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泸州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9931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泸州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泸州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泸州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泸州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泸州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泸州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在泸州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泸州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泸州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在泸州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这充分体现了市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应急管理工作,交流应急管理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部署今后的工作。

刚才,古蔺县、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市卫生局、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和市林业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分别介绍了应急管理工作和本地、本系统的具体应急工作的经验。

福钊同志把他们的经验归纳为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应急要快,二是信息要畅,三是预案要实,四是处置要当,五是配合有力,六是效果要好,总结得非常好。

他们的经验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推广性,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会后,市政府应急办还要对各区、县应急办进行工作培训。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今年5月31日,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在双流召开。

这次会议是第一次以省政府名义召开的全省性的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会议参加范围比较广,我市部分县的领导同志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我们今天这个会议也是为了贯彻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的精神。

在全省的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射洪县、广元市和省卫生厅分别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李成云副省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全面总结了我省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认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严峻形势,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议认为,要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应急工作的认识。

要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忧患意识,积极预防,有效化解,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为全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安全、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会议要求,要强化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提高预防和处置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把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各级政府自身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作为提高行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切实增强公共安全意识,采取强有力措施,推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体制建设,努力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强化“一案三制”建设,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加大风险排查力度,全面提升应急保障能力,狠抓信息报送,加大应急管理投入,加强宣教培训,努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切实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强化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严格工作纪律,加强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把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二、充分认识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现状,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把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把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建设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我市应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处置和救援能力明显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

截至目前,我市共制定应急预案6529个,其中:

市级应急预案190个(包括市总体预案1个,市级专项预案20个,部门预案43个,其他预案126个);区、县应急预案1135个,街道(乡镇)应急预案758个,社区(村)应急预案1418个;企业应急预案771个,学校应急预案2257个。

预案涵盖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4类突发公共事件,初步形成了多层次,覆盖广,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体系。

(二)应急管理机构逐步健全。

市政府设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日常事务,配备了卫星通讯设备、车辆和其他必备的设施设备,应急管理工作经费列入了年度财政预算,确保了各项应急工作的需要。

截至目前,我市7个区县均设立了应急办,配有专兼职人员24名,增添了设施设备,古蔺县还配备了1台应急车辆。

市级有关部门落实了应急管理承办科室和具体承办人员,市卫生局专门设立了应急办,多数乡镇、社区和重点企业明确了应急管理负责人和承办人员,基本落实了“有专门机构管事,有专门人员办事”的工作要求。

(三)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应急管理工作力度,把区县、市级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纳入了目标考核。

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关于实行应急管理“一岗双责”责任制的通知》等有关文件,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评估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不断完善,形成了信息报送及时,应急响应迅速,组织指挥有序,救援措施有力的应急管理机制。

去年,受汶川“5·12”特大地震波及,我市震感强烈,市民惊恐。

很多市民扶老携幼在河滩、广场搭起帐篷,铺上凉席过夜,就连市委、市政府大院内也涌进了不少避险的群众。

面对地震灾害引起的恐慌和传言,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了抗震救灾紧急会议,朱以庄书记对抗震救灾作了全面安排部署,提出了“一手抓好全市的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好对灾区的支援”的工作方针,成立了以市委书记朱以庄为组长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并立即启动了《泸州市地震应急预案》,通过及时发布震情信息,消除了群众的恐慌心理,确保了社会的稳定。

预案启动后,各区县、各部门响应迅速,配合有力,形成了协同应急的巨大合力,确保了我市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应急救援体系初步形成。

目前,全市已组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221支。

基本形成了以防汛抗旱、抢险救灾、森林防火、矿山救护、水上搜救、通信保障、医疗卫生、疫情防控、生物灾害防治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消防、武警、军队、民兵预备役骨干为突击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在“5·12”特大地震灾害抢险救援中,我市共组织应急抢险队伍92支,3265人,在抢险救援的第一时间赶赴汶川、北川、都江堰、青川等重灾区,救治伤员9411名。

泸州民兵预备役队伍、合江“建工”救援队、泸州卫生医疗抢险队表现突出,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慰问和勉励,圆满完成了应急救援的各项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五)应急宣传培训演练初见成效。

我市应急知识宣传工作,从着力提高人民群众防灾避险知识,提高防御灾害能力,减轻灾害危害入手,以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为载体,以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抓手,通过开设电视、报刊、广播专题防灾减灾栏目,举办防灾减灾知识展览,组织街头咨询,印发科普读物,以及防灾减灾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等形式,普及公共安全知识达305万人次,提高了各级各部门和人民群众依法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组织公务员《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培训班,共开展应急管理培训664次,23.49万人次接受了培训。

针对我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影响大,损失重的特点,分别组织了水上施救、矿难救援、卫生防控、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避险等专项演练,使我市应急救援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2008年,市国土资源局分别对我市150个省、市、县级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了应急演练,参演人员超过1.2万人,紧急疏散安置灾民1.1万人,全面提升了我市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综合施救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提高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区域内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应急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很多不尽人意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尤其是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我市的应急管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主要反映在以下4个方面:

(一)自然灾害频繁。

近年来,因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灾害性天气增多,尤其是大风、冰雹、暴雨洪涝、干旱、冰冻灾害和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高,损失重。

2006年,我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伏旱;2007年,泸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2008年,我市又遭受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

严重的灾情对我市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

面对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加剧的形势,我们务必予以高度重视,牢固树立“防大灾、防多灾”的思想,立足于快速、协调、高效实施救援,牢牢把握抗灾救灾工作的主动权。

(二)事故灾难处于易发期。

随着我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影响安全生产和环境安全的问题凸显,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增加。

今年5月以来,我市安全生产险情不断,先后发生安全生产事故5起,死亡9人,重伤4人,这些接连不断的事故,预示着我市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一方面,这个时段是生产旺季,抓进度、赶生产、保增长任务繁重,同时,又因温度高,湿度大,雷雨天气多等原因,使安全事故处于易发、多发、高发期。

各区县和市级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夏季安全生产,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把防汛、防雷、防高温、防垮塌、防中毒、防爆、防烟等应急防范措施落实到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之中,坚决遏制安全事故上升势头。

(三)公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原发性、输入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我市发生风险增加,不确定性增大,重大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有发生,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防控难度增大。

尤其是面对目前全球范围内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防控等级提高到最高的6级,防控任务繁重,形势不容乐观。

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增多,社会积淀的矛盾错综复杂,维稳工作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

(四)应急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我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起步晚,人员少,专业性不强。

特别是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应急管理基础工作等方面亟待加强。

一是应急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

目前,我市7个区县虽已设立了应急办,但在全部24名工作人员中,有兼职人员12名,占50%,甚至有的区、县应急办工作人员全是兼职,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应急管理工作,难以实现应急管理的预见性、前瞻性。

二是应对突发事件,各自为战的现象比较突出。

目前,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基本上还是以职能部门为基本单位分别展开,应对突发事件在本部门、本系统内基本可以做到上下协调、政令畅通,但面对日益多元化、广泛化、复杂化的突发事件,这种各自为战的应对体制,远远不能适应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需要。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需要在“测、报、防、抗、救、援”等各环节相互协调动作,形成合力。

三是应急机构存在缺位和越位现象。

一方面,应急机构的统筹协调职能有待加强,应急机构和从事应急工作的同志的综合协调能力也还需要增强;另一方面,有的地方让应急办解决市民打不开房门及其他一些具体的生活中的困难,混淆了应急工作职能。

四是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

我市虽已基本建立起应急预案体系,但预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强,存在重形式、轻操作,重制订、轻演练的情况。

五是监测预警能力不强。

这主要反映在我们的监测手段,尤其是安监、环保、卫生、畜牧、森林防火、地质灾害等一些重点领域的监测手段还相对落后,综合预警能力急需加强。

六是应急救援能力较弱。

救援队伍人员少、设备差,尤其是专业特殊设备缺乏,救援能力还不适应重大应急救援任务的需要;各种专业培训和应急演练不足,与“实战”需要存在较大差距;远程快速拉动和协同能力较差,现场处置能力,尤其是在第一时间的生命救援能力有待加强。

2008年初,我市发生大面积雨雪冰冻灾害,面对灾区大面积的停水、停电、停产和交通中断情况,应急救援问题凸显,充分暴露了我们的应急救援在特殊情况下协调不力、进展缓慢、效率低下的问题。

七是应急物资储备不足。

我市应急物资不仅数量偏少,品种单一,而且还存在应急物资应急生产、采购、征用、调拨和配送机制不完善,难以满足应急需要的问题。

八是应急信息报送不及时。

在应急信息报送上,存在部门之间、条块之间工作衔接不够,信息沟通不及时,上报信息口径不一致的问题。

甚至个别区县有迟报、漏报现象,或者明知事态会进一步扩大,也迟迟不向上报告情况,心存侥幸,自行处置,直到实在处置不了才报告,严重影响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和实施快速有效的救援行动。

三、加强应急管理,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克服侥幸麻痹思想,强化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防患未然,掌握主动,切实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提升我市的应急处置能力。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加强应急管理,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一项全局性、政策性、社会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切实把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一是要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全局意识。

应急管理工作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直接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加快经济发展的大事,我们务必予以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预防,有效化解,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确保社会稳定,为实施我市“四个四”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安全、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二是要强化责任意识,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应急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要敢于和善于处理难题,应对复杂局面。

各区县和市级部门要按照“一岗双责”责任制的要求,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

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管理工作负责,有关部门是本行业内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工作主体。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全员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

始终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协同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视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有效提高监测预警和预防处置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程度。

说到提高认识的问题,大家可能觉得,在部署很多工作的时候,第一个问题都是讲认识问题,是老生常谈了。

但是,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确实要进一步提高,这项工作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必须要由政府来统一组织协调。

所以,今天我们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讲认识问题,是希望大家通过提高认识,把工作真正抓落实。

(二)强化“一案三制”建设,着力推进应急管理规范化、法制化进程

“一案三制”建设是应急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今年,我市“一案三制”建设要有大的进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案”是要认真修订和完善各项应急预案。

今年内,各区、县和市级有关部门要对目前已有的各项应急预案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研讨,依据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我市的实际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要对预案及时组织演练。

在演练过程中,不能只是我们相关的部门在那演练,一定要让群众参与。

群众不参与,出现了突发事件,只靠我们的部门是不行的,临阵肯定是比较混乱的。

“三制”是应急管理机制、体制、法制建设,是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

就是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并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建立我们的制度,制定我们的政策,健全我们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

应急管理工作主要是执行法律法规,在健全体制、完善机制方面做好工作,同时在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方面下功夫,这样才能调动全社会的力量。

下半年,各区、县要着力健全应急管理体制,重点是加强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建设,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尽快配齐人员,健全制度,准确定位应急办事机构的职能、职责,确保有专门机构管事、专职人员办事。

(三)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督促检查

市政府已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市级目标管理,实行倒扣分制度。

各区、县也要相应建立应急管理目标考核制度。

一是要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行政领导责任制落到实处。

二是要强化应急值守。

应急值守是应急处置的首要环节,也是应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各区县和市级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应急值守工作制度,及时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并按照《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及时、准确上报突发公共事件信息。

在这里,还要特别强调一下:

凡发生重大以上、一次死亡3人以上,以及暂未达到重大和一次死亡3人的标准,但事态正在扩大,有可能达到上述标准的突发事件,有关区县和部门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府应急办报告,对迟报、漏报、瞒报的,要对有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

三是要强化信息发布纪律。

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是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的重要内容。

对外发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由相关部门提供基础数据,统一由市政府新闻办把关。

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新闻媒体要积极主动,准确把握,及时客观报道事件信息、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但涉及到的有关敏感数据和报道口径,要经市政府新闻办确认,避免发生猜测性、不实性报道。

四是加强督促检查。

各级应急管理办公室要切实履行协调、督查职责,定期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通报检查情况,促进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做好应急基础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管理基础工作是否扎实,直接关系到应急处置的成效。

目前,市上正在全面收集我市应急危险源分布、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储备和疏散场地等方面的情况,着手建立相关数据库。

各区、县也要照此办理,做到对情况心中有数,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保证应急处置的及时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应急管理基础工作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那就是基层的应急管理工作。

多数突发事件都发生在基层,基层掌握着大量的第一手信息。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应急管理进社区、乡村、学校、企业,为协调高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创造条件。

今明两年,各区县要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为重点,制定相应的基层应急管理措施办法,进一步明确行政负责人、法定代表人、社区或村级组织负责人在应急管理中的职责,确定专(兼)职工作人员,提高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城市社区要重点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区信息平台建设;农村要重点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病险水库、塘堰等的监测防范,确定应急避难场所,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学校要结合隐患排查整改,重点做好校舍等建筑、设施的安全加固工作,完善校园安全监控体系,抓好应急避险演练,提高学生自救互救能力;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的企业,要切实落实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有预案,有救援队伍,有联动机制,有善后措施。

(五)突出隐患排查,提高防御能力

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是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

下半年,各区县和市级有关部门要加大隐患排查整治的力度。

一是要全面排查安全隐患。

要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不同特点,对本区域、本系统、本单位的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和不利因素及矛盾纠纷等进行全面排查,不留死角。

二是要加大整改力度。

要根据不同种类隐患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短期内可以完成整改的,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对短期内难以完成整改的,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限期整改,并加强监控。

三是要监管到位。

目前,正值汛期,要加强对重点隐患,特别是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和危险品仓库等重点部位的监管力度,落实监管人员,制订监管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尽力减轻灾害造成的危害,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是要强化应急演练。

各区县和市级有关部门,要针对各自工作特点,制定应急演练工作计划,整合现有应急资源,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节约高效、多层次、综合性的应急演练。

通过演练,及时发现应急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避险能力,提高领导干部、管理人员、救援队伍的指挥水平和专业技能,提升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今后,应急演练工作要形成制度,各区、县和市级有关部门每年都要对已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一至二次演练,而且年初就要制定年度演练计划,并报市政府应急办备案。

(六)加强规划,加大应急投入,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应急保障能力要纳入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方面加大力度。

把应急工作纳入规划,建立专项规划,在整体规划中有相应的位置,才能纳入财政的保障范围。

财政投入、物资储备和人力资源储备是各级政府在紧急状态下实施应急救援的重要条件。

各区、县要建立财政应急资金快速拨付制度,确保处置突发事件所需资金按时、足额、快速拨付到位。

还要把事前的防范、隐患的治理、应急保障能力的建设纳入预算,从源头上给予保障。

同时,要不断探索利用保险等市场手段防范和分散风险。

要研究制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事件的政府保险扶持政策,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捐赠,加大救助力度,解除专业应急队伍和基层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

要建立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对食品、能源、医疗、抢险器材等物资,不仅在量上要有保证,更要提高统一调配能力,逐步建立起配备合理、储备适量、管理有序、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保证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发挥作用。

同志们,应急管理事业崇高而神圣,责任重大而光荣。

我们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知难而进,勇于开拓,勤奋工作,不断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为推进“四个四”发展战略,为实现全市经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工作。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