江江三角洲、西双版纳和长江沿江地带,将最后一章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