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2644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附件:

教学设计方案模版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教学内容

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材29页30页。

  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一些常见多边形的特征,并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从研究平面图形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飞跃。

对常见平面图形特征及其周长、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既为进一步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这样的立体图形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

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能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立体图形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

1、我能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会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动手实践,加强我的空间观念,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后开展教学的。

反过来,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能帮助学生深化对体积概念的理解和对体积计量单位的理解,同时,为以后学习“容积”打好基础。

另外,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在进行这一课时教学前,往往有很多同学已经知道计算长方体体积就是长×宽×高,但说不清为什么,这节课就是引导孩子经历公式推导的过程。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与学的媒体选择

计算机、多媒体、PPT、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具与学具。

课程实施

类型

偏教师课堂讲授类

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

备注

教学活动步骤

序号

1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2

二、猜想验证,探究新知。

3

三、巩固应用

4

四、拓展延伸

5

五、课堂小结

……

……

教学活动详情

教学活动1:

*******

活动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解决问题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技术资源

多媒体课件辅助、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具与学具,便于直观教学。

常规资源

在白板上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文字公式及字母公式。

活动概述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实物引入

师: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谁来说说什么是体积,体积单位有哪些呢?

昨天的知识你掌握的很好,相信你,前置作业完成的也很认真吧?

你准备了几个一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啊?

都摆成什么形状了?

体积是多少呢?

根据学生回答,其他学生也动手摆。

师:

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

因为这个长方体由 4个 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所以它的体积是 4立方厘米。

图下板书:

4立方厘米

师:

如果再拼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又是多少呢?

学生操作。

生:

再拼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这个长方体就含有5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5立方厘米。

2、揭示课题

师:

可见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板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猜想验证,探究新知

1、提出猜想

师:

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摆出一个长方体,并计算它的体积?

出示表格。

学生四人一小组,每组一张表格。

           长  宽  高  正方体个数  体积

长方体1

长方体2

长方体3

长方体4

师:

请同学们一小组为单位,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观察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把上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学生活动,师巡视。

师:

同学们摆出了许多不同的长方体,并且填好了表格。

哪一组来汇报?

学生黑板前展示表格,并做详细汇报。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

师:

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从中你能发现什么呢?

师:

通过观察比较,同学们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它的长、宽、高的乘积。

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

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

(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2、验证猜想

【课件出示】:

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下面的长方体,各需要多少个?

先想一想,再摆一摆。

1、长4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

 

2、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

3、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

师:

这是三个不同的长方体,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能猜出它们的体积吗?

根据回答,【课件出示】:

4×1×1=4立方厘米   4×3×1=12立方厘米    4×3×2=24立方厘米

师:

那究竟对不对呢?

让我们再来摆一摆。

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师巡视。

组织交流,课件出示拼摆后的图形。

师:

你是怎么摆的?

体积是多少?

师:

和我们之前的猜想一样吗?

师:

那如果再给你一个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一共要用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它的体积是多少呢?

出示例1

【课件出示】

师:

7×4×3=84立方厘米,所以它的体积就是84立方厘米。

3、概括公式

师:

根据刚才的验证,得出之前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你能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吗?

                 V=abh

师:

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就是什么图形?

你能直接写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汇报:

  因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在正方体中长,宽,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长、宽、高都叫棱长,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变换后,虽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写出来不相同,但计算方法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长×宽×高。

【课件出示】正方体,出示公式。

  师: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

但用字母表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书上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

请大家打开课本看一看。

学生阅读课本。

课件出示

           正方体的体积:

V=a³

师:

写的时候,3要写在a的右上角,并且要写的小一些。

小训练:

完成例2,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三、巩固应用,

计算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长9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

2、长0.5米、宽2.5米、高0.8米

3、棱长6分米

四、拓展延伸

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在生活中运用的很多,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出示:

       品名:

正方体收纳凳

       尺寸:

30×30×30

       材质:

涤纶+PP不织布+纤维板

       颜色:

黑白

师:

你能看懂这个说明书吗?

师:

如果要往这里放一个长40cm宽20cm高10cm的玩具箱,能放入到收纳凳里吗?

师:

看来不能光比较体积的大小,还要联系实际情况,看看长宽高是否都符合要求。

五、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你都有哪些收获?

教与学的策略

1.自主学习策略: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和提高课堂参与度;

2.设疑激趣策略:

通过如何计算切不开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

3.情境迁移策略:

在完成课标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巩固提高学生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达到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反馈评价

1.积极参与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整个过程,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关心小组探究的进展,积极出谋划策主动取得教师的支持;

2.通过与小组成员愉快合作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去推导出正方体体积的公式,表现了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3.善于将自己的设想通过实践解决,特别是在长方体和正方体切割方面,能主动通过动手操作去寻求解决方法,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成果表现;

4.具有很强的交流意识,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能论述自己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能很好地解答他人对体积公式推导方面与长方体、正方体切割方面的提问,对他人的探究过程能提出较深刻的问题并展开民主讨论。

教学活动2:

*******

活动目标

解决问题

技术资源

常规资源

活动概述

教与学的策略

反馈评价

……

评价量规

其它

参考书

《教师教学用书》

备注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评价反思

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

现实、有趣、开放和具有探索性的数学教材和学习内容才是学生“做数学”的前提。

如何让学生从“学数学”的过程转变到“做数学”过程中呢?

本节课教学时我主要运用操作实验法、引探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方法,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操作实验、观察、猜想、发现推导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全过程,从而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设想:

对网络教学环境(移动学习)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推动下,拓宽学生的视野,可以促使他们掌握、应用技术。

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促进区域类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远程协作学习模式。

一、注重实际操作,发展空间能力。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重大的发展。

然而此时,学生对立体的空间观念还很模糊,要注意加强实物或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深对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放手让学生摆放出不同的长方体,并把长、宽、高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记录的长、宽、高,摆这个长方体一排要摆几个小正方体,要摆几排,摆几层,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体。

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个长方体所含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这一内容,比较抽象,教材中用6个小正方体让学生摆,只能摆3种,不利于学生找出规律。

我大胆地让学生用12个小正方体摆,学生摆到了8种,并记录整理数据,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悟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这样做可能有人认为费时,但我认为这样做值得,因为这样做能让他们在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的过程中更好地发展认知水平,提高了学习能力。

最后,通过学生自己比较、发现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后,继续启发学生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这种实际操作,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数学的吸引力。

二、小组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我在课中大胆地实践,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给学生最大限度参与学习的机会,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掌握了数学建模方法。

我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发现—验证—解释中体会数学,探究知识。

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热情令我为之感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因为它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了一种知识,还让学生培养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增进了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并从活动中形成了数学意识,学会了创造。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

同学们在操作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思维语言,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急于把这些想法告诉老师和同学。

我在教学时安排了边摆边记录,再汇报的活动,让学生养成及时记录实验数据的习惯,同时为整理、分析数据准备好必要的材料,更有利于有条理地分析汇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整体设计井然有序,发现问题纠正及时,在讲授新知识时,是应用观察、预设、猜想,然后结合经验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

但本节课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我缺少激情和及时性评价,希望今后有所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