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职称考试说明政工系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0726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部职称考试说明政工系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水利部职称考试说明政工系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水利部职称考试说明政工系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水利部职称考试说明政工系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水利部职称考试说明政工系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利部职称考试说明政工系列.docx

《水利部职称考试说明政工系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部职称考试说明政工系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利部职称考试说明政工系列.docx

水利部职称考试说明政工系列

水利部职称考试说明(政工系列)

本系列考试卷分为水利公共知识(占30%)和政工专业知识(占70%)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分副高级和中级两个级别,其中水利公共知识部分不分级别,为中级和副高级必答题,政工专业知识中有20分的分级别试题。

本系列考试大纲也相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水利公共知识大纲,第二部分为政工专业知识大纲。

为进一步明确考试范围,大纲中带“*”的内容为重点考察内容。

大纲对考试题型、参考教材都做了详细说明,请考生按照大纲要求认真准备。

第一部分水利公共知识大纲

一、概述

根据水利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的实际要求,水利系统职称考试水利公共知识部分不分级别,主要考察考生对水利行业通用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内容要求如下:

了解我国地势、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及土地利用,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技术监督体系,水利经济,水生态及水环境;熟悉我国水系及流域,水能资源基础知识,水利工程的主要设施及作用;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概况、开发与利用、节约与保护,水利政策及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的基本内容。

试题类型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

二、考试大纲

1自然地理

1.1中国地势、地貌

●地势、地形基本特征*

●地质地貌基本特征

●区域地貌组合特点

1.2地域分异的特征

●水热条件变化引起的水体地带性分异

●大地貌分异特点

1.3中国气候

●我国气候总体特征

●我国气候区、带的划分

●我国多年平均降水量及其区域分布*

●气候变化对水旱灾害的可能影响*

●季风气候的划分

●季风气候特点

●主要气候要素

1.4土壤植被及土地利用

●我国土壤的地区分布

●我国植被的地带分布*

●我国土地利用现状

1.5中国水系

●我国主要水系*

●主要淡水湖及其调蓄作用

●我国主要江河、流域及其水文、气候、径流特点

●我国主要跨界国际河流

2水资源

2.1水资源基本概况

●水资源及其特性*

●中国水资源概况*

●世界水资源概况

2.2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及研究意义

2.3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节水型社会的主要特点

●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2.4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发展内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内涵

2.5水能资源基础知识

●我国水能资源概况及其特点*

●我国水电站建设概况

●水力发电原理

●河流综合利用与梯级开发的原则

●水库特性

●水电站的主要功能指标

3水利工程

3.1蓄水工程的主要设施及作用

3.2引(输)水工程的主要设施及作用

3.3提水工程的主要设施及作用*

3.4水力发电工程的主要设施及作用

4水利政策与法规

4.1水行政

●水行政立法的基本概念

●水行政执法的基本概念

●水行政司法的基本概念

●水事行政责任的基本概念

●水事民事法律责任的基本概念

●水行政行为

●水行政许可

●水行政处罚*

●水行政监督

●水行政复议

4.2水法

●水法的概念

●2002年新修订的水法特点*

●水法的立法宗旨

●水法的适用范围

●水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

●水资源规划分类*

●制定水资源规划的基本要求*

●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基本要求*

●跨流域调水的基本要求*

●水功能区报批的规定

●饮用水源保护的规定*

●超采地下水的规定

●水工程保护的规定

●水量分配的规定

●不同行政区域水事纠纷处理的规定*

●采取监督检查的规定

●监督检查中违法、失职处理的规定

4.3防洪法

●防洪法的立法宗旨

●防洪法的基本原则*

●防洪管理基本制度*

●防洪规划的基本原则

●规划保留区的规定

●建设水工程的规定*

●防汛抗洪的组织管理*

●防洪管理工作的保障措施

4.4水土保持法

●水土保持法的立法宗旨

●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方针

●水土保持规划编制与报批

●生产建设活动中有关水土保持的基本要求*

●水土流失的治理政策

●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制度

●违反水土保持工作的法律责任

4.5水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的立法宗旨

●水污染防治法的适用范围

●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生活饮用水水污染防治的规定*

●使用农药、运输农药、存贮农药的规定

●企事业单位采用渗井、渗坑、排放、倾倒有毒污染物和废水的规定*

●兴建地下工程时,进行地下勘探、采矿活动时应遵循的原则

5水利科技

5.1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的含义

●科技体制改革的意义

●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5.2水利科技项目管理

●水利科技创新项目计划管理

●水利重大科技项目管理*

●水利科技成果管理

●专利

5.3技术监督

●水利技术标准体系

●水利计量认证

●质量体系认证

6水利经济

6.1水利经济基础知识

●投资的基本概念

●投资的构成

●总成本费用的概念

●经营成本的概念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概念

●价格的概念及作用

6.2水价

●水资源价格的基本概念

●水价判定的原则

●影响水价的因素

●水利工程水价制度

●水利工程水价管理

●水利工程水费计收和使用管理

6.3水权与水市场

●水权的基本概念*

●水市场的基本概念

●水市场的性质*

●水市场的宏观调控

7水生态与环境

7.1生态与环境用水

●河道内生态与环境需水

●河道内最小生态与环境需水量

●河道外生态与环境需水量

●湖泊湿地生态需水量

7.2水生态系统保护

●河流、湖泊、湿地水生态系统保护

●地下水生态系统保护

7.3水生态修复

●水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三、主要参考资料

1.水利部人事劳动教育司.水利概论.南京:

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

2.《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可从中国水利学会网站政策法规专栏下载)

第二部分水利系统职称考试政工专业知识大纲

一、概述

水利系统职称考试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考试分为中级和副高级两个职称级别,主要考查应试者胜任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级:

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现行规章制度及党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了解主要相关专业的有关专业知识。

副高级:

熟练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党的方针、政策、条例、办法、规章和制度;比较熟悉主要相关专业的有关知识。

考试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形势政策等。

试题类型分为试题类型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四种。

二、考试大纲

(一)政治理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

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1.2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3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

1.4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认识的发展过程*

●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

1.5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特点*

●社会结构(社会的观念结构: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6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发展的动力

●历史的创造者*

1.7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1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2.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2.3资本的运行

●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

2.4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2.6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3.毛泽东思想

3.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科学体系*

3.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近代中国国情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3.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

3.4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

3.5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3.6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

●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

3.7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4.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1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4.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4.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4.4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

4.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4.6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4.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10“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4.1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1.思想政治工作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形成和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学理论体系的初步确立

●思想政治工作学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

●思想政治工作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2.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思想政治工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可靠保证

●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3.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任务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教育和引导人们改造主客观世界*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培育社会主义新人*

●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全党和人民

4.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党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5.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

●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原则

6.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过程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基本内涵和实质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基本矛盾和特点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基本环节*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基本规律

7.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途径和科学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方法*(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

运用心理学原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运用人际关系学原理,协调人际关系。

有意识教育与无意识教育相结合。

抓典型与帮后进相结合。

8.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党委要高度重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建立和健全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体系

●坚持和维护党委的政治领导核心地位*

9.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现代化

●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10.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设高素质的政工专业队伍

●适应新世纪的要求,努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适应新世纪的要求,努力提高政工干部素质*(正确认识和评价政工干部的劳动价值。

政工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和政工干部素质的有效途径。

11.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

●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

●积极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大新课题,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形势与政策

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

2.2006年10月-2007年9月间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三、主要参考资料:

政治理论部分参考书由考生自行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部分参考书如下:

1、《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张慰萍主编,中央党史出版社,2004年4月版;

2、《面向新世纪的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中央党史出版社,2004年4月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