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十大名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2594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宋十大名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唐宋十大名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唐宋十大名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唐宋十大名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唐宋十大名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宋十大名词.docx

《唐宋十大名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十大名词.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宋十大名词.docx

唐宋十大名词

唐宋十大名词

唐宋十大名词

1、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少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释

  ①凄切:

凄凉急促。

  ②都门:

指汴京。

 帐饮:

设帐置酒宴送行。

  ③凝噎:

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④经年:

年复一年。

⑤风情:

风流情意。

4、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⑴声声慢:

原调名《胜胜慢》。

慢:

即慢词、慢曲,为词的长调。

  ⑵“寻寻觅觅”三句:

此词起拍连用十四叠字,既使词家倾倒,亦为历代论词者所称道,并公认为这在形式技巧上是奇笔,甚至谓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实,此十四叠宇,既是李请照的独创,亦有其对韩偓《丙寅二月二十二日抚州如归馆雨中有怀诸朝客》诗中“凄凄恻恻又微颦”等句的一定取义和隐括。

  ⑶乍暖还寒:

脱胎于张先《青门引》的“乍暖还轻寒”之句,谓天气忽冷忽暖。

  ⑷将息:

调养休息,保养安宁之意。

  ⑸晓来:

今本多作“晚来”。

  ⑹“雁过也”三句:

化用赵嘏《寒塘》诗“乡心正无限,一夜度南楼”、吴均《赠杜容成》诗“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

一朝相逢遇,依然旧相识。

  ⑺黄花:

菊花。

  ⑻有谁堪摘:

有谁能与我共摘。

一说言无甚可摘。

谁:

何,什么。

⑼怎生:

怎样,如何。

⑽这次第:

这情形,这光景。

5、念奴娇 赤壁怀古

  

  【诗词原文】 

  大江

(1)东去,浪淘

(2)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3)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4)赤壁(5)。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6)。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7)公瑾当年,小乔(8)初嫁了,雄姿英发(9)。

羽扇纶巾(10),谈笑间,(11)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12)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13),人生如梦,一樽(14)还酹(15)江月。

【注释】

  1.大江:

长江。

(古时“江”特指长江,“河”特指黄河)

  2.淘:

冲洗。

  3.故垒:

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

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4.周郎:

周瑜,字公瑾,为吴建威中郎将,时年24岁,吴中皆呼为“周郎”。

  5.雪:

比喻浪花。

  6遥想:

形容想得很远。

  7小乔:

乔玄的小女儿,周瑜之妻。

  8英发:

英俊勃发。

  9羽扇纶(guān)巾: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

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

纶巾:

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10樯橹:

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所谓樯橹,物也;所谓强虏,人也。

自古便有樯橹与强虏之争,记得上此课时,老师也曾对这两个词进行了分析,出于不同的版本,要看编者的喜好以及个人的理解,并没有所谓的对错,这两个词用于此处皆对,所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用,不过考试时最好根据课本。

鄙人认为,有争论的东西出在考试卷上需要慎重。

现在人教是用强虏。

  11.故国:

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指古战场。

  12华(huā)发:

花白的头发。

  13尊:

通“樽”,酒杯。

  14酹(lèi):

(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以酒洒地,是向鬼神敬酒的方式。

注:

一尊还酹江月

【词作鉴赏】上诗解释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

“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

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

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幕时分的秋景。

“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

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

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却乡愁。

“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

但天涯孤,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了。

“明月楼高”句顺承上文:

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团,反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之叹。

歇拍二句,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

作者: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2。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4。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5。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6。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7。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8。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9。

  1.京口北固亭:

京口,今江苏镇江,三国孙权曾建都于此。

北固亭,在镇江城北北固山上,又名"北顾亭",晋代蔡谟始建。

北固山下临长江,三面滨水,形势险要。

此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年镇江知府任上,稼轩于前一年三月到任后,即投入了紧张备战工计划招募万名士丁。

  2."孙仲谋",孙权,曾居于晋陵郡丹徒县之京口里,后建都于此。

  3."舞榭歌台",歌舞的台馆。

  4."斜阳"三句:

"寻常巷陌",平凡的街巷。

"寄奴",南朝开国宋武帝刘裕小字。

刘裕先祖随晋室南渡,世居京口,刘裕早年于此起事,率兵北伐,收复大片失地,并平定桓玄叛乱,代晋而称帝。

  5."想当年"三句承上遥想当年刘裕两度挥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

  6."元嘉"三句:

"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年号(424-453)。

"草草":

草率,无充分准备。

"封狼居胥":

用汉将霍去病典,霍曾率军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封山而还。

封,筑台祭天。

  7."四十三年",稼轩自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表南渡至作此词时正是四十三年。

"烽火扬州路",初次南渡时扬州路上战火燃烧,词人曾率众与金兵浴血奋战。

  8."可堪",怎堪。

"佛狸祠",佛狸祠在今江苏六合县瓜步山。

魏太武帝小字佛狸,他击败南朝王玄谟北伐军后,追至瓜步山,于山上建立行宫,后称佛狸。

"神鸦",吃祭品的乌鸦。

"社鼓":

社日祭神的鼓声。

  9."凭谁问"三句:

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者以廉颇自况。

[导读]

  《桯史》卷三《稼轩论词》记载岳珂指出该词"前篇豪视一世,独首尾二腔警语差相似,新作微觉用事多耳。

"稼轩以为"颇中余痼","乃咏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未竟"。

但实际上,这首词是开禧北伐前夕登临古迹的咏史之作,纵论历史而暗关时事,借古喻今,近乎"词论",然"使事虽多,脉络井井可寻,是在知人论世者。

"(陈洵《海綃说词》)又评"此阙悲壮苍凉,极咏古能事"(李佳《左庵词话》),"圆转流丽,不为事所使"(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上片追忆南朝孙刘英主,意在想往英雄再世,实现恢复大业的渴望。

下片继续援古说今,"元嘉"三句借当年刘义隆草率北伐大败而回的故实,暗喻实事,警告主战派权臣韩侂胄,但韩因金人提出以韩首级作为议和条件而意气用事,仓促出兵,导致开禧二年(1206)年北伐败绩和随后的宋金和议。

然后感叹历史人事俱沧桑,时人已经淡忘历史,苟安太平,抗金意志渐衰。

唯词人自身始志未移。

所谓"发端便欲落涕,后段一气奔注,笔不得遏。

"(先著、程洪《词洁辑评》)虽"非稼轩之盛气"(谭献《复堂词话》),然英雄暮年之慷慨不减。

10、张志和 渔父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简析】 塞山前白鹭自在地飞翔,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

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其他能竞争前十的作品

蝶恋花①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②,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③。

①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贬所,甚或更早。

②柳棉,柳絮。

③悄,消失。

多情,指墙外行人。

无情,指墙里佳人。

词牌知识:

蝶恋花唐教坊曲,本名《鹊踏枝》,宋晏殊词改今名,取自梁简文帝诗句“翻阶峡蝶恋花情”,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乐章集注:

小石调;赵令畤词注:

商调;《太平乐府》注:

双调。

冯延巳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赵令畤词,有“不卷珠帘,人在深深院”句,名《卷珠帘》;司马槱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韩淲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贺铸词,名《凤栖梧》;李石词,名《一箩金》;衷元吉词,名《鱼水同欢》;沈会宗词,名《转调蝶恋花》。

 【定格】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外向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评析]

  此词写爱情的盟誓,充满了磐石般的信念和火焰般的热情。

它以不可实现之事,示不可变异之心,新颖泼辣,奇特生动,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汉乐府民歌中有一首《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其命意与构思或为此词所本。

但《上邪》是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此词中的誓言发自男方抑或女方,却任人想象,因而更见灵动活泼。

不言而喻,此词的抒情主人公是在两情最为浓烈与炽热的欢娱之际向对方陈词的。

发愿于“枕前”,表明他们是已结连理的伉俚。

而所发誓愿多达“千般”,则见出主人公发愿时为激情所驱滔滔不能自已,作者再现于笔端的只不过是其中的片言语罢了:

他时而指譬日月星辰(“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三更见日头”),时而引喻河流山川(青山烂、黄河枯),时而又从生活中信手拈来实例(“水面上秤錘浮”),而它们无一例外,都是绝无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借以比况拳拳爱心的坚贞不渝,是极为确切而又富于联想的。

作者省略了比喻之词,而直接托出喻体,一气排开,直贯到底,不稍停顿,使人于目不暇接之际留下鲜明而又深刻的印象。

这正是此词在艺术上显著特点。

同时,此词无意象文人词那样追求含蓄蕴藉之致,其抒情方式以直率、热烈、大胆、泼辣见长,遣词造句亦不假雕饰,形同白话,充分表现出民间歌辞的拙朴、自然的本色。

踏莎行·春暮 寇準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

红英落尽春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

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注释:

    ⑴阑:

残,尽。

⑵红英:

红花。

⑶屏山:

屏风。

⑷杳杳:

深远无边际。

⑸菱花:

镜子。

⑹销魂:

形容极度伤心。

散译:

春色将尽,莺声燕语渐渐不闻,满地落花堆积,稀疏的青梅斜挂枝头,眼见着春残夏初了。

蒙蒙细雨中,一个消瘦的女子静静独立在画阁外,眼前的屏风半掩着厅堂,惟见缕缕沉香从屏后袅袅散来,更添了几分幽幽的心事。

遥想当年,我们依依惜别时的深情约定啊。

如今一别经年,远方的他依然杳无音讯,可晓得我这份断肠的思念么。

妆奁久未开,菱饰尘灰满,眼下竟然连照镜的心都懒了。

只是落寞地倚在栏杆上,心下纵万语千言,却又向谁人说起?

惟有无语凝噎,暗自销魂罢了。

天空灰蒙蒙的,黯然地衔着绵绵不尽的芳草,一如我的思念。

八声甘州

作者: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惨(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望海潮

作者: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岳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

①《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

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②长江头:

指长江上游。

③长江尾:

指长江下游。

④“只愿”二句:

用顾夐《诉衷情》“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词意。

定:

词中的衬字。

在词规定的字数外适当地增添一二不太关键的字词,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谓之衬字,亦称“添声”。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常记溪亭日暮①,沉醉不知归路②。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③,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①溪亭:

临水的亭台。

②沈:

同“沉”。

③争:

同“怎”。

【译文】

还时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

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

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

大家争着划呀,船儿抢着渡,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一剪梅 李清照 赏析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

“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即盛开的荷花,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名。

其亭亭玉立的仙姿为人们所钟情,有荷花仙子之称。

深秋,乘着游船,在湖中飘荡,只见荷花抗拒不了秋天的萧杀,已失去了美姿,但仍残留香气。

玉簟,即华美的竹席,船上华美的竹席让人感到了秋天的凉意,季节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换。

秋天是催生离愁别绪、感慨良多的季节,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作者的此句为全诗开宗明义,概括全诗的时间、景物和情感,隐含浓浓的秋愁和对春意即美好过去的留恋。

又隐含一种既往不可追的无奈之情。

满庭芳 秦观,唐宋十大名词之一

 

      山抹微云,天黏(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倖(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染(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满庭芳·凤老莺雏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

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樽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上片写足江南初夏景色,极其细密;下片即景抒情,曲折回环,章法完全从柳词化出。

“凤老”三句,是说莺雏已经长成,梅子亦均结实。

杜牧有“风蒲燕雏老”之句,杜甫有“红绽雨肥梅”之句,皆含风雨滋长万物之意。

两句对仗工整,老字、肥字皆以形容词作动词用,极其生动。

时值中午,阳光直射,树荫亭亭如幄,正如刘禹锡所云:

“日午树荫正,独吟池上亭。

”“圆”字绘出绿树葱茏的形象。

本词正是作者在无想山写所闻所见的景物之美。

  “地卑”两句承上而来,写溧水地低而近山的特殊环境,雨多树密,此时又正值黄梅季节,所谓“梅子黄时雨”,使得处处湿重而衣物潮润,炉香熏衣,需时较久,“费”字道出衣服之润湿,则地卑久雨的景象不言自明,湿越重,衣越润,费炉烟愈多,一“费”字既具体又概括,形象袅袅,精炼异常。

  “人静”句据陈元龙注云:

“杜甫诗‘人静乌鸢乐’。

”今本杜集无此语。

正因为空山人寂,所以才能领略乌鸢逍遥情态。

“自”字极灵动传神,画出鸟儿之无拘无束,令人生羡,但也反映出自己的心情苦闷。

周词《琐窗寒》云:

“想东园桃李自春”,用“自”字同样有无穷韵味。

“小桥”句仍写静境,水色澄清,水声溅溅,说明雨多,这又与上文“地卑”、“衣润”等相互关联。

邦彦治溧水时有新绿池、姑射亭、待月轩、萧闲堂诸名胜。

  “凭栏久”承上,意谓上述景物,均是凭栏眺望时所见。

词意至此,进一步联系到自身。

“黄芦苦竹”,用白居易《琵琶行》中“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之句,点出自己的处境与被贬谪的白居易相类。

“疑”字别本作“拟”,当以“疑”字为胜。

  换头“年年”,为句中韵。

《乐府指迷》云:

“词中多有句中韵,人多不晓,不惟读之可听,而歌时最要叶韵应拍,不可以为闲字而不押,……又如《满庭芳》过处‘年年如社燕’,‘年’字是韵,不可不察也。

”三句自叹身世,曲折道来。

作者在此以社燕自比,社燕每年春社时来,秋社时去,从漠北瀚海飘流来此,于人家屋椽之间暂时栖身,这里暗示出他宦情如逆旅的心情。

  “且莫思”两句,劝人一齐放下,开怀行乐,词意从杜甫诗“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尊前有限杯”中化出。

“憔悴”两句,又作一转,飘泊不定的江南倦客,虽然强抑悲怀,不思种种烦恼的身外事,但盛宴当前,丝竹纷陈,又令人难以为情而徒增伤感,这种深刻而沉痛的拙笔、重笔、大笔,正是周词的特色。

  “歌筵畔”句再转作收。

“容我醉时眠”,用陶潜语:

“潜若先醉,便语客:

‘我醉欲眠卿可去。

’”(《南史·陶潜传》)李白亦有“我醉欲眠卿且去”之句,这里用其意而又有所不同,歌筵弦管,客之所乐,而醉眠忘忧,为己之所欲,两者尽可各择所好。

“容我”两字,极其婉转,暗示作者愁思无已,惟有借醉眠以了之。

齐天乐 与冯深居登禹陵吴文英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

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年神禹?

幽云怪雨,翠萍湿空梁,夜深飞去。

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

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剪灯语。

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

霜红罢舞,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

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

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赏析

发布时间:

2008-9-2315:

00:

45被阅览数:

46次来源:

宋词鉴赏辞典

文字〖大中小〗)

【作者】王方俊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

黯销凝。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

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

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

渺神京。

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至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

  宋孝宗赵眘继承王位后,任用张浚北伐,准备收复失地。

但因北伐军内部矛盾重重,将帅不和,结果在符离(今安徽符离集)被金兵打得大败。

于是,主和派的气焰便又嚣张起来,他们不顾张浚等爱国将领的激烈反对,遣使与金国统治者密切来往,准备缔结屈辱投降的和约。

这时候,张孝祥正在建康留守任上,他满怀激情,写下了这首洋溢着爱国热情的《六州歌头》。

  上片侧重写惨遭敌人蹂躏的中原故土凄凉景象和敌人的骄横跋扈。

“长淮望断”五句,写南宋的边防。

“长淮”,淮河;“望断”,看到极限。

这五句说,面对淮河,极目远望,边境上萧条冷落,死气沉沉,看不到军队活动的踪迹,没有战争时的戒备状态。

这怎能不使爱国者满腔悲愤呢?

“黯销凝”一句,用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道出了作者对国事无限忧虑,凝神沉思,悲痛欲绝,却又无可奈何的神态。

“追想”三句,写南宋统治的麻木不仁,使作者联想起当年中原大好河山的往事。

本来,那是统治者妥协投降造致的历史悲剧,词人无法也不能道出事情的真相,只好用“殆天数,非人力”来表达自己难言的苦衷。

“殆”,是约略之词,意为“大概”。

  以下分三层写敌占区的情景。

“洙泗”三句为一层,写昔日的文化之邦,弦歌之地,也充溢着膻腥的气味;“隔水”之句为二层,写中原沃土,如今的“毡乡”,耕田荒芜,变成了放牧牛羊的场所;“看名王”四句为三层,写敌军的“宵猎”,兵盛马壮。

上述描写旨在说明敌兵势力强大,南宋国势衰败,中原人民惨遭涂炭,国家前途令人焦虑。

同时,从侧面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女真族(金人)经济落后的状况,说明他们的入侵,已经导致中原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倒退。

  下片抒怀,作者关心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

前八句写想起“腰间箭,匣中剑”白白地落满灰尘,为蠹虫所蛀,自己徒有雄心壮志,也只能虚度光阴,怀念路途茫茫,在敌人占领下的故都“神京”。

想到“神京”,便自然联想到南宋统治者眼前正在推行的政策。

“干羽方怀远”以下八句是对南宋王朝的统治者和主和派义愤填膺的谴责,辛辣有力的讽刺。

“闻道中原遗老”以下三句写沦为亡国奴的中原人民殷切盼望王师北伐的急切心情和眼巴巴地“南望”的动人情景,这是作者听说的(“闻道”),并非目睹,倘使南方的臣民见到这动人的情景,只要有爱国心肠,就无法抑制满腔的悲愤,泪水就会象泉涌般顷泻。

结尾三句,是作者自己真挚感情的抒发,也是当时无数爱国人士思想感情的真实写照。

  这首词的思想深刻,艺术技巧也十分纯熟,张孝祥词作的艺术造诣和豪放风格,用这首词颇能说明。

词的感情奔放,如行云流水,一泻如注,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宋代佚名作者《朝野遗记》记载,张孝祥在建康设宴招待张浚等爱国将领,即席命笔,作了这首词,张浚读后连酒也喝不下去了,竟至“罢席而入”,这说明,张孝祥的词道出了爱国人士的心声,因此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清人陈廷焯认为这首词“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

”(《白雨斋词话》),是十分中肯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