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5高二语文《六国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2654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115高二语文《六国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00115高二语文《六国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00115高二语文《六国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00115高二语文《六国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00115高二语文《六国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115高二语文《六国论》.docx

《100115高二语文《六国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115高二语文《六国论》.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0115高二语文《六国论》.docx

100115高二语文《六国论》

六国论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培养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的能力;

3、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宋代散文和作者。

2、导读并分析第1、2段。

【内容及步骤】

一、  本单元主要从形与神关系的角度欣赏古代散文。

“散”为多数散文的基本特征。

“散”,不是散漫杂乱,而是指或整或散,或缓或急,自然从容、姿态横生。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指的是散文形与神、内在与外在的相互关系与特征。

“气脉”又称“文气”,是贯注作品的思想情感、精神气质,文气贯注,作品就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学法:

提要钩玄(提要:

指出纲要;钩玄:

探索精微)、反复诵读。

   结合学案第五单元指导。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照顾到不同的体裁和风格。

《六国论》《伶官传序》属于议论文,在结构和行文上比较严谨规范,通过提要钩玄,逐段梳理归纳,文章的构思和脉络即能清楚地显示出来。

《祭十二郎文》是抒情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记叙文,两文都是随着情感和思绪的流动,把恳挚的亲情、友情与一些琐事夹杂在一起叙述,四篇文章虽然有偏重于议论或偏重于抒情的不同,但都是情理兼用。

《六国论》借古论今,在秦与六国之间,恶秦而亲六国;对六国又是责之复哀之,从而形成沉痛激切的文气。

教学中可以此为例,指导学生领悟本文的“气脉”。

《伶官传序》回顾后唐庄宗从取得成功到迅速转为失败的过程,总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感慨良多,虽议论而同时有很强的抒情性。

《祭十二郎文》在抒写对亡侄的哀悼和人生感喟中,隐含着对生死祸福难明难测的理性思考。

《文与可》,围绕画竹,结构全篇,阐发绘画理论与缅怀悼念文与可紧密结合在一起,情理兼用的特征更为明显。

唐宋散文八大家:

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其中最有名的四家:

韩柳欧苏。

“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

海:

广阔而浑厚。

泉:

清丽而隽永。

澜:

起伏而多致。

潮:

汹涌而澎湃。

已学过作品:

韩愈《师说》、柳宗元《小石潭记》、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轼《赤壁赋》、

二、苏洵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苏洵(1009--1066),大器晚成的散文家。

字明允,号老泉。

27岁时立下决心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苦读,学业大进。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三字经》

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

有《嘉祐集》。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颇喜言兵”。

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欧阳修指出:

苏洵之文“博辩宏伟”。

曾巩认为:

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导入

关于秦与六国:

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六王毕,四海一”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

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

在六国,“争割地而赂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

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篇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

提出背景:

宋朝建国后,采取“虚外实内”的政策,调集重兵驻守京城,造成了边关空虚。

契丹(辽)、西夏乘虚而入,屡犯边疆。

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威胁汴京开封。

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真宗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

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1043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以物供敌,以钱富敌,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

本文是篇论史的文章。

但其本意并不在悲六国的灭亡,而在借此论宋朝赂辽(契丹)、西夏的不当。

借古喻今,针砭时政。

四、听读课文。

正音。

五、疏通文字

【注评】

六国破灭,破灭:

灭亡。

○开篇即扣文题。

非兵不利,兵:

武器。

战不善,弊在赂(lù)秦。

 赂秦:

贿赂秦国。

此处指割地求和。

语出贾谊《过秦论》:

“争割地而赂秦。

”○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赂”字之上;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总贯全篇。

立论突兀精当,语言简洁精警,“赂”字总涉全文。

赂秦而力亏,而:

表顺承关系,就。

亏:

损耗。

 破灭之道也。

 判断句,省主语“此”。

道:

道路,途径。

○顺承上文,提出论据,申述中心论点。

 或曰:

有人说。

这是设问。

或,不定代词。

“六国互丧,互:

交替,一个接一个地。

丧:

灭亡。

率(shuài)赂秦耶?

”率:

一概,全都,副词。

耶:

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历史上真正直接赂秦者只有韩、魏、楚三国,这岂不与论点相悖逆?

笔锋一转,故问设疑,议论风生,发人深思。

 曰:

这是对设问“或曰”的回答。

 “不赂者以赂者丧。

不赂者:

指齐、赵、燕三国。

以:

因。

○自答释疑,提出又一论据来申述中心论点,使之完备,无懈可击。

盖失强援,盖:

原来,表示对原由的解释。

副词。

 不能独完。

完:

保全。

○对论据略加申说。

至此,紧扣中心论点的两个方面,点明了“弊在赂秦”的两重涵义。

 故曰‘弊在赂秦’也!

” ○归结一笔,再次重申中心论点,理由充足,语气肯定,斩钉截铁。

   

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并从“赂”与“不赂”两个方面加以简要的论证,为全篇论述举纲张目。

秦以攻取之外, 以攻取:

用攻战的方法取得。

以,用,凭着。

小则获邑(yì),则:

就。

邑:

泛指一般城市。

古代地方区域,小的叫邑,大的叫城或都。

大则得城。

○概述秦在“攻取之外”因受赂所得之利。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较:

比较。

与:

介词,用法同“于”。

其实:

指它的实际数量。

○作一比较,见秦受赂所得之多,“战胜而得”之少。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亡:

丧失。

这一分句承上分句省动词谓语“较”。

○亦作一比较,见诸侯因赂秦所亡之多,“战败而亡”之少。

两个“百倍”,对比强烈,震聋发聩,突出“赂秦”之“弊”。

则秦之所大欲,则:

那么。

所大欲:

最大的欲望。

○因受赂所得之多所致,与前一个“百倍”相应。

诸侯之所大患, 所大患:

最大的祸患。

○因“赂秦”所亡之多所致,与后一个“百倍”相应。

 固不在战矣。

 固:

本来,当然,副词。

○由上文“得”与“亡”的对比,顺势推导出结论,阐明“大欲”“大患”都在“赂”而不在“战”;从秦与诸侯两方面辩明了“赂”“战”的利弊,雄辩地论证了“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

上为一层,从以地赂秦的史实及双方的得失,来论证赂秦之弊。

 思厥先祖父。

厥:

其,他的,他们的,代词。

先:

对已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祖父:

泛指祖辈、父辈。

○以“思”字宕开一笔,拓出下文。

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

斩荆【jīng)棘(jí),荆棘:

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成丛莽。

 以有尺寸之地。

以:

连词,表顺承。

尺寸:

极言其小。

○痛其先辈创业之艰难,得地之不易。

子孙视之不甚惜,视:

看待,对待。

 举以予人。

 举:

拿起。

以:

连词。

予:

与,给。

 如弃草芥。

草芥:

比喻轻微而没有价值的东西。

芥,小草。

○斥其后代败弃之轻易,赂秦行径之可耻。

比喻形象生动,亦有助于说理。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广。

坐实上句内容,并与“以有尺寸之地”形成强烈对比。

 然后得一夕之安寝。

 一夕之安寝:

一夜安稳觉。

○“一夕”,极言时间之短暂。

“五城”“十城”之失,仅换得“一夕”之苟安,得不偿失,十分明显,见割地赂秦可悲可鄙。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起视”“又至”,语带夸张,与前文之“大欲”“大患”相照,极言秦之侵夺一刻也不停息;诸侯赂秦徒然消耗自己的力量,却不能换来喘息之安。

文笔形象生动,酣畅有力;在叙事之中抒情寓理。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然则:

既然如此,那么……。

译文可只译为“那么”。

暴秦之欲无厌,厌:

通“餍”,满足。

 奉之弥(mí)繁。

奉:

献,送。

之:

指秦国。

弥:

愈,更。

侵之愈急。

之:

指赂秦各国。

○以“然则”将笔锋一转,意进一层。

“有限”与“无厌”,“弥繁”与“愈急”,两两相对,一连四句排比对偶,道尽暴秦无厌之欲,诸侯赂秦之失。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

分,引申为分辨、清清楚楚等意思。

 至于颠覆, 颠覆:

倒翻,倾败,引申为灭亡。

 理固宜然。

宜:

助动词,应该。

然:

代词,作谓语,这样。

○赂秦弱己,自取灭亡,祸患无穷,恶果严重。

以此归结上文。

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了有力的论证。

上为二层,阐述以地赂秦的错误及其恶果,进一步论证了赂秦之弊。

 古人云:

以下所引数句,战国时苏代和孙臣都对魏安釐(xī)王说过类似的话。

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以地事秦,事:

侍奉。

犹抱薪救火,犹:

如同。

薪:

柴火。

薪不尽,火不灭。

”○意犹未已,援引古人之语以印证论点的正确,使之无可辩驳。

比喻贴切,形象生动,道理说得深入浅出,感情真挚深沉,使人震动。

此言得之。

 这话说对了。

此言:

指上“古人云”数句。

得之:

得其理。

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戛然止住,收束本段。

上为三层,引用古人之语小结,再次说明赂秦之弊。

剖析韩、魏、楚三国割城赂秦破灭的史实,着重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进行申述,从而有力地论证“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

齐人未尝赂秦。

未尝:

不曾。

终继五国迁灭, 继五国:

接在五国之后。

迁灭:

灭亡。

与下文的“革灭”同义。

“迁”和“革”都有“改变(政权)”的意思。

何哉?

 ○承上设问,再掀一波,由对赂者的论述转到对不赂者的论述,与首段设问紧相照应。

 与赢(yíng)而不助五国也。

与赢:

结交秦国。

与,交好。

赢,秦王的姓。

这里指秦国。

○“与”而“不助”,与赂者无异;依附秦国,坐视五国被灭而不救,是齐“迁灭”的原因。

五国既丧,既:

已经,已然。

 齐亦不免矣。

 ○结果齐亦孤立无援,势在必亡。

先以齐之亡事单出,说明“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

上为一层,分析齐国灭亡的原因。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始:

起初,副词。

远略:

长远的打算。

略,谋划。

 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叙守土抗秦之不赂者,褒赞之情溢于言表。

次写燕赵之事,先合后分,写法与前有异。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是故:

因此。

斯用兵之效也。

斯:

这。

效:

效果,作用。

○极赞“用兵之效”,证明“非兵不利,战不善”。

 至丹以荆卿为计,言燕太子丹用派荆卿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

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公元前227年,秦灭韩攻赵之后,兵逼易水攻燕,燕太子用荆卿刺秦王,事败,秦盛怒攻燕,燕王喜杀丹以谢罪,徙居辽东。

荆卿,荆轲,卫国人。

 始速祸焉。

始:

才,副词。

速:

招致。

○错误地改变抗秦策略,企图以个人谋杀来解救危难,终成祸因。

先分写燕国。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可见“兵”是“利”的,“战”是“善”的。

 后秦击赵者再,再:

两次。

李牧连却之。

李牧:

赵国良将,曾几次打退秦军。

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攻赵,李牧率兵抵抗,相持年余不分胜负。

后赵王中了秦的反间(jiàn)计,杀了李牧。

第二年,王翦破赵军,虏赵王,灭了赵国。

却:

击退。

○用武形势大好,亦证明“非兵不利,战不善”。

洎(jì)牧以谗诛。

洎:

及,到,介词。

以谗(chán):

因遭受谗言,介宾词组作状语。

诛:

用于被动意义,被杀。

邯(hán)郸(dān)为郡。

邯郸:

赵国都城,故址即河北省邯郸市,城周达数十里。

言邯郸变为秦国之一郡,意谓赵国灭亡。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中反间计,错诛良将,用武不终,导致灭亡。

字里行间,渗透惋惜之情,意在阐明对敌坚持斗争的重要。

次分写赵国。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dài)尽之际,且:

况且,而且,连词。

革灭:

除灭,消灭。

殆:

将近,几乎,差不多。

际:

时。

 可谓智力孤危,智力:

智谋和力量。

孤危:

孤立无援而危险。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诚:

实在。

不得已: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不得不如此。

○亦说明“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与首段结语“故曰‘弊在赂秦’”呼应关合。

“战败而亡”与“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相对照,更显出赂奏的恶劣与可耻。

“诚不得已”一语,充满作者的惋惜与同情。

写法再由分而合,灵活多变,引人入胜。

上为二层,分析燕赵灭亡的原因。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向使:

假使当初。

三国:

指韩、魏、楚三国,它们都曾割地赂秦。

爱:

珍惜。

○以“向使”虚拟一笔,根据作者的看法提出假设,先言韩魏楚不割地赂秦而乞求“一夕之安寝”。

齐人勿附于秦,附:

依附。

○次言齐不“与赢”而“助五国”。

刺客不行,刺客:

怀挟兵器进行暗杀的人,此指荆轲。

不行:

不去秦国。

○再言燕不“以荆卿为计”。

 良将犹在, 犹:

还。

○卒言赵不“谗诛”李牧。

则胜负之数(shù),数:

定数,命运。

 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当:

通“倘",假如。

 或未易量(1iàng)。

或:

或许,也许。

量:

衡量,估计。

○由以上假设推导出结论:

六国与秦,胜负难定。

从论点的反面翻出一层新意,申说了不赂秦未必灭亡的道理,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作了有力的反证。

笔锋宕转,精神饱满,笔力豪肆,气势雄浑。

将六国并写,其章法与前又有不同。

上为三层,以假设从反面总结六国的破灭,提出抗秦救亡图存之道。

剖析齐、燕、赵三国因“失强援,不能独完”的史实,着重对“不赂者以赂者丧”进行了申述,从而有力地论证了“弊在赂秦”中心论点。

呜呼!

○以感叹起句,语势激昂,扣人心弦。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

礼遇,以礼相待,名词活用为动词。

奇才:

非凡的人才。

并力西向, 并力:

齐心合力。

并,齐,同。

西向:

向西对付秦国。

秦在函谷关以西,六国在东。

则吾恐秦人食(shí)之不得下咽(yān)也。

恐:

恐怕,担心。

反语。

食:

吃饭。

动词。

之:

相当于“而”。

下:

咽下,动词。

咽:

咽头,名词。

○紧承上段之末的设想发抒感慨,言六国本有很好的条件,如果不赂秦而联合抗秦,必将大有作为。

行文摇曳多姿,兴味无穷。

 悲夫!

夫:

啊,语气词,表感叹。

○又一慨叹,流露出无限惋惜之情。

语势又转一面。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

却。

为……所:

表被动。

积威:

积久的威势。

指秦国长期以来对六国的威胁。

劫:

胁迫,挟制。

○承上启下,继又回到史实,揭开“赂秦”病根之所在。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日、月:

日日、月月,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言六国终因赂秦之失而招致灭亡,实在令人痛惜!

与第二段文意照应,重申赂秦之弊。

为(wéi)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为国者:

治理国家的人。

为,治,动词。

无:

通“勿”,不要。

“使”后省兼语“之”(代自己)。

○借题发挥,大声疾呼地告诫当国者,应吸取这惨痛的历史教训!

针对历史发抒感慨,惋惜六国的失策,主要是“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讽劝“为国者”应以此为训,对敌要敢于斗争。

以上为论史评古,以下则是刺时砭今了。

夫(fú)六国与秦皆诸侯,夫:

助词,用在全句之首,表示要阐发议论的语气。

亦叫发语词。

○意犹未尽,又以“夫”字领起一段。

 其势弱于秦。

于:

表示比较,介词。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第一个“之”,代词,指代秦国。

第二个“之”,助词。

○行文略作回荡,以六国虽弱,如不赂而战,犹有可胜的评古推开,引出下文对时政的评论。

苟(gǒu)以天下之大,苟:

假若,如果,连词。

以:

介词,凭借。

○言北宋拥有一统天下,比六国要强。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意谓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从:

跟随,沿袭。

故事:

旧事,前例。

 是又在六国下矣!

意谓连六国也不如了。

是:

这,代词。

○言宋若步六国后尘,结局更为悲惨。

以北宋与六国相比作结,警告北宋当局应从中吸取教训,改弦更张,去赂用兵,不可一味乞求苟安,资敌自亡。

评论中肯,言简意赅;语调沉痛,情重意浓,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借古讽今的良苦用心,为一篇之警策。

针对现实发抒感慨,指出北宋“以天下之大”而重复六国赂秦破灭之“弊”的不当。

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亦是写作的本意所在。

【译文】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

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道路。

有人说:

“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

”回答说:

“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因为它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

所以说:

‘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

秦国除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割地贿赂),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都市,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

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就不在于战争了。

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因而才有一点点土地。

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

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上一夜安稳觉。

待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打来了。

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止境;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

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

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应当这样。

古人说:

“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

”这话说得在理啊!

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

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

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

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

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

赵国曾经与秦国五次作战,败了两次,却胜了三次。

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

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赵王杀害,都城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

况且燕赵正处在其他国家被消灭了的时候,可说是智谋已尽,力量单薄,战败而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啊。

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秦国,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

唉!

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呢。

可悲啊!

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

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

如果凭着一统天下的大国,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五、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

2、串讲

1句:

排除其他说法,简明扼要,直指问题所在。

提出论点: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句:

进一步阐述,赂者:

赂秦——力亏——破灭。

3.4句:

假借有人提问质疑,作者自答:

不赂者:

失强援——难独完——以赂者丧。

5句:

重申论点,予以强调。

3、小结。

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和分论点。

总分总结构

哪些是赂者,哪些是不赂者?

灭亡顺序?

“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

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

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

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

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

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赵、燕、齐三国也相继灭亡。

4、齐读,背诵。

五、学习第二段

分论点一: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朗读

2、串讲

3、分层

从秦的角度证实赂秦的结果和秦的野心。

从诸侯角度写赂秦的情形和结果。

引古语证赂秦之危害。

4、几组对比

秦受赂所得——战胜而得

诸侯赂秦所亡——战败而亡

态度祖父创业艰难——子孙如弃草芥

窘况频繁割地——一息安寝

矛盾土地有限——贪欲无厌

结果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5、小结

本段就赂秦的国家(韩魏楚)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先从双方角度写赂秦的情形和后果,运用对比手法,紧扣“赂秦而力亏”来谈,有理有据,最后引证,以比喻手法指出严重后果,言简意赅,一针见血,同时起到了小结本段的作用。

全段语势流畅,充分展现了赂秦之国在错误策略指导之下苟且求安而不得、疲于奔命的困窘状态。

话不在多,赂秦之弊显而易见。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译第3—5段。

【内容及步骤】

一、学习第三段

1、朗读。

2、借助注释翻译。

教师点拨。

3、本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原因的?

作者是怎样论证的?

(层次)

分论点二: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正面析因:

错误做法

反面假设:

如果采取正确措施……

4、齐燕赵为什么灭亡?

作者对这三国灭亡的感情有什么差异?

齐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不免于亡鄙夷

燕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智力孤危,战败而亡惋惜

赵牧以谗诛,用武不终

5、哪些句子体现了以赂者丧?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6、小结

本段就不赂秦的国家(齐燕赵)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说明“不赂者”的灭亡也是“赂”的结果,把“赂者”的失败和“不赂者”的失败联系起来,正反结合,从而全面深入的论证中心论点。

 

二、第四段。

1、自由朗读,指名翻译句子。

2、分析

总结教训: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呜呼”引出感叹,继续反面假设:

封谋臣,礼奇才,并力西向——秦人不得下咽。

“悲夫”引出结论:

积威所劫。

一语双关,似乎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其实告诫北宋的“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承上启下,由上文的评析历史,转入下文的讽谏当朝统治者。

3、把握朗读语气。

在假设与事实的鲜明对比之中,蕴涵深切的慨叹、遗憾、痛惜之情。

三、第五段

1、第四段已经总结了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那第五段是否多余?

为什么?

借古讽今: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讽谏当朝: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2、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

  宋朝建国后,采取“虚外实内”的政策,调集重兵驻守京城,造成了边关空虚。

契丹(辽)、西夏乘虚而入,屡犯边疆。

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威胁汴京开封。

宰相寇准力主抗辽,澶州一仗宋军大胜。

宋真宗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

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1043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

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

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