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国的物流业将如何惊人的发展 精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0398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我国的物流业将如何惊人的发展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我国的物流业将如何惊人的发展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我国的物流业将如何惊人的发展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我国的物流业将如何惊人的发展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我国的物流业将如何惊人的发展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我国的物流业将如何惊人的发展 精品.docx

《最新我国的物流业将如何惊人的发展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我国的物流业将如何惊人的发展 精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我国的物流业将如何惊人的发展 精品.docx

最新我国的物流业将如何惊人的发展精品

我国的物流业将如何惊人的发展?

  一、我国物流中心的历史沿革

  现代意义上的物流中心是从传统意义上的仓库、货桟发展而来。

  自从有了剩余产品和商品,便产生了仓库,储藏功能是仓库最原始、最基本的功能。

  存粮为仓,存兵器为库,仓库随农战的发展而发展。

  由于粮食生产地和消费地相距遥远,南方的粮食要通过漕运运到北方,仓库的功能便扩展为流转。

  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大量的原材料需运到东南方,而产成品又要向北、西方运输,仓库储存流转的货物逐渐增多,粮仓、棉仓、煤桟、干杂货仓等专业仓库先后出现。

  新中国建立之后,政府一方面接收旧政府留下来的各类仓库、码头、货站,一方面根据生产的布局和经济区划,建设一批仓库。

  在商业领域,与商业批发体制相适应的一级批发、二级批发仓库。

  各省、市、县均有这样的商业仓库。

  在物资领域即生产资料,设立了物资储备库和物资中转库,前者属国家战略物储备,物资基本不流通。

  后者是为生产企业提供物资的仓库,生产企业凭国家调拨单来提出物资。

  在外贸领域,国家兴建了一批外贸仓库。

  在粮食领域,国家兴建了大大小小的几万个粮库,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都有粮库。

  粮库也分粮食储备库和流通粮库,分别承担了国家粮食储备和当年消费的任务。

  此外还有军队仓库、企业仓库、农民仓库等。

  据估计,全国仓储用地面积达35亿平方米。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商业形式发生重大变化,徘徊了十年之久的超市突然之间被人们接受,大型超市、连锁店蜂涌而起,百货公司也在走向联合,并扩大自己营业规模,配送中心也就应运而生。

  运输方式也在发生巨大变化,集装箱运输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

  2001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748万标箱,其中上海634万标箱,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必然产生大量的集装箱堆场和中转中心,新式的物流中心开始在我国兴起。

  在公路运输系统,类似日本卡车货运站的货运中转站也纷纷出现。

  这类货送站一般都设有中转仓库、装卸工具、停车场、加油站、生活设施等。

  大型生产企业也基本上拥有自己的物流中心,为本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服务。

  一般建在生产基地的附近。

  例如海尔集团新建的物流中心设有采购件库和制成品库两个自动立体仓库区。

  在邮政系统,邮件分拣中心本身就是一个物流中心,邮政部门向企业转化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包裹快件速递企业。

  港口是货物吞吐量最大的场所。

  我国有各类岸口500多个,主要泊位1800多个。

  沿海主要港口年吞吐量13亿吨,基础设施齐全,是天然的物流中心。

  王之泰教授呼吁注重综合物流中心建设,这是一种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货站集约在一起的大型的、功能更加综合化的物流中心。

  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国家级的物流中心,它能使不同运输工具实现有效衔接,减少了货物搬倒次数,降低了货损货差,提高了物流的效率,缩短了物流的时间,是理想物流中心。

  二、地方政府对建设物流中心的设想

  近几年,物流理论和物流实践逐渐热了起来。

  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急于寻找一个拉动需求、拉动经济的项目。

  1.深圳

  深圳市政府在《深圳十五及2019年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中,将现代物流产业作为三个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规划建设8个物流园区。

  十五期间将物流产业产值从占的8~10%提高到15~20%,政府规划的大型平湖物流中心占地16平方公里,计划吸引投资1600亿元。

  深圳建成为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基本目标

  一是建成面向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转口贸易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连续多年在国内进出口贸易中位居全国之首。

  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应继续发挥深圳在全国国际贸易中形成的有利地位和各种优势,借助毗邻香港这一国际转口贸易中心的有利条件,把深圳建成与香港互补的面向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转口贸易中心。

  近期应立足华南市场和东南亚市场,使深圳成为东南亚货物转运的分流中心。

  二是建成面向珠江三角洲和京九地区的商业批发配送中心。

  深圳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和综合经济实力,为把深圳建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香港和澳门的配送中心奠定了基础,而京九铁路的开通为深圳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因此,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时,深圳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九地区为基础,重点建设和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保税生产资料市场。

  日用消费品批发市场,使深圳成为面向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九地区的商业批发配送中心。

  三是建成南中国地区的远洋、航空运输中心。

  在远洋运输方面,利用东西港口群的优势,特别是盐田港作为我国四大国际集装箱中转港的有利地位,大力发展远洋运输,使深圳成为华南地区的远洋运输中心。

  在航空运输方面,利用深圳空港列为华南地区货物运输机场的有利条件,依托深圳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中心、海外市场开拓及先进技术吸收的优势,把深圳建成为面向全国的高科技新产品开发、生产的配送空运中心。

  四是建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物流信息中心。

  利用毗邻香港这一国际信息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借助深圳信息网络开发与建设的优势,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过程中,深圳应力争成为全国物流信息中心,在物流信息网络建设、物流信息、产品开发、物流信息服务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2.北京

  随着首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逐步实现接轨,北京已成为中国大规模的货物集散地之一,成为中国以进口为主的国际采购中心,国际间、区域间和城市内部的物流活动日趋增多。

  同时,作为2019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北京也迫切需要完善高效的物流配送网络体系。

  北京市已明确提出,在十五期间要壮大现代物流等新兴行业,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服务技术和管理手段,加快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和社会服务行业。

  北京市将以物流中心为核心、物流中心为骨干、配送中心为节点构建全方位物流网络系统。

  4个物流中心准备建在北京市东北的朝阳区天竺、东南的朝阳区十八里店、南边的大兴和西边的门头沟区。

  这4个物流中心将与市区物流中心一起构成北京市物流网络的框架。

  物流中心的选址地点均匀地分布在北京市周边公路二环附近,通过这4个物流中心的建立,将有效地把北京市的大宗物流拦在城市外围,可以大大减少市内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提高物流集中度,从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北京市物流业规划和布局的初步设想是首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对现有物流设施进行有效整合;其次,按照大型综合物流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结构来构建北京市物流网络;整合不同运输方式,合理调整物流方式的流量分布。

  通州物流产业园区位于通州区马驹桥镇,紧邻京津高速公路,北京公路六环,横亘东西,地理区位优越,是北京市政府在东南部地区最先批准建设的物流园区。

  为使物流园区规范而迅速发展,区、镇政府已着手制定一系列促进园区发展的地方政策,包括土地使用、财税、融资、业绩奖励等,目的是要坚持高基准起点,以规模化、网络化、国际化的标准,将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相融汇,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相结合,全方位发展,并

  力争在短期内建设集装箱堆场,保税仓库、海关等,服务于国际货物流,在不远的将来发展成为华北地区国际国内物流枢纽,逐步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通州物流产业园区规划用地9120亩,其中物流基础设施用地6630亩,商贸用地2490亩。

  电力资源充足、通讯、宽带、给水排水设施已经入区,目前该园区已有四家企业入驻,分别是北京华通捷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环捷物流有限公司、北京大荣物流有限公司。

  四家企业投资总额将达11亿人民币。

  首都机场与新鸿基地产及中国国际航空达成协议,在北京首都机场共同发展物流中心,首都机场及新地均占该中心33%股权,而中国国航则占34%。

  上述有关计划现已得到中国民航总局的批准,而首都机场母公司已完成收购天津机场的交易,收购有助集团发展地区性的物流中心及扩张业务,天津机场可作出支援。

  3.香港

  香港日前发布的发展物流报告书提出,香港物流发展整体计划要用5年时间分阶段完成。

  总目标是要建设成为亚洲区内的综合物流枢纽,并设立增值物流园。

  总纲计划提出三项重点建立高效率的综合物流平台,整合海、空及陆路运输模式,并综合货物处理能力;辟设物流专线,以促进内陆地区在香港进出口的货运活动;

  香港准备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的优势,在最初三年中完成如下目标

  1发展综合运作计划。

  包括在本港建立多样化的物流平台和与之相连的外部物流快线,以便提高各运输枢纽间的生产力。

  2使香港成为具有亚洲区内货运能力的综合物流枢纽。

  3通过设立增值物流园,让有效的货物处理程序成为多样化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

  日前,香港机场管理局计划耗资11亿元,填海200公顷土地,在东涌兴建一个物流园,第一期面积已达77公顷,较新加坡机场物流园还要大三倍。

  东涌物流园最快可于2019年完成第一期工程,而整个物流园则分3-4期完成,预计可容纳30多个物流中心。

  由五大财团投资超过5亿港元的全港最大物流中心_____商贸港已于2001年10月18日在香港国际机场动工。

  估计2019年首季便可落成启用。

  商贸港分两期兴建,首期楼高三层,占地314万平方米,可为客户提供最优质完善的增值物流服务,每年最高可处理3万吨货物。

  第二期工程将会提供另外1万平方米的设施,以配合业务发展。

  商贸港将是香港唯一的真正的物流中心,其宗旨是成为亚洲的天然物流中心,为全球贸易伙伴服务。

  目前本港有很多自称是物流中心的建筑物,但是它们的功能只属于一个现代化大型货仓而已。

  商贸港邀请欧洲两家具营运物流中心经验的财团入股――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及荷兰史基辅机场集团。

  4.天津

  天津市政府把现代物流作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副市长王述祖曾表示,天津市政府已确定要把天津建设成为重要的国际性物流中心城市。

  天津市新制定的发展纲要中,已经将国际物流业确定为继电子、机械、制药、食品之后的天津的第五大支柱产业。

  天津规划十五期间将投入50多亿元,拟建两大物流园区,一是将保税区建成国际物流运作区,二是在滨海国际机场北侧建立一个空港物流园区。

  拟建十二个物流中心,沿外环线市区的东南西北部在北辰、东丽、西青、津南各建立一个服务市区、辐射全国的物流中心,在塘沽地区为港口配套建立开发区、天津港北疆北塘、天津港南疆邓善沽三个物流中心,在汉沽建立一个物流中心,在大港建立一个物流中心,在天津港内建立北疆集装箱物流中心、南疆散货中心,在海河下游根据市政府统一规划建立一个相应的物流中心。

  目前,天津港保税区已经成为北方规模最大的物流中心,大量进出口货物在天津分拨、集装、仓储加工、双向流动。

  现在,天津港保税区内物流企业已开始海铁联运和海陆联运,保税区内建立的空港物流区,也为企业向海空联运发展提供了条件。

  另外,天津港保税区建立的国际商品综合市场、国际汽车、机械、纺织原材料、建材等专业化保税生产资料市场,使天津港保税区多种工业产品的分拨配送基地,这些都有助于天津成就国际物流中心的愿望。

  但是作为新型营销方式的连锁商业,天津发展相对滞后,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天津成为国际物流中心的步伐。

  从辐射能力看,天津保税区辐射能力除华北地区外,已远至中西部地区,和西北部邻国。

  随着西部开发的实施,华北及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将会大幅度增加,这对天津物流业的发展是强有力的支持,作为目前北方最大的物流中心,天津能否再向前迈一步,有待时间的考验。

  天津市现代物流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依托天津交通和区位优势,合理构筑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引进和采用先进的物流组织、技术和管理经验,培育发展有强大竞争力的物流产业群,把天津建设成为中国和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性物流中心城市。

  从新世纪第一年开始,天津市将重点建设五大物流一是建设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完善港口集装箱物流中心;二是建设空港国际物流区,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物流分拨中心;三是在天津港保税区兴建十万平方米的大型保税仓库,成为国际贸易物流中心;四是在天津开发区建设现代工业物流中心,更好地为跨国公司服务;五是建设农业产品的进出口物流中心。

  与此同时,还将建设天津物流信息平台,从而带动天津现代物流系统的形成。

  目前,天津市正在制订鼓励现代物流企业的政策,将于近期出台。

  在新世纪,天津将抓住历史新机遇,以物流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完善物流服务功能,争取早日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性物流中心城市。

  5.上海

  上海市政府规划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与国际航运中心即国际物流中心,并出台了《上海市十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在十五期间,着重发展三类物流陆、海、空港的口岸物流,商业零售行业的配送物流,依托信息平台发展的电子商务物流;建立五个物流园区浦西的桃浦和莘庄、浦东的机场、外高桥和港口城。

  在十五期间将建成市内配送中心20个,市外配送中心3-5个。

  预计十五期间上海物流业将有4500亿元产值的发展空间。

  外高桥保税区正努力营造跨国采购中心和国际货物集散中心功能,力争用五至十年时间,建设成为国内最大、亚太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国际物流基地之一。

  根据规划,今后十年内直接投资于外高桥地区物流设施和物流项目的资金将超过一百亿元人民币。

  保税区将力争吸引二十家世界知名的船公司,五十家大型物流企业,二百家跨国公司分拨中心。

  到二○○五年,外高桥保税区货物流量将达到一千万吨,进出口货值达到二百亿美元;到二○一○年,分别达到二千万吨和四百亿美元。

  目前,外高桥保税区拥有仓储物流分拨中心企业五百一十八家,仓储面积八十万平方米。

  已形成海运与空运相结合、保税物流与非保税物流相结合、区内物流与区外物流相结合、自营物流与外协物流相结合的物流产业。

  上海西北物流园区位于桃浦镇,地处上海外环线两侧,南临312国道和沪宁高速公路,北接沪嘉高速公路和204国道,距虹桥机场10分钟、距吴淞码头20分钟。

  根据市政府规划,该物流园区占地4平方公里,将拥有多式联运、集货、仓储、加工、配送等功能和报关、商检、统计、法律、商务、结算、展示等服务设施,成为公路货运和城市货运的集散地。

  6.广州

  十五期间,广州的目标是成为物流中心城市。

  2001年4月公布的《广州市商业网点十年发展规划》表明,广州将规划建立四大物流中心,按地域分别为北部结合新白云国际机场、铁路、公路等对外交流优势发展为商贸物流中心,南部结合南沙港发展为仓储物流中心,西部基于广佛都市圈长远发展考虑在芳村发展商品物流中心,东部结合产业布局而发展生产资料物流中心。

  广州市政府为早日实现成为中国物流中心的目标,政府已经开始改善现代物流硬件设施,同时政府在征地、信贷、税收

  等方面给予企业相相关支持。

  在基础设施上,广州同样下了一番功夫,为加速将广州建成现代化物流中心,广州2001年将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投入一百多亿元人民币,以加快道路、港口、地铁及新机场建设。

  2001年7月广州港与新加坡港务集团合资建成的广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正式开业,将改变以往广州的集装箱主要通过香港和深圳中转的现象。

  此外,广州白云机场推出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信息处理、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使白云机场的物流功能进一步加强。

  目前广州周遍地区制造业发达,但商贸企业却呈现出多而不强的现状,现代商业还有待发展和完善。

  但是,作为以珠江大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为依托的华南区域性现代化物流中心,广州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毕竟,广州的亿吨大港和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铁路枢纽网、珠江黄金水道及新机场的存在是多数城市所不具备的。

  7.长沙

  湖南省星沙物流中心是湖南省星沙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6500万元兴建的一个大型综合性物流中心,在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京珠高速107国道和长永高速319国道交汇处,居黄花国际机场、长沙火车站、湘江码头均约十公里。

  它占地100亩,拥有商业门面100个,仓储2万余平方米,专业化的装卸队伍和4万平方米停车坪,并能提供600间客房,可容纳1200名司机食宿的招待所,提供配载、仓储、装卸、住宿、加油、维修等系列专业化的服务。

  2000年8月8日开业以来,吸引了天津大田货运、西安万方、深圳万福等来自全国的涵盖航空、铁路、公路、快递等业务的物流企业加盟,中心为电子、伊莱克斯、摩托罗拉等制造企业产品的仓储基地和长沙市港务局集装箱堆放中心。

  2001年交易额达2亿元,上缴税款300万元。

  目前正加紧筹建物流中心内部智能化系统和物流电子信息交易系统,将把中心打造为一个大型的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停车管理智能化、客户管理电子化、信息交易网络化、物流供应一体化的现代物流平台。

  8.苏州

  苏州将增加投资改善港口设施、发展地带及地区物流的硬件设备。

  为了支援沿海国际物流都市,苏州将兴建一个大型综合物流中心,服务覆盖苏州、无锡及郑州等发展中城市,亦可作为上海两个国际机场的辅助物流枢纽。

  在苏州北面的工业园,近期已经设立了一个出口处理区,目标是加快出口货物的流动速度。

  该处理区分两期兴建,第一期包括2000平方米的检查区、2000平方米的仓库及450平方米的海关大楼。

  苏州工业园是由国家及新加坡合资兴建的。

  9.成都

  国家铁道部将在全国八大城市兴建八个集装箱货运站,大力发展集装箱铁路运输业务。

  成都火车西站被选中为其中一个发展目标,国家将在今年年底对成都集装箱货运站先投资60亿元人民币,该项目现正由铁二院设计,占地面积预计将在现有100亩规模的基础上增加到700亩,约在今年底动工,建成后将成为西部最大的编组边检站。

  因此,成都今后可能成为西部物流枢纽。

  10.福建

  在厦门的象屿保税区内,物流公司争相落户。

  近日,厦门速传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签约,总投资9000万元人民币;厦门象屿太平综合物流中心落成;总投资360万美元,裕利集团物流配送中心开工,总投资1400万美元。

  厦门确定十五期间以建设区域性航运中心、旅游中心和商务中心为目标,重点发展信息、物流、旅游3大支柱产业,海港投入将达35亿元,比九五增加一半,新增泊位23个,其中万吨泊位17个。

  厦门正在成为宁波以南、深圳以北1000多公里东南沿海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近日,厦门象屿保税区内的27家主要物流企业组成物流企业协作中心,旨在建立各种协调机制,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区内物流企业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

  厦门最大的集装箱港口海沧台商投资区也开始规划建设占地30万平方米的物流园区,数家投资公司分别投建出口分拨、进口分拨、堆存、维修等功能不同的集装箱物流园区,使集装箱运输的每个环节得到专业化发展。

  福州正从四方面着手形成布局合理、配置高效、功能齐备的现代物流体系,即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大型仓储中心,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利用麦德龙、沃尔玛国际营销网络,推动福州企业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大流通;加强对台贸易,把福州变成台贸进大陆、大陆商品进台湾的集散地。

  11.南京

  南京决定建立王家湾物流中心和龙潭港集装箱码头两大物流中心。

  占地7万平方米、投资16亿元的王家湾物流中心将投入使用。

  投资1045亿元,可吞吐52万个集装箱的龙潭港集装箱码头,2019年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内河最大的集装箱码头。

  12.大连

  大连市政府的战略目标是把大连港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的物流中心。

  利用大连的港口优势,突出集散和分拨功能,辐射北方地区,成为中国北方地区物流体系中规模最大,功能齐全,高效稳定的物流中心。

  以大窑湾港区场地为切入点,开展综合性物流服务针对大窑湾港区仓库面积不足的现状,拟通过统一规划,使大窑湾港区场地成为能够吸引船公司及物流公司参与经营的物流基地,并以此为切入点,提供初级的物流服务。

  结合大窑湾物流中心的建设,在3公里两侧开发建设具有保税仓储、加工、分拨、商贸、服务等功能的综合物流中心,总面积200万平方米。

  选择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如东北的汽车行业,批发零售业等对物流需求较高的行业,以大连港为基地,带动大连港的物流产业发展。

  采用灵活的合作方式,吸引船公司、大型国际物流公司、货主共同建设、经营,充分发挥港口在运输链中的作用,最终发展成为大连乃至全东北的物流基地。

  三、我国物流中心建设中的问题1.加强政府对物流中心的统筹规划、组织引导、政策扶持作用。

  物流中心是国家、区域、城市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由政府做好统筹规划,这个规划要与道路运输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工业布局规划、港口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考虑。

  物流中心的建筑物几乎都是永久性建筑物,一旦建成就不易迁动,当与整个物流体系发生矛盾时,将会造成巨大的投资浪费和业主损失。

  从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城市受着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影响,这些环境变化了,城市也要随之变化。

  许多城市都在变化之中,有的迁移、有的扩大、有的弱化,物流中心的规划也要随之而变。

  东京都南部的和平岛物流中心,是填海得到的土地,在建设初期是临近港口的最佳物流基地,前后建设达20多年,耗费570多亿日元。

  但随着更优良港口的建立,和平岛的物流量在急剧下降。

  新的物流中心重新崛起。

  上海港是我国进出口货物的主要吞吐港,其中集装箱泊位有20个,分布在黄浦江的张华浜、军工路、长江口的宝山和外高桥。

  随着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出现,这些泊位的航道水深已经不能停靠大型船舶,必须另建集装箱码头。

  从全球范围来看,上海港的建设又是与东北亚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争夺战的组成部分。

  谁争到了这个位置,谁就争到国际物流亚太区的龙头,就能促进当地经济、金融、航运、造船、造箱、服务等行业的发展。

  据上海港务局介绍,与上海港相争的这个地位的有高雄港、釜山港、神户港,这三家集装箱船舶位数分别是25个、15个、24个,其中15米水深泊位数为3个、8个、5个,而上海还没有一个。

  上海港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不可能有深水泊位,必须寻找新的港区。

  上海市政府准备投资1000亿元,建设大小洋山深水港区,以搏得国际枢纽港的位置。

  加强政府的组织引导工作,是因为我国的物流企业行业壁垒严重,功能单一,规模较小,形不成协同作战的能力。

  商业系统的物流中心,规模较小,偶有较大的如上海商业物流中心,也因为产权归属关系而孤军作战。

  铁路场

  站的垄断性,使它无法广纳货源。

  也不能与公路运输很好地衔接。

  对于建设港口水运、铁路、公路结合的综合物流中心,政府必需加强组织协调工作,这里不仅有许多技术问题,还有许多部门分割地区分别的问题需要协调。

  对于地方政府纷纷规划物流中心的行为,中央政府要加以引导。

  大型的综合物流中心关系国计民生,应由中央政府确定和审批;区域性的物流中心由地方政府审批,但应注意与国家级物流中心的配套。

  要制定出一套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对物流中心的选址、规模、设施配置、技术要求等提出参考性指标和要求。

  不同客户、不同产品、不同的运输装卸工具对物流中心建设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什么条件下建自动化立体库、什么条件下建机械化半机械化仓库、什么条件建干杂货库等应该有所引导。

  那种盲目建设自动化主体库的做法不宜提倡。

  物流中心是国家发展物流产业所必须的基础性设施,政府应在政策方面予以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