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重点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8187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重点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网络重点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网络重点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网络重点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网络重点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重点名词解释.docx

《网络重点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重点名词解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重点名词解释.docx

网络重点名词解释

1.ADSL (AsymmetricDigitalSubscriberLine)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释义: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亦可称作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是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方式。

它因为上行和下行带宽不对称,因此称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环路。

2.AH(AuthenticationHeader)

鉴别首部

释义:

AH(AuthenticationHeader)认证头协议用以保证数据包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防止黑客截断数据包或向网络中插入伪造的数据包。

考虑到计算效率,AH没有采用数字签名而是采用了安全哈希算法来对数据包进行保护。

AH没有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

当需要身份验证而不需要性的时候,使用AH协议时最好的选择。

3.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

应用编程接口

释义:

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是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目的是提供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的以访问一组例程的能力,而又无需访问源码,或理解部工作机制的细节。

4.ARP(AddressResearchProtocol)

地址解析协议

释义:

ARP(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是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

某节点的IP地址的ARP请求被广播到网络上后,这个节点会收到确认其物理地址的应答,这样的数据包才能被传送出去。

RARP(逆向ARP)经常在无盘工作站上使用,以获得它的逻辑IP地址。

5.AS(AutonomousSystem)

自治系统

释义:

一个自治系统就是处于一个管理机构控制之下的路由器和网络群组。

它可以是一个路由器直接连接到一个LAN上,同时也连到Internet上;它可以是一个由企业骨干网互连的多个局域网。

在一个自治系统中的所有路由器必须相互连接,运行相同的路由协议,同时分配同一个自治系统编号。

6.BER(BasicEncodingRule)

基本编码规则

释义:

基本编码规则(标准规格用于基本ASN.1编码资料

7.BGP(BorderGatewayProtocol)

边界网关协议

释义:

边界网关协议(BGP)是运行于TCP上的一种自治系统的路由协议。

BGP是唯一一个用来处理像因特网大小的网络的协议,也是唯一能够妥善处理好不相关路由域间的多路连接的协议。

BGP构建在EGP的经验之上。

BGP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和其他的BGP系统交换网络可达信息。

网络可达信息包括列出的自治系统(AS)的信息。

这些信息有效地构造了AS互联的拓朴图并由此清除了路由环路,同时在AS级别上可实施策略决策。

8.CDMA(CodeDivisionMultiplexAccess)

码分多址

释义:

CDM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

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

9.CIDR(ClasslessInterDomainRouting)

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

释义:

CIDR(无类型域间选路,ClasslessInter-DomainRouting)是一个在Internet上创建附加地址的方法,这些地址提供给服务提供商(ISP),再由ISP分配给客户。

CIDR将路由集中起来,使一个IP地址代表主要骨干提供商服务的几千个IP地址,从而减轻Internet路由器的负担。

10.CRC(CyclicRedundancyCheck)

循环冗余校验

释义:

循环冗余检查(CRC)是一种数据传输检错功能,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计算,并将得到的结果附在帧的后面,接收设备也执行类似的算法,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11.CSMA/CD(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CollisionDetection)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检测

释义:

CSMA/CD应用在OSI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它的工作原理是:

发送数据前先侦听信道是否空闲,若空闲,则立即发送数据。

若信道忙碌,则等待一段时间至信道中的信息传输结束后再发送数据;若在上一段信息发送结束后,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点都提出发送请求,则判定为冲突。

若侦听到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重新尝试。

其原理简单总结为:

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发,随机延迟后重发

12.DDoS(DistributedDenialofService)

分布式拒绝服务

释义:

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

DistributedDenialofService)攻击指借助于客户/服务器技术,将多个计算机联合起来作为攻击平台,对一个或多个目标发动DoS攻击,从而成倍地提高拒绝服务攻击的威力。

通常,攻击者使用一个偷窃将DDoS主控程序安装在一个计算机上,在一个设定的时间主控程序将与大量代理程序通讯,代理程序已经被安装在Internet上的许多计算机上。

代理程序收到指令时就发动攻击。

利用客户/服务器技术,主控程序能在几秒钟激活成百上千次代理程序的运行。

13.DES(DataEncryptionStandard)

数据加密标准

释义:

DES使用一个56位的密钥以及附加的8位奇偶校验位(每组的第8为作为奇偶校验位),产生最大64位的分组大小。

这是一个迭代的分组密码,使用称为Feistel的技术,其中将加密的文本块分成两半。

使用子密钥对其中一半应用循环功能,然后将输出与另一半进行“异或”运算;接着交换这两半,这一过程会继续下去,但最后一个循环不交换。

DES使用16轮循环,使用异或,置换,代换,移位操作四种基本运算。

14.DHCP(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释义: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DHCP)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使用UDP协议工作,主要有两个用途:

给部网络或网络服务供应商自动分配IP地址,给用户或者部网络管理员作为对所有计算机作中央管理的手段。

15.DNS(DomainNameSystems)

域名系统

释义:

DNS是域名系统(DomainNameSystem)的缩写,是因特网的一项核心服务,它作为可以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人更方便的访问互联网,而不用去记住能够被机器直接读取的IP数串。

16.DSL(DigitalSubscriberLine)

用户数据线

释义:

DSL的中文名是数字用户线路,是以线为传输介质的传输技术组合。

DSL技术在传的公用网络的用户环路上支持对称和非对称传输模式,解决了经常发生在网络服务供应商和最终用户间的“最后一公里”的传输瓶颈问题。

由于用户环路已经被大量铺设,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铜缆资源,通过铜质双绞线实现高速接入就成为业界的研究重点,因此DSL技术很快就得到重视,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大量应用。

17.EGP(ExternalGatewayProtocol)

外部网关协议

释义:

是一种在自治系统的相邻两个网关主机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

EGP通常用于在因特网主机间交换路由表信息。

它是一个轮询协议,利用Hello和I-Heard-You消息的转换,让每个网关控制和接收网络可达性信息的速率,允许每个系统控制它自己的开销,同时发出命令请求更新响应。

18.ESP(EncapsulatingSecurityPayload)

封装安全有效载荷

释义:

ESP是封装安全载荷(EncapsulateSecurityPayload)的英文缩写.

ESP属于IPSec的一种协议,ESP提供性、数据起源验证、无连接的完整性、抗重播服务和有限业务流性。

ESP本身是一个IP协议,协议号是50。

19.FDM(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

频分复用

释义:

频分复用就是指用不同频率传送各路消息,以实现多路通信。

这种方法也叫频率复用

20.FTP(FileTransfer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

释义:

文件传输协议(FTP:

FileTransferProtocol)使得主机间可以共享文件。

FTP使用TCP生成一个虚拟连接用于控制信息,然后再生成一个单独的TCP连接用于数据传输。

控制连接使用类似TELNET协议在主机间交换命令和消息。

21.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

超文本标记语言

释义:

“超文本”就是指页面可以包含图片、,甚至音乐、程序等非文字元素。

超文本标记语言的结构包括头部分(Head)、和主体部分(Body),其中头部(head)提供关于网页的信息,主体(body)部分提供网页的具体容。

22.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

释义: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是一种详细规定了浏览器和万维网服务器之间互相通信的规则,通过因特网传送万维网文档的数据传送协议

是用于从WWW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

它可以使浏览器更加高效,使网络传输减少。

它不仅保证计算机正确快速地传输超文本文档,还确定传输文档中的哪一部分,以及哪部分容首先显示(如文本先于图形)等。

23.ICMP(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释义:

它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

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

这些控制消息虽然并不传输用户数据,但是对于用户数据的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

24.IGMP(InternetGroupManagementProtocol)

网际组管理协议

释义:

Internet组管理协议(IGMP)是因特网协议家族中的一个组播协议,用于IP主机向任一个直接相邻的路由器报告他们的组成员情况。

它规定了处于不同网段的主机如何进行多播通信,其前提条件是路由器本身要支持多播。

25.IGP(InteriorGatewayProtocol)

部网关协议

释义:

部网关协议(IGP)(InteriorGatewayProtocol)是一种专用于一个自治网络系统(比如:

某个当地社区围的一个自治网络系统)中网关间交换数据流转通道信息的协议。

网络IP协议或者其他的网络协议常常通过这些通道信息来决断怎样传送数据流。

目前最常用的两种部网关协议分别是:

路由信息协议(RIP)和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OSPF),目前的IGP有RIP、OSPF、IGRP、EIGRP、IS-IS等协议。

26.IMAP(InternetMessageAccessProtocol)

因特网报文存取协议

释义:

IMAP可以通过这种协议从服务器上获取的信息、下载等。

IMAP与POP类似,都是一种获取协议。

27.IP(InternetProtocol)

网际协议

释义:

中文简称为“网协”,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

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

28.IPsec(IPsecurity)

IP安全协议

释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