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听障幼儿的早期干预策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1360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听障幼儿的早期干预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开展听障幼儿的早期干预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开展听障幼儿的早期干预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开展听障幼儿的早期干预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开展听障幼儿的早期干预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展听障幼儿的早期干预策略.docx

《开展听障幼儿的早期干预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听障幼儿的早期干预策略.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展听障幼儿的早期干预策略.docx

开展听障幼儿的早期干预策略

第一講:

開展聽障幼兒的早期干預策略

林寶貴

前言:

失聰兒童的最早發現者,絕大多數為父母,因此開展聽障幼兒的早期干預最重要的人就是聽障兒童的父母。

身為聽障兒童之父母,需要知道聽障兒童和普通兒童一樣,需要人的愛護,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需要學習思考,學習做人的道理。

聽障兒童的聾疾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早期干預,是不會妨礙他們的學習的,祇要父母本身切實負起教導的責任,以耐心和毅力去教導他們語言和溝通能力,必會成功。

下面介紹「美國約翰屈賽聾童教育中心」(JohnTracyClinic)所提供聽障兒童早期干預的方法。

一、從何開始的策略

成人和兒童往往同樣藉著重覆和模仿而學習語言,深信一次又一次重覆地運用不同

的話語和不同的例句,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同樣的事物,兒童就會漸漸地認識聲音與事物的概念。

我們都覺得某些詞彙的涵意,較諸另一些要來得豐富,有時我們會發現『呀!

原來如此,這一回他表達得清楚多了。

』這可能是練習的次數足夠,才能使他說得讓我們聽懂。

(1)會不會說話的條件

我們知道,很多聽障兒童的家長和教師最關心的是說話的問題。

很多到聽語訓練中心或幼兒園來或打電話來的家長,第一次提到的問題不是:

『他以後能不能夠說話?

』就是:

『他什麼時候才會說話?

』或是:

『他怎樣才能學會說話?

』。

上述第一個問題可以毫不遲疑的回答:

『能!

他能說話』,但是他如何及何時才能說話,以及他以後是否能以語言做為主要的表達方式,他運用語言的能力有多少等問題,則需視各種因素及其環境而定。

例如:

他接受訓練的遲與早,訓練的好與壞,學齡前及學齡時期說話機會的多少,以及由此而經驗到的成就感有多少,他的殘餘聽力有多少(幾乎所有聽障兒童多少都有殘餘的聽力),及其殘餘聽力的應用是否得到適當的訓練,這些在在均足以影響他以後的說話能力。

此外,尚須考慮其父母是否及早並積極而不間斷的參與其中的練習。

(2)所有兒童遵循相同的程序發展語言

耳聰兒童如何學習與人溝通呢?

自出生開始,他們即被置放於語言的環境中,

也就是被所謂『說話』的氛圍所圍繞。

兒童如何獲得語言?

這問題實在很複雜,但是我們可以做如下的推想:

人們所說的話,對嬰兒僅是聲音的模式,其中有很多是一次又一次地被他所聽見。

最後他熟悉了這些重覆出現的聲音,而能感覺到某些聲音的出現,總與一定的事物、人物或情境有關連。

他開始將聲音和其所見、所觸、和所感覺的聯結起來,於是,發展他對別人的語言的認知。

並且,隨著他這種聲音和意義的結合,獲得更多的肯定,對語言的認知亦不斷增長。

耳聰兒童在開始說話之前,對語言已有相當多的認識,他第一次說出來的話,一定是他聽得最多,也是他所認識的話語。

(3)認知先於說話

聽障兒童的學習程序,也是一樣先透過領會事物和語義,然後才學會說話。

聽障

兒童對語言的認知,可由他所見的唇部動作與事物,人物及情境的配合而獲得。

為了學習讀唇、讀話,他必須有機會『看』語言,一如耳聰兒童必須有機會『聽』語言。

他必須被置於語言的環境中,使他有很多機會『看』語言,甚至比非失聰兒童有更多『聽』的機會,透過讀唇來學習認知他人的說話。

讀唇雖難成為完善的、完全的認知方法,但卻可以獲至很高的成就。

若有人說,這是不可能成功的,千萬不要相信,這原是許多成功的聽障者最好的認知方法。

如果語言上的溝通是聽障造成的主要困難,如果對語言的認知是步向與人溝通的第一步,如果一個聽障兒童要藉讀唇獲得此等認知,則早期干預的起點,顯然是一藉讀唇認知語言。

(4)藉讀唇認知語言

讓我們再說一次,讀唇就是由注視和模仿說話者唇部的動作,認知他人的說話(即

口語)。

一九七0年代以後,美國許多聾校稱「讀唇」(lip-reading)為「讀話」(speech-reading),後者的涵意更廣,更為寫實,因為被解讀的符碼是語言,而不只是嘴唇的運動。

但因為一般人熟悉『讀唇』,且廣被引用,因此有些人仍習慣使用它。

一如前面所說,一個人為要學習讀唇,他就必須有學習的機會,孩子必須有唇可

看。

在單獨的情況下,讀唇是無從學習的,孩子無從實地練習,而學習讀唇不是由家長或老師(以下簡稱你)教,是他在學,而你給他有學習的機會,你給他提供學習的趣味,提供刺激其學習興趣的材料和環境,你引起他的學習動機,同時,當然也是你給他無數大大小小的援助。

(5)講、講、講!

要建議老師或家長的第一件事是:

「講、講、講」!

對聽障兒童要有如對一個耳聰兒童那樣,要講話-但並不完全一樣。

對於普通兒童,你對著他講,或對第三者講,甚或在另一個房間裡講,他仍可聽得見,在黑暗中他也能聽見。

但當你對一個聽障兒童講話時,他不但要看見你的嘴唇,還要注視它們。

前者的條件實較後者容易辦到,孩子成為『讀唇者』之前,必須先成為『注視口唇者』,這是很容易理解的。

(6)講話時要注意的幾點策略:

下面幾個建議,並非用以牽制教師或家長的講話,只是提供一些建議,好讓你開始思考和進行。

在英語中,僅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語言,可從口形外部看得出來(中國語是單音節的語言,可從唇上看得出來的語音更少,趙玉平先生說他只能看懂20%至50%),所以為使聽障的孩子可以看到我們要他看的,建議將這些要點詳加思索:

1.說話時面對光源,使光線照著你自己的臉而非照著孩子。

2.為使你的口形與孩子的視線成水平狀態,與孩子說話時要蹲下,面對著孩子。

3.要說得清晰,不可作任何誇張和扭曲。

讀唇是以正確而正常的語言為基礎。

4.說話的速度要適中,不快不慢,我們不可能用時鐘或節拍器訂下一個標準,但

可運用自己的判斷力,來決定說話速度的快慢。

5.用簡短而完整的語句,不要一個單字一個單字的講,要用平常的語言正確地說

話,不要像嬰兒說娃娃語。

(7)注意自己的口唇

建議教師或家長到鏡子前面,試一試幾個簡單的語彙和語句,很多人不太瞭解自己說話是否讓別人易於讀唇,我們的兩片口唇自己看來怎麼樣?

它們是否靈活呢?

若不,我們得嘗試把它們放輕鬆一點。

若要別人能看懂你的口唇,你的口唇就得有適當的開合運動。

二、聽障幼兒應以其全部的感覺器官學習說話

嬰兒和幼兒學習語言時,不單運用視覺,而且運用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和動覺。

他們撲向一切東西,把籃子翻倒過來,把物品撞倒,玩弄它們,搖動它們,咀嚼一切可以咀嚼的,撕爛紙張,或拉或推,甚至用腳去踢,或坐上去看看怎樣,他們實質上是在學習,並且運用一切的感覺器官。

同樣地,一個聽障兒童亦要運用其感覺器官,不單用視覺,而且利用其聽覺(至少有微弱的一點點聽覺)和觸覺。

開始時,我們要設法利用孩子的知覺去學習,幫助孩子去聽、去感覺聲音的振動。

我們主張不只利用孩子的單獨一種學習能力,而是要幫助聽障兒童運用一切可能的學習能力-它們的耳朵、眼睛和觸覺,也就是「綜合溝通法」的精神。

三、在家教導聽障幼兒的策略:

(一)無須昂貴的特殊教具

既然聽障幼兒的早期干預最重要的人是父母,那麼父母希望孩子需要的,就是他生活環境中的事物,所以無需花錢的、精巧的教具,亦能發揮所要教導的效果。

大多數的教學都要進行得自然,有如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我們應對聽障孩子說及一切與他有關連的事物:

他的衣服、玩具、盤子、杯子、調羹、床以及他的頭、眼、耳、鼻、口、手、腳等身體各部分,這些東西都是現成的,隨處可以獲得,只等著我們去利用它們。

(二)廉價小玩具可加利用

大部分的小孩都會對玩具感到興趣,通常看到玩具就會拿來玩耍。

所謂玩具,

它包括日用品,如水壺、空瓶子、瓶蓋、罐子和塑膠器皿等,我們可隨處找些廉價

的小玩具,以備在遊戲中可加以應用。

例如一架玩具汽車或飛機,或是一個洋娃娃,

也會是遊戲中的好話題。

其中有一些玩具還應準備一對(兩部小汽車、兩架飛機、

兩個任何東西),以供配對遊戲之用。

任何足以吸引孩子注意的小玩具和物品都很有

用,因此現在就可以開始儘量蒐集廉價的小玩具。

(三)蒐集圖片

我們通常希望孩子從實物中獲取經驗,那麼,運用圖片之前,先用代表實物的玩具。

例如,當他對真飛機與玩具飛機稍稍熟悉時,就可以利用飛機的圖片,進

一步使他明白『飛機』所代表的意義。

開始蒐集常用物品的圖片,此其時矣!

雜誌、郵寄購物的目錄、廣告小冊子、廉價兒童讀物,都是圖片的極佳來源。

一般而言,圖片須清晰而有生活的真實感。

大一些的孩子、朋友、和鄰居,也常常可以幫助我們蒐集一些舊雜誌或購物圖錄,我們自己也可以經常留意蒐集能被兒童熟知的物品、場所、或人物的圖片。

(四)運用我們所有的一切

也不必太過份強調圖片和玩具,做為學習的材料。

孩子所學的絕大部分,不必

完全依賴特別的玩具、實物或圖片,學習材料就在我們的環境四周,善為利用吧!

四、所有家人都可以當老師

在整個教導聽障幼兒的計畫中,父親與母親同樣重要,甚至其他兄弟姊妹等家人,也可以參與。

家長也許不必正式施教,坐下來以一輛小汽車、一隻鞋、一架小飛機來教導孩子說話;同時父親也可以是一流的教師,比母親有更為理想的效果。

但是,不管正式施教與否,只要家長與孩子在一起,實際上,就是每一分鐘都在教導他了,每一個與他一起的人,自然而然的都成了他的教師。

因此,父親也得把母親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弄清楚,緊記在心。

同樣的道理,亦適用於祖父、祖母、叔叔、伯伯、姊妹、兄弟-家中所有的任何一個成員。

每一個人都應該了解做母親的在做什麼,因為她是主要的施教者。

(一)集體合作

我們並非說母親總是對的,我們的意思是父母之間應有一種策略-相同的策略。

這是指父母雙方要共同合作,所有的問題都應該加以討論,有時也可以邀請家中的其他成員參與討論,徵求他們的意見。

任何事情的成效都與合作分不開;任何成功的家庭,都是建築在團體合作的基礎之上,一個聽障兒童(或是任何一個普通兒童)的成長,都需要家庭中每一個成員的合作。

(二)任何人都能協助

每一個人都能幫助聽障兒童,不管做母親的如何完美,如何耐心和了解孩子,喜歡換換口味是人的天性,也許有一些東西父親能幫孩子弄好,做母親的反而不能,這便是父親的機會了。

對孩子講話,與他一同遊戲,把物品的名稱告訴他,同他一起跑跑跳跳,想說什麼就對他說什磨,把一切都弄得有趣些。

『來爸爸這裏!

』(或媽媽、或姊姊,或任何你所用的名稱。

)『來爸爸這兒!

』『要不要爸爸同你去逛街?

』舉高孩子,說:

『你上去啦!

你落下啦!

』如果與他同車出門,對他說:

『去穿衣服、鞋子,我們去坐車,去逛街。

』無論你在做什麼,都要對著他講話。

這是給予聽障兒童家人最重要的忠告,千萬不要以為他聽不見,或因為他不明白而停止對他說話,他看你,你就對他說話。

事實上,對普通嬰兒,我們也常常會說各種他根本聽不懂的事情,對聽障兒童也要這樣。

當他要別的東西時,不可硬要他看你;但是,只要他一看你,你就趕快對他說話。

請在家裏利用各種不同的機會,多多教導你的孩子學習一切的事物,學習說話和讀唇。

五、語言與說話的干預策略

(一)語言的干預策略:

讓他們學會用語言來講話或書寫,以表達情意(因為每一個人必須藉著語言才能表達其意思,所以聽障兒童亦是絕對不能缺少語言之使用)。

要教導聽障兒童使用日常對話的語彙;如遊戲、旅行、故事等。

利用他們所有的體驗、思想去介紹語言才有意義。

1.讓他們先明白語言的意義,然後才能使用語言去表達。

開始教導聽障兒童時要注意下列數點:

(1).儘量讓聽障兒童注視你的口唇。

(2).對聽障兒童講述他當時所想知道的事情,要強調每一句的重點。

(3).選一個詞彙來教導聽障兒童,要利用他所感興趣的。

(4).教聽障兒童說話,先要一個字一個字地教。

2.無論你預備做什麼,或教聽障兒童做什麼,一定先向他說明在(要)做什麼:

例如:

我們去吃飯。

我們脫衣服。

我們穿衣服。

把鞋子穿上。

擦擦手。

我們去洗臉。

當事情一發生時,立即講述,無論你說什麼,都要儘量給聽障兒童看見,如果不

能立刻把物品拿出來給他看,可以先講,然後去拿或帶他去看,切勿用動作或手去指

示,方法如下:

(1).先講述-然後出示實物。

(2).先講述-然後實行。

當聽障兒童不注意你時,應立即停止講述,等他在注視你時,立即說話;

否則要把講過的複述一次。

3.把握聽障兒童注視你的原則:

(1).等待。

(2).實物放在口旁(如你說筷子,就把筷子放在嘴巴旁邊,使聽障兒童注視你的口部動作。

(3).在動作中途稍微停頓一下,再繼續講。

(當你盛飯時,不要立刻把飯放入碗內,先講一句話:

「我要盛飯」,讓聽障兒童注視你,然後把飯盛入碗內。

(4).在聽障兒童前揮手或出示實物,以吸引他的注視。

(5).切勿碰觸聽障兒童(因為他們可能不喜歡別人碰他、打他,若你以碰他、打他的方式叫他注意你,當他叫你注意他時,他便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你。

(6).用力踏地或敲檯(使聽障兒童利用殘餘聽力去聽或感覺發聲和振動力。

(7).用實物吸引聽障兒童的視線移向你的口部。

(8).當聽障兒童注視你時,才對他說話,否則:

你以為講了,聽障兒童一定會明白,其實他一無所知。

(9).如果在講話中,聽障兒童沒有注意你,則等他注視你時,才重新開始講述。

(二)讀唇的干預策略:

讀唇或讀話是觀察說話者口部的開合,以達到了解口述語言的目的、時間、地點、

環境、或面部表情,亦可提高其了解說話者的能力。

讀唇可分:

普通讀唇-這是指普通交談的理解能力。

特殊讀唇-這是指特別規定的練習,以訓練某句話之唇讀能力。

1.讀唇的開始:

(1).聽障兒童的父母不斷的向聽障兒童講述每日所發生的事情,這是訓練聽障兒童的普通讀話。

(2).聽障兒童的父母每日選出簡單的語句,做為特殊的讀話訓練,把所教的話放在一串簡短有意義的句子後面,而且每天重覆述說幾次。

例如:

這裡有飯,你喜歡吃飯,去吃飯,這是白飯,還是熱飯,飯好熱,飯又香又熱,不要掉飯,看看你的汗衫黏著一些飯,用水淘飯,用魚送飯,拾起那些飯,大哥喜歡吃飯,爸爸又高又大,因為他吃很多飯,我喜歡吃飯,你也喜歡吃飯,我們有飯吃,真幸運。

這個「飯」字在上述的例子中,複述十五次之多。

像這樣,當你吃飯的時候,可多用機會,介紹許多「飯」字,至少三十至六十次。

據估計,聽障兒童學習第一個字時,從看別人的口唇開合而至明白意義,需要作一千次的複述才了解第一個字。

聽障兒童可能要一個月或數個月的時間,才明白看唇而理解第一個字的意義,但切勿失望,要繼續的講,直到明白為止。

教聽障兒童的開始,教讀唇最難,需要有耐性和毅力,聽障兒童一旦認識讀唇的方法,以後的字和詞便容易吸收,可能一些字只要複習二十至五十次便明白,若不斷的鼓勵他,聽障兒童的語彙自會增加,也會減少他的不愉快情緒。

當聽障兒童在多次複述中明白某些話語的意義,便會去模仿講述那些話;同樣口唇開合的動作,也許最初他不能發出聲,但模仿多次後,終有一次會發出聲音的。

2.與聽障兒童講話時需循著幾項原則進行:

(1).講話時要與他的視線平行(面對面的講)

因為一個孩子仰著頭注意一個大人講話,是很容易疲倦,而且由下往上看,所見唇形的開合不會清楚,因此他模仿講的語言也不會正確。

(2).讀唇的距離,最理想是二至五尺,不要太近或太遠。

(3).自然地講述(不要誇張口形),速度不宜太快。

(4).讓光線照在說話者的面部,不要使聽障兒童向著光的一面,恐怕光線太強而看不清楚。

(5).有很多語音,是看唇形而不能分辨意思的。

例如:

慢、板,爸、媽等。

所以說這些話時,若發覺聽障兒童不明白,就立刻利用這些語彙的組合語句,使其分辨清楚。

(6).不要穿插沒有意義的口頭禪,例如:

阿、唔、喔,一面講一面作咳嗽狀,以及其他的不良說話習慣。

(7).說話時不要點頭,不要有多餘的動作。

(8).與聽障兒童說話時,不要口含食物,例如抽煙或吃口香糖,因為這樣會影響正確的口形,使聽障兒童難以讀唇。

(9).說話時要有適當的表情,例如說:

「這些是飯」時,要微笑,但切忌不必要的面部表情。

(10).下面是初學讀唇之語彙:

筷子、鞋、襪、車、飯、褲、水、吃、玩、狗、貓或馬(若養有家畜也可提及)花、草、樹、風、雨等。

讀唇的方法,對聽障兒童而言,不是很容易的,因為有很多語音的唇形

是相同的,而且也沒有高低音之分,因此不易瞭解其意思,同時有很多音韻,

實在不能從嘴唇上分辨得出來。

不過無論如何,讀唇對聽障兒童幫助很大,

因為會讀唇才可以了解別人用語言表達的意思,在世界上與人交往,也才能

彼此溝通情意,故聽障兒童從年幼起即學習讀唇,是很有益處的,即使長大

以後,會讀唇也比不會的人方便。

(三)聽能訓練的干預策略:

聽能訓練不是改進聽障兒童的聽力,而是促進其殘餘聽力的使用,訓練集中

注意聽的能力。

因為每個聽障兒童都有些殘餘的聽力,但因未經訓練,以致不會

使用,而對聲音完全忽略。

聽能訓練的目的,是使兒童認識聲音之存在,而且使其能分辨各種不同的聲

音(因為當他懂得去注意聲音的存在,自然也會注意語音)。

每一個聽障兒童的殘

餘聽力都不相同,無論他們的聽力損失多少,經過訓練之後,都是有價值的。

1.開始實施聽能訓練的方法:

(1).首先介紹聽障兒童認識周遭環境所發聲的聲音,例如:

開門/關門聲、狗叫聲、貓叫聲、切菜聲、洗衣聲、街上各種交通工具聲(如公車、卡車或機車聲等等)。

要聽障兒童注意聽所有的聲音,在可能範圍內,重覆發出這些聲音,帶他去看發聲的地方,然後仔細地聽。

(2).讓聽障兒童觸摸一切有聲音振動的東西,如鬧鐘、電視、電話、電鈴、吸塵器、洗衣機、垃圾車、汽車的喇叭聲、飛機飛過的聲音,讓聽障兒童去聽這些聲音,可以使他由感覺的振動力,而找出發聲的所在,當聲音一停止,就對兒童說:

「沒有聲音了」。

(3).從開關電視、或其他有聲音之東西,而教導聽障兒童傾聽與警覺何時有聲或無聲。

(四)說話訓練的干預策略:

1.聽障兒童能學說話嗎?

可以的。

現在拜科技之賜,世界上有很多聽障者學會說話。

在未教導聽障兒童說話之前,先要培養他注意別人的臉部,特別是口部的習

慣,漸漸地開始學習讀唇,了解別人的意思。

這時候父母需要不斷地隨著事物

一發生,立即講述並鼓勵他學習說話,總有一天他會自發地說出話來。

聽障者能否講流利的話語,與下列因素有關:

(1).他的聽覺損失到什麼程度,殘餘聽力尚有多少?

(2).除聽障外,有無其他疾病?

(3).有無配戴助聽輔具?

(4).曾否接受說話的訓練?

(5).是否願意學習說話?

2.家長在家裡能教導聽障兒童學習說話嗎?

可以的。

父母在家中也可以鼓勵聽障兒童學習講話,並使他們知道,說話乃代表心意的工具。

但進一步的正式教育,則以曾受過專業訓練的啟聰教育教師較為理想。

目前台灣接受過聽障幼兒專業訓練的機構及教師不很普遍,故家長們在家中對聽障兒童作各種訓練說話的準備,對聽障幼兒是很有幫助的。

3.怎樣開始訓練聽障幼兒說話?

(1).讓聽障幼兒輕鬆地靠近你,跟他說話,對他唱歌,那麼當你說話時,他便會感覺你的身體在振動,覺察到你呼吸的韻律。

(2).把他的手放在你的面頰或胸前對他說話,然後也讓他的手,放在自己的面頰(或胸前)重述你所講的那句話,這樣他就能感覺及模仿你的說話了。

如果你手邊有一面鏡子,就讓他對著鏡子模仿你的口部動作。

例如:

把你的手放在你的臉上說:

「開」,讓他的手也放在自己的臉頰或胸前學講「開」。

(最後他應自己學會不用任何提示而自動地把手放在臉頰或胸前。

(3).鼓勵你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會複述你的說話時,你應對他微笑,輕拍他的肩膀對他說:

「很好!

很好!

」讓他看見你的臉部流露出親切和愉快的表情,必要時叫他再複述一次,以加深印象。

經常鼓勵他,並對他的發音給予正確的評價,當他主動說話,而你聽不懂他的話時,你可坦白地說:

「對不起,我聽不懂你說的話,請你再說一遍。

」當你明白他的說話時,也讓他知道你了解他,對他微笑並稱讚他「很棒!

」。

結語

聽覺障礙對語言的溝通與語文的學習,確實有很大的阻礙,但是若能儘早發現問題,儘早實施早期干預,還是可以像普通的耳聰兒童一樣,理解別人的說話內容,然後表達自己的意思。

當然這種早期干預是長途跋涉的「苦練」歷程,而不是一蹴可及,或立竿見影的工作,必須具備堅強的毅力與鍥而不捨的精神,方可竟全功。

希望所有關心聽障兒童的教師與家長都能克服萬難,發揮無比的愛心與耐心,共同來幫助聽障兒童學習語言與說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