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模拟检测一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0414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模拟检测一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综合模拟检测一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综合模拟检测一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综合模拟检测一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综合模拟检测一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模拟检测一分析.docx

《综合模拟检测一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模拟检测一分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模拟检测一分析.docx

综合模拟检测一分析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综合模拟检测

(一)

(150分钟 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剽悍(piāo)老媪(ǎo)

 说客(shuì)满载而归(zài)

B.缱绻(quǎn)中听(zhōnɡ)

 屋脊(jǐ)危如累卵(lěi)

C.荫蔽(yìn)摈弃(bìn)

 河浜(bāng)讷言敏行(nè)

D.韶光(sháo)伺机(sì)

 靡费(mí)椎心泣血(zhu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老人与海》中“狮子”这一意象贯穿小说始终,孤独困窘的老人屡遭厄运,总力图在狮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断进取,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

B.《中国好声音》不搞噱头,不靠评委耍牌子,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纯粹的音乐本质,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法码。

C.欺骗有时似乎也有必要,所谓“兵不厌诈”,便肯定了诡诈的效力;其实,不管你是怎样善于用兵的人,你能够出奇致胜,有兵可用是前提。

D.当各种早点的叫卖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时,西塘便彻底醒来了,早餐店伙计软糯的普通话带着江南的味道,如一杯米酒,清甜如怡,让人温暖。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听了编纂《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的叶开的讲话后,与会代表先是报以热烈的掌声,既而暗暗佩服他的勇气与才情。

B.尽管我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认识,但他们在电话中一听我的来意,几乎都是一口答应让采访,其当仁不让之情溢于言表。

C.现在很多商品广告吹得比什么都响,但商品本身却不过如此,多少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D.一直被视为夺冠热门的韩磊不孚众望,在《我是歌手》总决赛中,不仅以第一名的成绩挺入最后一轮,更以高人气无悬念当选“歌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纪录片并不是单单仅讲述美食,而是把美食当作一个媒介,并通过这个普通的媒介找到与之相关的、能够让大众热情讨论的东西。

B.道路问题是一个根本性问题,是决定全面深化改革得失成败,进而决定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C.休斯敦说,前期搜索之所以没有发现任何残骸,完全是因为推测出飞机最后坠落区域较晚带来的结果。

D.受教育年限并不意味着青少年将拥有同等人力资本水平,因此揭示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仅需要重视对教育质量的研究,还需要关注传统教育数量指标。

5.阅读下面一则短讯,用一个整句概括主要内容。

要求:

语言简洁,要点完整,符合整句要求,字数20字以内。

(4分)

2014年3月1日21时许,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暴力恐怖案件,10余名统一着装的蒙面暴徒持刀在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

截至3月2日6时,已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

恐怖分子手段极其残忍,罪行令人发指。

无辜百姓惨遭屠戮,转瞬之间家破人亡,整个昆明沉浸在悲痛中。

但也是在这一刻,昆明各界市民用行动传递爱的力量。

出租车司机免费接送受伤群众,附近的酒店、饭馆打开大门,保护惊恐的旅客。

昆明市11个献血点和采血车前都排起了长龙,大街小巷的餐厅、商店用自己的方式向民警、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提供免费餐饮。

6.仿照示例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意蕴丰厚,有文采。

(4分)

诗歌是什么?

是一首永恒的歌。

是草堂茅屋里的一声长叹,           ,是雨打黄昏的一片哀愁。

诗歌是什么?

是一段深深的情。

 ,月上柳梢见证爱情,         。

7.请看下面的公益广告图片,描述图片内容,并解释这幅图片的用意。

(60字以内)(4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

当郭美美在微博上虚构“红十字商会总经理”这个身份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想到自己的一次“作恶”居然产生了如此持久而巨大的“蝴蝶效应”,不仅给中国红十字会带来了“灾难性”的信誉危机,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人的善良和爱心。

也许,喜欢虚构事实的郭美美们并不在少数,他们并不知道,“你要用真实的方式交流”是微传播时代最核心的价值主张,也是微传播最迷人和最激动人心的地方。

扎克伯格发明社交网络的初衷,就是“通过要求人们对其行为负责以及使用真实身份,从而建构起一个更安全、更值得信赖的互联网模式”。

微博所倡导的“透明度、信任、联系、分享”等核心价值观,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互联网的生态环境,它把人们从以Google为代表的毫无感情色彩的“信联网”时代,带入了以Facebook、Twitter、Weibo为代表的极度透明和真实身份的“人联网”时代。

在这个真实、透明的微世界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有什么样的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一切真善美都会得到张扬,一切假恶丑都将原形毕露,如果不诚实,就会受到惩罚,如果不透明,就会遭到“人肉”。

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极端透明度”,成为一股不可遏制的发展潮流和趋势,它所带来的“全景式监狱”的集体围观图景,对社会管理控制方式,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自古以来,社会控制的主动权都是掌握在掌权者手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个社会究竟拥有什么样的开放度和透明度是适合的?

这都是由掌权者决定的。

而最近十年,微博成为历史上最天然的民主推进工具,成为打破全球权力平衡的一个有效工具。

微博赋予每一个个体以权力,使得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交流,帮助他们不再受到压制。

因此,在“社会透明度”日益增强和“社会信任度”日益匮乏的双重挑战之下,如果我们不能通过提高透明度来增强信任度,不能建立起二者之间有效的作用机制,不能改变政府的社会管理运作方式的话,那么可以想象的是,在微博上形成的“余众的反抗”力量,一定会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在未来的岁月里,可能会导致权力消解和社会动荡。

如果说微博倡导的这种“极端透明度”可能会侵犯到个人隐私,令很多人“望微博而止步”的话,那么对于像中国红十字会这样的公益慈善机构和政府的公共服务部门,却正是要大力倡导透明公开,因为慈善是没有隐私可言的。

因此,在郭美美炫富事件中,中国红十字会的危机公关别无他途,唯一的良策就是“提高透明度——好事要出门,坏事要讲清”。

一方面依据国际红十字会的做法,向网民清楚解释筹集善款的具体运作模式,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另一方面,对慈善运作的不规范行为进行主动认错、曝光,化解敌意,重树形象,并进一步提出公开透明的有效监督举措。

总之,越早实施“透明慈善战略”,越有利于化解公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

8.下列不属于“人联网”特征的一项是 (  )

A.倡导个人在网络上使用真实身份,说真实的话,做正确的事,并对个人的行为负责。

B.“人联网”是极度透明的,善与恶都会暴露出来,如果不诚实,就会受到惩罚,如果不透明,就会遭到“人肉”。

C.“人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侵犯到个人隐私,也能化解敌意,重树形象,消除误解,增进了解。

D.相比“信联网”,“人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多了真诚和信任,因而更具人性化。

9.下列分析与判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郭美美事件的影响持久而巨大,是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公益性特征和人们对它的期望分不开的。

B.微博会形成“余众的反抗”力量,一定会产生极大的破坏力,还会导致权力消解和社会动荡。

C.虽然发明者希望建构起一个更安全、更值得信赖的互联网模式,但目前的互联网上仍然充斥着不少虚假信息。

D.在透明化的舆论监督之下,新的危机公关也必须提高透明度,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

10.微博等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给社会管理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橘  子

芥川龙之介

冬天的一个夜晚,天色阴沉,我坐在二等车厢的角落里,呆呆地等待开车的笛声。

车里的电灯早已亮了,难得的是,车厢里除我以外没有别的乘客。

朝窗外一看,昏暗的站台上,也不见一个送行的人,只有关在笼子里的一只小狗,不时地嗷嗷哀叫几声。

这片景色同我当时的心境怪吻合的。

我脑子里有说不出的疲劳和倦怠,就像这沉沉欲雪的天空那么阴郁。

不久,发车的笛声响了。

我略觉舒展,将头靠在后面的窗框上,漫不经心地期待着眼前的车站慢慢地往后退去。

但是车子还未移动,却听见检票口那边传来一阵低齿木屐的吧嗒吧嗒声;霎时,随着列车员的谩骂,我坐的二等车厢的门哐当一声拉开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慌里慌张地走了进来。

同时,火车使劲颠簸了一下,缓缓地开动了。

我好不容易松了口气,点上烟卷,这才无精打采地抬起眼皮,瞥了一下坐在对面的姑娘的脸。

那是个地道的乡下姑娘。

没有油性的头发绾成银杏髻,红得刺目的双颊上横着一道道皴裂的痕迹。

一条肮脏的淡绿色毛线围巾一直耷拉到放着一个大包袱的膝头上,捧着包袱的满是冻疮的手里,小心翼翼地紧紧攥着一张红色的三等车票。

我不喜欢姑娘那张俗气的脸,那身邋遢的服装也使我不快。

更让我生气的是,她竟蠢到连二等车和三等车都分不清楚。

因此,点上烟卷之后,也是有意要忘掉这个姑娘,我就把大衣兜里的晚报随便摊在膝盖上。

在灯光映照下,我溜了一眼晚报,上面刊登的净是人世间一些平凡的事情,媾和问题啦,新婚夫妇啦,渎职事件啦,讣闻啦,等等,都是解不了闷儿的索然无味的消息。

然而,这期间,我不得不始终意识到那姑娘正端坐在我面前,脸上的神气俨然是这卑俗的现实的人格化。

这个乡下姑娘,还有这份满是平凡消息的晚报——这不是象征又是什么呢?

不是这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的象征,又是什么呢?

我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懒,就将还没读完的晚报撇在一边,又把头靠在窗框上,像死人一般合上眼睛,打起盹儿来。

过了几分钟,我觉得受到了骚扰,不由得四下里打量了一下。

姑娘不知什么时候竟从对面的座位挪到我身边来了,并且一个劲儿地想打开车窗。

但笨重的玻璃窗好像不大好打开。

她那皴裂的腮帮子就更红了,一阵阵吸鼻涕的声音,随着微微的喘息声,不停地传进我的耳朵。

这当然足以引起我几分同情。

我不明白这姑娘为什么特地要把关着的车窗打开。

不,我只能认为,她这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因此,我依然怀着悻悻的情绪,但愿她永远也打不开,冷眼望着姑娘用那双生着冻疮的手拼命要打开玻璃窗的情景。

不久,火车发出凄厉的声响冲进隧道;与此同时,姑娘想要打开的那扇窗终于咯噔一声落了下来。

她把头伸到窗外,目不转睛地盯着火车前进的方向,任划破黑暗刮来的风吹拂她那绾着银杏髻的鬓发。

一会儿火车已经安然钻出隧道,正在经过夹在满是枯草的山岭当中的镇郊的道岔。

道岔附近,寒碜的茅草屋顶和瓦房顶鳞次栉比。

这当儿,我看见了在那寂寥的道岔的栅栏后边,三个红脸蛋的男孩子并肩站在一起。

他们个个都很矮,仿佛是给阴沉的天空压的。

穿的衣服,颜色跟镇郊那片景物一样凄惨。

他们抬头望着火车经过,一齐举起手,扯起小小的喉咙拼命尖声喊着,听不懂喊的是什么意思。

这一瞬间,从窗口探出半截身子的那个姑娘伸开生着冻疮的手,使劲地左右摆动,给温煦的阳光映照成令人喜爱的金色的五六个橘子,忽然从窗口朝送火车的孩子们头上落下去。

我不由得屏住气,登时恍然大悟。

姑娘大概是前去当女佣,把揣在怀里的几个橘子从窗口扔出去,以犒劳特地到道岔来给她送行的弟弟们。

苍茫的暮色笼罩着镇郊的道岔,像小鸟般叫着的三个孩子,以及朝他们头上丢下来的橘子那鲜艳的颜色——这一切,转瞬间就从车窗外掠过去了。

但是这情景却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使我几乎透不过气来。

我意识到自己由衷地产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喜悦心情。

我昂然仰起头,像看另一个人似的定睛望着那个姑娘。

不知什么时候,姑娘已回到我对面的座位上,淡绿色的毛线围巾仍旧裹着她那满是皴裂的双颊,捧着大包袱的手里紧紧攥着那张三等车票。

直到这时我才聊以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

(有删改)

11.简要分析第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4分)

答:

 

 

12.画线的两处肖像描写看似重复,却传达出“我”不同的心情,请予以概括。

(2分)

第一处:

 

 

第二处:

 

 

13.第六段抛橘子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14.鲁迅先生谈到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时说过,“他所用的主题最多的是希望之后的不安或者不安时的心情”。

联系全文,赏析最后一段话的内涵。

(4分)

答:

 

 

 

 

15.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我”,也有人认为是乡下姑娘,请结合作品谈一谈你的观点。

(6分)

答: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22分)

钱唐湖石记

(唐)白居易

钱唐湖①事,刺史要知者四事,具列如左:

钱唐湖一名上湖,周回三十里,北有石函,南有笕。

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每一复时,可溉五十余顷。

先须别选公勤军吏二人,一人立于田次,一人立于湖次,与本所由田户,据顷亩,定日时,量尺寸,节限而放之。

若岁旱,百姓请水,须令经州陈状,刺史自便压帖所由,即日与水。

若待状入司,符下县,县帖乡,乡差所由,动经旬日,虽得水,而旱田苗无所及也。

大抵此州春多雨,夏秋多旱。

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

自钱唐至盐官界,应溉夹官河②田,须放湖入河,从河入田。

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

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

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

脱或不足,即更决临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

俗云决放湖水,不利钱唐县官,县官多假他辞以惑刺史。

或云鱼龙无所托,或云茭菱失其利。

且鱼龙与生民之命孰急?

茭菱与稻粮之利孰多?

断可知矣。

又云放湖即郭内六井无水,亦妄也。

且湖底高,井管低,湖中又有泉数十眼,湖耗则泉涌,虽尽竭湖水,而泉用有余。

况前后放湖,终不至竭,而云井无水,谬矣!

其郭内六井,李泌相公典郡日所作,甚利于人。

与湖相通,中有阴窦,往往堙塞,亦宜数察而通理之,则虽大旱而井水常足。

湖中有无税田约十数顷,湖浅则田出,湖深则田没。

田户多与所由计会,盗泄湖水,以利私田。

其石函南笕,并诸小笕闼,非浇田时,并须封闭筑塞,数令巡检,小有漏泄,罪责所由,即无盗泄之弊矣。

又若霖雨三日以上,即往往堤决,须所由巡守,预为之防。

其笕之南,旧有缺岸,若水暴涨即于缺岸泄之若不减兼于石函南笕泄之防堤溃也。

余在郡三年,仍岁逢旱,湖之利害,尽究其由。

恐来者要知,故书之于石。

欲读者易晓,故不文其言。

长庆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记。

【注】①钱唐湖:

西湖。

②官河:

运河。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刺史要知者四事,具列如左具:

详细

B.符下县,县帖乡帖:

文告

C.李泌相公典郡日所作典:

掌管

D.欲读者易晓,故不文其言文:

修饰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节限而放之

吾尝跂而望矣

B.县官多假他辞以惑刺史

不赂者以赂者丧

C.且湖底高,井管低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则虽大旱而井水常足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上所写关于西湖水利问题的文章,涉及灌溉农田、控制水位、疏通水井、防止溃堤等事项,可谓详尽。

B.白居易为官能切实为民着想,遇到旱年,令百姓直接前往州衙递交状纸“请水”,这样做减少了中间环节,使旱苗得以及时浇灌。

C.本文除立灌溉制度以告民众及继任者外,还对官府的自私、吏治的黑暗有所揭露,也肯定了李泌在杭州开凿六井造福一方的做法。

D.白居易反对利用湖水耕种湖中无税田,下令采取措施将石函及大小笕口堵塞,并派员巡查,有一点泄漏,就追究主管官员的责任。

19.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若水暴涨即于缺岸泄之若不减兼于石函南笕泄之防堤溃也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

(4分)

译文:

 

 

(2)小有漏泄,罪责所由,即无盗泄之弊矣。

译文:

 

 

(3)仍岁逢旱,湖之利害,尽究其由。

(3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1、22题。

(9分)

御街行 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21.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

请简述理由。

(4分)

答:

 

 

 

22.请从“情”和“景”交融的角度对这首词做赏析。

(5分)

答:

 

 

 

(三)古诗文默写。

(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

 (《论语》)

(2)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

           ,禾黍秋风听马嘶。

 (王实甫《长亭送别》)

(3)尔来四万八千岁,        。

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

(4)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        。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5)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

 (晏殊《蝶恋花》)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照要求作文。

(60分)

刘伟10岁时因一次事故而被截去双臂;12岁时在康复医院学会了游泳,两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枚金牌;19岁学习钢琴,练琴的艰辛超出了常人的想象,由于大脚趾比琴键宽,按下去会有连音,并且脚趾无法像手指那样张开弹琴,他硬是琢磨出一套“双脚弹钢琴”的方法,每天七八个小时,练得脚趾磨出了血泡;一年后,他的钢琴水平达到了专业七级,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他演奏了一首《梦中的婚礼》,全场静寂,只闻优美的旋律,曲终全场掌声雷动,他是当之无愧的生命强者;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儿创造的奇迹。

从刘伟的经历中,你有什么感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解析

1.B A项,说(shuō)客;C项,荫(yīn)蔽;D项,椎(chuí)心泣血。

2.A B项,法—砝;C项,致—制;D项,怡—饴。

3.C “挂羊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做坏事。

A项,“既而”应换作“继而”,“既而”强调的是前后两件事发生的时间相隔不久,一般单用,且用在全句或下半句的头上。

而“继而”强调的是“接着”,也就是强调接下来的情况、动作和前面的情况、动作的先后关系和承接性。

常与“始而”“先是”搭配。

B项,“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退让。

语境中同意接受采访,并非积极主动地做什么事。

D项,“不孚众望”应改为“不负众望”。

4.B A项,“单单”“仅”语意重复,删去其中一个。

C项,“完全是因为推测出飞机最后坠落区域较晚带来的结果”,句式杂糅。

应改为“完全是因为推测出飞机最后坠落区域较晚”。

D项,“不仅需要重视对教育质量的研究,还需要关注传统教育数量指标”语序不当。

应改为“不仅需要关注传统教育数量指标,还需要重视对教育质量的研究”。

5.【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把材料中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

其次它一般是由时间、人物、事件的经过和结果所组成的主谓句。

最后注意字数的限制。

这种题型一般是按要点赋分的。

答案:

无辜百姓惨遭屠戮,各界市民奉献爱心。

(句式1分,内容2分,语言1分,超过字数扣2分。

6.【解析】本题考查句式的仿写能力,作答本题注意要求,所写的内容和意境与前后语句应该协调一致,前一部分强调“永恒”,后一部分强调“深情”。

句式要和上下文一致,要有一定的文采。

答案(示例):

是东篱采菊时的一种闲适 慈母手中纺织亲情 烟波日暮寻觅乡情

7.【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及图文转换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善于展开联想。

要从两只美洲豹身上标注的字母联想到衣服上的标签,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这幅公益广告图片的用意。

答案:

在一大一小两只美洲豹的身上分别标注着衣服的标签XL和S。

这则广告用来告诉人们:

追求时髦对大自然的伤害比你想象得要多。

8.C 该项后半部分内容是针对中国红十字会等政府部门的补救措施而说的,不属于“人联网”特征。

9.B B项,原文是假设管理者管理不善可能产生的后果,并非一定会发生。

详见第四段。

10.【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文章第四段为有效的答题区间,在区间内筛选出重要的答题信息,然后加以整合。

“如果我们不能通过提高透明度来增强信任度,不能建立起二者之间有效的作用机制,不能改变政府的社会管理运作方式的话”,其实从另外一个方向给了我们答案。

答案:

①社会管理者必须提高管理透明度,以增强公众的信任度。

②建立起“社会透明度”和“社会信任度”二者之间的有效作用机制。

③改变政府社会管理的运作方式。

(答对一点给1分)

11.【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分析小说开篇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时,应该注意文章的行文思路,将标题、开头、结尾以及文章的整体大意都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起到渲染气氛和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本题宜从奠定感情基调、渲染气氛、揭示心情、为人物出场做铺垫等角度回答。

答案:

①奠定了小说前半部分阴冷、压抑的情感基调;②渲染了压抑的气氛;③揭示了“我”阴郁的心情;④为下文乡下姑娘的出现做铺垫。

12.【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肖像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两处肖像描写看似重复,实际上并不重复,反映了“我”对乡下姑娘的态度的变化。

第一处肖像描写是在初次见面时,结合下文(“我不喜欢姑娘那张俗气的脸,那身邋遢的服装也使我不快。

更让我生气的是,她竟蠢到连二等车和三等车都分不清楚”)可知,“我”对姑娘十分不屑与鄙视。

第二处肖像描写是在“我”看到姑娘抛橘子之后,在肖像描写前有一段话值得关注,“我意识到自己由衷地产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喜悦心情”,“我”的颓唐与消沉心情在此时发生了变化,由此可知,这里的肖像描写表达了喜悦、赞美之情。

答案:

(第一处:

)表达了对姑娘的不屑与鄙视。

(1分)(第二处:

)充满了喜悦之情,表达了对姑娘的赞美。

(1分)

13.【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故事情节的能力。

作者重点写的就是抛橘子这一情节,作答时,可以从多个角度考虑。

这一情节反映了小姑娘对弟弟们的爱,也改变了“我”的心情和“我”对小姑娘的看法,该情节是小说的高潮部分。

答案:

小姑娘抛橘子的情节是小说的高潮部分,表现了人间的美好亲情和小姑娘的淳朴善良,突出了人物形象。

“橘子”具有象征意义,这一情节深化了主题,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憧憬。

14.【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关键句段的含意的能力。

考生可扣住“聊以”和“忘却”,结合鲁迅的话来思考。

这篇小说的基调是阴冷、灰暗的,小姑娘抛出的橘子在这灰色上染出一道亮色,温暖又充满希望,但文末“聊以忘却”又暗示希望、温暖是暂时的。

这正符合鲁迅对作者作品的评价。

答案:

冷色、灰色被橘子的鲜艳色彩冲破,小说播种下了希望,歌颂了乡下姑娘的淳朴善良,也使“我”的颓唐与消沉心情发生了变化;(2分)但温暖、希望在“我”内心的出现只是暂时的、短暂的,与鲁迅先生对作者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