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70细则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255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70细则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K70细则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K70细则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K70细则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K70细则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70细则分析.docx

《K70细则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70细则分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K70细则分析.docx

K70细则分析

津蓟铁路平交道口改立交桥工程

K70+1131-6.0m框架桥监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国家、铁路总公司、建设部现行施工规范、规程、质量验收标准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国家、铁路总公司、建设部、业主及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3、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津蓟铁路平交道口改立交桥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图纸等资料。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5、《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6、《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指南》(TZ203-2008)

7、《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8、《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京铁师[2012]755号)

9、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7]

10、本工程监理委托合同

 

第二章工程概况:

框构桥六座

中心里程

框架桥

位置

K70+113

1-6.0m

渔津庄

K71+887

1-8.0m

王家浅

K74+782

1-6.0m

黄津庄

K84+736

1-6.0m

上窝头

K85+205

1-9.0m

上窝头北

K86+470

1-5.0m

高各庄

项目所在地为当地村道穿越津蓟铁路的既有4m道口,道口名称渔津庄道口,为有人看守道口。

既有道口里程为津蓟铁路K70+089,为了给当地村民穿越铁路创造便利交通条件,减少路外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人身安全,拟在既有道口北侧24m处修建1-6m框架桥(津蓟铁路K70+113处)代替原有4m道口。

拟建桥位处,铁路道口东西向有1条村路穿过道口(津蓟铁路K70+089),为沥青路面,宽度为3.5~4m左右。

为改善道口通行条件,本次平改立工程在既有道口北侧24米处,道路与津蓟铁路相交处采用1-6.0m框架桥穿越铁路(交角90°,铁路里程为K70+113)。

新建道路与津蓟铁路交叉处铁路里程为K70+113,桥址位于津蓟铁路下仓至上仓之间的区间线路上。

津蓟铁路为单线非电气化铁路,直线区段,60kg/m钢轨,无缝线路,钢筋混凝土枕。

津蓟铁路桥位纵坡为0,路基填方高度约为2~4m。

津蓟线行车最高时速100km/h,每天行车对数为15对。

铁路路基两侧坡脚下均敷设有光电缆;路基东侧坡脚下有一趟铁路架空线。

道口房位于道口的东北角,既有铁路道口宽4m,采用橡胶道口板,沿道路两侧设置警示牌,防撞墩,视频监控等设施。

为保障铁路行车安全,施工前需对影响范围内的铁路设备进行防护。

防护方案要征得铁路部门的同意,最终的数量应以现场发生及与产权部门签订的协议为准。

(一)道路工程

1.平面

本项目起于铁路西侧既有道路,起点桩号K0+000,向东穿越津蓟铁路处,终点和既有道路顺接,终点桩号K0+170,路线全长170m。

全线共设置1处圆曲线,最小曲线半径为150m。

2.纵断面

道路下穿铁路铁路处纵断面设计控制因素为:

(1)现状地面标高;

(2)下穿铁路结构顶至轨底不小于0.7m,框架桥内使用净高不小于4.2米;

(3)新建道路最小纵坡满足道路纵向排水要求。

(4)纵坡最低点满足集水井及泵站的合理布置。

(5)道路起点处受村内民房影响坡度较陡。

综合考虑上述控制因素,起点设置0.5%鹅头坡与既有路面顺接,之后用6.56%下坡下穿津蓟铁路,然后用6.38%上坡,终点设置0.5%鹅头坡与既有村道顺接。

路面最低点距离框架桥端部东侧出口8.5m处。

3.横断面及路面结构

道路横断面采用双幅路布置形式,路面总宽6m,道路横坡为1.5%道路面层采用0.2m厚C30混凝土,底部设置0.3m厚碎石垫层。

4.U型槽

本工程U型槽宽度为6m,底板厚0.8m,边墙厚0.6m,总长度70m。

其中小里程端2节,共20m;大里程端5节,共50m。

(二)下穿铁路框架桥

1.主体结构

下穿铁路采用单孔框架结构,净跨为1-6.0m,框架桥中心线与铁路中心线交角为90°,具体尺寸如下表:

结构

跨度

(m)

平面

交角

轨底至顶板顶距离(m)

结构总高(m)

结构

净高

(m)

结构

总宽

(m)

结构

总长

(m)

顶板

厚度

(m)

底板

厚度

(m)

边墙

厚度

(m)

1-7

90°

0.7

6.5

5.3

7.1

14.5

0.55

0.65

0.55

框架桥主体前端刃角长3.5m,主体后端尾墙长3m。

尾墙侧人行道悬臂板长度采用2.0m。

框架桥顶进到位后将刃角边墙、底板及围墙底板按主体结构补齐,框架桥出入口接U型槽。

框架桥结构净高考虑了道路纵坡、横坡、顶板加腋、路面铺装、顶进误差、施工工艺等的影响,顶进到位路面形成后道路使用净高大于4.2m。

2.铁路框架桥附属结构及辅助工程

(1)U型槽

出入口顺接U型槽,防护铁路路基。

基底进行换填碎石垫层处理。

(2)防水层

顶进框架桥边墙外侧设聚氨酯防水层,顶板顶面设卷材防水层,顶面防水层设6~10cm

厚钢纤维混凝土保护层。

顶板钢纤维混凝土保护层每隔4m作一深5mm宽10mm的断缝,并用

聚氨酯防水涂料将断缝填实、填满。

(3)桥顶排水

框架桥顶进到位后在桥顶两侧设小挡水墙,桥顶防水层保护层做好流水坡,将水集中后用PVC管道引入桥下排水系统,本桥桥面泄水管位置设在边墙处。

(4)栏杆和电缆槽

顶进框架桥栏杆采用钢栏杆,栏杆内侧设挡砟钢板和双室电缆槽。

U型槽顶部设置角钢栏杆。

(5)挡砟块

枕下换填一级道砟,桥上线路道砟砟脚设L型挡砟块。

(6)注浆加固

顶进前对框架桥桥区及两侧10m范围内路基进行注浆加固,防止路基在顶进过程中坍塌,同时增加加固深度至框架桥基础底部2m处,以提高铁路路基下地基承载力。

顶进后对框架桥边墙两侧路基进行注浆加固。

框架桥顶进时边墙外侧带导管顶进,顶进就位后侧塌部分回填级配砂石后进行注浆加固,并进行物探检测保证在顶进后路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框架桥顶进就位后,框架桥边墙两侧各7m范围内,按铁路路基土标准回填并夯实,形成与原路基的平滑顺接,路基面及边坡采用M10浆砌片石进行护砌。

(7)防护桩

顶进框架桥四角路基设路基防护桩,框架桥刃角侧设支撑桩和抗横移桩,抗横移桩顶设置L型钢热筋混凝土顶梁,支撑桩桩顶设双45b工字钢梁,防护桩顶设置钢筋混凝土冠梁。

(8)线路加固

线路加固系统:

H型钢纵梁和横抬纵挑法布置的工字钢横梁以及路基防护桩、抗横移桩及顶梁组成线路加固系统,(满足列车慢行45km/h的要求)。

线路防横移措施:

框架顶板预制时在尾部每隔3m设置拉环,采用倒链与线路加固系统联系在一起,随顶进随拉紧倒链,桥外部分设地锚拉紧线路;路基对侧设抗横移桩。

(9)钢刃角

顶进施工中在框架桥刃角前端设钢刃角,钢刃角在顶进就位后拆除。

(10)防撞角钢

框架桥出入口顶板下缘均设置防撞角钢。

(11)限高架

框架桥出入口两侧均设置限高防护架,限高防护架参照《专桥设(05)8184》进行设计。

限高防护架应标明限高、限速、限宽标志标示。

(12)吊沟及检查台阶

框架桥顶进就位后,在框架桥四角路肩上设置竖向M10浆砌片石吊沟,以便于路肩处排水,避免在路基与框架桥相交处积水。

框架桥两侧对角位置设置M10浆砌片石检查台阶,方便路基检修作业。

(三)雨水工程

本项目地势平坦,道路下穿津蓟铁路,道路路面高程相比现况地面高程低约5米,雨水无法自然排除,需通过雨水管线收集后接入雨水泵站外排至铁路东侧既有沟渠内。

1.雨量计算

采用天津市暴雨强度公式:

设计雨水量:

Q=ψqF=0.9×512.5×0.2=92.25(L/s)=332.1(m3/h)

2.雨水泵站设计

雨水泵站设计规模Q=0.1m3/s,选钢筋砼泵站1座,Ф×H=5m×8m,内设主排水泵1套,型号为200JYWQ210-10-3000-15,Q=210m3/h,H=12.5m,N=15kW,同时设置辅助备用排水泵1套。

排水泵站供电为二级负荷,由两回路供电。

3.雨水管道设计

道路雨水最低点位于框架桥东端出口4m处,在道路单侧最低点处设置联排雨水篦,将水汇集到集水井后,通过DN500排水管导入泵房中,经泵站提升后通过DN300排水管排入既有渠道中。

第三章土方开挖监理工作要点

基坑开挖前,先同有关站段签订安全协议,协议签订后再施工。

另外,会同有关站段相关部门共同调查了解基坑范围内及施工现场内地上、地下是否有妨碍施工的电缆及其他设施。

对暴露的电缆及设施做好防护工作。

现场采取横、纵方向挑沟探挖方法,确认无地下掩埋物后方可动土施工。

开挖前,根据设计交底,用全站仪确定桥体的中线。

通过测量地面高程,结合基坑开挖时的边坡系数,确定基坑的上坡角,撒放白灰线后组织施工人员和机械进行连续的开挖施工。

在确定开挖基坑边坡系数、特别是基坑路基侧的边坡系数及线路中心线和基坑上口边缘的距离时,严格按照《城镇地道桥顶进施工及验收规程》(CJJ74-1999)、按照《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的相关要求以及设计图纸相关要求设置边坡。

为保证铁路安全,保护铁路设施,基坑防护采用四面网喷防护。

监理工程师应审核施工单位所报的进场施工机械设备。

基坑的支护与开挖方案,对方案进行申报,经批准后才能施工。

降水、排水系统对维护基坑的安全极为重要,必须在基坑开挖期间安全运转,应时刻检查其工作状态。

监理工程师应严格审核施工单位所报的《土方施工方案》。

深基坑的应有专家论证。

基坑开挖采取分层开挖。

分层厚度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包括土质、环境等)决定,开挖本身是一种卸荷过程,防止局部区域挖土过深、卸载过速,引起土体失稳,降低土体抗剪性能,同时采取分层喷锚的方法对坡体进行防护,以保证基坑的安全。

为避免超挖,在机械开挖至接近基底高程后,剩余部分采用人工挖至设计高程,防止“基底扰动”破坏原状土的密实性,降低地基承载力,同时辅以人工找平基底。

人工开挖滑板地锚梁槽,做到随挖随清,保证基底承载力及对地锚梁的横向阻力。

技术测量人员全程跟踪测量基底高程及基坑几何尺寸。

为了防止基坑内积水,在基坑周围的场地上,设置排水系统,截留地面水,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

在基底四角挖集水坑,如遇降雨及时采用污水泵进行抽水。

基坑开挖过程及完毕后,在基坑坡顶周边1.5倍坑深范围内设置安全警戒线,四周设立护栏,架设照明及夜间警示灯。

在警戒线范围内不得堆置土方料具和工程材料,同时不允许工程机械驶入警戒线以内,以确保安全。

基坑开挖完毕后,施工单位立即报请甲方驻地代表、地勘部门代表和监理工程师共同进行基底承载力检验,检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书面签认,应尽快下道工序施工,以避免基底长时间暴露造成承载力下降。

 

第四章工程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一、顶进箱涵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划分

表4.1检验项目及标准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检验批

防护分部工程

抗移桩、防护桩子分部工程

成孔分项工程

每桩一批

钢筋分项工程

每桩一批

混凝土分项工程

每桩一批

喷锚子分部工程

边坡挂网锚喷分项工程

一个检验批

注浆加固子分部工程

桥体顶进前注浆加固

一个检验批

桥体就位后注浆加固

一个检验批

挡墙后侧填土注浆加固

一个检验批

基坑、后背、滑板分部工程

基坑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