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2080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docx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docx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

主备人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六减法

单元计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被减数在1000以内的减法,能正确口算一百几十减几十,会用差加减数的方法验算减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会把被减数和减数分别看作与其接近的整百数进行估算,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使学生在应用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使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时间安排:

不退位减1课时

退位减1课时

练习七2课时

隔位退位减1课时

练习八2课时

复习2课时

第1课时不退位减

教学内容:

P52—53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学会减法的验算方法,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算法的发展过程,鼓励学生自己探索验算的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笔算

57—3489—5

(指名板演)说一说笔算两位数减法怎样算。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千以内的笔算减法。

 

主备人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板:

不退位减)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85+123185+335

123+335185+123335335—123

三、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探索335—123的算法。

提问:

你想怎么算?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列竖式计算。

(2)组织交流。

重点讨论:

列竖式时为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3)小结:

在对各种算法积极评价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说说怎样列竖式计算减法。

2、探讨335—123的验算方法。

(1)自己独立尝试验算。

(2)小组交流。

其中“被减数—差”“差+减数”都可以。

四、组织练习,巩固深化。

做“想想做做”第1、2、3、4题。

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回想一下,你们学到了什么本领?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4—55页

教学目的:

1、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减法的退位减的过程,掌握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发展自主探索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复习:

出示题目

623—41253—4

1、提问:

你能照样子编出两道两位数减两位数计算时需要退位的减法算式吗?

2、学生说出算式后,板书在黑板上,选择后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3、全班共同订正,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教学例题。

1、贴出主题图。

 

主备人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谈话:

你们能根据这幅图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你会列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如下板书:

335—210335—185210—185

2、选择计算335—185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引导:

要注意退1时最好写上退位点,到这一位相减时,不要忘掉先减去退掉的1。

3、尝试计算:

210—185

(1)指名板演,集体校对。

(2)同桌互相说一说是怎样计算。

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347972670

—251—85—273

(1)自己完成这些题目,同桌说一说你计算的过程。

(2)请三位小朋友上来做。

(3)自己验算。

集体检查并订正。

2、“想想做做”第2、3、4、5。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第3课时练习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千以内笔算退位减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掌握一百几十减几十的口算。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熟练掌握千以内笔算退位减的方法,并掌握一百几十减几十的口算。

教学过程:

一、教学一百几十减几十的口算。

1、比一比,算一算。

12—515—711—618—9

120—50150—70110—60180—90

和同桌说一说,第二行的几道题你是怎样算的?

(1)问:

这儿有4组算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讨论后,集体汇报。

(2)独立算一算。

 

主备人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3)校对答案。

(4)小组交流:

第二行的几道题你是怎样算的?

2、练习

150—80120—80160—90

130—60120—50180—90

二、笔算减法的练习和解决实际问题。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练习七第3题)

655—324516—409357—184

(1)学生笔算练习,指名板演。

(2)分别说说每道题的计算过程。

2、解决实际问题。

(完成练习七第4题)

森林到游泳池:

120米

乌龟:

我已经跑了40米;

青蛙:

我已经跑了70米;

小鸭:

我已经跑了90米。

谁跑得快?

每只动物还要各跑多少米才到游泳池?

(1)提问:

图中的小动物们在做什么?

学生交流

(2)问:

谁跑得快呢?

3、完成练习七第5题。

三、课堂小结。

在进行千以内的笔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第4课时练习七

(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减法的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学生能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巩固笔算减法的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正确选择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笔算减法,谁来说一说,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板书课题)。

二、比一比谁跑得快。

1、口算

 

主备人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100—9070+60140—60570—500130—90

60+300160—8030+80420—20120—40

170—90140—70

(1)开火车比赛。

(2)小结。

2、比一比。

758—324238—126758—374

232—126758—379220—126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36—153545—437851—359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板演。

(3)集体校对。

三、比一比谁跑得快。

1、完成练习七第8题。

女:

这位女宇航员在太空生活了188天。

男:

她打破了在太空生活169天的记录,她把记录提高了多少天?

(1)学生读题。

(2)提问:

什么叫“她把记录提高了多少天?

(3)生自己完成这题,指名板演。

(4)集体核对答案。

2、完成练习七第9题。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468米;天津电视塔高415米;江苏电视塔高318米。

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1)生读题。

(2)通过这张图你知道了什么?

(3)看蔬菜老师要我们做什么,要你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4)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5)小组互说。

(6)互说后在全班汇报。

四、全课总结。

今天大家做得都很棒!

数一数,你的小组一共走了多少步啊?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是哪个小组获胜了?

第5课时隔位退位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59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2、进一步发展自主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

 

主备人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遇到被减数的十位上是0,要从被减数的百位上退1当“10”再来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出示复习题

361—164361—184

(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校对。

(3)提问:

在做退位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退位减。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

男:

图书室新买了204本儿童小说。

女:

买的民间故事比儿童小说少108本。

问:

买的民间故事有多少本?

(1)指名读题。

(2)提问:

你会列式吗?

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

204—108=______(本)

(3)提问:

你知道差是多少吗?

请你自己试着做一做。

(4)教师巡视,捕捉资源并进行展示。

(5)集体交流。

思考:

百位上拨去1颗算珠,接下去应该怎么办?

十位上现在有10颗算珠,接着该怎么办?

(6)竖式计算。

①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②在小组内交流计算过程。

③在班内交流。

(7)验算。

①提问:

像这样难算的题目,要想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应该怎么办?

②学生独立验算。

2、“试一试”:

1000—537=

(1)让学生独立计算。

(2)指名板演。

(3)在小组内交流。

(4)谈话:

用1000减537计算起来确实比较难,能不能想出别的办法来,如:

比1000小1的数是多少?

用它减537好减吗?

接下去还要怎么办?

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如果有会算的就让他算给大家看,没有会算的再讲述。

3、小结。

问:

这节课学的减法计算与以往学的有什么不同?

计算需要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深化,形成技能。

 

主备人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完成“想想做做”1—4题。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小朋友,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第6课时练习八

教学内容:

P60

教学目标:

1、学生巩固减法计算中需要隔位减的情况,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注意把统计和计算的知识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难点:

一、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都学会了如何计算被减数的中间或末尾出现0的情况,这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二、计算方法的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220—80100+90720—700

240—40760—60300+600

160—90140+200160—70

(1)开火车说答案。

(2)对于个别说错的题目,说一说口算过程。

(3)练习:

完成练习八第1题。

170—90150—60140—80110—40

130—80110—30340—40130—70

独立完成后,集体校对。

2、完成练习八第2题。

算一算,比一比。

603—373400—1251000—999

603—376402—1251000—99

603—396420—1251000—9

(1)完成第一组题,指名板演。

①集体订正时,说一说每题的各个数位上是怎样算的。

②同桌讨论:

你发现了什么?

③提问:

(1)题十位上是几减几?

(2)题十位上是几减几?

第(3)题呢?

为什么被减数十数上都是0,但在计算时却不同呢?

3、练习

506—287401—255400—255

三、综合练习

 

主备人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1、完成练习八第3题。

(1)谈话:

电费单你见过吗?

(2)介绍:

这是李小云家的电费单。

“千瓦时”实际是平时口头所讲的“度”。

(3)交流:

谁来说一说每一栏的意思呢?

(4)提问:

他家实际用了多少电?

你是怎样知道的呢?

(5)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

集体校对。

2、再出示第二张表格。

(1)分别算出这三户人家这个月的实用电数。

(2)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3)同桌讨论,交流。

(4)集体校对。

四、总结、作业。

练习八第4题。

第7课时练习八

(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减法中需要隔位退的情况,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注意把计算知识和解决问题相结合。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复习被减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减法。

二、计算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50+60120—40400+70110—50

850—80070+700150+8080+90

900+50130—7040+700230—200

2、完成练习

406—295326+228503—307

三、解决问题练习。

1、估算练习。

完成第5题。

估算下面的结果,在括号里填上整百数。

(1)鲜花店原有302枝鲜花,上午卖掉98枝,大约还剩()枝。

(2)果园里有497棵桃树,梨树比桃树少203棵,梨树大约有()棵。

(3)学校上午有398人去参观古生物展览,下午有503人去参观,下午大约比上午多去()人。

 

主备人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①四人小组讨论:

你是怎样想的?

②集体交流:

谁来说一说是多少?

为什么?

2、完成练习八第6题。

得数大约是几百?

连一连。

498—309100703—99400

807—502200895—497500

503—398300599—104600

(1)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3、完成练习八第7题。

小新:

我已经有121厘米高了。

小燕比小新矮15厘米,

小燕比大明矮24厘米。

(1)小燕身高是多少厘米?

(2)大明身高是多少厘米?

同桌互相说一说题中的己知信息和要求的问题。

问:

“你知道这题怎么做吗?

自己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4、完成练习八第8题。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8课时复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63页第1、2、3、5、6、8、9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熟练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复习,明晰算式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掌握算法。

教学重难点:

能综合地把所学的本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这节课我们通过复习千以内的减法笔算的知识,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好,好不好?

(板书:

复习)

二、笔算减法的复习。

1、口算

150—70180—1001000—500

120—40900—400480—80

80+30040+500170—80

2、完成复习第1题。

 

主备人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448—234503—302

428—234503—392

420—234503—409

你会算一算,比一比吗?

出示第1组题。

(1)观察:

这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不同的地方?

(2)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集体核对交流。

(4)比较:

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5)追问:

这组三道算式的计算过程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3、完成复习第2题。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597—485808—413456—259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组织反馈,校对。

(3)提问:

在笔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三、估算练习

1、补充练习1。

先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再算一算。

518—395767—302498—124

625—506393—198703—409

(1)同桌相互说一说:

你是怎样估计的?

(2)全班交流。

2、补充练习2。

四、独立作业。

完成教科书复习第5、8、9题。

第9课时复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63页第4、7、10、11题。

教学目标:

1、巩固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弄清算式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掌握算法。

教学重难点:

巩固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千以内数的减法的有关知识和本领。

二、计算练习。

1、估算得数大约是几百,再列竖式算一算。

603—309596—208499—109

 

主备人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1)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问:

估算有什么用处?

2、完成复习第7题。

445+238354+273506+397

445—238354—273506—397

(1)学生一组一组地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集体核对、订正。

交流:

你能说一说每道题的计算过程吗?

(3)比一比:

千以内数的加法、减法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有什么不同之处?

三、解决问题的练习。

1、完成复习第10题。

剧院有700个座位。

一年级有198人。

二年级有205人。

三年级有250人。

问题1:

三个年级共有多少人到剧院?

问题2:

剧院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1)同桌互相说一说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和要求的问题。

(2)你知道这题怎么做吗?

(3)自己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4)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5)集体校对。

四、独立作业。

完成复习第9、11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