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软件应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9849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形软件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图形软件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图形软件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图形软件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图形软件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形软件应用.docx

《图形软件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软件应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图形软件应用.docx

图形软件应用

第1章图形软件应用

教学目的:

图形软件应用课程是高等美术院校的学科基础课程,属基础选修课。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Photoshop、Coreldraw、Autocad、3Dmax等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使用上述软件进行图像的创作、合成、处理等操作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要点:

1.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原理,概念及主流色彩模式

2.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方式与工具使用

3.Photoshop选区、图层、通道和蒙版的概念及使用方法

4.Photoshop的色彩调节与图像处理功能应用

5.Photoshop的图形图像绘制功能应用

学习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充分学习软件功能的前提下,利用大量实例练习加深对软件基本工具和功能的掌握,灵活应用各种处理方法和实用技巧对练习作品进行修饰,最终通过完整的案例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第一节计算机图形图像的概念与原理

一、计算机图形图像的类别

计算机图形图像分为点阵图(又称位图或栅格图像)和矢量图形两大类,认识他们的特色和差异,有助于创建、输入、输出编辑和应用数字图像。

位图图像和矢量图形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用途不同而已。

因此,整合位图图像和矢量图形的优点,才是处理数字图像的最佳方式。

1.点阵图

点阵图,亦称为位图图像或绘制图像,是由称作像素(图片元素)的单个点组成的。

这些点可以进行不同的排列和染色以构成图样。

当放大位图时,可以看见赖以构成整个图像的无数单个方块。

扩大位图尺寸的效果是增多单个像素,从而使线条和形状显得参差不齐。

然而,如果从稍远的位置观看它,位图图像的颜色和形状又显得是连续的。

由于每一个像素都是单独染色的,您可以通过以每次一个像素的频率操作选择区域而产生近似相片的逼真效果,诸如加深阴影和加重颜色。

缩小位图尺寸也会使原图变形,因为此举是通过减少像素来使整个图像变小的。

同样,由于位图图像是以排列的像素集合体形式创建的,所以不能单独操作(如移动)局部位图。

点阵图像是与分辨率有关的,即在一定面积的图像上包含有固定数量的像素。

因此,如果在屏幕上以较大的倍数放大显示图像,或以过低的分辨率打印,位图图像会出现锯齿边缘。

点阵图文件的规律:

1、图形面积越大,文件的字节数越多;2、文件的色彩越丰富,文件的字节数越多。

2.矢量图

矢量图像,也称为面向对象的图像或绘图图像,在数学上定义为一系列由线连接的点。

像AdobeIllustrator、CorelDraw、CAD等软件是以矢量图形为基础进行创作的。

矢量文件中的图形元素称为对象。

每个对象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实体,它具有颜色、形状、轮廓、大小和屏幕位置等属性。

既然每个对象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实体,就可以在维持它原有清晰度和弯曲度的同时,多次移动和改变它的属性,而不会影响图例中的其它对象。

这些特征使基于矢量的程序特别适用于图例和三维建模,因为它们通常要求能创建和操作单个对象。

基于矢量的绘图同分辨率无关。

这意味着它们可以按最高分辨率显示到输出设备上。

矢量图形与分辨率无关,可以将它缩放到任意大小和以任意分辨率在输出设备上打印出来,都不会影响清晰度。

因此,矢量图形是文字(尤其是小字)和线条图形(比如徽标)的最佳选择。

矢量图形的规律:

1、你可以无限放大图形中的细节,不用担心会造成失真和色块;2、一般的线条的图形和卡通图形,存成矢量图文件就比存成点阵图文件要小很多;3、存盘后文件的大小与图形中元素的个数和每个元素的复杂程度成正比。

而与图形面积和色彩的丰富程度无关。

二、计算机图形图像的格式

各种不同的软件都有其自身支持的特定文件格式,使用特定文件格式可以获得软件最大限度的功能支持,如Photoshop的PSD格式,Coreldraw的CDR格式,Illustrator的AI格式,Flash的FLA格式等。

另外,也存在一些公用的图像格式,供操作系统使用以及供不同软件之间文件传递之用,比如JPEG格式、BMP、TIFF、IFF、RAW等,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需要选择使用的文件类型和编辑软件。

三、主流色彩模式及概念

1.RGB色彩模式

2.灰度色彩模式

3.图像通道

4.CMYK色彩模式

5.色彩模式的选择

6.颜色的选取

7.HSB色彩模式

四、像素和分辨率的概念

显示器上的图像是由许多点构成的,这些点称为像素,意思就是“构成图像的元素”。

但是,像素作为图像的一种尺寸,只存在于电脑中。

像素是一种虚拟的单位,现实生活中是没有像素这个单位的。

现实中所谓传统长度单位就是指毫米、厘米、分米、米、公里、光年这样的单位。

这些单位和像素是怎样对应的呢?

这里我们就需要一个新的概念:

分辨率。

在出版印刷行业中,为了方便计算和转换,通常使用“像素每英寸”作为打印分辨率的标准。

简称为dpi。

一般对于打印分辨率,印刷行业有一个标准:

300dpi。

就是指用来印刷的图像分辨率,至少要为300dpi才可以,低于这个数值印刷出来的图像不够清晰。

如果打印或者喷绘,只需要72dpi就可以了。

同样是4*3厘米大小的图片,72dpi(电脑屏幕分辨率)的大小是288*216像素,300dpi(印刷用分辨率)下就是1200*900像素大小。

我们在制作数码图像的时候通常会使用像素作为图像大小的依据,因为大多数软件处理图片的速度和时间都是跟像素高低成正比的。

只有在需要印刷的时候才会根据所需要的分辨率转换成实际长度单位来标注大小。

现在我们来明确了一下图像的两种尺寸和换算关系:

一种是像素尺寸,也称显示大小或显示尺寸。

等同于图像的像素值。

一种是打印尺寸,也称打印大小。

需要同时参考像素尺寸和打印分辨率才能确定。

在分辨率和打印尺寸的长度单位一致的前提下(如像素/英寸和英寸),像素尺寸÷分辨率=打印尺寸。

五、新建Photoshop文件

Photoshop文件的大小,本质上还是由像素来决定的。

不过为了打印、出版等需要,Photoshop提供了按照尺寸和分辨率来设定文件大小的方法。

第二节:

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方法1:

菜单、面板和工具

一、Photoshop的界面

Photoshop界面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菜单栏:

以菜单的形式集中所有的命令与操作

2、公共栏:

显示工具栏所选择的工具的一些选项

3、工具栏:

也称工具箱,对图像的修饰和绘图等工具都在这里

4、调板区:

也称浮动面板,包括了一些工具和信息显示

5、调板窗:

用于存放不常用的调板,点击名称后才会出现整个调板

6、工作区:

用来显示制作中的图像的区域

除了菜单的位置不可变动以外,其他的部分都是可以自由移动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安排界面、储存界面、调用已储存的界面布局等。

二、图像窗口的组成:

典型的图像窗口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标题栏:

显示文件名、缩放比例、图层名、色彩模式、通道位数

2、图像显示比例:

可以修改图像显示比例

3、状态栏:

显示相关信息,如暂存盘大小等

三、调板的典型操作:

调板是Photoshop界面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调板的操作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

1、某些调板右下角可以调节伸缩

2、每个调板的右上角的三角按钮,调出调板功能的选项

3、双击调板的标题区,可以最小化调板

4、调板的组合,组合的调板需要切换才可分别使用

5、调板的并列,上下并列调板可以同步移动

6、使用Tab键隐藏/显示所有使用中的调板

四、工具栏的操作

1、一些功能相似的工具被集中在一个工具图标中

2、每个工具都有相应的快捷键,使用快捷键会极大加快操作速度

3、工具栏上可以改变屏幕显示模式,快捷键F作为切换,不同的模式下有不同的便利

五、Photoshop各个工具的使用方法

1、画笔工具等

2、仿制图章工具等

3、修复画笔工具等

4、模糊/锐化/涂抹/减淡/加深/海绵工具等

5、填充工具等

6、文字工具等

第三节:

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方法2:

选区、图层、通道和蒙版

一、选区

选区是Photoshop的重要部分之一,它决定了后续的操作会作用于图像的哪些部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两个概念:

1、选区是封闭的区域,可以是任何形状,但一定是封闭的

2、选区一旦建立,大部分操作就只针对选区范围内有效,直到取消选区

选区的选取工具有八个:

矩形选框、椭圆选框、单行选框、单列选框、索套、多边形索套、磁性索套、魔术棒,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根据颜色范围获得选区,以及从图层、通道获取选区等。

多个选区之间的运算有:

相加、相减、交叉三种,分别配合Alt、Shift、Shift+Alt快捷键来实现。

普通方式下拉出矩形或椭圆形选区,鼠标起点和落点成对顶角;按住Alt键拉出矩形或椭圆形选区,鼠标起点为中心点,向四周扩散选取。

另外,全程按住Shift键可锁定为正方形或正圆形。

我们还可以设定固定长宽比或者固定大小来创建选区。

使用套索工具创造选区时按住Alt键,可利用单击的点间连直线形成多边形选区,在选区过程中持续按Shift课保持水平、垂直或45度角。

使用套索或磁性套索工具时,常常需要将图片放大以精细调节,Ctrl+空格+单击和Alt+空格+单击可以放大/缩小视图,但要注意松开快捷键时鼠标所在的位置,避免出现错点的现象。

选区的抗锯齿属性:

打开抗锯齿可以使选区更为光滑平整,但这是一个模拟欺骗的过程,在选区矩形、单行、单列等的时候应该关闭抗锯齿以得到更为尖锐的图形。

选区的羽化:

羽化使得选区边缘产生柔和过渡的效果。

选区的储存:

我们可以将选区储存为通道。

二、图层

图层是Photoshop中的重要概念,它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操作,从4.0开始的版本中都有图层。

我们可以将图层看成是一层透明的薄膜,理论上我们可以在图像上叠加无数层这样的薄膜,每层薄膜上有独立存在的图像,并与下层的图像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共同显示,最终的图像由所有的薄膜组合而成。

图层不只是一个名词,更是动词。

分层制作是核心的思维方式!

图层是没有边界的,只是图像文件的尺寸限制了图层中能被显示的范围。

图层的锁定:

我们可以锁定图层,使之不能被移动或者编辑。

图层的显示:

我们可以关闭图层的显示让它不被看见。

在有很多图层存在的情况下,在工作区Shift+右键可以弹出图层选择项目,也可以按住Ctrl键在工作区域使用移动工具,这时Photoshop会探测到鼠标落点之下有像素存在的最上层的图层并移动该图层。

图层的不透明度

图层的混合模式:

不同的混合模式决定了图层叠加之后的显示效果,归根结底是前后两层对应像素RGB值如何去计算。

最普通的模式是上层替代下层,我们可以设置其他的图层混合模式使上下层进行相加、相减、相乘等不同的操作。

图层的链接:

多个图层可以组合在一起共同移动,Photoshop提供了图层连接功能。

图层组:

从7.0版本开始提供了图层组功能,类似windows中的文件夹,可以将多个图层放到一起,规范图层调板的结构。

如何在图层调板中新建、删除、排序图层。

图层合并:

我们可以将多个图层进行合并,合并之后只有一个图层存在。

要注意,并不能保证合并图层前后整个图像的显示效果是一致的。

图层样式:

是为图层附加的效果,如勾边、填充、阴影、浮雕效果等等。

三、通道

在Photoshop中有一个很重要概念叫图像通道,在RGB色彩模式下就是指那单独的红色、绿色、蓝色部分。

也就是说,一幅完整的图像,是由红色绿色蓝色三个通道组成的。

三个通道共同作用产生了完整的图像。

而CMYK色彩模式下,通道是指CMYK四种颜色单独的部分。

点击察看单个通道,会发现每个通道都显示为一幅灰度图像。

各个通道虽然都是灰度图像,但是有些地方灰度的深浅却不同。

通道调板顶端的彩色通道,是各个通道组合应用的结果,而不是一个单独的通道。

电脑屏幕上的所有颜色,都由红色绿色蓝色三种色光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

这就是说,实际上图像是由三幅图像(红色图绿色图和蓝色图)合成的。

通道的灰度图有的地方偏亮些,有的地方偏暗些,这幅灰度图实际上等同于这种颜色的分布情况图。

通道中的纯白,代表了该色光在此处为最高亮度,亮度级别是255。

通道中的纯黑,代表了该色光在此处完全不发光,亮度级别是0。

通道的位数:

通道中能包含的信息是有限的,通常都会以2的多少次方来确定通道的信息量。

普通文件格式都是单通道8位,即指单通道有2的8次方个不同的级别。

有些文件格式支持单通道16位或者32位,则这种图像能包含更多、更精细的图像信息,我们称为高动态色彩范围图像(HDRI)。

通道是整个Photshop显示图像的基础。

我们在图像上做的所有事情,都可以理解为是色彩的变动,比如你画了一条黑色直线,就等同于直线的区域被修改成了黑色。

而所有色彩的变动,其实都是间接在对通道中的灰度图进行调整。

四、蒙版

蒙版是透明通道在图层上的表现,是图像合成的重要手段之一。

蒙版是对单个图层使用的透明通道,它以灰度显示,白色代表完全显示图层内容,黑色代表完全不显示图层内容,灰色代表半透明显示图层内容。

蒙版的创建:

1、由选区创建;2、用绘制工具来绘制蒙版。

我们合成图像的时候,是将多张素材图片放到不同的图层中,改变其显示范围与叠加方式,组合成最后的效果。

对图层来说,显示范围的修改非常重要,如果使用橡皮擦工具进行擦除,则这一过程不可逆转。

但如果使用蒙版,则可以反复修改图像显示/隐藏的部分。

蒙版的锁定:

默认状态下蒙版图像和图层图像是链接锁定的,我们也可以解开这一锁定关系,让蒙版独立于图层进行移动等操作。

难点:

刚开始使用图层蒙版很容易分不清楚当前编辑的是图层本身还是蒙版,常常会将操作弄错对象,要注意分辨!

第四节:

用Photoshop进行色彩调节工作流程与技巧

一、色彩调节的概念

数字图像的色彩调节,是对色彩组成的数字进行变化而使得色彩发生改变。

如RGB=0.5,0.5,0.5的颜色,是中度的灰色,我们要将它变成偏红的颜色,则是将代表红色的R值变大,代表绿色和蓝色的GB值减小。

一幅图像由有限数目个像素点组成,每个像素点由RGB(或CMYK)3(4)个数字表示,修改图像的颜色就是对这一系列的数字以某种形式进行修改。

如:

提高亮度:

将各个通道值增加一定量,这里分为增益或者偏移两种增加方式,增益是使用乘法,偏移是使用加法。

提高对比度:

将各个通道值根据其数值决定是增加还是减少以拉大其差异(一般以0.5为参考值)。

提高饱和度:

先将RGB值转换成HSB值,然后单独修改S值,最后将修改后的HSB值转换回RGB值。

二、曲线

虽然Photoshop提供了众多的色彩调整工具,但实际上最为基础也最为常用的是曲线。

其它的一些比如亮度/对比度等,都是由此派生而来。

曲线是Photoshop中最常用到的调整工具,理解了曲线就能触类旁通很多其他色彩调整命令。

Photoshop将图像的暗调中间调和高光通过一条线段来表达。

线段左下角的端点代表暗调,右上角的端点代表高光,中间的过渡代表中间调。

左方和下方有两条从黑到白的渐变条。

位于下方的渐变条代表着绝对亮度的范围,所有的像素都分布在这0至255之间。

渐变条中间的双向箭头作用是颠倒曲线的高光和暗调。

位于左方的渐变条代表了变化的方向,对于线段上的某一个点来说,往上移动就是加亮,往下移动就是减暗。

加亮的极限是255,减暗的极限是0。

因此它的范围也属于绝对亮度。

分析S型曲线、上抛物线型曲线、下抛物线型曲线的效果(曲线上升=加亮图像,曲线下降=减暗图像),并解释曲线工具窗口中其他选项的用法。

分析合并亮部、暗部的操作及其原理。

分析使用曲线工具校色的操作及其原理:

使用曲线工具单独修改单一通道。

三、直方图

直方图显示出图像中各个亮度范围内像素点的多少比例。

直方图X轴方向代表了亮度的“里程”,左端代表的亮度为0,右端为255。

所有的亮度都分布在这条线段上。

所以这条线所代表的也是绝对亮度范围。

直方图Y轴方向代表在某一级亮度上,像素的数量。

在直方图中移动的时候,统计数据会显示目前所处的亮度色阶,以及该亮度色阶上的像素数量。

也可以拖动选择一个范围,统计数据会显示所选的范围的色阶值,以及范围中所包含的像素数量。

在使用曲线等工具的调整过程中,直方图也会同时给出比较效果,原亮度色阶分布以灰色显示,新分布以黑色显示。

直方图除了可以查看图像中亮度分布情况以外,还可以作为色彩匹配的依据。

原则上,在相似时间地点拍摄的照片或视频,其直方图应该较为一致。

如果由于操作原因造成图像差异较大而需要做色彩匹配,则可以直接将直方图做匹配,结果会使得两张图片显得更为一致。

我们在Photoshop中也有“色彩匹配”工具来完成这一工作。

结合直方图再次看曲线调节所产生的影响。

四、其他色彩调节工具

1、色阶

2、色相/饱和度

3、色彩平衡

4、暗调/高光

5、匹配颜色

6、替换颜色和色彩范围选区

7、自动色阶/自动对比度/自动颜色

8、亮度/对比度

9、去色

10、反相

11、照片滤镜

12、阀值

13、色调分离

14、色调均化

15、变化

五、使用色彩调节图层

在使用Photoshop制作图像时,我们希望尽可能保留最大的可编辑性,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保留图层中的原始图像。

但是,在实际制作中,很多操作对图层中的像素有破坏作用。

其中,色彩调节类命令对图层像素破坏尤其严重。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常常对图像进行多次色彩调节操作以获得最后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寻找一种调节色彩但不会损失图像细节的方法,这就是使用色彩调节图层。

色彩调节图层对位于其下的所有图层起作用,我们也可以设置其为某一个图层的私有调节图层。

色彩调节图层默认对全图起作用,但我们也可以结合蒙版使之对图像的某一个部分起作用。

改变色彩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可以减弱该色彩调节的作用。

并不是所有的色彩调节操作都可以用调节图层来替代的。

第五节:

用Photoshop进行图像处理工作流程与技巧

一、滤镜

Photoshop有种类繁多的内置滤镜和更多的第三方滤镜。

这些滤镜对图像处理有极大的帮助,也是Photoshop的精髓之一。

滤镜也是一种机器语言的表现形式,离不开电脑的"运算"。

所谓的各种不同的滤镜,都是我们为了便于掌握与使用而人为进行的界定,其实它们都只是针对图像像素的特定的运算功能模块。

使用不同的滤镜,就是针对图像调用不同的运算功能,从而达到我们的创作意图。

滤镜不能应用于位图模式(Bitmap),索引颜色(IndexColor)以及16位/通道(16bit/Channel)图像,一些滤镜只能用于RGB图像模式。

因此,当为某个图像添加滤镜效果时却发现Filter菜单下的命令全是灰色的(表示不可用),那就可以到Image/Mode下去看一下该图是什么模式,如果是不支持滤镜功能的模式,则需在进行滤镜操作前将该图像模式进行转换。

滤镜的应用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并不存在哪种滤镜对应某种特定效果的情况,要制作出好的效果,需要使用多种滤镜,仔细调节各种滤镜的参数,因此,在学习的时候,要在普遍了解各种滤镜功能的前提下,针对实际案例掌握各种技巧及用法。

在看到滤镜的强大功能的同时,我们还得认识到它的不足初学者在进行创作时往往随意性比较强,也就是在创作初始时脑中并没有多少最终作品的概念,而是通过调用不同的滤镜,看哪种滤镜处理的效果更好一些就采取哪一种效果。

这种随意性本身也无可厚非,但它对于完成从中级用户到高级用户的质的飞跃是非常不利的,最终结果可能真地是"被工具牵着鼻子走"了。

因此,对于滤镜,我们得用一种客观的,清醒的态度去对待。

Photoshop滤镜最大的不足,在于它对世界的感观认识的局限。

同时因为滤镜还脱离不了机器语言的"硬性"运算,其效果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这种"硬性"概念,因此对于一位训练有素的画家,他使用Photoshop更多地是因为这样做更为高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创意与后期修改上面,而不是一切都依靠Photoshop来完成。

而这时,Photoshop仅仅作为一个工具出现在他们的工作流程中,真正的主人,是创作者自身!

在同学们渐渐学习Photoshop的过程中,使用滤镜的频率会越来越低,滤镜的特质会越来越不明显,达到大象无形的境界。

Artistic艺术效果类滤镜:

这类滤镜的主要用来模拟天然或传统的艺术效果(注:

此组滤镜不能应用于CMYK和Lab模式的图像)。

1、Artistic(艺术效果)滤镜模拟天然或传统的艺术效果。

(注:

此组滤镜不能应用于CMYK和Lab模式的图像)

(1)Fresco(壁画滤镜):

使用小块的颜料来粗糙地绘制图像。

(2)ColoredPencil(彩色铅笔滤镜)使用彩色铅笔在纯色背景上绘制图像。

(3)RoughPastels(粗糙蜡笔滤镜):

模拟用彩色蜡笔在带纹理的图像上的描边效果。

(4)UnderPainting(底纹效果滤镜):

:

模拟选择的纹理与图像相互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5)PaletteKnife(调色刀):

降低图像的细节并淡化图像,使图像呈现出绘制在湿润的画布上的效果。

(6)DryBrush(干画笔):

使用干画笔绘制图像,形成介于油画和水彩画之间的效果。

(7)PosterEdges(海报边缘滤镜):

使用黑色线条绘制图像的边缘。

(8)Sponge(海绵滤镜):

顾名思义,使图像看起来像是用海绵绘制的一样。

(9)PaintDaubs(绘画涂抹滤镜):

使用不同类型的效果涂抹图像。

(10)FilmGrain(胶片颗粒滤镜):

模拟图像的胶片颗粒效果。

(11)Cutout(木刻滤镜):

将图像描绘成如同用彩色纸片拼贴的一样。

(12)NeonGlow(霓虹灯光滤镜):

模拟霓虹灯光照射图像的效果,图像背景将用前景色填充。

(13)WaterColor(水彩滤镜):

模拟水彩风格的图像。

(14)PlasticWarp(塑料包装滤镜):

将图像的细节部分涂上一层发光的塑料。

(15)SmudgeStick(涂抹棒滤镜):

用对角线描边涂抹图像的暗区以柔化图像。

2、BrushStrokes滤镜:

BrushStrokes(画笔描边)滤镜主要模拟使用不同的画笔和油墨进行描边创造出的绘画效果。

(注:

此类滤镜不能应用在CMYK和Lab模式下)

(1)AngledStrokes(成角的线条滤镜):

使用成角的线条勾画图像。

(2)Spatter(喷溅滤镜):

创建一种类似透过浴室玻璃观看图像的效果。

(3)SprayedStrokes(喷色描边滤镜):

使用所选图像的主色,并用成角的,喷溅的颜色线条来描绘图像,所以得到的与喷溅滤镜的效果很相似。

(4)AccentedEdges(强化的边缘滤镜):

将图像的色彩边界进行强化处理,设置较高的边缘亮度值,将增大边界的亮度;设置较低的边缘亮度值,将降低边界的亮度。

(5)DarkStrokes(深色线条滤镜):

用黑色线条描绘图像的暗区,用白色线条描绘图像的亮区。

(6)Sumi-e(烟灰墨滤镜):

以日本画的风格来描绘图像,类似应用深色线条滤镜之后又模糊的效果。

(7)Crosshatch(阴影线滤镜):

类似用铅笔阴影线的笔触对所选的图像进行勾画的效果,与成角的线条滤镜的效果相似。

(8)InkOutlines(油墨概况滤镜):

用纤细的线条勾画图像的色彩边界,类似钢笔画的风格。

3、Distort滤镜:

Distort(扭曲)滤镜通过对图像应用扭曲变形实现各种效果。

(1)Wave(波浪滤镜):

使图像产生波浪扭曲效果。

(2)Ripple(波纹滤镜):

可以使图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