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林业局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0667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林业局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县林业局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县林业局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县林业局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县林业局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林业局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要点.docx

《县林业局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林业局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要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林业局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要点.docx

县林业局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要点

**林发〔2010〕51号

****县林业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要点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十一五”期间,****县的林业各项工作,在省、市林业主管部门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云发[2004]9号)文件精神,励精图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大林业建设投入力度,森林覆盖率由45.5%增加到48.65%,林业总产值由1亿元增加到1.2亿元,为实现全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十一五”工作回顾

(一)完成的主要任务

——天然林保护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自2000年实施以来,制定了《****县天然林保护暂行办法》和《****县天然林林管员护林员管理办法》,聘用护林人员475人,实行定岗、定人制度,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签定天保护林人员管护责任书,严格考核和严格奖惩。

由于管护措施有力,191万亩天然林管护效果明显。

经过十年的工程实施,中央和地方共投入4962.46万元,使水土流失面积由1153.02平方公里下降到1025.66平方公里;森林蓄积量由260万立方米增加到313万立方米。

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

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任务19.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4万亩,封山育林10.5万亩,成活率、保存率均达到项目检查验收要求。

——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项目2002年实施以来,完成退耕还林11.9万亩,其中:

退耕地还林4.4万亩,荒山还林5.5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

国家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388万元,惠及12067户、48221人,户均收益6551元,人均增收1740元。

近五年来,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种植业2.42万亩,新建沼气池831口,新建节能灶2783眼,太阳能199套,开展技术培训800人次。

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目标管理,做到了“组织领导到位、工作人员到位、工作经费到位、宣传发动到位、服务指导到位、政策兑现到位”,着力提高退耕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广大退耕农户称赞退耕还林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富民工程”。

2009、2010年到期的退耕地还林,通过国家林业局的阶段性验收,各项指标全部达到检查验收标准。

——德援项目中德合作云南省****县造林项目是中德两国政府签署的财政合作造林项目。

1995年正式实施,项目分布在菱角、盘江、大坡三个乡镇,项目投入799.8381万元,其中德方援款560.6942万元。

完成造林面积1808.86公顷,封山育林1884公顷,节能改灶3600眼。

项目于2006年结束并通过德方验收。

德援项目的实施,不仅增加了森林植被,提高了森林覆盖率,项目区有林地覆盖率由25.4%,提高到45.1%,更为重要的是为全县的森林管理和其它项目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义务植树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建“山水园林旅游城市”的要求,把义务植树与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项目相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以义务植树为中心,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建设为载体,循序渐进,有规模有实效的义务植树活动,推动全县造林绿化事业的全面开展。

五年来,全县义务植树适龄公民完成义务植树575万株;投入经费45万元,建义务植树基地2块,造林面积776亩,植树39万株。

——自然保护区建设珠江源和海峰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后,通过大力发展沼气池,开展天保及退耕还林等工程,增加了森林资源、抑制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特别是海峰湿地自然保护区通过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调节湿地的水位,增强湿地的功能,从而改善各类水禽的栖息环境,为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繁衍提供优越的环境条件。

保护区保护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五年来,在海峰湿地保护区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

一是聘用天然林保护工程护林员91名进行森林巡护;二是在保护区内新建沼气池895口;三是围绕湿地周围栽柳植树3000株;四是抓好候鸟禽流感疫情的防控监测工作;五是完成了总投资为2710.90万元的《云南海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湿地恢复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得到国家林业局立项批复;六是完成总投资为578万元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七是进行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调节了湿地的水位;八是投入近300万元征用湿地核心区农耕地,扩展了湿地面积。

——完成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加快推进配套改革我县的林改工作,自2007年8月13日全面启动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制。

以落实“四权”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前提,以林农广泛参与为基础,以方案制定为重点,以责任落实为措施,以林权证发放为落脚点,以生态得到保护、林业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为目标抓主体改革;以机制创新、抓配套改革;围绕农民增收、抓产业发展。

三年来,完成确权村委会113个,村民小组750个,占改革数的100%;确权面积235.15万亩,确权率99.41%;在确权面积中,自留山18.66万亩,责任山12.05万亩,均山40.96万亩,均股118.57万亩,集体统管34.33万亩,其它方式承包10.2万亩,其它方式流转0.38万亩,确权到户率99.31%,合格率96%。

完成宗地勘测58683宗,发放林权证31300本,股权证7.5万本,占已确权宗地数的100%。

排查各种林权纠纷203起,调结197起,调处率97%。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县林业局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在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改革工作。

逐步成立林权交易中心、林权评估中心、林权流转服务中心,建立健全林业经营体系、林业服务体系、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林业金融服务体系,为“十二五”林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林政资源管理严格执行限额采伐、计划采伐、凭证采伐制度。

五年来,共依法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185份,批准采伐林木蓄积量56672.04立方米,其中商品材37286.2立方米,农民自用材4798.3立方米。

没有出现超限额、超计划采伐的现象。

严格监督管理木材经营、加工市场。

及时办理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保证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正常的木材经营、加工秩序。

加强木材运输管理,严格凭证运输。

共办理木材运输证726份,运输木材7005.8立方米。

加强野生陆生动物驯养繁殖管理,依法维护养殖企业合法权益,促进我县特种养殖业的发展。

先后给5户办理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9户办理了经营利用许可证。

养殖野猪950多头,七彩山鸡35000多只,蓝孔雀200多只。

为陆生野生动物训养繁殖积累了经验,为特种养殖业发展探索了新路子。

——林业综合执法五年来,查处各类涉林案件543起,其中刑事案件36起,林业行政案件507起,有效地打击了违法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保护了森林资源的安全,维护了林区社会稳定。

——森林防火森林防火工作,通过狠抓“思想认识、组织机构、防火宣传、火源管理、专兼职扑火队、靠前指挥、安全扑救”等方面的落实。

坚持在“严”字上抓管理,在“火”字上堵漏洞,强化森林防火意识,组建了县级专业扑火队和乡镇扑火应急分队。

各级党政组织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及早安排部署。

林业部门始终把森林防火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一系列超常措施,真抓实干。

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团结拼搏,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密切配合。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支持,2008年争取到国家120万元的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大大提高了我县的防扑火能力。

实现了建县以来连续十三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好成绩。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我县的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预防工作,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综合治理、确保健康”的方针,认真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对全县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和普查工作,每年对全县191万亩有林地加大监测的预报工作,并在春秋两季进行重点普查,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决策。

二是开展以纵坑切梢小蠹、松叶蜂为主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完成纵坑切梢小蠹防治14.07万亩,松叶蜂防治1.5万亩,三是结合林业有害生物“利剑”行动,积极开展检疫工作,四是认真做好核桃等苗木的检疫和病虫监测及防治工作。

五年来完成木材检疫6971.4立方米,种子检疫10.055吨,各种苗木检疫1200万株。

——农村能源建设五年来,建沼气池15548口,改灶15353眼。

通过沼气池建设、节能改灶工程和太阳能建设,使农民以煤、柴为主的用能习惯得到了转变,森林资源得到保护,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公益林生态补偿全县有126.19万亩林地列入国家级重点公益林,49万亩列入省级地方公益林,2009年启动生态补偿机制,补偿资金总投入285万元,其中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生态补偿启动8万亩40万元,省级49万亩245万元。

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后,将使重点公益林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资源监测能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降低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功能大幅提升;对减少水土流失,降低自然灾害损失,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核桃产业建设省委、省政府为了进一步做强做大核桃产业,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新发展优质核桃2000万亩的目标,****县被列为省级核桃生产基地县之一,全县计划用3至5年时间完成造林40万亩。

2007年核桃产业计划面积63600亩,实际栽植面积65400亩;2008年计划栽植面积15万亩,实际栽植16万亩;2009年核桃新植8.11万亩,三年共计完成30.6万亩。

但由于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2008年的雨雪冰冻、2009年的晚霜冻及今年的百年一遇干旱),给核桃产业带来灭顶之灾,损失巨大,补植任务繁重。

——建设项目用地为全县各类建设项目办理征占用林地和临时占用林地手续57件,依法提供各类建设项目使用的林地面积为256.3公顷(3884.5亩),共收缴森林植被恢复费2100多万元。

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

——抗灾救灾2008年的冰冻雨雪、2009年的强霜冻和今年100年不遇的严重旱情,都给我县林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特别是今年的严重旱灾,林业受灾面积52.7769万亩,经济损失15021.61万元。

其中:

核桃损失8225万元;新造林损失400万元;中幼林损失4400万元;苗木损失988.2万元;新建采穗(核桃)圃损失34.5万元;森林虫害损失800万元;森林火灾损失173.91万元。

通过多方争取资金,确保森林防火和抗旱保苗工作有力开展。

全县森林防火和抗旱救灾资金共投入776.4万元,其中省投入19万元,市投入29万元,县级财政投入148.2万元;县乡两级林业部门自筹78.2万元,乡(镇)政府、村、组及群众投入431.4万元(含劳务投入);整合资金70.6万元。

全县林业抗旱累计投入设施和设备4千台(套)次、人员3.6万人次、抗旱浇灌面积3万亩。

一是按照能保一片是一片,能保一亩算一亩,能救一棵救一棵的原则,千方百计找水浇苗,如西平的六公里、德泽富冲等核桃种植地块,通过艰苦努力,抢救活了大批核桃苗木。

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抢救造林种苗。

为了确保中低产林改造等工程项目的实施,在九龙山苗圃、白水苗圃和大觉寺苗圃采取打井抽水浇苗和补育苗木等有效措施,保住和补育了近500万株苗木,基本满足2010年造林用苗。

——中低产林改造全县236万亩林业用地面积中有50万亩中低产林急需改造。

2010年,在统筹考虑海拔、气候、土壤、交通、水利等条件下,制定了《****县中低产林改造总体规划》及2010年中低产林改造7.7万亩的作业设计,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和改造并重,分类指导、分类经营,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突出重点、先易后难,依法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明确评判标准、改造范围、改造对象及改造方式。

2010年规划改造7.7万亩,涉及8个乡镇48个村委会269个作业小班,采取树种更替、林分抚育、补植补造、封山育林4种改造方式,实际完成中低产林改造8.24万亩,涌现了西平青山、白水马场、菱角摆依河、大坡老马街子、德泽富冲、播乐水田等大连片大规模的示范点,为省、市两级中低产林改造现场会议提供了现场,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

为保障2011年中低产林改造的苗木供应,9月份及早下达九龙山苗圃及各乡镇林业站育苗计划800万株,其中川滇桤木600万株,华山松100万株,滇朴50万株,杉木10万株,金银花10万株,圣诞30万株。

2010年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启动林木良种补贴试点,我县九龙山苗圃被列入首批补贴对象,争取到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170万元,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补贴30万元。

林木良种补贴工作的启动必将推动我县林业产业发展。

——建设资金“十一五”期间,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核桃产业和中低产林改造等项目累计投入资金7800多万元,平均每年1560多万元。

为****的林业建设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林业虽然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但制约着****林业发展的许多不利因素依然存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县森林资源虽有一定数量,但林分质量不高,生态压力大,林业底子薄,林业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差,严重制约着林业的跨越式发展步伐;

二是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压力越来越大,社会护林意识不浓,非法侵占林地的现象时有发生,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林业有害生物威胁大;

三是林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正在实施的林业几大重点工程没有相应的科技投入项目,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制约着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四是林业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缺乏支撑林业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归纳起来,集中反映了****县森林资源数量、质量、效益及林业发展的科技含量、经营水平、人才培养等在内的林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是****县未来林业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课题和努力方向,同时也是****县林业建设的根本任务。

二、“十二五”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党中央和省、市各级确立的新形势下林业的新定位、新使命、新任务,围绕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林业发展总体思路,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生态与产业、保护与利用三大关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进一步确立以生态优先、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改革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机制,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发展林业产业,倡导和鼓励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努力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繁荣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做到资源增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生态步入良性循环、林分质量显著改善。

通过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林业总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推进中低产林改造,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提高林分质量,培育优质、丰产、高效的森林资源,继续保持森林生长量大于消耗量;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建立支持集体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完善林业投融资政策,健全林业社会服务体系;重点地区生态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建立起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良性生态环境系统和初具规模、特色鲜明的林业产业体系,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三)具体目标

****县在“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建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农村能源建设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争取启动实施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珠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海峰自然保护区建设、林果基地建设、中低产林改造、石漠荒漠化综合治理等。

——在建项目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第一期工程2010年到期,第二期将以公益林建设和中幼林抚育等项目为主积极开展总体方案规划并组织实施。

2、退耕还林工程

一是继续完成4.4万亩退耕地政策补助。

第一轮退耕地粮食及就医就学补助共260元/亩.年,第二轮退耕地生活补助费等共125元/亩.年,“十二五”期间将发放政策补助2993万元。

二是积极争取新增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1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万亩、荒山荒地造林6万亩、封山肓林6万亩,项目总投资为15520万元。

三是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2938万元的投资,其中建设基本口粮田2.4万亩、农村沼气池5835口、太阳能757户、种植业10.27万亩等。

3、农村能源建设

为进一步加快全县农村能源建设,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推进农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县需新建17500口沼气池(3500口/年);推广节能灶25000眼;安装太阳能热水器5000套。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引进推广适合农村利用的能源项目。

农村能源建设采取农户投资为主、各级政府财政补助为辅的政策措施。

沼气“三结合”建设投资为2500元/户,节能改灶投资为200元/眼,太阳能热水器投资为2500元/套。

项目总投资为6125万元。

——拟建项目

1、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

建设总规模126万亩的国家重点公益林。

建设内容是每年对列为国家重点公益林的126万亩实行生态效益补偿,每亩每年投资10元,“十二五”期间共投资6300万元。

2、珠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

(1)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总规模37411公顷。

建设内容是2011年、2012年完成保护区南盘江管理分局,炎方管理站、播乐管理站及盘江管理站的基础建设,每年对保护区的生境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保护,对脆弱区进行恢复重建等工作。

(2)投资概算:

2011年投资200万元,建盖一座800平米的保护区管理局;2012年建盖3个管理站,每个投资30万元,合90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共计290万元。

另每年投资100万元用于保护区生境及物种多样性保护,对脆弱区进行恢复重建等工作支出。

即整个保护区建设2011年—2015年总预计投资790万元。

3、****海峰自然保护区建设

(1)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总规模26610公顷。

建设内容是自2010年始,2011年、2012年完善现有的保护区管理局、站的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完善管理职能;对保护区内的前后大门、景区内的公厕、停车场、景区的旅游主干道等用于开展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同时着手开展正规的旅游接待工作;每年对保护区的生境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保护,对脆弱区进行恢复重建等工作,同时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保护区内基础设施建设。

(2)投资概算:

2011年投资500万元,分别在大坡海峰建盖湿地核心景区的前后大门、公厕及停车场,完善保护区管理局、站的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尤其是将海峰管理站建设成为一座集管理、培训、旅游为一体的保护区管理站;协调公路部门争取项目修缮景区内5公里的旅游大道;2012年—2015年每年投资250万元用于保护区生境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保护,对脆弱区进行恢复重建,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

即整个保护区建设2011年—2015年总预计投资1500万元。

招商引资5亿元,建成海峰生态旅游区。

4、核桃产业建设

(1)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总规模5万亩,每年加强对现有5万亩的核桃基地进行集约化管理,建立县乡村核桃协会及技术服务队。

(2)投资概算:

投资单价是90元/亩,其中35元肥料费,5元管理费,50元劳务费。

5万亩每年需投资450万元,其中:

财政投资25万元,群众投劳250万元,农户自筹肥料175万元。

5、中低产林改造

依据国家林业局《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以及省、市关于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的意见,对符合改造条件的林分、林地进行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全县50万亩中低产林改造。

每亩投资200元,50万亩总投资1亿元,其中2010年实施8.24万亩。

在实施中坚持先易后难、先重点后普遍、先林场后集体(个人)、先商品林后公益林的原则,重点布局于“三江”流域,县城、乡镇近郊区以及旅游景区、旅游线路周边地区。

结合林产业发展、林业重点工程项目,采取结构调整、树种更替、林分抚育、补植补造、封山育林、嫁接复壮等六种方式进行改造。

6、石漠荒漠化综合治理

(1)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总面积是完成县域内10万亩的石漠荒漠化治理。

(2)投资概算:

项目投资单价300元/亩,总投资3000万元。

7、森林病虫害防治

继续加大对全县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松纵坑切梢小蠹综合治理力度和暴发性害虫松叶蜂的防治,使防治率达到90%以上。

积极申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级80万元的固定资产项目建设。

积极申请将“****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更名为“****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副科级),编制数设置5-7人,以适应新形势下****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的实际需要和今后工作的发展需求。

8、加强资源林政管理

(1)完成“十二五”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

(2)建立健全以资源行政管理为主体,以资源监测和监督检查为两翼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

建立森林资源监测信息系统,加强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准确掌握全县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情况,为全县各项林业生产规划和林业建设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3)规范林木采伐。

抓好全县林业执法工作者的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林木采伐审批手续,严格控制木材采伐量,规范采伐作业设计。

从每一宗林木采伐抓起,在抓好伐前调查、伐中检查、伐后验收的基础上,抓好每一棵林木的保护工作,严格管理好野生树木移植,做到少伐或不伐林木,确保全县森林覆盖率的稳步提升。

9、森林防火体系建设

森林防火重点建设项目,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布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

积极推进火源管理系统建设、扑火专业队伍建设和森林防火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10、完善政策,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发挥****县林权流转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搭建服务平台,规范全县森林资源转让,促进林权有序流转。

进一步规范林权证初始登记和动态管理,切实搞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木林地招标拍卖委托、信息收集整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为林农提供科技推广、法律咨询、林产品供求等服务。

建立健全林业产业发展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贷款管理办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办法等制度建设。

11、林业科技队伍建设

(1)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围绕创新体系建设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适应****县中长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对现有的林业技术人员每两年举办一次业务技能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后,方可聘用相应的工作岗位。

(2)进一步壮大人才总量与规模

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工作。

对自愿来****县林业部门工作、年龄在25岁以下的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人才积极与人事部门商调,一律实行优惠政策,优先接收,每年招收2名,充实到能发挥作用的部门和岗位,实行一线林业工作人员知识化、专业化。

(3)大力推进人才体制机制创新

①深化用人制度改革。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等法规文件。

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按照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以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与聘用制度相适应的事业单位用人新方式。

②完善人才激励制度。

建立健全人才奖励制度,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建立以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

根据事业单位性质、功能,逐步建立符合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特点,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符合事业单位改革发展方向及各类人才成长规律、灵活多样和科学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

(4)加快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

强化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