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综合知识模拟测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1081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综合知识模拟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师招聘综合知识模拟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师招聘综合知识模拟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师招聘综合知识模拟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师招聘综合知识模拟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综合知识模拟测试题.docx

《教师招聘综合知识模拟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综合知识模拟测试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综合知识模拟测试题.docx

教师招聘综合知识模拟测试题

教师综合素质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本题共分两小题,第1题每空一分,第2题每空2分共22分。

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①,以提高②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③和④

为重点,造就⑤、⑥、⑦、⑧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⑨和⑩。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是:

①②③④⑤⑥。

一、1、①、党的教育方针②、国民素质③、创新精神④、实践能力⑤、有理想⑥、有道德⑦、有文化⑧、有纪律⑨、建设者⑩接班人。

2、①课程功能;②课程结构;③课程内容;④课程实施;⑤课程评价;⑥课程管理。

二、

1、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谈谈你是如何参与校本教研的。

校本教研:

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主阵地,通过有计划、系统的研究活动,解决课程中的多层次问题,促进教师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和基础教育事业的兴盛。

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径:

1、教师反思2、同伴互助3、专业引领三者关系: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

只有充分的发挥自我反思、同班互助、专业引领三者的作用并注重相互间的整合,才能有效地促成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

从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来谈。

一是教师要有更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

二是教师要有更全面和更新的教学技能。

三是教师要有更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的专业态度都得到发展。

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从教学与教学研究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注:

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

2、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2、(1)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

(2)变单纯抓智育为德智体全面发展;

(3)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

(4)变平均发展为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5)变重教法轻学法为教法学法同步改革。

或者:

知识呈现方式转变,教学交往方式转变,资源整合方式转变,经验积累方式转变,质量评价方式转变。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一、主动性;二、独立性;三、独特性;四、体验性;五、问题性。

(如何理解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第二,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什么?

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行为必须实现哪六个转变?

①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②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③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④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⑤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⑥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第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第二,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第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第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

(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2)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能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

(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4、新课改的课堂教学评价有哪几个特点?

(1)多元性;

(2)整体性;(3)过程性

5、

知识、技能和情感这三个维度的关系?

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即: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三维的。

它包括传统教学中我们所重视的“知识技能”,还包括过去我们有所忽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还包括我们过去想强化但没做得很好现在应该进一步强化的“过程、方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从三个方面来确定,他们不是孤立的、分割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三维目标是“并生”的。

学生完成知识技能目标,需要经历学习知识的过程,运用适当学习方法,在经历过程、实践方法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目标”,同时,产生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体验,从而逐渐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基于此课堂教学评价要着眼于三维目标的落实。

并把它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

课堂教学怎样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多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

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

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

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

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

新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努力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

⑴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产生、发展、应用、再发展的史实,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重视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与方法选择的意义,授学生以“渔”,使学生受到方法论的教育;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与自觉性。

⑵把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之中,使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获得坚实的基质。

重视教与学的方式的配合:

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的素养以及教学条件为依据,选择课堂教学的方式。

重视学生活动与训练的设计:

保证覆盖面和参与度;体现程式性,留下延伸性。

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

选准探究内容、创设探究情境、提出探究问题、营造探究氛围、亲历探究过程、启迪探究思维、体现探究价值。

重视交流:

动口----语言交流、动手----操作交流、动键----网上交流。

重视互动:

动脑----思维互动、动身----实践互动、动情----情感互动。

⑶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融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过程之中,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获得体现的载体。

一要重视情境创设:

创设源于学生的经验而又高于学生的简单经验的学习情境,把学习目标定在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内,激励学生跳起来摘取学习成功的桂冠。

创设源于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获取、加工、评估、分析各种信息的能力;清晰地思考的能力,包括对价值观的思考、逻辑和数学的推理、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和思考,以及预测和预报的能力;有效交流的能力,包括语言和文字的交流,例如在公众场合掌握讲话的语言和身体的语言,正确运用正式和非正式的书写、语法,掌握各种文体以及风格,快速浏览、阅读的能力等;理解人类环境的能力,基本掌握有关人类环境的各种知识;知晓人类和社会的能力,基本掌握人类和社会进化、发展的知识;个人生存能力能力,包括个人为生存和自我保护而必需的教育和训练。

创设源于学生心理需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学习的有效性。

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提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要重视榜样的力量:

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通过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

三维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达成,不能分割。

 

三5、有人评价我们的教育“你们只能培养出打工仔,而培养不出老板”。

对这话你是否赞同?

为什么?

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论述。

未来世界不仅仅需要有知识的人,需要有准确的选择力、勤奋的自学力、理论的创造力、实践中的决断力和肯埋头实干的人才;同样的知识在不同的人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其差异就在于谁利用知识的能力强;能力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附加2、观点一:

赞同。

“打工仔”和“老板”分别代表两类素质不同的人。

我们的教育培养的学生只会解题、考试、唯师、唯书、唯上,没有问题意识、开拓精神、合作能力等。

观点二:

不赞同。

基础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不应为学生过早定位,否则可能成为另一种“应试教育”。

能成为“打工仔”,还是“老板”固然和学校培养的学生具备何种素质有关,但更和学生走向社会的实践经历有关,和它的继续学习能力有关,和机遇有关,另外“打工仔”就不应具备“老板”的素质吗?

观点三:

作为基础教育应有意识培养学生具备做“老板”的素质,但不能把基础教育的价值定位在只是培养“老板”的层面上,这个社会既需要“老板”更需要千千万万的“打工仔”,应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也应尊重社会的选择,基础教育的定位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1、有一位教师在大街上散步,忽然发现一辆自行车飞速向他驶来。

一位警察把车子拦下来,因为测速仪显示的速度已经超过了限定的速度,居然达到了汽车的速度,车手是一位十五六岁的孩子,孩子说自己是哥本哈根一所学校的学生,因为赶着考试所以骑得快了些。

不久,那个孩子的学校收到一封来自哥本哈根最著名的自行车俱乐部的信,信中说欢迎那个叫斯卡斯代尔的孩子参加他们的俱乐部,他们将为他提供一切训练条件,信中还夹带着一张警察测定的速度卡。

4年后,斯卡斯代尔成为丹麦的自行车冠军,并取得了丹麦在自行车运动项目上的第一金牌。

结合这件事谈谈你的看法。

让错误成就美丽。

显然,那位同学把自行车骑得那么快是十分危险的,也违反了交通规则。

作为警察,他完全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处理:

罚款、通知家长及学校或采取其它更严厉的措施,这毕竟不是一件小事。

但他没有这样做,他只是和蔼地询问了这名孩子的情况,在记录下相关的情况后,他选择了放行。

可以肯定地说,在继续行使的路上,这个孩子绝对不会再超速了。

这名警察看到的不仅仅是错误,更有一种美丽,一种升腾在他心中的美丽和希冀。

为了这份美丽,他积极联系,将记录孩子错误的测速卡变成了使孩子进入哥本哈根优秀自行车俱乐部的通行证。

同时这一张测速卡也彻底改变了这个孩子的命运,他为国家创造了辉煌。

这一位警察,没有只看到表面的错误,而是从中挖掘出了更深更丰富的教育资源,用一种赏识的态度去面对教育对象的长处,使他的优点得以充分的发挥。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很多的孩子,他们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

当我们面对错误的时候,换一种心境,我们就能看到这些错误背后的美丽。

我们的判断和处理,对每一个孩子都很重要。

我们为孩子们的点滴进步而高兴万分,更对存在错误的孩子满怀期待,期待错误背后的那份美丽。

四2题建议结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条目来谈。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测试题

填空题

我国进入21世纪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班杜拉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类型。

一般而言,一个成熟教师已达到关注学生阶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教师的威信有两种,一种是权力威信,一种是信服威信。

有些学生喜欢人云亦云,从他人处获得判断问题的标准,不轻易独立作出判断,则他的认知方式是场依存型。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有的考生因为监考老师在旁边,大脑一片空白,一个字都写不出来,这种现象是社会干扰。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部分组成。

奥苏贝尔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判断题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经过努力就可以克服。

(×)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和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本质上是一样的。

(×)

校外教育是在课程标准之外实施的教育。

(√)

“长善救失”说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规律。

(√)

夜自习时,教室突然停电,刚开始什么也看不见,一会儿就能分辨出物体的轮廓,说明学生的感觉阈限提高了。

(×)

对于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教师不予理睬,这是运用负强化的原理。

(×)

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

在前运算阶段,儿童已经掌握了守恒概念。

(×)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应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

(√)

11.班级就是班集体。

(×)

12.封建社会初级,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

13.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现、动机四个过程。

(√)

14.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条件的。

(×)

15.是不是面向全体学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

16.独立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

选择题

1.认为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展最有价值,并主张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编制课程的课程理论是(C)

A.活动课程论B.要素课程论C.结构课程论D.发展课程论

2.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D)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3.下列因素中,属于成败归因理论中的稳定因素的是(A)

A.能力B.努力程度C.心境D.运气

4.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D)

A.培养自主性B.培养勤奋感C.培养主动性D.培养自我同一性

5.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基础和关键分别是(B)

A.知、意B.知、行C.意、行D.知、情

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费用由(D)予以保障。

A.国家B.社会C.学校D.人民政府

7.有一位先哲说过:

“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这说明人格具有(D)

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

8.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的课程是(C)

A.校本课程B.地方课程C.必修课程D.选修课程

9.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C)过程中形成的。

A.知识学习B.劳动教育C.活动和交往D.课外活动

10.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审清题意,必要时要画示意图。

这样做的目的是(B)

A.牢记题目内容B.很好地完成对问题的心理表征

C.有效地监控审题过程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11.教育行政复议的申诉对象是(C)

A.做出该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

B.做出该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政府

C.做出该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D.做出该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1.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

A.建设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2.关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D)

A.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B.高创造性必有高智商C.低创造性者其智商低

D.创造性与智力既相互独立,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

13.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A)

A.以学生为本B.以学校为本C.以知识为本D.以成绩为本

14.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B)

A.学习动机B.学习需要C.学习兴趣D.学习期待

15.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

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

在追赶途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

王某的伤害应由(C)承担责任。

A.司机B.该寄宿学校C.司机和该寄宿学校共同D.司机和王某

16.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D)

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D.效果律

17.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B)教养方式下形成的。

A.放纵型B.权威型C.民主型D.自由型

18.威格教学有许多特点,但最能体现其特点的是(A)

A.训练单元小B.反馈及时准确C.训练程序合理D.利于综合创新

19.把学习看作是赢得地位和尊严的根源,这是一种(B)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生理性内驱力

20.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时间为(A)

A.2006年9月1日B.2007年1月1日C.2007年9月1日D.2006年1月1日

21.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是(A)

A.观察法B.文献研究法C.行动研究法D.实验法

22.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D)。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23.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A)。

A.常模参照测验B.标准参照测验C.目标参照测验D.团体参照测验24.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A)

A.操作性条件作用B.经典条件作用C.精神分析理论D.认知理论

25.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C)

A.正相关B.负相关C.倒U关系D.无关系

26.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D)

A.秋收起义B.井冈山会师C.第五次反围剿D.长征

27.“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造情景,这位书法家是(B)

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

2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体现了孟子的(C)思想。

A.仁政B.道德C.民本D.伦理

29.明朝思想家王阳明认为,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提出了(A)学说。

A.“知行合一”B.“知先行后”C.“知难行易”D.“行为重”

30.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D)

A.培养自主性B.培养勤奋感C.培养主动性D.培养自我同一性

简答题

1.简述我国的教育方针。

《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首先,要重视教学实践;其次,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参加一些课外学科或科技小组的实际操作活动,或组织他们从事一些科学观察、实验与小发明以及生产劳动等。

);(3)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68年提出了他的需要层次理论。

他认为可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些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是:

(1)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只有当较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高一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

(2)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3)七个层次可概括为两种水平:

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

基本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其需要的强度就会降低;成长需要反而因获得满足而增强。

4.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设置合理目标

(2)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

(3)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

(4)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

(5)科学利用竞争与合作

(6)向学生表达明确可行的期待

(7)增强自我效能感

(8)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

5.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问和组织讨论?

答:

有效的提问要具备以下特征:

(1)把握问题的难度水平(75%的学生能回答);

(2)提出不同认知水平或类型的问题;(3)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4)控制等待时间;(5)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反馈;(6)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有效的组织课堂讨论要做到:

(1)讨论的议题要明确。

(2)讨论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布置学生阅读有关的教材和必要的参考资料,做好充分的背景知识准备。

(3)成分发挥教师在讨论进行中的作用。

在讨论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调节者和参与者。

(4)讨论结束后要适当小结。

论述题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具有什么特点?

应该怎样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师生关系在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到: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发扬教育民主,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

(5)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6)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或要求)

主体性原则;特定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原则;个人效能感原则。

(二)学习策略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