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刷题卷一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9673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刷题卷一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刷题卷一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刷题卷一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刷题卷一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刷题卷一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刷题卷一附答案解析.docx

《高考历史刷题卷一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刷题卷一附答案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刷题卷一附答案解析.docx

高考历史刷题卷一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必刷试卷一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

下列商周异、同姓公卿的比例差异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同构B.等级森严C.君主专制D.官僚政治

25.下表反映的是两晋南朝入仕类别统计。

据此推断合理的是

类别

吏部直接任命

察举和学校考试

州郡县吏积功升迁

其他

比重

50.2%

25.4%

14.2%

10.2%

A.太学考试开始出现B.察举选官注重才能

C.选官权向中央集中D.州郡县吏升迁缓慢

26.朱熹反复提到:

“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王阳明则强调:

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

从中可以得知

A.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B.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

C.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28.有学者评论道:

作为当时国内最为完整和先进的近代化纲领,它代表着19世纪60年代以前国人在探索近代化道路方面的最高水准。

这一评论提及的“近代化纲领”

A.详实介绍西方历史地理B.主张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开启中国近代工业化历程D.调动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29.以下是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品税率的比较表。

表中现象造成的后果是

货物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棉花

6.54%

5.72%

印花布

14.25%

4.98%

棉纱

6.94%

4.86%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经济结构完成转型

C.列强控制经济命脉D.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30.有学者说,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

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

31.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年计(规)划编制的四种决策类型,它反映了我国

决策类型

五年计(规)划

决策主体

决策方式

“一言堂”决策

二五、三五、四五

国家主要领导人

个人决策

内部集体决策

一五、五五、六五

政府内部

集体决策、程序化决策

咨询决策

七五、八五、九五

政府内部+外部精英

集体决策、程序化决策、协商决策

集思广益决策

十五、十一五

政府内部+外部精英+公众

集体决策、程序化决策、协商决策

A.经济决策民主化逐渐增强B.计划经济体制得到法律保护

C.地方和民众参政热情高涨D.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趋于完善

32.随着罗马市民与外国人之间的交往不断加强,罗马社会矛盾不断出现,原有市民法不能保护外国人的权益。

为此,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创立了一套专门调整罗马市民与外国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

这表明罗马万民法

A.具有较强的时代适应性B.司法实践日趋灵活多样

C.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适用于境内的所有居民

33.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

英美各国的做法

A.有利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B.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C.促进世界市场协调的发展D.有利于本国经济长久健康的发展

34.下表列举了中法建交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

表中信息折射出

1950年1月

法国准备承认新中国,美国政府坚决反对

1950年6月

法国决定暂时放弃对承认新中国的考虑

1963年12月12日

中法双方在瑞士举行建交谈判

1964年1月21日

美国政府照会法国政府,反对法国同中国建交

1964年1月27日

法国与中国签署建交公报

A.北约组织逐渐解体B.西欧向政治一体化迈进

C.美国冷战政策破产D.西方集团内部发生分化

35.进入2018年以来,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与曾经的“盟友”英法德意日等国撕破脸,中美贸易战也是硝烟四起。

逆全球化思潮下,美国贸易保护极易引发其他经济体对美实施贸易报复行为,进而导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

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暂时陷入了低潮状态B.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C.全球化扩大了国家间的贸易差距D.互利共赢观念遭到国际社会的破坏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5分)

材料一明代中期,大量中国陶瓷经由私人贸易运往东亚、东南亚一带,在此转销至南亚、中东地区;明中期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人相继开展对华贸易;至明末清初,欧美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瓷器的全新市场,在欧洲,中国陶瓷是贵族才有实力享用的;到了清代,各国通过各自的东印度公司来进口中国陶瓷。

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院的专家指出,早期的贸易瓷以中国特色的青花纹饰为主,后来出现了不少定制瓷,景德镇和福建的工匠,根据西方的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制作出他们喜爱的陶瓷,中外贸易瓷见证了中外文化的互动。

——摘编自《明清贸易瓷见证中外文化互动》

材料二在18世纪,中国瓷业虽占有绝对领先地位,但欧洲制瓷业的发展也相当惊人。

在很短时间内,西方就找到了高岭土和瓷石资源,造高温窑,开发新配方,开创了新技术和纹饰风格。

1704年和1756年,欧洲先后研制出两种前所未有的釉色:

普鲁士蓝和蓬巴杜玫瑰红,创立出一种强烈、新颖的色彩感受。

18世纪以来,瓷器业迎合了新兴中产阶级,并不断研发新产品,以此开拓了新市场。

陶瓷开始成为中产阶级的收藏品。

瓷器也作为珍品,出口到欧洲列强迅速扩张的殖民地,其中以英国殖民地最多,向美国的出口贸易变得更为重要。

欧洲工业化进程中许多观念与做法,使制瓷业实现了批量化、精细化发展。

这些几千年来都未曾改变的中国传统瓷器业竟然在短短一个世纪中对于整个欧洲产生了如此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它转变了欧洲经济及文化遗产,至今仍是一份不朽的传世之宝。

——摘编自《18世纪后期全球青花瓷热急降温——西方瓷打败中国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瓷器贸易发展的特点及成因。

(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制瓷业在西方迅速发展的原因。

(8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中外瓷器贸易的积极意义。

(5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一“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国,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清)大学士倭仁

材料二“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

这便是当前世界思想的一个转折点”。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20年)

材料三2015年,斯蒂芬·霍金警告称,在接下来的100年内,随着在科学技术领域获得飞速发展,人类将面临自我毁灭的危险。

而早在2014年,霍金就警告称,人工智能可能“意味着人类的末日”。

——摘自互联网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身份的人物都会对科技与国家民族的盛衰和人类的命运发出不同的声音。

请选择上述任意一则材料,明确写出人物的观点,并结合材料中人物的身份、时代背景理解或解释该观点。

(要求:

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3.(15分)[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开中制是明初的一项盐政制度,即国家利用手中的食盐专卖特权,吸引商人将粮食从内地运到官方指定的边远地区以换取盐引。

明中期,政治日益腐败,政府颁发的盐引数大大超过了盐产量数额,增加了商人支兑盐引的难度。

灶户(设灶煎盐的盐户)不堪重负,大量道逃,使盐课受损缺额。

许多商人不愿“报中”(以输票凭证申报配领盐引),边境的粮食得不到充足供应。

北方边患严重,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弘治五年,户部尚书叶淇提出商人可以激纳数倍的银两至银运司,向政府换取盐引,由太仓统一向边境运输粮食。

叶淇变法提高了商人“报中”的积极性,一时太仓银累至百余万;导致地方盐商势力重新洗牌,徽州盐商依靠地利迅速发展壮大;标志着以粮换盐到以银换盐的转变。

——摘编自李幸《破旧与立新:

叶淇变法话难背后的明代盐业经济》

(1)根据材料,概括明代叶淇变法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叶淇变法在经济方面的作用。

(9分)

 

44.(15分)[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与俄国达成外交谅解的可能性一直诱惑着巴黎的官员们,因为自一战爆发后在一场战争中由两线齐头并进对抗德国的情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恢复战前的法俄联盟的障碍甚至比阻碍法意修好的因素更可怕:

站在法国立场上,一直对苏维埃政府在一战期间单方面与德国签署和平协议,以及在沙俄时期欠下法国的巨额债务被一笔勾销而心存怨恨;站在俄国立场上,它对法国在俄国内战时期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态度,以及在1920年支持波兰对苏俄的军事挑衅耿耿于怀。

这就为法俄两国在20年代奉行互相抵触的对外政策埋下了伏笔。

作为1919年和平解决的主要受益方,法国通过对东欧国家予以财政支持和政治保护,有力地维护了战后欧洲的现状,而那些东欧国家也从同盟国的失败中捞取了很大利益。

俄国因为丧失了相当份额的欧洲领土,因此借战后欧洲体制瓦解之际,毫不犹豫地与德国展开合作。

——摘编自(美)科勒著《20世纪的世界:

1900年以来的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阻碍法俄两国恢复一战前联盟的主要因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法俄两国未能联盟对30年代国际关系造成的影响。

(7分)

 

45.(15分)[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从一个跑腿的小伙计,到中国首富,胡雪岩用了30年。

从中国首富到一盆如洗,只用了一天。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西征平叛新疆阿古柏叛乱时,胡雪岩为他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达119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军火。

清廷赏赐胡雪岩一件黄马掛及二品红色顶戴,其就此成为著名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利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阜康”钱庄分号,被称为“活财神”。

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赢得“江南药王”之美誉。

胡雪岩在亲笔跋文的“戒欺”一匾,被奉为店训。

清光绪九年(1883年),其产业受各地官僚竞相提款、敲诈勒索而引发资金周转失灵,受外商排挤,而被迫贱卖资产。

最终被革职查抄家产,郁郁而终。

——二月河、薛家柱《胡雪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雪岩发家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胡雪岩结局惨淡的因素。

(7分)

 

2020年高考历史必刷试卷一

全解全析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A

C

C

B

B

D

B

A

A

B

D

A

2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从商到周,异姓公卿减少同姓公卿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出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的配合,西周的政治管理加强,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A选项符合题意;公卿比例中同姓和异姓数据的升降,没有体现出等级森严的特色,B选项错误;君主专制制度和官僚政治在西周时期尚未形成,CD两项错误。

2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两晋南朝入仕的官员中,一半以上是吏部直接认命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魏晋时期选官权正向中央集中,C选项符合题意;太学考试“开始”出现是在西汉时期,A选项错误;材料只显示出“察举”选官在其中占1/4,没有提供其注重才能的相关信息,B选项错误;州郡县吏积功升迁占的比例较小,不能说明其升迁缓慢,D选项不符合题意。

2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表明朱熹和王阳明都强调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活动对于个人修炼的重要性,说明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伦理道德,故A项排除;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朱熹和王阳明属于宋明理学思想家,排除B;材料主要说明个人日常礼仪活动对于个人修炼的重要性,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2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前中期,朝廷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显然旨在维护专制权威和等级秩序,但是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显然说明冲击等级秩序,故排除B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而是强调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排除A。

朝廷对玉制器皿等规定不是传统伦理,排除C。

材料没有涉及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而是强调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2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以前,国内最完整,最先进的近代化纲领是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其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项正确;向世界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海国图志》,开启近代工业化历程的洋务运动,调动农民反封建积极性的《天朝田亩制度》,均不符合“当时国内最为完整和先进的近代化纲领”的说法,ACD三项错误。

29.【答案】D

【解析】“自然经济完全解体”和“经济结构完成转型”的说法过于绝对,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B项;表格内容主要反映了中国近代进口棉花及棉纺品税率的比较,无法说明列强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故排除C项;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中国近代进口棉花及棉纺品税率呈下降趋势,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商品倾销,说明中国卷入世界市场,故选D项。

30.【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和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最后都被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所代替,说明五四运动后新兴知识分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故B项正确;中国依然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排除A项;国民大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民主秩序问题,排除D项。

31.【答案】A

【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五年计(规)划的决策主体、决策方式出现了由个人到集体再到民众参与的变化,这说明中国经济决策的民主化逐渐增强,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以法律形式保护计划经济体制;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经济决策主体和方式的民主化趋势,与地方和民众的参政热情无关;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决策主体和方式的民主化趋势,并未涉及法制建设的完善。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3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与外国人交往的增加,罗马创立专门调整罗马市民与外国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这表明万民法具有较强的“时代”适应性,A项符合题意;“司法实践的灵活多样”在材料里没有体现,B选项错误;万民法并不能保障人人平等的实现,C选项错误;万民法适用于境内的所有自由民而非所有居民,D选项错误。

3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主要和工业革命完成需要自由贸易有关;经济大危机期间,西方国家提高关税税率,主要是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因此二者的做法都有利于本国的经济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

提高关税税率不利于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A选项排除。

世界市场的发展本身就是不均衡的,C选项排除。

贸易保护主义最终不利于本国经济的良性发展,D选项排除。

3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因为美国的反对而一度停止的中法建交活动,终于在1964年取得突破,实现了中法建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西方集团内部在60年代出现了分化,D选项符合题意;北约组织至今仍然存在,A选项错误;西欧向“政治”一体化迈进,在材料里无从体现,B选项不符合题意;美国冷战的主要对象是苏联,中法建交不能表明其冷战的破产,C选项错误。

35.【答案】A

【解析】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材料“进入2018年以来,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逆全球化思潮下,美国贸易保护极易引发其他经济体对美实施贸易报复行为,进而导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得出经济全球化暂时陷入了低潮状态,故A项正确;从长远看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故B项错误;全球化有利于缩小国家间的贸易差距,故C项错误;互利共赢观念是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原则,这一观念不会遭到国际社会的破坏,故D项错误。

41.【答案】

(1)特点:

贸易范围逐步扩大;与欧美由间接贸易到直接贸易;贸易瓷由以中国特色为主发展为中西兼顾。

原因:

中国制瓷技术长期领先世界;瓷器集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身;新航路的开辟;面向欧洲市场创新与生产。

(2)中国制瓷技术的传播;西方注重对资源的开发和技术创新;工业革命的进行;近代科技的发展;西方对瓷器的喜爱。

(3)增强了中西方之间的贸易联系;促进了中西方制瓷技术的进步;有利于世界文明的发展;有助于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解析】

(1)特点:

依据材料一“大量中国陶瓷经由私人贸易运往东亚、东南亚一带,在此转销至南亚、中东地区”的信息额控制贸易范围逐步扩大;依据材料一“欧美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瓷器的全新市场”的信息可知与欧美由间接贸易到直接贸易;依据材料一“早期的贸易瓷以中国特色的青花纹饰为主,后来出现了不少定制瓷,根据西方的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制作出他们喜爱的陶瓷”的信息额控制贸易瓷由以中国特色为主发展为中西兼顾。

原因:

依据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人相继开展对华贸易”的信息和所学从中国制瓷技术、瓷器集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身的特点、新航路的开辟以及瓷器的创新与生产回答。

(2)依据材料二“中国瓷业虽占有绝对领先地位,但欧洲制瓷业的发展也相当惊人”可知中国制瓷技术的传播;依据材料二“西方就找到了高岭土和瓷石资源,造高温窑”“欧洲先后研制出两种前所未有的釉色”的信息可知西方注重对资源的开发和技术创新;依据材料二“陶瓷开始成为中产阶级的收藏品”可知西方对瓷器的喜爱。

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的进行以及近代科技的发展等其他答案。

(3)依据材料二“欧洲工业化进程中许多观念与做法,使制瓷业实现了批量化、精细化发展”“对于整个欧洲产生了如此巨大和深远的影响”的信息和所学从中西方之间的贸易联系、中西方制瓷技术的进步、世界文明的发展以及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尊重等回答。

42.【答案】示例一:

观点:

梁启超认为,科学不是万能的。

解释:

梁在一战刚刚结束这一特殊历史时刻游历欧洲,他看到了科学给西方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肯定科学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看到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弊端,如因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帝国主义矛盾的激化,从而引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进而认识到西方的民主和科学不是万能的。

梁结合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有人认为民主和科学能救治中国“一切黑暗”的激进的说法,让国人反思新文化运动中主张以西方文化取代中国传统文化即全盘西化的不合理性。

总之对待科学需要理性的态度,合理运用。

示例二:

观点:

倭仁认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民族独立依靠传统的儒家思想解释:

晚清社会的中国仍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在华夷观念支配下天朝上国的观念影响深远。

面对外国坚船利炮和廉价商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传统的封建知识分子仍然固守程朱理学,不思进取,空谈义理,反对社会变革,排斥西方科技和先进的工业文明。

而当时的西方国家经历了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文明和科技进步不断发展,已成为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近千年前的程朱理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总的来说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注:

选择其它任意材料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言之有理酌情赋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选择任意一则材料,明确写出人物的观点,并结合材料中人物的身份、时代背景理解或解释该人物观点。

可以根据“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拟定梁启超认为,科学不是万能的观点,也可以根据“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国,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拟定倭仁认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民族独立依靠传统儒家思想的观点,结合人物的身份、时代背景理解或解释该观点。

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3.【答案】

(1)原因:

政治日益腐败,边患严重;政府超发盐引加剧了原有盐政制度的弊端;国家财政困难。

(2)作用:

提高盐商积极性,促进盐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推动徽商的发展壮大;确立以银换盐的新制度,进一步推动明朝白银货币化。

【解析】

(1)原因:

由材料“明中期,政治日益腐败,政府颁发的盐引数大大超过了盐产量数额……灶户(设灶煎盐的盐户)不堪重负,大量道逃,使盐课受损缺额……北方边患严重,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可知,变法的原因是明中期政治日益腐败,政府超发盐引加剧了原有盐政制度的弊端,同时当时还面临边患严重、国家财政困难的问题。

(2)作用:

由材料“叶淇变法提高了商人‘报中’的积极性,一时太仓银累至百余万”可知,变法提高了盐商积极性,促进了盐业发展,从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由材料“导致地方盐商势力重新洗牌,徽州盐商依靠地利迅速发展壮大”可知,变法推动了徽商的发展壮大;由材料“标志着以粮换盐到以银换盐的转变”可知,变法确立了以银换盐的新制度,进一步推动明朝白银货币化。

44.【答案】

(1)法国:

苏俄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导致西线战事压力过大;苏俄废除了沙俄时对法国的巨额债务。

苏俄:

法国参与对苏俄的武装干涉;法国对东欧国家的支持使苏俄丧失了大片领土。

(2)影响:

使苏联与英法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失败;加速了《苏德互不侵犯协定》的签订;助长了绥靖政策的泛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解析】

(1)因素:

从法俄两国分别解答。

法国方面:

根据材料“对苏维埃政府在一战期间单方面与德国签署和平协议,以及在沙俄时期欠下法国的巨额债务被一笔勾销而心存怨恨”可知,导致法国不愿和俄国和解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一战期间苏俄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导致西线战事压力过大;其二是苏俄废除了沙俄时对法国的巨额债务。

苏俄方面:

根据材料“对法国在俄国内战时期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态度,以及在1920年支持波兰对苏俄的军事挑衅耿耿于怀”可知,苏俄对法国参与对苏俄的武装干涉身怀怨恨,而且法国对东欧国家的支持使苏俄丧失了大片领土。

(2)影响:

根据材料“为法俄两国在20年代奉行互相抵触的对外政策埋下了伏笔”并结合所学可知,法俄两国的敌视使苏联与英法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失败;根据材料“俄国因为丧失了相当份额的欧洲领土,因此借战后欧洲体制瓦解之际,毫不犹豫地与德国展开合作”可知,法俄两国未能联盟加速了《苏德互不侵犯协定》的签订;根据所学可知,法俄两国未能联盟导致英法两国试图祸水东引,助长了绥靖政策的泛滥;从二战背景看,两国的做法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45.【答案】

(1)原因:

帮助清政府平定太平天国;协助洋务运动;支持了左宗棠平叛新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