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尼第三季汽车场景智能化指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0764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尔尼第三季汽车场景智能化指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科尔尼第三季汽车场景智能化指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科尔尼第三季汽车场景智能化指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科尔尼第三季汽车场景智能化指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科尔尼第三季汽车场景智能化指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尔尼第三季汽车场景智能化指数.docx

《科尔尼第三季汽车场景智能化指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尔尼第三季汽车场景智能化指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尔尼第三季汽车场景智能化指数.docx

科尔尼第三季汽车场景智能化指数

科尔尼:

2019年第三季汽车场景智能化指数

2019年第三季汽车场景智能化指数

对于消费者而言,汽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代步工具,而是像智能手机一样集成各类功能满足各种需求的智能化设备。

同时,软硬件的不断升级和更多交互又为汽车智能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为应对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各汽车品牌都在积极地迎接挑战。

“科尔尼汽车场景智能化指数”排行榜从消费者角度出发,通过测试在中国生产的主流品牌代表车型的功能对于不同应用场景的实现程度,直观展示各个品牌的智能水平。

榜单至今已推出了两季,取得了众多社会反响和业内认同。

在此基础上,我们在过去一年持续关注了消费者对智能场景的动态需求以及汽车厂商的产品迭代发布,通过跟踪各品牌代表车型的智能化表现,发布第三季“科尔尼汽车场景智能化指数”。

此次更新沿用了之前两季的评估框架。

首先基于大数据和调研在指数构建模型中更新和拓展了场景大类和场景需求,同时更新实现场景所需的功能库,并将其与各品牌代表车型具备功能进行量化匹配,最终得出某一品牌场景智能化指数的更新结果。

不过,本季“科尔尼汽车场景智能化指数”亦在前两季的基础上进行了迭代:

这些迭代使得我们的榜单更具时效性和全面性。

第三季“科尔尼汽车场景智能化指数”整体较去年有了大幅提升。

榜单中,宝马、凯迪拉克、哈弗、奇瑞、日产的排名有所提升。

宝马始终注重智能化的投入,其智能化创新成果除了BMWiDrive人机交互系统以外,新亮相的BMW智能个人助理更是用户的得力助手。

凯迪拉克亦是如此,全新一代CT6将科技感的提升放在了首要位置,新款XT4也增加了人脸识别、车联网创新“云”服务等智能化功能。

而哈弗、奇瑞、日产的新上市车型哈弗H7、艾瑞泽GX、新款轩逸也在智能化上有了飞速提升。

另外,新诞生的品牌智能化成绩斐然。

以小鹏、蔚来、威马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的智能化水平形成了对传统品牌的赶超,未来如果能解决量产交付、硬件质量等痛点,发展依然可期。

同时,新的自主品牌领克、WEY也表现不俗,成为不可小觑的力量。

综合三季榜单的结果我们发现,除了传统高端品牌本身高定位、高成本带来更高的智能化水平以外,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这两类诞生时间更短的品牌,比起合资品牌这些历史更长的品牌智能化表现更佳。

我们认为这并非偶然。

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过去20年的角逐中,凭借其硬件性能与品牌价值,并不需要为销量担心,也正是这种长期以来的胜利助长了其“惰性”。

另外,过去的辉煌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它们的负担,合资品牌在全球出货量大、必须保证稳妥,还需要考虑既有的硬件情况,制定技术路线图稳步推进。

相比之下,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作为后进入者,想在汽车市场的红海中分得一杯羹必须找到突破点,而智能化作为大势所趋,自然成为其关键发力点。

造车新势力始终把智能化作为其独特卖点,将汽车本身作为技术载体,在此基础上用做互联网产品的思维解决用户痛点。

而自主品牌有的推出高端品牌,产品定位年轻、豪华、智能,采用车企最前沿的软硬件技术。

例如,吉利领克和长城WEY的智能化指数分别达到了惊人的57.4和55.8分,追平甚至超越了传统高端品牌,其目标人群均是有一定消费能力、追求个性化和智能体验的城市年轻人或中产家庭,对新技术感兴趣、接受快。

有的品牌则乘着互联网东风,借力互联网巨头,实现双赢。

例如,名爵牵手阿里,搭载新一代阿里智能车机系统;哈弗与XX合作,搭载新一代智能网联系统Hi-Life。

这些标志性的合作给自主品牌注入了互联网的活力与火花,同时也代表着互联网企业着手和深化布局汽车行业。

因此我们大胆预测,未来加入的新品牌,势必会有更高的智能化水平,给汽车市场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目前榜单中的落后者若不积极调整战略布局,很快会失掉消费者的眼球,在激烈的竞争中失掉市场份额。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汽车产品的智能化是以政策和技术进步为驱动力的,更倾向于以车辆自动驾驶为核心的硬核智能技术的发展。

而在本次的榜单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各个品牌的智能化逐渐注重以乘员为中心的智能技术,用这些技术满足驾驶员和乘客的便利、娱乐、健康和舒适等需求,给人以更多的关怀和体贴,成为了用户的知心伙伴。

在本季度的智能化场景中,便捷、定制空间、健康等场景占比一半以上,可以看到消费者对于“知心伙伴”的呼声非常高,汽车制造商们也不断地嗅探到市场动向,纷纷升级本季度旗舰车型乃至标准车型的个性化、智能化服务或功能,其中某些技术因其功能的特异性在此次浪潮得到极大的发扬,也推动了技术本身的发展。

例如,在语音交互方面,厂家敏锐地捕捉到了乘客的便利需求和情感需求:

高级语音助手不但可以避免驾驶员双手脱开方向盘进行操作,还通过快速精准的模糊语义判断优化了交互体验、向沉浸式体验靠拢;更引人注目的是,部分车型装备了高级AI语音助手,其兼具聊天机器人、定制服务、迎宾灯功能,以满足驾驶员独自旅途中与人类交流的情感需求。

此外,得益于车联网技术的进步,汽车与手机、家居及其他电子设备互联功能将更为强大,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甚至可穿戴设备直接对车机进行控制、监控、寻迹、远程启动、远程车内环境预设等操作,这将大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具有互联网基因的造车新势力将互联网产品理念带入汽车产业,成为整个市场的改革者,受益于其崭新的产品思维,其用户体验甚至超越传统高端品牌。

例如,蔚来ES8的NOMI智能语音助手,在语音反馈的同时也会带有情绪反馈,提高用户的互动体验,成为车载人机交互的经典案例;威马将人脸识别功能带入车内,车主不用动手即可解锁车辆;新版小鹏G3则实现了遥控停车功能,大大降低特殊场景下的泊车难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我们看来,“硬核”科技虽好,但要打动用户内心,还需要“知心”技能。

汽车行业智能化浪潮中的以人为本,不只局限于传统汽车行业中所注重的乘坐舒适度、NVH性能和操控感,更多将会体现在满足乘客便利、情感和浸入式体验的诉求上。

智能汽车已不再是代步工具,而逐渐成为以实现乘客多方需求为目标的知心伙伴。

在智能手机行业,趋同趋势已十分明显:

如今智能手机标准化的硬件配备、成熟分化的系统、以及具有高度重合度的功能,带来相似度极高的使用体验,两部全新的入门机和旗舰机或许用的是相同的系统、实现相同的功能。

而汽车行业的智能化体验也出现了同样的趋势。

我们认为这与设备、服务供应商的集中化和同质化有关。

例如,外资品牌的ADAS功能基本由传统供应商提供;自主品牌纷纷牵手互联网巨头,科大讯飞飞鱼系统、斑马智行系统、XX阿波罗平台、腾讯TAI系统等分别于与多家甚至数十家车企合作,虽然根据厂商需求有部分定制化内容,但其功能的同质化严重,甚至不排除未来将会出现类似当今iOS和Android平分天下的局面。

另外,汽车的智能化涉及大量先进技术研发与推广,传统车企很难凭借一己之力主导整个系统的研发,因此纷纷成立“联盟”,抱团取暖。

联盟内部技术、信息的流通会让星星之火迅速燎原,但技术的共享也造成了差异化的减弱。

在竞争激烈、技术和体验趋同的大环境下,车企该如何提前布局、实现差异化突围呢?

我们认为,一方面,自主研发、形成技术护城河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闭门造车”也不可取,车企应该借助外部力量构建覆盖用户生活全场景的完整生态,将汽车打造成用户的知心伙伴。

就如手机的应用商店一般,借助各项应用,用户可以在车上唱K、看电影、做瑜伽、健康问诊……若有购物需求,在车上选购商品后,可一键指挥汽车开至最近的商店,自动打开后备箱、迎接机器人送来的货品。

在回家途中,通过车联网开启家中的空调和灯光、让浴缸开始蓄水,迎接主人的到来……这样,车将不仅仅是出行工具,而是融入用户生活方方面面的“知心伙伴”及提供跨场景独特体验的智能空间。

回顾过去,智能化已不仅是汽车行业的新兴话题,而成为了汽车标配。

汽车已不再是出行工具,而是知心的智能伙伴。

车企们也纷纷布局,其中不少已呈上精彩答卷。

展望未来,汽车智能化更有无限遐想空间。

随着包括造车新势力在内的新玩家的入局,以及自主品牌的努力赶超,竞争格局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技术也正在飞速迭代,更多异业合作也为这个行业不断带来新的火花。

未来,哪些车企能为消费者打造最“知心”的空间,让消费者哪怕无需出行,也会来到车内享受这一空间带来的美好体验?

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9年第三季汽车场景智能化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