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铜川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1159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铜川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陕西省铜川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陕西省铜川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陕西省铜川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陕西省铜川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铜川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陕西省铜川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铜川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铜川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陕西省铜川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期末考试卷

高一语文

考试模块:

必修3、4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

人教版必修3、必修4。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世界各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既有因社会历史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和文化心理条件不同而导致的差异性,这一点构成了各民族文学艺术的个性特征;又有因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类情感方式的一般规律而形成的共同性,这是世界各民族文学艺术得以相互影响,渗透和交流的重要前提。

作为揭示世界人生的悲剧性因素,丰富和发展人类情感生活的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世界各民族的悲剧艺术之间也体现着这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规律。

由于民族精神的差异性,中国古典悲剧的美学品格和西方悲剧存在着鲜明的区别。

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这里仅以悲剧性戏曲为例)

第一,中国古典悲剧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封建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因而多数作品中的悲剧人物被束缚在现存总体秩序的罗网中而无法游离,从而损失个体自主意识和对命运的反抗精神。

而西方悲剧中的多数主人公总是和现存的总体秩序处于不可调和的对立状态,他们总是以挣脱现存秩序的束缚,否定现存秩序的合理性为自己行动的最终目的。

第二,中国古典美学强调“中和之美”,在悲剧创作中则表现为“哀而不伤”。

中国古典悲剧中的许多作品都具有“悲欢离合”的情节特征和苦乐相错的表现手法,有的作品还有一个“欢乐的尾巴”,以“团圆”结局。

如《窦娥冤》《赵氏孤儿》《娇红记》等等,都程度不同地渗透着喜剧的因素。

而西方悲剧,特别是古希腊悲剧,则强调“庄严的风格”在悲剧作品中的统一性,倾向于情节的发展要一悲到底,并往往以主人公毁灭而告终,从而在死亡中给悲剧盖上真实性的最后印记。

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死亡”这一著名的内心独白,就道出了西方悲剧冲突的严峻、残酷和不可调和的特征。

第三,与西方以帝王贵族为主人公来揭开悲剧的历史不同,中国古典悲剧在早期就表现出贫民化的倾向。

“偏于琐屑中传出苦情”构成中国早期悲剧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贫民化倾向在后来的《窦娥冤》《琵琶记》和《桃花扇》等优秀的戏剧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悲剧论的开山者所界定的悲剧都是“英雄悲剧”,悲剧主人公必须是名声显赫、超越常人的“著名人物”。

古希腊悲剧中的主角多是神化的英雄,而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角色,也都出于名门望族。

在西方的一些戏剧理论家看来,悲剧和喜剧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模仿帝王贵人的行动,而后者是模仿卑微小民的行动。

(选自赵凯《悲剧与人类意识》,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西方悲剧艺术之间的差异是由中西方社会历史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和文化心理条件的不同导致的。

B.民族精神的差异使得中国古典悲剧主人公和西方悲剧主人公对待现存秩序的态度截然不同。

C.中国古典悲剧讲究“悲欢离合”“苦乐相错”和“大团圆”结局,而西方悲剧则一悲到底,以死亡或毁灭为结局。

D.中国古典悲剧注重塑造贫民形象所以没有英雄形象,而西方悲剧则因为过于关注英雄形象,所以没有贫民形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将中国古典悲剧和西方悲剧的比较放在中西方文学比较观下来审视,认为民族精神的差异是两者区别鲜明的关键。

B.在具体阐述中国古典悲剧和西方悲剧的区别时,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突出了“民族精神”差异这个关键因素。

C.在中西方悲剧的第二个对比中,作者从戏剧结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突出了美学思想的不同对中西方悲剧的影响。

D.文章的结构是按照总分结构展开,开头两段为总写,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从三个不同角度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类情感方式的一般规律而形成的共同性是中国古典悲剧艺术和西方悲剧具有共性的原因之一。

B.中国古典悲剧人物无法摆脱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性格内向,而西方悲剧人物性格则因其文化特点而显外向。

C.西方悲剧冲突的严峻、残酷和不可调和的特征决定了哈姆雷特等悲剧人物形象命运的坎坷、悲凉、苦难深重。

D.西方的悲剧主角多是神化英雄或帝王贵人,因而,如果从某些西方戏剧理论家的角度来看,一些中国古典悲剧不符合悲剧的定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哲人的乐园

欧阳斌

(1)哲人的乐园,是深邃、辽阔的思想之星空。

在那凝思冥想之间,脑海有如混沌的暗夜。

倏忽,这里一颗,那里一颗,亮起了耀眼的星星!

当地上那星星般的眼睛与天上那眼睛般的星星亲切对视时,便是一种何等令人欢娱的情景。

哲人自有哲人的星光。

哲人的星光是深邃的思想。

(2)雨果说:

比陆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心。

(3)①在渺无边际的夜空里,思想的触角向四方伸展着,撞击着,结晶成一颗颗星光,这星光便成为高悲于历史之路上的一盏盏不熄的彩灯。

(4)哲人们天生与享乐无缘。

痛苦的炼狱对他们具有特殊的诱惑。

而生活总是那样乐于成全他们,让他们在无休止的痛苦中煎熬。

哲人的痛苦,固然与环境有关,但最主要的,是他们看得太远太远。

因了太远,便觉孤独。

(5)哲人的快乐,来自于对功利的淡泊。

有那么一种淡泊,才能保持宁静的超然心境,悠然地仰望着自己头顶的星空。

他们的眼里不时地噙着热泪,泪水里闪着梦幻。

他们为人类也为自己的痛苦悲哀,为人类也为自己的光明未来祈祷。

②他们用在空中自由自在移动的云彩般的游丝,织出人类的瑰丽的梦幻。

(6)哲人的愚钝,来自于他们的疏于算计。

在哲人们看来,世界上得与失其实是很难量度的。

当你自以为得到时,你可能正在失去;你以为所得甚多时,你其实是在加倍地失去。

相反,当你自以为失去时,你反而可能正在得到,你自以为失去甚多时,很可能你正在得到更多。

哲人们的愚钝之所以显得如此可爱,原因也就在这里。

(7)哲人为自己构筑迷人的思想天地。

无论风暴是怎样地癫狂,无论夜雾是怎样地浓重,这一片天地永远是得以解脱的碧绿的“安全岛”。

8)痛苦时无须寻求抚慰,这里自可化解;迷惘时无须指点迷津,这里自可廓清。

这是一片海洋般深沉的世界,忽而电闪雷鸣,忽而风和日丽,忽而雪压冰封,忽而柳绿花红。

(9)甚至当台风呼啸而来时,他却依旧悠然地站在这里,痴痴地仰望着美丽的星空。

(10)哲人的乐园是超越时空的,在这里漫步,将会有无数奇特的际遇:

数千年的哲人们在这里集聚,或大声争论,或小声交谈。

思想是无所谓时限和国界的,但往往会有尖锐的分歧。

(11)只因生命是一个谜,古往今来,才会有这么多的哲人如痴似醉地寻找谜底。

终生不懈地追寻一个属于自己发现的谜底,这就是哲人们生存的价值。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

(1)段“地上那星星般的眼睛”和“天上那眼睛般的星星”中的“星星”分别是指哲人的眼睛和哲人的思想光芒。

B第(8)段“痛苦时……迷惘时……”运用了对偶手法,而四个“忽而……”则运用了排比修辞,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

C.全文围绕“哲人的乐园”展开,但第(4)段和第(6)段却分别写了哲人的痛苦和愚钝,与“乐”不符,应该删去。

D.文章作为哲理散文,语言形象生动,句式丰富,富于变化,整散句结合,长短句结合,修辞运用自然巧妙,很有艺术美感。

5.请结合文本分析画线句子的含义。

(5分)

①在渺无边际的夜空里,思想的触角向四方伸展着,撞击着,结晶成一颗颗星光,这星光便成为悬于历史之路上的一盏盏不息的彩灯。

(3分)

②他们用在空中自由自在移动的云彩般的游丝,织出人类的瑰丽的梦幻。

(2分)

6.请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文章给你的人生启迪。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截至2018年1月,异地就医结算累计超过18万人次,基金支付28.54亿元。

我国全面建成联通部、省、市、县四级的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重点解决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长期异地居住人员、长期异地工作人员以及符合异地就医转诊条件的人员等四类群体的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问题,目前已基本实现全国所有省份、所有统筹地区、主要医疗机构全覆盖,主要信息秒级传输,社会保障卡作为唯一结算载体和凭证实现跨省通用,联网结算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实现全国统一。

我国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巩固,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职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国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以上和70%左右,构筑了世界上最大的健康保障工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10.88亿。

(摘编自王君平《四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全面建成累计结算超过十八万人次》)

材料二

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据介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从2016年的43%下降到2017年的19%。

已启动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目前已累计救治食管癌、终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等大病患者47.6万人次,救治率达到85.6%。

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国家正推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公立医院治理机制和内部科学管理体制,在30个省份的68个城市全面启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并不断扩大试点范围。

(摘编自冯人綦、曹昆《我国织牢全球最大基本医疗保障网》)

材料三

(数据来源:

国家卫计委网站)

【政策目标】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级医疗保障体系。

进一步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机制,加强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与医疗救助等的有效衔接。

到2030年,全民医保体系成热定型。

[摘编自人民网2018年01月05日《2018你好!

(民生视线)》]

材料四

近期,媒体曝光了多起欺诈骗取医疗保险基金的案例。

一些医保定点医院的工作人员在检查、诊断、住院等环节造假,通过开具“阴阳处方”、转换病种、虚记药品和医用材料,以及虚增住院天数和用药量等多种方式,肆意骗取国家医保基金。

更有甚者,一些医保卡持有人与医院工作人员干起“双赢”的交易。

根据有关规定,患慢性疾病以及需长期用药的参保患者可持特殊病种卡在门诊拿药,通过医保基金报销。

一些医院为所谓的患者捏造病情、病历,医患联手长期套取医保基金。

(樊大或《伸向医保基金的“黑手”必须斩断》)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四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全面建成,已经实现全国所有省份、所有统筹地区、主要医疗机构全覆盖。

B.我国大力实施的健康扶贫工程卓有成效,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也在稳步推进中,医疗保障网已经织成,并日益牢固。

C.从2014年到2016年,我国残疾人社保参保率逐年上升,大病保险受益人次数据也一路攀升,多层级医疗保障体系正日益健全。

D.媒体曝光的诸多欺诈骗取医疗保险基金的案例提醒我们,必须斩断这些伸向医保基金的黑手才能切实维护参保群众的合法权益。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目前我国社保卡持卡人数高达10.88亿,这说明我国已经构筑了世界上最大的健康保障工程。

B.2017年,我国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较之2016年下降到19%,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也已启动。

C.从材料三的图表来看,我国大病保险受益人次的增加率和同期残疾人社保参保率提升相比明显得多。

D.医保定点医院工作人员伙同医保卡持卡人员合谋套取医保基金的问题已经十分普遍,这源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审查不严。

E.四则材料分别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我国全民医保险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既有展望,又有思考。

9.结合材料,说说要实现“到2030年,全民医保体系成熟定型”的目标,我们还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班)固字孟坚。

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

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

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

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

父彪卒,归乡里。

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

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

先是扶风人苏朗伪言图谶事,下狱死。

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

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

迁为郎,典校秘书。

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探撰前记,缀集所闻,以为《汉书》。

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

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

及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

每行巡狩,辄献上赋颂,朝廷有大议,使难问公卿,辩论于前,赏赐恩宠甚渥。

固后以母丧去官。

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

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修呼韩邪故事,朝见天子,请大使。

宪上遣固行中郎将事,将数百骑与虏使俱出居延塞迎之。

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

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

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

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

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

时年六十一。

诏以谴责兢,抵主者吏罪。

(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

B.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

C.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

D.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大初以后/胸而不录/

1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九流:

中国古代对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九个学术流派的总称。

B.图谶:

“谶”是一种神秘的预言,也就是神预示人间吉凶祸福的启示和隐语,常附有图,故又称为“图谶”。

C.中护军:

是中国古代的高级军事长官名。

与中都护、中领军、中监军掌管禁军、主持选拔武官、监督管制诸武将。

D.巡狩:

指中国古代皇帝去各诸侯国巡游打猎,文中指肃宗皇帝外出游玩打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班固早慧博学,为人谦和,他少年时期便显露出才华,随着年龄增长,学识日益广博,但却不拘泥于词句,为人性情宽容和气,和儒生们关系和谐。

B.班固继承父志,因书获罪。

他在父亲去世后潜心研究历史,想要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却被人举报遭遇了牢狱之灾。

C.班固因祸得福,终成(汉书).班固下狱后,弟弟班超极力说情,加上皇上看到了他写的史书,得到皇上的赏识恩准,才得以继续著书。

D.班固恃宠而骄,终受其害。

他因文章受到肃宗皇帝宠爱,和大将军窦宪关系密切,因骄横跋扈面树敌过多,最终去官遇害。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5分)

(2)固奴干其车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驾,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凤栖梧

[北宋]柳水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①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②终不悔,为伊消得③人憔悴。

【注】①疏狂:

狂放不羁。

②衣带渐宽:

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十九首》: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③消得:

胡云翼先生《宋词选》释“消得”为“值得”。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词的首句写登高望远所见之景,自然引出了下面“黯黯生天际”的怀远之情。

B.“黯黯生天际”写词中主人公心系远方恋人,而远方恋人此刻是否也春愁正浓呢?

C.“草色烟光”一句描绘了草色青青,日光斜照,烟波浩渺之景,此山此水都令人伤情。

D.主人公登高远跳愁绪更浓,借酒浇愁却“强乐还无味”,真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E.词作上阕运用借景抒情,下阕采用的是叙事抒情,结句则直抒胸臆,三者结合,强化了相思之情的表达。

15.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此三种之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词作和王国维分别借这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概括和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滴尽致地抒发了词人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

(2)在《声声慢》中,李清照已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她眼里的菊花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3)在《师说》一文中,韩愈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运用孔子向多人学习的事实论据和“三人行”的理论论据论证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约500万叙利亚人逃离了这个危机四伏的国家,由于国际社会的“捐助疲劳”逐年加剧,其中大多数人都在邻国艰难生存。

②他家的这对双胞胎兄弟关系很好,从小到大一直没有发生过争吵,可谓是举案齐眉。

周围的人们十分羡慕,都夸他们家教好。

③德国《星期日世界报》3月25日刊发文章称,有证据表明,欧洲人已经答应一贯孤傲不群的美国联合反对中国。

④北宋处士林通(和靖),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焚琴煮鹤,远离尘嚣,何等快意,何等潇洒!

⑤新近对社会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将是那些腐败分子头上悬着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他们插翅难逃。

⑥当他的报告结束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衰。

人们对于他的敬仰之情在掌声中充分表达了出来。

A.①③⑥B.③④⑤C.②④⑥D.①②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不仅一头散乱白发的爱因斯坦象征着科学本身,也象征着科学的深刻和科学家的良心。

B.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交易正式启动,中国能否打破“原油美元霸权”?

日媒称尚需时日。

C.三年前,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天文学家最早提出了关于有恒星“最近”擦边撞击了太阳系。

D.英国部分小学将从今秋开始将陆续使用中国数学课本对外国小朋友来说会不会难了点?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贵校五十周年校庆,幸蒙相邀,不胜荣幸之至,真是多有叨扰了。

B.在一次婚宴上,有人劝酒,小李说:

我还要开车呢,劝什么劝啊!

C.一年过半百的人丧妻后很悲伤,有人安慰道:

天涯何处无芳草,不必难过!

D.您知道吗——公司新出的一套教辅资料样书扉页上,您的名字竟忝列编者之中。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无人机进入民用领域后,①。

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它的一臂之力。

目前,②,一些知名的电商平台就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

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③。

多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

21.下面是某装饰公司的装修贷款流程图,请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加以解说,要求:

语言简明、准确、连贯,不超过100字。

(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从全运会花样游泳队冠军到影视演员,陶虹在大火的时候却回归家庭相夫教子……每次快要走向顶峰时,她都选择华丽转型,但每一次的转型背后,她又积蓄着力量。

所以当她在浙江卫视推出的《演员的诞生》这一综艺节目中凭借演技震惊导师章子怡和观众时,看似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陶虹的人生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迪?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2018学年度期末考试卷·高一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B项,“截然不同”错,中西方悲剧主人公都有对现存秩序的反抗态度,只不过中国古典悲剧主人公无法摆脱束缚,而西方悲剧主人公反抗态度坚决,反抗精神更强而已。

C项,以偏概全,中国古典悲剧不都是“悲欢离合”“苦乐相错”和“大团圆”结局,西方悲剧也不都是一悲到底,以死亡或毁灭为结局;D项,理解错误,文中只是说中国古典悲剧早期表现出贫民化倾向,并没说没有英雄形象;而西方悲剧的主角多是神化的英雄,并没说就没有贫民形象。

2.C(理解欠准确,“戏剧结构”错,应为:

这一段主要从情节特征、表现手法角度的比较中突出了中西方美学思想对各自悲剧作品风格的影响。

3.B(于文无据,性格内向和外向在文中并未论及。

4.C[“与‘乐’不符,应该删去”错误,文章写“哲人的乐园”,实际是在写哲人是怎样的一种人,他们追求的是怎样一种人生,而不单是要表现“乐”,因此写痛苦和“愚钝”与表现哲人之乐并不矛盾,而且第(6)段还写到了“哲人们的愚钝之所以显得如此可爱”,可见这里的愚钝也并非真正的愚钝,作者对此反而是持欣赏的态度。

]

5.①“渺无边际的夜空”运用比喻修辞,意思是说人类愚昧无知的情形就如身处茫茫暗夜之中;“思想的触角向四方伸展着”是指哲人的思考方向;“一颗颗星光”指哲人们思想和智慧的成果;“高悬于历史之路上的一盏盏不熄的彩灯”则是指哲人的思想一直在历史之路上给予人们指导和启迪。

(2分)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哲人们的思考和智慧照亮了思想黑夜中人们的心灵。

(1分)

②“云彩般的游丝”指哲人们的思绪;“人类的瑰丽的梦幻”指美好的哲学思想。

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哲人们的智慧和思想给予人们的启迪作用。

(2分)

6.示例:

哲人有不被人理解的孤寂之苦,但他们因为功利心淡泊而能保持宁静超然的心境,他们因为疏于算计而在俗人看来愚钝,但哲人的快乐却是俗人无法领会的。

哲人在自己思想的天地中可以化解一切痛苦,廓清许多迷惘,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分)作为我们每个人来说,在现实的纷争中也需要哲人的这种超然宁静的心态,需要哲人疏于算计的心胸和单纯,需要哲人投身思考的那种执着和专注,需要哲人的那种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的豁达。

这样才能摆脱生活中的种种烦恼,活得乐观开朗,心境愉悦。

(3分)(谈出自己的启发,和文本联系起来,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7.A(“已经实现”错误,原文是“目前已基本实现”。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