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22周 细胞的癌变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0218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第22周 细胞的癌变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 第22周 细胞的癌变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 第22周 细胞的癌变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 第22周 细胞的癌变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 第22周 细胞的癌变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第22周 细胞的癌变 新人教版.docx

《高中生物 第22周 细胞的癌变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第22周 细胞的癌变 新人教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 第22周 细胞的癌变 新人教版.docx

高中生物第22周细胞的癌变新人教版

第22周细胞的癌变

(测试时间:

50分钟,总分:

80分)

班级:

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座号:

____________得分:

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形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癌细胞是细胞过度增殖的结果

B.紫外线、病毒等均可能导致细胞发生癌变

C.细胞癌变是因为基因发生突变产生了原癌基因

D.与肿瘤发生相关的某一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突变并不一定形成癌症

【答案】C

2.下列关于原癌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细胞中不正常的基因

B.主要负责调控细胞周期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

D.是可被致癌因子激活的正常基因

【答案】A

【解析】正常细胞中也含有原癌基因,原癌基因能调控细胞周期,控制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分裂过程。

3.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癌变后的特征是

A.重新分化形成成纤维细胞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

C.形态球形化

D.增殖过程不受环境影响

【答案】C

【解析】癌细胞不能重新分化为成纤维细胞;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成纤维细胞癌变后由扁平的梭形变为球形;癌细胞的增殖过程受环境影响,如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分裂过程。

4.癌细胞有多种检测方式。

切取一块组织鉴定是否为癌细胞,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

A.观察细胞核糖体是否改变

B.观察细胞原癌基因是否突变

C.观察细胞的形态是否改变

D.观察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是否减少

【答案】C

【解析】选项B和D涉及分子水平,不能用显微镜观察;选项A,癌细胞代谢旺盛,虽然核糖体数目增多,但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核糖体的存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癌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5.下列最能说明某细胞可能发生癌变的是

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B.细胞核的体积增大

C.细胞失去分裂能力

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答案】A

【解析】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是衰老细胞的特征;高度分化的细胞也不具有分裂能力;衰老细胞膜的通透性也会发生改变。

6.下列关于癌细胞的结构或物质与功能相适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

B.癌细胞细胞膜两侧镶嵌的糖蛋白数量比正常的体细胞大量减少

C.体细胞癌变后会丧失原来的生理状态,其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

D.癌细胞的分裂、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

【答案】B

7.人类在与癌症抗争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了治疗癌症的经验,下列有关癌症防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手术切除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

B.利用长春新碱和紫杉醇能阻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C.实践证明,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预防措施是癌症防治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

D.环境中的污染物并不能导致细胞癌变

【答案】D

【解析】近年来,肺癌的高发与吸烟、大气污染等有关,环境中的污染物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8.临床实验结果显示:

一种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物结合,可延长结肠癌患者存活期。

这里利用的原理不包括

A.诱发癌细胞基因突变

B.减少癌细胞的营养供应

C.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D.抑制癌细胞的分裂

【答案】A

9.血液专家王振义在国际上首次倡导口服非蛋白类物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原癌基因突变就会导致细胞分裂失控

B.“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这为“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提供了理论思路

C.全反式维甲酸不在核糖体上合成

D.相对于“放疗”、“化疗”,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大大降低

【答案】A

【解析】一系列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癌变,使细胞无限增殖,A错误;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为癌细胞分化成正常细胞提供了理论思路,B正确;全反式维甲酸不是蛋白质,不能在核糖体上合成,C正确;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则相对于放疗和化疗,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大大降低,D正确。

10.癌细胞在人体内容易转移,原因是癌细

A.能无限增殖

B.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常变为球形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降低

D.畸形分化,体积减小

【答案】C

【解析】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降低,导致癌细胞在人体内容易分散和转移,故C项正确。

11.癌细胞是不受机体控制、连续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下列有关癌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与代谢相关的酶的活性降低

B.具有丰富的游离的核糖体

C.细胞的呼吸速度减慢

D.是凋亡的机体细胞

【答案】B

12.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Ⅰ类致癌物。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黄曲霉毒素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B.黄曲霉毒素使肝细胞产生原癌基因是癌变的根本原因

C.癌细胞容易分散转移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有关

D.癌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关

【答案】B

【解析】致癌因子有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三类,黄曲霉毒素属于化学致癌因子,A正确;原癌基因是细胞本来就有的正常基因,B错误;癌细胞容易分散转移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有关,C正确;癌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关,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致癌因子可减少患癌症的风险,D正确。

13.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不当的饮食会增加癌症发生的可能性。

日常生活中,为预防癌症的发生,应尽量避免摄入

A.绿色蔬菜B.新鲜水果

C.发霉食物D.食用菌

【答案】C

【解析】发霉食物中有致癌物质,能增加癌症的发病率。

14.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要吸收更多的葡萄糖才能维持其生长和增殖。

最新研究发现,如果限制体内某种氨基酸R的含量,就可以使癌细胞无法正常吸收葡萄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但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B.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是氨基酸R减少而导致的

C.癌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癌细胞在合成吸收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时可能需要氨基酸R

【答案】D

【解析】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及遗传物质都发生变化,A错误;癌细胞糖蛋白减少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B错误;正常细胞内原本就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并非基因突变产生的,C错误;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载体协助,载体蛋白的合成可能需要氨基酸R,D正确。

15.研究表明细胞癌变是细胞从已分化转变到未分化状态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具有和正常分化细胞相近的细胞类型

B.癌细胞是细胞正常分化的结果

C.癌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都脱离了细胞的正常分化

D.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共50分。

16.(10分)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的关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癌变发生的原因是正常细胞中的________发生了突变。

(2)治疗癌症的常用方法之一是化疗,因为化疗采用的化学药物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

此类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______期,有些化疗的药物还可以干扰DNA的复制以及__________合成的,若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则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阻断在________________期。

(3)研究人员从人体的DNA中筛选、克隆出内皮抑素基因,将此基因转移到双歧杆菌中,经发酵制成口服制剂,此制剂用于临床治疗之前,应该先进行实验,以确定此制剂对生物体重要内脏器官的安全性,实验如下:

实验材料:

转基因双歧杆菌口服制剂、水、食物等,健康鼠4只,生理状态如下:

代号

性别

体重

78g

76g

99g

101g

①将实验鼠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其中__________为实验组,________为对照组(填代号)。

②实验中,每日除要为小鼠提供生活所需的相同食物外,还要给实验组定时服用________,对照组则服用________。

【答案】(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2)间蛋白质(RNA)前

(3)①甲与丙(乙与丁)乙与丁(甲与丙)

②转基因双歧杆菌口服制剂(2分)等量的清水(2分)

17.(10分)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

此外,科学家通过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的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多酚酵能促进多酚的合成,多酚可减少BCL—XL蛋白的合成,而这种蛋白有抑制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证明绿茶具有抗癌的作用。

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是细胞内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它成为具有________特性的细胞。

癌细胞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

(2)癌症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

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

化疗还常用其他药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它可以直接干扰________的合成。

(3)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的血管内皮细胞倍增时间约为一年,而不受调节控制的血管生成却十分迅速,这对于癌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茶含有多酚酶,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了不抽烟、不酗酒外,请再写出一点防治癌症的建议:

______________。

【答案】(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DNA分子结构无限增殖有丝分裂

(2)分裂间RNA

(3)为无限增殖的癌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4)具有多酚酶基因(可促进多酚的合成,减少BCL—XL蛋白的合成,促进癌细胞凋亡)(2分)

(5)不食用烤焦、发霉等致癌因子较多的食品(或不食用含亚硝酸盐污染的食物;不食用食品添加剂过量的食物等)(2分)

18.(10分)在人体内,通过细胞分裂不断产生新细胞的同时,旧的细胞也会不断死亡,使人体细胞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细胞这种微妙而有规律的消亡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它是一种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我破坏的过程,不同于细胞坏死。

若人体内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编程性死亡,则会患病(如癌症等)。

请回答:

(1)人体内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在人体处于_____________时期,细胞分化达到最大限度。

(2)癌症患者体内的癌细胞由于能够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数量增加。

癌细胞不能形成正常细胞的主要原因是它不能正常地完成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已经证明,癌细胞的形成是由于体内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在物理、化学、病毒等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医学上治疗癌症的常用方法是化疗和放疗,前者是利用化学药物强烈地抑制癌细胞在间期进行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后者则是利用射线、激光等方法杀死癌细胞。

(5)人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约有50%的细胞发生程序化死亡,你认为另外50%不发生程序化死亡的细胞中具有调控细胞程序化死亡的基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6)在发育过程中,人的神经细胞有的发生程序化死亡,有的却能长期存活。

请根据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说明一些神经细胞能长期存活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有丝分裂胚胎

(2)无限增殖细胞分化

(3)基因突变

(4)DNA复制

(5)有人所有的体细胞最初都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产生的,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6)调控细胞程序化死亡的基因在这些神经细胞中没有表达(2分)

19.(10分)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

体外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

请回答:

(1)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癌细胞能够________,在此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含量将持续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下图表示癌细胞在一定浓度的蜂毒素培养液中培养几小时后,DNA含量不同的细胞数。

据此推测,蜂毒素能将癌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

(2)研究表明,阻断癌细胞增殖周期可引起细胞凋亡。

科研人员为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完善实验并回答问题。

①方法步骤

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并接种等量离体胃癌细胞。

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向2~4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________蜂毒素溶液。

c.培养48小时后,检测并统计________,结果如图1所示。

d.重复a、b步骤,检测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图2所示。

②分析讨论

a.图1表明______________。

b.图1、图2表明:

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当Bel-2蛋白/Bax蛋白的比值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趋势时,将会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答案】(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无限增殖间

(2)①等量的2μg/mL、4μg/mL、8μg/mL(2分)胃癌细胞的凋亡率

②一定浓度的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并随浓度增大导致效应增强(2分)Bax基因表达增强和Bel-2基因表达减弱(2分)降低

20.(10分)目前临床上治疗癌症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基因治疗等。

此外,科学家通过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的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多酚酶能促进多酚的合成,多酚可减少蛋白X的合成,而这种蛋白有抑制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证明绿茶具有抗癌的作用。

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是细胞内的_______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它成为具有_______特性的细胞。

癌细胞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癌症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

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_______期。

(3)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的血管内皮细胞倍增时间约为一年,而不受调节控制的血管生成却十分迅速,这对于癌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0分,每空2分)

(1)DNA分子结构无限增殖有丝分裂

(2)分裂间

(3)为无限增殖的癌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等

【解析】

(1)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是基因突变,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

癌细胞以有丝分裂方式增殖。

(2)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由于烷化剂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因此,该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3)血管可运输营养物质,血管生成速度快,能为无限增殖的癌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等。

(4)从远离致癌因子的角度考虑,防治癌症除了不抽烟、不酗酒外,还有不食用烤焦、发霉等致癌因子较多的食物;不食用被亚硝酸盐污染的食物;不食用食品添加剂过量的食物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