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A形考答案06秋剖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2218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A形考答案06秋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A形考答案06秋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A形考答案06秋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A形考答案06秋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政治经济学A形考答案06秋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A形考答案06秋剖析.docx

《政治经济学A形考答案06秋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A形考答案06秋剖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A形考答案06秋剖析.docx

政治经济学A形考答案06秋剖析

《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平时作业

(一)答案(导言至第一章)

一、填空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经济规律)。

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3、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6、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价格。

7、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

8、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它的表现形式是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9、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2)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3)产品的社会化。

10、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二、名词解释

1、生产(练习P41):

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生产指直接生产过程,广义生产指生产的部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

2、使用价值(练习P50):

指物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练习P51):

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通货紧缩(练习P51):

是指纸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5、社会分工(练习P52):

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

社会分工有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之分。

三、单项选择题:

1、B2、A3、C4、C5、C6、C7、A8、D9、D10、B

四、多项选择题:

1、ABE2、CDE3、ABCDE4、ABCDE5、AC

五、判断正误题:

(在正确命题后打√,在错误命题后打×)

1、×2、×3、×4、√5、×6、√7、√8、×9、×10、√

六、简答题:

1、举例说明人们为什么必须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

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会出现什么后果?

(练习P49④)

答:

(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 消灭或改造规律。

(3)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

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

2、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还热心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练习P71-72⑤)

答: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会增多,由于总价值量不变,从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时间就会减少,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变小。

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是就整个行业来说的。

 

(3)个别企业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在于,在同一个行业内,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使他生产单个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他在出售商品时,仍然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去出售,从而使他可以获得一个额外的收入。

 

(4)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得额外收入,是一切商品生产者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

3、影响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的因素是什么?

说明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是如何实现的。

[练习P75⒀⒁]

答:

(1)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

 

(2)影响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是社会的需求结构和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社会的需求结构。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主要表现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社会需求的结构提出对各类产品及其数量的要求,也就是提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要求,从一个方面决定社会总劳动如何分配于各个部门。

 

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物质财富 的生产条件如何,主要从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长度、劳动强度三个方面决定生产各种一定数量的产品需要多少劳动量。

它从另一方面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3)在商品经济条件中,社会劳动的分配有两种实现形式:

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

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七、论述题:

1、联系现实经济生活,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角度说明企业应当如何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答: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物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又是相互矛盾的。

对于商品的生产者来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价值,使用价值是他不需要的。

他必须实现商品的价值,使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得到补偿。

对于商品的需求者来说,有意义的则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他要得到使用价值,用于满足自己的需要。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表现为它们各自的实现都以对方的实现为前提:

一方面,如果商品不能交换到别人手中去实现使用价值,其价值就不能实现,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就不能得到补偿;另一方面,如果不使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商品无法到达需要它的使用价值的人手中,使用价值就无法得到实现。

因此,作为商品生产者来说,必须生产出“价廉物美”的商品才能得到消费者的欢迎,所谓“价廉”就是指商品的价值,“物美”指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消费者都愿意购买质量信得过的产品,商品生产者首先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使消费者得到使用价值,用于满足自己的需要,才能受到消费者的承认和欢迎。

其次,商品生产者还要不断的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办法,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千方百计的降低产品生产的成本,从而使产品的价格降低,最达限度的使消费者得到实惠,商品的生产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2、运用货币流通规律来思考怎样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练习P72-73⑦⑧⑨)

答:

(1)根据货币流通规律,货币的供应量应该等于流通中货币的需求量。

但是,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往往会出现纸币供应量不等于货币需求量的现象。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是由于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

(2)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商品的价格水平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成正比。

因此,通货膨胀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通货膨胀发生的深刻原因,是出现了使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往往与政府紧缩银根、消费者和生产者对未来经济预期不乐观宁愿保有货币而惜购惜投相联系。

通货紧缩会带来经济增长减慢,甚至导致萧条。

(3)通货膨胀在经济生活中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首先,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紧缩社会总需求;其次,为克服短缺,恢复市场供求平衡,还应该注意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4)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反通货紧缩的主要对策是扩张社会总需求。

一方面,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出口,扩大外需。

 

平时作业

(二)参考答案(第二章至第四章)

一、填空题:

1、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称为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之比称为利润率,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之比称为平均利润率。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是按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是按资本不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3、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有: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4、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5、(用公式表示)简单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是I(V+M)=

c。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是I(V+V+M/X)=

(C+C)。

6、垄断价格就是成本价格与垄断利润之和。

7、利息率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取决于利润率,二是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8、资本主义地租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形式。

9、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执行经济职能的目标有两个:

一是直接扶持私人垄断资本,二是调节整个社会经济。

10、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中心是调节货币供应量。

二、名词解释

1、超额剩余价值(练习P77):

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2、生产价格(练习P80):

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3、资源配置(练习P120):

指的是社会总资源在部门和地区的分配。

4、跨国公司(课本P94):

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置分机构和子公司,从事世界规模的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垄断组织形式。

5、公开市场业务(练习P137):

指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

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D2、B3、D4、C5、C6、C7、B8、B9、D10、B

四、多项选择题(从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取出三至五个正确答案)

1、ACDE2、ABDE3、BCE4、ABCDE5、CDE

五、判断正误题(在正确命题后打“√”,在错误命题后打“×”) 

1、√2、×3、×4、√5、×6、√7、×8、×9、√10、√

六、简答题:

1、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是如何实现的?

[练习P114-115⒄]

答:

(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来追加生产资料,使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

第一,第I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要大于两大部类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第二,第Ⅱ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要大于两大部类原有工人和资本家有购买能力消费需要之和。

(3)扩大再生产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概括起来要经过三个大的交换过程,即:

①、I(c+△c)通过第一类部内部的交换实现;

②、Ⅱ(v+△v+x/m)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实现;

③、I(v+△v+x/m)和Ⅱ(c+△c)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

(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I(v+△v+x/m)=Ⅱ(c+△c)

两个引申条件是:

①、I(c+v+m)=I(c+△c)+Ⅱ(c+△c)

②、Ⅱ(c+v+m)=I(v+△v+x/m)+Ⅱ(v+△v+x/m)

(5)上述条件表明,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2、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主体有哪些?

它们有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各自所处的地位和起作用是什么?

(练习P133①)

答:

(1)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主体主要有五个:

资本主义企业、资本家阶级、雇佣劳动者阶层、中间阶级、资产阶级政府。

(2)五大主体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各自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

资本主义企业承包是从事生产、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活动的单位,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基本经济组织。

资本家阶级作为人格化的资本,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中居于支配地位的社会集团、利益主体和生产经营的组织者。

垄断资本家阶级包括以下几个阶层:

食利者阶层、股票持有者阶层、经营者阶层、领导者阶层。

雇佣劳动者阶层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阶层,他们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中间阶级是介于资本家阶级和雇佣工人阶级之间的一个阶级。

也称小资产阶级。

他们从事小规模的生产经营,对资本主义经济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现代资本主义政府,拥有各种形式的“国有”经济成分,并把国民收入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集中在自己手中,以实际的总资本家的身份,干预和调节全社会经济活动,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主体之一。

  

3、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市场经济模式有什么特征?

(课本P92)

答:

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模式就是在垄断竞争市场经济模式基础上,加上政府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全面干预经济。

这种模式的特征是:

第一,社会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在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的是垄断资本集团,市场经济运行中保留了垄断竞争模式的全部特征;第二,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全面干预的是名义上代表全社会、实际上是总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第三,出现了不以赢得为主要目标、而以支持私人垄断资本和以调节经济运行为已任的一定规模的国有经济成分;第四,在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上,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国家干预以不妨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为限。

七:

论述题:

1、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对于当今的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应引起什么思考?

(参考答案)

(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价值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2)各个资本主义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3)在各个资本主义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4)相对剩余价值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的,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普遍获得的。

(5)当今的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谁要想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谁就得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需要自己的产品物美,而要做到这点,企业就必须千方百计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的产品在质量上取胜,在价格上取胜,更大地占有市场份额,才能真正为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2、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和调节经济的?

这些调节手段对我们有借鉴作用吗?

(参考答案)

答:

⑴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干预和调节经济,主要是通过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来实现的。

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因此,财政收入政策的运用,就是通过调整税收,对劳动者的一部分收入和资本家的一部分收入进行再分配,借以调节经济。

调整税收的措施主要有:

调节收入和财产分配的税收措施;对垄断企业投资实行的税收优惠措施;调整经济结构的税收措施;刺激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总量调节措施。

在财政支出方面政府的调节措施有:

增减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增减社会福利开支;增减政府直接投资和补贴。

财政政策可分为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这些调节手段对我们的借鉴作用是:

(A)当经济过于膨胀(即通常讲的经济过热)时,政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

从财政收入政策上,往往采取增税等手段,抑制投资,减少个人收入从而减少个人消费,抑制需求膨胀;从财政支出政策上,减少财政支出,抑制社会需求,从而把过热的经济降下来。

(B)当经济不景气(或经济疲软)时,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

从财政收入政策上,往往采取减免税等手段,刺激投资,增加个人收入从而刺激个人消费,扩张整个需求;从财政支出政策上,增加政府支出,直接扩大社会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复苏。

⑵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主要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控制货币发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推行公开市场业务;改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选择性信用管制;直接信贷管制。

货币政策的运用也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这些手段对我们的借鉴作用有:

(A)当经济过于膨胀(即通常讲的经济过热)时,政府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如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控制和减少政策性贷款、卖出政府债券、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严格选择性和直接的信用管制,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达到紧缩经济的作用。

(B)当经济不景气(或经济疲软)时,政府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就是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如适当增加货币发行量、增加政府贷款、买入政府债券、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放松各种信用管制,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达到扩张经济的作用。

总之以上七项货币政策措施可根据当时的经济状况以及政府的认识与操作水平配合使用。

 

平时作业(三)答案(第五章至第八章)

一、填空题

1、汇率的两种标价方法是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2、资本国际化的基础是国际分工的发展,动因是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条件是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它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二是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一次大调整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大调整是在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确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5、生产力的发展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制度因素,二是物质技术因素。

6、在我国现阶段,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8、现代企业制度主要由企业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组织制度构成。

9、企业的经营决策行为一般包括三项内容:

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生产多少。

10、按照竞争的领域与内容,竞争可分为部门内部的竞争、部门之间的竞争两种类型。

二、名词解释:

1、资本输出(练习P148):

指一国的资本走出国门输往国外。

2、经济全球化(练习P148):

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3、股份合作制(练习P166):

是采用股份制的一些做法的合作经济。

4、企业法人(练习P180):

是指出资者为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获得利润,出资构造的一种经营组织,并使其人格化,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能够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5、价格体系(练习P181):

是指在商品交换中,各种价格形成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

三、单项选择题:

1、B2、C3、D4、C5、D6、A7、A8、B9、C10、B

四、多项选择题:

1、ABCDE2、ABCD3、ABCD4、CD5、ABCDE

五、判断正误题:

(在正确命题后打√,在错误命题后打×)

1、√2、√3、√4、√5、×6、×7、√8、√9、×10、×

六、简答题:

1、什么是国际市场价值?

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商品交换,才能获得国际比较利益?

(练习P152①)

答:

(1)商品的国际市场价值,就是商品的国际价值,它是各国生产同种商品的劳动,放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比较而形成的国际范围的社会价值,它的大小是由国际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一国获得国际比较利益,可以发生在以下三种场合:

第一,用国别价值小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等于或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

第二,用国别价值等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

第三,用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相比其比值更大的商品。

 

可见,只要以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相比,以比值较小的商品,换回比值较大的商品,就可以获得国际比较利益。

:

2、如何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课本P186)

答:

非公有制经济有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外资经济。

此外还有在上述各种所有制联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混合经济,如股份制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

非公有制经济存在是因为:

第一,为了迅速改变生产力落后的状况,需要有非公有制经济。

第二,不同的所有制经济都能在不同层次的生产力中和规模不同的生产经营中找到各自的位置,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

非公有制企业可以按照自己资本、技术、经营才能等实力的大小,在十分广泛的行业和领域进行投资,举办和经营规模不等、技术水平不同的企业。

就目前实力而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主要是举办和经营中小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及某些科技企业。

    非公有制经济自始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从事经营活动,受市场调节,在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因而是颇具活力的。

它们在我国经济发展、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不可缺少的作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参与者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企业家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企业家队伍成长的条件是什么?

(课本P227-228)

(1)企业家就是善经营、会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

他们担当企业高层管理职务。

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不仅获得了独立经营的权力,同时承担了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承担了风险。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是企业法人权利和责任的人格化代表,掌握着企业经营管理的好坏、企业经济行为是否合理、企业在竞争中的成败、企业的存亡兴衰。

因此,只有合格的企业家才能担当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

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使企业取得成功,就必须有合格的企业家。

(2)企业家是在市场竞争中造就的。

因此,一是要改革企业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企业经营者的管理制度,建立企业家市场形成 竞争能力的经营者选拔机制和淘汰机制,监督机制;完善相关的法规和宏观调控措施,加紧培育能保障公平竞争竞争能力的市场体系。

这样使企业经营者有权有责,既有激励又有约束,让其在市场竞争的舞台上施展才能,脱颖而出。

二是要提高警惕企业家的社会政治地位,建立企业家参政议政的制度。

三是要建立培训企业家的教育制度,使他们的知识不断更新,增强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

四是要制订保护企业家的法律和措施,保障企业家的责、权、利和安全。

五是要使企业家的收入与其职权、责任对称,与企业的业绩挂钩,承认企业家创造性劳动的价值。

七、论述题:

1、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课本P154或P159)

答:

(1)经济全球化实质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它具有促进生产力提高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这是以往经济国际化所不能比拟的。

具体表现在:

(A)实现各国资源优势互补;(B)促进各国发挥自身优势;(C)促使科技成果快速传播;(D)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后性能优势机遇;(E)可以更好地解决环境、资源、人口问题。

(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A)它使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全球化了;(B)为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提供了条件;(C)局部危机极易引起全球化的动荡甚至危机。

总之,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表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条件,但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2、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市场经济?

(练习P195③)

答:

(1)市场经济不是资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