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中城街道12号地块评估报告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1657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岩市中城街道12号地块评估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龙岩市中城街道12号地块评估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龙岩市中城街道12号地块评估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龙岩市中城街道12号地块评估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龙岩市中城街道12号地块评估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岩市中城街道12号地块评估报告书.docx

《龙岩市中城街道12号地块评估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岩市中城街道12号地块评估报告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龙岩市中城街道12号地块评估报告书.docx

龙岩市中城街道12号地块评估报告书

龙岩市中城街道12号地块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

 

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

二O一六年八月

龙岩市中城街道12号地块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

编号:

ZP2016-37

 

编写:

审核:

项目负责:

总工程师:

罗锦昌

队长:

赖桂林

 

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

二O一六年八月

目录

一、概况1

(一)工程概况1

(二)委托要求及工作经过1

(三)评估依据1

二、地质环境条件2

(一)地形地貌2

(二)地层及地质构造2

(三)岩土体特征3

(四)水文地质3

(五)人类工程活动4

(六)抗震设防烈度4

三、评估等级4

(一)地质环境条件4

(二)建设项目重要性4

(三)评估等级的确定5

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5

(一)现状评估5

(二)预测评估6

(三)综合评估7

五、结论7

附图

1、场地现状照片

2、龙岩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新罗分中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委托书

3、龙岩市中城街道12号地块地形地质示意图(图号1)

4、龙岩市中城街道12号地块地质剖面示意图(附件2)

龙岩市中城街道12号地块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

一、概况

(一)工程概况

拟建的龙岩市中城街道12号地块位于龙岩市新罗区中山路南东侧。

根据规划征地红线图,拟建规划用地面积为5099m2。

用地性质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拟建规划建筑物控制高度≤100m,多层采用框架结构,拟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高层采用框剪结构,拟采用桩基础,设地下室2层。

拟建规划用地范围主要拐点坐标见下表。

用地范围主要拐点坐标(西安80坐标)

序号

X

Y

1

2776762.969

502296.305

2

2776799.542

502320.845

3

2776811.552

502337.102

4

2776810.524

502357.289

5

2776798.124

502387.077

6

2776795.002

502402.106

7

2776736.696

502388.527

(二)委托要求及工作经过

受龙岩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新罗分中心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委托后,我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人员即收集有关资料,对规划场地及其周围进行现场踏勘和环境地质调查,在对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拟建项目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三)评估依据

1、龙岩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新罗分中心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委托书;

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86-2015);

3、龙岩市中城街道12号地块规划用地红线图和规划地块控制图;

4、福建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1/2.5万福建省龙岩盆地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报告》1977年;

5、 龙岩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龙岩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关于加强龙岩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的决定》(2000年9月20日);

6、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现场踏勘及环境地质调查等资料。

二、地质环境条件

(一)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龙岩市新罗区中山路南东侧,场地地貌属龙津河Ⅰ级冲洪积堆积阶地,场地及周边地形较平坦,黄海高程介于325.81~326.55m。

拟建场地原为自建房,现已拆除。

拟建规划场地的四周离约10-20m均为住宅区(1-7层、高约5-22m、采用独立基础)。

(二)地层及地质构造

根据《1/2.5万福建省龙岩盆地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报告》和野外现场踏勘调查资料,场地上部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Qal-pl)物,下伏基岩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石灰岩,属覆盖型岩溶区。

石灰岩上部岩溶较发育,根据龙岩盆地内100多个钻孔统计资料,地表以下100m深度范围内岩溶率平均值为19.7%。

根据已有区域地质资料,场地未发现有区域性的断裂构造通过。

(三)岩土体特征

根据收集已有资料及现场踏勘、环境地质调查及相关资料,各岩土层特征及分布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杂填土:

黄褐色,稍湿,松散,含碎石、砖及水泥块等生活建筑垃圾,分布于大部分场地。

厚度为1.0~2.5m。

②耕植土:

灰黑色,松散,主要成份为粘性土,富含植物根系,分布于场地局部位置。

厚度为0.3~0.5m。

③粉质粘土:

冲洪积层。

褐红、灰黄色,可塑-硬塑状态,湿。

手搓有砂感,粘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本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厚度为2.00~5.00m。

④卵石:

冲洪积层。

褐黄、灰黄色,稍-中密状态,卵石含量55-70%不等,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次为粉砂岩,粒径一般30-80mm。

层厚3.00~5.00m。

⑤含角砾粉质粘土:

冲洪积层。

黄褐、黑褐色,可塑-硬塑状态,角砾含量25-40%,角砾成分以硅质岩为主,呈次棱角状。

粗颗粒多呈中风化状态,部分呈强风化状态,粒径一般5-20mm居多,层厚5.00-20.00m不等。

⑥含角砾粉质粘土:

灰黑色,软塑状态,角砾含量25-40%,粒径一般5-20mm,角砾成分以硅质岩为主,部分石灰岩,呈次棱角状。

粗颗粒多呈中风化状态,部分呈强风化状态。

层厚2.00-5.00m不等。

⑦中风化石灰岩:

二叠系下统棲霞组(P1q)。

深灰、灰黑色,厚层状,岩石坚硬,上部岩溶较发育,多见充填溶洞,充填物为含碎石角砾粉质粘土。

(四)水文地质

根据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岩土体特征,场地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岩溶水,现分述如下:

1、孔隙水(局部具有承压性):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③粉质粘土、④卵石、⑤含角砾粉质粘土等层中,地下水位埋深4.00~5.00m,水位标高为321.50~322.50m。

③、⑤含水层的富水性差,透水性较弱;④富水性强,透水性强。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场地外围地下水的侧向补给。

2、岩溶水:

根据《1/2.5万福建省龙岩盆地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报告》,场地下部分布有二叠系下统栖霞组石灰岩,地下水赋存于石灰岩裂隙及溶洞中,具有承压性,地下水水位埋深为12.00-15.00m,标高为313.00-316.00m,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区域岩溶水侧向补给,水量较丰富,单井涌水量800-1200m3/d。

(五)人类工程活动

拟建场地原为自建房,现已拆除。

拟建规划场地的四周离约10-20m均为住宅区(1-7层、高约5-22m、采用独立基础)。

因此,建设用地及其周围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

(六)抗震设防烈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属于第二组。

三、评估等级

(一)地质环境条件

拟建规划用地地貌属龙津河Ⅰ级冲洪积堆积阶地,地貌类型单一;岩土体类型较多,分布较复杂;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岩溶较发育;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

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86-2015)规定,建设用地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复杂类型。

(二)建设项目重要性

拟建规划用地面积为5099m2,用地性质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拟建规划建筑物控制高度≤100m,多层采用框架结构,拟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高层采用框剪结构,拟采用桩基础,设地下室2层。

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86-2015)规定、规范,拟建项目属重要建设项目。

(三)评估等级的确定

建设用地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复杂类型,拟建项目属重要建设项目,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86-2015)规定、规范,确定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为一级。

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一)现状评估

场地位于龙岩盆地中部,地貌上属龙津河Ⅰ级冲洪积堆积阶地,场地地形平坦,现地面高程325.81~326.55m。

场地上部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成因的③粉质粘土(呈可塑-硬塑状态)、④卵石(呈稍-中密状态)、⑤含角砾粉质粘土(呈可塑-硬塑状态),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中等-较好;而灰岩局部地段分布有呈软塑状态的含角砾粉质粘土,工程性质较差,易被潜蚀形成土洞。

场地地形及周边较平坦,土体不易滑移,现状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根据《1/2.5万福建省龙岩盆地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报告》、《龙岩盆地地下水动态监测报告》和龙岩盆地进行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等有关资料,龙岩盆地岩溶地面塌陷范围一般为几平方米至几十平方米,平面分布呈圆形或椭圆形,岩溶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覆盖层厚度≤20m的河流两侧的堆积阶地及人工抽采岩溶地下水的降落漏斗区,部分产生于浅部岩溶发育的岩溶泉广泛分布的地下水排泄区。

岩溶地面塌陷的发生主要受控于上部覆盖层厚度、岩性及开采岩溶地下水的强度。

覆盖层厚度小,土体以砂质土等为主,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反之,厚度大,土体以粘性土为主的覆盖层,则不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

从龙岩盆地发生的20余次岩溶地面塌陷统计来看,近70%发生在第四系覆盖层厚度≤20m的浅覆盖区,其余发生于第四系覆盖层厚度>20m的地区。

过量开采岩溶地下水是岩溶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次为人类工程活动造成的近垂直渗透通道,例如:

桩基施工塌孔造成周边地层的扰动,钻孔封孔不密实,造成地表水直接垂直补给和上部潜水含水层越流补给岩溶地下水。

开采岩溶地下水,当地下水位降深到一定深度,地下水水力坡度超过土层潜蚀临界值时,土体被渗透潜蚀,长期的潜蚀结果或过量开采地下水产生的真空吸蚀,将导致岩溶地面塌陷,岩溶地面塌陷一般发生在抽水井附近几十米范围内,有的在百米附近。

建设用地上部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下部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石灰岩,属覆盖型岩溶区。

根据用地附近地质资料,第四系覆盖层厚度20-30m,局部大于30m,石灰岩岩溶均较发育,预估场地下伏石灰岩埋深变化较大。

根据用地的岩土体分布特征、地质构造条件及类似的地质环境条件对比分析,建设用地存在潜在的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

(二)预测评估

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5099m2,用地性质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拟建规划建筑物控制高度≤100m,多层采用框架结构,拟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高层采用框剪结构,拟采用桩基础,设地下室2层。

本场地属覆盖型岩溶区,可能发育有岩溶、土洞等不良地质现象,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和周围抽水影响下,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易引发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

因此在工程建设前应查明场地上部第四系覆盖层的岩土体工程性质及厚度,石灰岩埋深及岩溶发育情况,并应根据场地的实际岩土工程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

桩基础施工时,若产生大量漏浆后可能会发生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应注意防范。

地下室及基础施工时,基坑开挖和降排水可能造成基坑坑壁边坡失稳滑塌,周边地面沉降造成的变形开裂等灾害,影响施工安全,影响邻近设施已有建筑物的安全,应加强监测。

工程建设过程中挖方弃土应妥善堆放或处置,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三)综合评估

场地地形及周边较平坦,现状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拟建场地属覆盖型岩溶区,存在潜在的岩溶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在工程建设时应查明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岩土层的工程性能和石灰岩埋深、风化程度、岩溶发育、土洞发育以及软弱土层分布等情况,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治措施,用地及周围应严格控制过量开采岩溶地下水。

地下室及基础施工时,基坑开挖和降排水可能造成坑壁边坡失稳滑塌、周边地面沉降造成变形开裂等灾害,影响邻近设施、建筑物及施工场地的安全,应进行地下室基坑支护的专项设计,并在施工期间加强基坑工程监测。

建设过程中挖方弃土应妥善堆放或处置,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并应完善防洪排洪设施,确保建设用地使用的安全。

桩基础施工时,若产生大量漏浆后可能会发生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应注意防范。

对于上述易引发的地质灾害应采取相应的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

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中等,危险性等级中等。

经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后,拟建场地基本适宜作为本工程的建设用地。

五、结论

1、龙岩市中城街道12号地块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确定为一级。

2、拟建规划场地现状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也无潜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存在潜在的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

3、场地施工过程中或建成后,可能引发、加剧或遭受的地质灾害如下:

①拟建场地属覆盖型岩溶区,存在潜在的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

在工程建设时应查明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岩土层的工程性能和石灰岩埋深、风化程度、岩溶发育、土洞发育以及软弱土层分布等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治措施,用地及周围应严格控制过量开采岩溶地下水。

②地下室及基础施工时,基坑开挖和降排水可能造成基坑侧壁边坡失稳滑塌、周边地面沉降变形开裂等灾害,影响邻近设施、建筑物及施工场地安全,应加强基坑工程监测。

③工程建设过程中挖方弃土应妥善堆放或处置,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④严禁周边超量开采地下水。

4、拟建规划场地基本适宜作为龙岩市中城街道12号地块的建设用地。

 

 

场地现状照片

(1)

场地现状照片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