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一学期师徒结对活动记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1174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第一学期师徒结对活动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第一学期师徒结对活动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第一学期师徒结对活动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第一学期师徒结对活动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第一学期师徒结对活动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第一学期师徒结对活动记录.docx

《学年第一学期师徒结对活动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第一学期师徒结对活动记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第一学期师徒结对活动记录.docx

学年第一学期师徒结对活动记录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师徒结对活动记录

师傅:

徒弟:

时间

指导内容

效果

2017.9

签定师徒结对协议,指导新教师熟悉整册教材,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加强学习,在学习中丰富提高,学习新课程理念。

较好

2017.10

师傅听徒弟的课,共同研讨。

指导如何上好园内的教研课

较好

2017.11

在教学实践中,提炼教学特色,使之能轻松驾驭课堂。

2017.12

共同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

较好

2018.1

指导制订复习计划,研讨如何上好复习课。

师徒结对活动记录表

师傅

徒弟

活动时间

2017年9月15日

活动内容

幼儿的一日活动

指导教师反馈建议

1、如厕时老师帮忙卷袖子、整理衣物

2、过渡环节注意幼儿快慢问题,可播放学过的歌曲或玩区域游戏等。

3、注意上午集体活动时不要拖堂。

4、讲述游戏规则是切记别讲太长时间,把时间留给孩子。

5、户外回来时可简单讲述让幼儿会议游戏的过程。

青年教师活动收获

事实上,平时的半日活动,我都有自己的固定模式,因为我觉得那样带班最为舒服,最为合适。

比如:

上课上的比较长。

又比如:

户外活动时着重讲规则,讲完之后就请小朋友自由解散,并没有提供一些额外的材料,回来后也没有对他们进行点评。

另外,在晨间区域活动的时候,我为了不让他们把东西弄乱,有时都不愿意让他们把区域的东西摊开来,而是有选择地提供一些桌面玩具,让他们失去了“自主性”。

这一次师傅给我的建议,在户外活动材料的提供,区域活动的材料提供上,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虽然在这两个领域上感觉仍然有很大的缺陷,但我一定会继续往这两个薄弱的方向努力。

 

师徒结对活动记录表

师傅

徒弟

活动时间

2017年11月3日

活动内容

数学活动:

分一分

指导教师反馈建议

1、组织能力有所欠缺,有些怕孩子,当孩子乱了的时候,我总是会跟着乱了。

是否可以多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

 

2、整个活动下来,显得比较散,个别交流比较多,集体交流太少了。

青年教师活动收获

在课后点评中,吴老师告诉我:

“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最大的不一样是游戏化、有趣,有情境,如果上的死板板那和其他阶段的老师有什么不一样呢?

”,从今往后,我在上课时,特别是组织小班的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好好地思考,怎么玩起来,怎么有趣起来,这是我欠缺的地方,以后我一定会仔细思考这个方面。

还有就是我比较欠缺组织能力,也可以说是活动时的一种凝聚力,每次孩子乱了我就乱了,总是很慌的感觉。

另外,我也感受到,我在听课方面实在是听得太少了,多听听其他老师的课,每一位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一定可以让我学到很多,不要闭关自守,一个人瞎捉摸。

今后,一定会以更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师徒结对活动记录表

师傅

徒弟

活动时间

2017年10月27日

活动内容

一课三研:

绘本《藏在哪里了》

指导教师反馈建议

1、在教学活动中,语速过快,部分幼儿跟不上节奏。

2、在与小班孩子的互动中,如果亲和力更充足些那孩子投入的会更深刻,更情绪化些。

3、语言方面需要更精炼,注意说话技巧。

4、活动也有忽视个别幼儿的现象,没有兼顾全体幼儿,对于举手次数很少的以及不举手的孩子,要鼓励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

青年教师活动收获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语言发展规律,运用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抓住了幼儿的“眼球”,激发了他们仔细观察的欲望,并且鼓励他们大胆的猜想。

通过运用课件演示法、情景教学法、提问法等多种方法,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整个活动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我采用了猜想谈话法、趣味游戏法等学习方法。

让幼儿在看看、想想、猜猜的轻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

这一次师傅给我的建议,在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在与幼儿的互动过程中仍然有些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向着更好的自己前进。

师徒结对活动记录表

师傅

徒弟

活动时间

2017年11月31

活动内容

“三优化一提高”论文

指导教师反馈建议

1、论文的内容要有新意、有深度、有特色。

2、论文要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上作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3、要突出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既来源于教学实践,又有理论高度。

4、文风要严谨,杜绝弄虚作假,文章要真实可信。

5、要多查资料,不能抄袭。

青年教师活动收获

幼儿教师论文在选题中要注重实践性和针对性。

我们在教学中讨论或争论一个问题、听其他教师的课得到的一点启发、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对教材教法的一种见解等等都是极好的写作素材。

初稿完成后吴老师要我反复检查、修改,不要急于打印成文,在修改中要注重科学性和规范性,主要检查有无科学性错误、题目是否贴切、材料与主题是否统一、结构是否严谨、论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词语是否准确、行文是否规范等等这一系列要求。

通过吴老师的指导我相信我在撰写论文方面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师徒结对活动记录表

师傅

徒弟

活动时间

2018年12月6日

活动内容

美术活动:

小鱼吐泡泡

指导教师反馈建议

1、课堂气氛活跃,幼儿兴趣高。

2、活动的主体性把握不够。

3、操作前要求讲得太多了。

应该去除一些多余的环节,把印画的环节加强。

4、幼儿操作环节比较混乱。

青年教师活动收获

这次活动,就是要让幼儿用颜料和瓶盖来进行作画小鱼吐出来的圆泡泡,贴近生活,让幼儿感知圆形这一图形,这次活动不是单纯的蜡笔作画,所以幼儿操作的兴趣都很高,而且只是用瓶盖来蘸颜料,印泡泡一般来说不是太难,所以幼儿基本上都能顺利地完成,最后呈现的作品效果还不错。

活动过后吴老师也指出了我的一些不足之处和一些建议,让我收益匪浅。

我想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一定会把握好活动的主体性。

小班的集体活动时间只有十五分钟,我一定会分派好时间。

将课堂效果做到更好。

数学活动:

糖果找家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1、学习将糖果按颜色(红、黄、蓝)分类。

2、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自制颜色不同的糖果(红、黄、蓝)

2、贴有不同颜色标签的盘子。

3、《幼儿画册》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自制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糖果。

2、师:

这是什么?

(糖果)有些什么颜色的糖果。

3、帮助幼儿一起来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二、“糖果找家”游戏

1、设置情景“糖果宝宝找家”。

2、出示贴有不同颜色标记的盘子并认识上面的颜色标记。

3、出示一块糖果,问:

这块糖果放在哪个盘子里最合适(请1~2名幼儿操作)?

你怎么知道这个糖果要放在这个盘子里?

4、教师示范送糖果回家,并说:

“我把红色的糖果送回家。

5、对应盘子上的颜色标记将不同颜色的糖果分类。

三、操作活动

1、出示《幼儿画册》

2、教师讲述操作要求

3、教师示范

4、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教师讲解。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

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

谆谆诱导。

2、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3、促进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体现教师主导,幼儿主体地位

4、教学过程逻辑性较强,教学思路严谨,作为一名新教师来说教学基本功较扎实。

建议:

1、可以给幼儿更充分的时间讨论,适当控制教学节奏

2、备课要考虑多种因素,活动要灵活。

美术活动:

小鱼吐泡泡

活动目标:

1.能大胆选择色彩学习印章印画,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2.初步学习互相欣赏作品,并试着用语言描述泡泡。

活动准备:

1、收集若干大小不一的瓶盖等作印章,颜料若干盘,抹布。

2、《小鱼游》音乐

3、《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幼儿随《小鱼游》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出示《小鱼吐泡泡》课件,激发幼儿印泡泡的兴趣。

1、师:

小鱼宝宝们真可爱,一边游水还会涂吐泡泡呢!

小鱼吐得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啊?

它们是怎样吐泡泡的啊?

2、出示小鱼图:

师:

图上的这些小鱼也会吐泡泡,可是它们的泡泡在哪儿呢?

我们来帮助它们吧!

3、鼓励幼儿尝试选用大大小小的圆形材料印泡泡。

三、教师示范,明确注意事项

1、教师示范用瓶盖印泡泡的方法。

2、教师明确印画的要求,提出注意事项。

四、幼儿印画

1、幼儿随着《小鱼游》音乐自由地选择瓶盖与颜料印。

2、提示幼儿在印的过程中注意瓶盖每次只能蘸一种颜色,不需要该颜色时用抹布擦去。

3、互相欣赏并展览幼儿作品同伴间互相欣赏泡泡的大小与颜色,分享集体创作的快乐。

五、讲评

1、展示幼儿的作品,互相欣赏。

(幼儿欣赏同伴作品)

2、提问:

这么多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泡泡在一起,觉得怎么样?

评析:

课前准备充分,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为幼儿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使幼儿在和谐融洽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语言活动:

秋叶飘

活动目标:

1、观察秋天的树叶飘落的自然现象,感受秋天的美。

2、学习词汇:

飘、落、爬、躺、坐、游、藏等。

活动准备:

1、到户外观察秋季景色。

2、《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

引出散文《秋叶飘》。

二、初步感知散文内容

1、教师朗诵散文,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2、提问:

(1)秋风起了,树叶是怎样从树枝上落下来。

(2)树叶分别落在了什么地方?

发生了什么?

3、找出故事里的动词,通过动作学说话。

体会和理解这些动词。

三、再次欣赏散文,启发想象。

1、提问:

树叶还会落在什么地方?

会发生什么事情?

请小朋友模仿故事中的语言进行完整讲述。

2、提问:

想用落叶做什么?

四、引导幼儿看《幼儿画册》的相关内容

评析:

授课老师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给我的感受是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幼儿积极性。

处理好智能培养与情感教育的关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落实。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在于真正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因为幼儿在课堂上除了接受知识,还带着自身的情感。

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了课堂,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

美术活动:

多彩的树叶

活动目标:

1、知道秋天来了,大树变色了,学习为树叶涂上相应的颜色。

2、能把树叶细小的部分涂完整,表现秋天树叶的色彩美。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观察过秋天的树叶。

2、《幼儿画册》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对黄树叶、红树叶的回忆

1、提问:

秋天来了,大树的叶子都变成什么样了?

2、提问:

见过哪些树叶子变黄了,哪些叶子变红了?

3、欣赏儿歌:

落叶

二、引起幼儿绘画兴趣

1、出示画好的树干,观察两棵树

师:

它们与平时见得树有什么不一样?

2、师:

树妈妈想请小朋友帮忙,画一些秋天的树叶宝宝,把树妈妈打扮打扮。

三、明确绘画要求

1、出示上面印有各种树叶的绘画纸,让幼儿找一找,认识树叶。

2、师:

这么多的树叶,你认为哪些树叶是黄色的就用黄色蜡笔涂颜色,哪些树叶是红色的就用红色的蜡笔涂颜色。

四、幼儿涂色,完成《幼儿画册》

评析:

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使幼儿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好,语言清晰,能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

 教学环节设计安排清晰明了,过渡自然。

数学活动:

找圆形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初步感知生活中有很多圆形的东西。

2、学会在周围环境中根据图标寻找实物。

3、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情绪,乐于承担小任务。

活动准备;

1、布置“小兔的家”场景

2、小兔玩偶一只和实物图标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对黄树叶、红树叶的回忆

1、提问:

秋天来了,大树的叶子都变成什么样了?

2、提问:

见过哪些树叶子变黄了,哪些叶子变红了?

3、欣赏儿歌:

落叶

二、引起幼儿绘画兴趣

1、出示画好的树干,观察两棵树

师:

它们与平时见得树有什么不一样?

2、师:

树妈妈想请小朋友帮忙,画一些秋天的树叶宝宝,把树妈妈打扮打扮。

三、明确绘画要求

1、出示上面印有各种树叶的绘画纸,让幼儿找一找,认识树叶。

2、师:

这么多的树叶,你认为哪些树叶是黄色的就用黄色蜡笔涂颜色,哪些树叶是红色的就用红色的蜡笔涂颜色。

四、幼儿涂色,完成《幼儿画册》

评析:

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使幼儿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好,语言清晰,能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

 教学环节设计安排清晰明了,过渡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