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9548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生态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生态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生态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生态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学重点.docx

《生态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重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学重点.docx

生态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简答题)

7.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A.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是生态学发展的主流。

B.系统分析和生态学的结合是系统生态学发展的动力。

C.群落生态学由定性描述发展到定量研究、数量分类、排序、结构机理等。

D.向宏观和微观二级发展。

由宏观为主流到两者并重。

E.应用生态学得到发展。

F.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的发展。

8.现代生态学的特点:

A.从野外转向室内。

B.从定性走向定量。

C.研究重点从个体转移到种群和群落,进而发展到以生态系统研究为中心。

D.从自然生态转向污染生态(或半自然生态),进而发展到对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

E.从理论走向应用。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1.(名词解释)

环境:

指某一特定生物或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群体生存的一切事

物的总和。

生境:

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在其生长、发育和分布的具体地段上各种具体环境因子的

综合作用。

2.环境的类型:

(填空类型)

自然环境:

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等。

人工环境:

包括所有的植物栽培、引种驯化、人为管理和人工控制下的环境。

宇宙环境:

指大气层以外的空间。

地球环境:

指大气圈中的对流层、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区域环境:

指占有某一特定地域空间的自然环境。

微环境:

指区域环境中,由于环境差异所形成的小环境。

内环境:

指生物体内组织或细胞间的环境。

3.生态因子:

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

要素。

4.生态因子的分类(填空类型,拓展仅作了解):

1)气候因子:

如光、温度、湿度、降水、风、气压和雷电等。

2)土壤因子:

包括土壤结构、土壤成分、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土壤生物等。

3)地形因子:

如地面的起伏,坡度和坡向,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等。

4)生物因子:

包括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如捕食、寄生、竞争和共生等。

5)人为因子:

人类对生物的改造、利用,引种驯化和破坏作用,以及环境污染。

☆5.生态因子作用的特征:

1)综合作用

a)生态环境是由许多生态因子组合起来的综合体,对生物起着综合作用。

b)各个单因子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必然在不

同程度上引起其它因子的变化。

2)主导因子作用

组成环境的所有生态因子不是等价的,在一定条件下,其中必然有一个或两个是起着

主导作用的,这种起主导作用的因子就称为主导因子。

a)从因子本身来说,当所有因子的质和量相等时,其中某个因子的变化,能引起生物

全部生态关系发生变化。

如静风→暴风。

b)由于某类因子的存在与否和数量变化,从而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明显的改变。

植物春化阶段的低温因子,光周期中的日照长度等。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许多地形因子,如地形起伏、坡向、坡度、海拔、经纬度等,都可以起间接作用。

4)阶段性作用

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也即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需要

是分阶段的。

5)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

a)生态因子虽然不是等价的,但是不可缺少,而是同等重要的。

某个因子的缺少,就

会引起生物的正常生活失调,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而任何一个因子都不能由另

一个因子来代替,这就是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同等重要性规律。

b)在一定情况下,某一因子在量上的不足,可以由其它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

☆6.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1)Liebig最小因子定律(名词解释):

1840年德国有机化学家J.Liebig在研究植物时发现,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因子的营养元素,这就是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a)Liebig定律只在极严格的稳定条件下才能应用。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

的输入输出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不能应用。

b)各因子之间有替代作用。

如果有一种营养物质的数量多或易于吸收,就会影响到数

量少的那种物质的利用率。

7.生态幅(名词解释)

每个物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为生态幅。

一个物种对某一生态因子的适应范围宽,而对另一因子的适应范围窄,此时,生态幅常为

后一生态因子所限制。

9.指示生物(名词解释)

1)生物在与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每个种都留下了深刻的环境烙印。

因此,

常用生物作为指示者,反映环境的某些特征。

2)生物的指示作用普遍存在,但指示生物决不能滥用,因为每个种的指示作用都是相对的。

10.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一、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填空)

波长范围:

150--4000nm

可见光:

380--760nm

紫外光:

<380nm

红外光:

>760nm

(二)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简答题,再简明扼要点)

1)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植物体的水分平衡:

指水分的收支平衡。

在根吸收水和叶蒸腾水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是保证植物正常生活所必需的。

(1)水生植物

生境特点:

弱光、缺氧、密度大、粘性高、温度变化平缓、能溶解无机盐。

植物的适应特征:

a)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

b)机械组织不发达或退化;

c)叶片薄,多分裂成带状、线状;

d)表皮细胞具有吸收功能;

e)异型叶。

A.沉水植物

为典型的水生植物,植物体全在水下。

根退化,表皮细胞有直接吸收的作用,叶绿体大,无性繁殖发达。

B.浮水植物

叶片漂浮在水面,气孔分布在叶的上表面,维管束和机械组织不发达,无性繁殖速度快。

可分为漂浮植物和浮叶根生植物两大类。

C.挺水植物

植物体大部分挺出水面。

如芦苇等。

(2)陆生植物

A.湿生植物

抗旱能力小,不能长时间忍受缺水。

一般生长在光照弱、湿度大的林下,或日光充足、土壤水分饱和的环境中。

B.中生植物

适合生长在水湿条件适中的环境,种类最多。

C.旱生植物

能忍受较长时间的干旱。

主要分布在干热草原和荒漠地区。

a.少浆液植物:

叶面积缩小,根系发达,表皮细胞厚,角质层发达,叶表面密布绒毛栅

栏组织多层,气孔大都下陷,如骆驼刺、刺叶石竹等。

b.多浆液植物:

贮水组织发达。

如北美的仙人掌树高可达15-20米,可贮水2吨以上;西非的猴面包

树可贮水4吨之多。

另外,这类植物的面积与体积的比例很小,可减少水分的蒸腾。

2)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1)水生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A.海洋动物的渗透压调节

a.动物血液和体液的渗透浓度与海水总渗透浓度大致相等。

如海胆、贻贝等;

或血液和体液的渗透浓度略高于海水。

如海月水母、枪乌贼等。

b.动物的血液和体液大大低于海水的渗透浓度。

如鲱、鲑等。

因此保持水分平衡的有效方法是大量饮水。

细胞膜上具有Na+泵和K+泵。

B.淡水动物的渗透压调节

生活的环境是一种特殊的低盐环境,渗透浓度由于潮水等原因波动很大。

变渗动物:

体液浓度可随环境渗透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恒渗动物:

体液浓度不随环境渗透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2)陆生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A.皮肤的含水量低,可减缓水分穿过皮肤;

B.昆虫可用气管系统调节水分平衡,空气干燥时气门关闭;

C.节肢动物利用几丁质的壳防止水分蒸发;

D.鸟类、哺乳类以回收冷凝水来减少呼吸失水;

E.具有良好的重新吸收水分的肾脏来减少排泄失水;

F.以排出含氮废物(尿素、尿酸)的形式减少排泄失水;

G.靠体温的大幅度变动来维持体温并散热,减少蒸发水。

盐土对植物的影响:

a)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

b)伤害植物组织。

c)引起细胞中毒。

d)影响植物的正常营养。

e)妨碍气孔关闭,导致植物干旱枯萎。

碱土对植物的影响:

a)土壤的强碱性能毒害植物的根系。

b)土壤物理性质恶化,土壤结构破坏,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c)盐碱土植物:

能在含盐量高的盐土或碱土里生长,具有一系列适应盐、碱生境的形

态和生理特性的植物。

根据分布的地区分类

A.旱生盐土植物:

分布在内陆。

如盐角草、盐爪爪、海韭菜、鸦.、獐茅、海枣等。

B.湿生盐土植物:

分布在海滨。

如碱蓬、厚藤、大米草、红树植物等。

根据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征分类

(1)聚盐性植物(真盐生植物)

能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可溶性盐类,并积聚在体内而植物体不会受到伤害。

这类植物可忍受6%甚至更高浓度的NaCl。

如:

盐角草、碱蓬、梭梭柴、黑果枸杞等。

(2)泌盐性植物(耐盐植物)

植物体吸收的盐分可通过盐腺排出体外。

如:

柽柳、大米草、红树植物、补血草等。

(3)不透盐性植物(抗盐植物)

植物的根细胞透性小,几乎不吸收土壤中的盐类。

如:

碱菀、獐茅、田菁、碱地风毛菊等。

1)沙生植物

沙漠:

指气候干旱、植被稀疏、以沙粒为基质的自然地带。

生境特点:

风大沙多、干燥少雨、光照强烈、冷热剧变。

植物适应特征:

茎干长不定根和不定芽;根系生长迅速;具有根套;旱生形态结构和生理

特性等。

第三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第一节生物种与种群的概念

一、生物种的概念

1.物种:

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的生物类群。

同种中的各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可以彼此交配产生后代,不同种之

间具有生殖隔离。

是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产物。

二、种群的概念

1.种群:

由同种个体所组成的,占据一定空间的,具有潜在杂交能力和独立的特征、结构

和机能的整体,是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

2.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

A.数量特征:

即密度变化;

B.空间特征:

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C.遗传特征:

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

(二)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A.有一个环境容纳量(通常以K表示),当Nt=K时,种群为零增长,即dN/dt=0;

B.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也是按比例的。

每增加一个个体,就产生1/K的抑制作用,也即利用了1/K的“空间”,N个个体就利用了

N/K的“空间”,而可供种群连续增长的“剩余空间”只有(1-N/K)的空间。

曲线是“S”型,而不是“J”型。

公式:

dN/dt=rN(1-N/K)

(K为环境最大容纳量;1-N/K为环境阻力)

Nt=K/(1+ea-rt)(a=r/K)

“S”型曲线的特点:

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曲线上升是平滑的。

意义:

A.是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

B.是渔捞、林业、农业等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

C.模型中的两个参数r、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的重要概念。

四、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1.种群增长

2.季节消长

3.不规则波动

4.周期性波动

5.种群爆发或大发生:

如蝗灾、赤潮。

6.种群平衡

7.种群的衰落和灭亡

☆8.生态入侵(名词解释):

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

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扩展。

☆第三节种群的空间格局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的空间格局。

种群的空间格局可分为3类:

均匀型、随机型、成群型(填空题)。

第四章种群生活史

1.生长曲线呈“S”形。

生长过程经过3个时期:

停滞期、指数期和静止期。

第二节繁殖成效

繁殖成效:

生物个体现时的繁殖输出与未来繁殖输出的总和。

特点:

A.是衡量个体在生产子代方面对未来世代生存与发展的贡献。

B.是物种固有的遗传特性,但在变化的环境中也具有一定的生态可塑性。

☆二、亲本投资

亲本投资:

指有机体在生产子代以及抚育和管理时所消耗的能量、时间和资源量。

A.具有抚育习性的生物;

B.不具有抚育习性的生物。

☆第四节繁殖策略

一、r选择和k选择

1.MacArthur和Wilson(1967)将生物按栖息环境和进化对策分为r-对策者和k-对策者,前者

属于r-选择,后者属于k-选择。

2.E.Pianka(1970)提出r/k选择理论

r-选择:

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r)的选择。

这类物种称为r-策略者,它是新生境的开拓者,但存活要靠机会,又称为“机会主义者”。

k-选择:

有利于增加竞争能力的选择。

这类物种称为k-策略者,它是稳定环境的维护者,又称为“保守主义者”。

当生境发生灾变

时,很难迅速恢复,如再有竞争者抑制,就可能趋向灭绝。

3.r-k选择只是有机体自然选择的两个基本类型。

因此,将这两个类型看作是连续变化的两

个极端更为恰当。

4.特征比较:

(见82页表4-1)

r-选择种类具有所有使种群增长率最大化的

特征

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繁殖能量分配,短的世代周期。

k-选择种类具有使种群竞争能力最大化的

特征

慢速发育,大型成体,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长的世代周期。

二、他感作用

(一)概念

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三、捕食作用

(一)捕食者与猎物

1.概念

☆捕食作用(名词解释):

某种生物摄取其他生物个体(猎物)的全部或部分。

3.捕食的生态学意义(简答题)

a.可限制种群分布和抑制种群数量;

b.可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生态过程,

c.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多样化,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d.促进捕食者和猎物的适应性;

e.可使种群复壮,更具有生存竞争力。

(二)草食作用

1.草食作用的特点

1)被食者只有部分机体受损;

2)植物本身无逃避能力;

植物没有被吃尽的原因:

1)草食动物的自我调节机制;

2)植物的防卫机制。

草食动物对植物的危害

2.植物的补偿作用

3.植物的防卫反应

1)机械防御:

产生棘、刺等。

2)化学防御:

产生化学分泌物。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概念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

群落:

指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

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生物群落=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的外貌

2.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3.具有一定的结构

4.形成群落环境

5.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6.一定的动态特征

7.一定的分布范围

8.群落的边界特征

一、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群落成员型:

1.优势种和建群种

优势种:

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

建群种:

优势层中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

2.亚优势种:

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种

类。

3.伴生种:

为群落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4.偶见种或稀见种:

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

多半是由于群落本身稀少的缘故。

一、群落的结构要素

(一)生长型和生活型

1.生长型

根据植物的可见结构分成的不同类群。

植物许多形态特征都用于区分植物的生长型。

2.生活型:

植物对于综合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

是趋同适

应的结果。

(三)生态位

•Niche:

种在群落中的机能作用和地位。

•生态位相同的种不能共存。

•群落结构越复杂,生态位多样性越高。

•Hubbell(2001)的群落中性理论:

共存的物种数量取决于物种分化(或迁入)和随

机灭绝之间的平衡;群落内物种的相对多度随时间表现为随机震荡的波动。

第二节群落演替的类型

一、演替的概念:

演替:

是一个群落为另一个群落所取代的过程,它是群落动态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原生裸地:

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包括土壤)

的地段。

如冰川移动造成的裸地。

次生裸地:

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种子等植物

繁殖体的地段。

单元顶级理论和多元顶级理论的异同点

相同点

都承认顶级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而顶级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

上的分布,都是和生境相适应的。

不同点

1)单元论认为,只有气候才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其它因素都是第二位的,但可以阻止群落

向气候顶.发展;多元论则认为,除气候以外的其它因素,也可以决定顶级的形成。

2)单元理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最终形成气候顶级;

而多元论不认为群落最后都会趋于一个顶级。

第九章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

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生态系统是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生态系统的共同特性

1.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2.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物种数目越多,自我调节能力也越

强;

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4.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5~6级;

5.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填空题)

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种重要组成成分。

2、食物网

由于一种生物常常以多种食物为食,而同一种食物又常常被多种消费者取食,于是食物链交

错起来,多条食物链相联,形成了食物网。

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

第四节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

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以营养为纽带,把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紧密地结合起来,构成了以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为

中心的三大功能类群。

2.营养级:

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

营养级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指一种生物和另一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类生物和另一类生

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但很多动物难以把它归于某一个营养级,如杂食性动物。

能量逐级递减的原因(P.199):

(1)各营养级消费者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利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量;

(2)各营养级的同化作用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总有一部分不被同化;

(3)生物在维持生命过程中进行新陈代谢,总要消耗一部分能量。

7、生物积累(这三个是名词解释)

生态系统中,生物在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体内来自环境的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的

浓缩系数不断增加的现象。

8、生物浓缩

生态系统中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或者生物个体,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

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

又称为生物富集

9、生物放大

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

生物体中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渐增大的现象。

三、物质循环的特点

1.物质不灭,循环往复

2.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可分割,相辅相成

3.物质循环的生物富集

4.生态系统对物质循环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5.物质循环中生物的作用

6.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第二节森林生态系统(了解)

A、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

B、主要有4种类型:

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

一、热带雨林

1.概念

分布于赤道附近的南北纬10°之间的低海拔高温多湿地区,由热带种类所组成的高大繁茂、

终年常绿的森林群落。

是地球表面最为繁茂的植被类型。

2.植被特征

①种类组成特别丰富。

②群落结构复杂:

层次多而分层不明显,乔木高大挺直,分枝少,附、寄生植物发达,有叶

面附生现象,富有粗大的木质藤本和绞杀植物。

③乔木树种构造特殊:

多具板状根、气生根、老茎生花等现象。

④林冠高低错落,色彩不一,无明显季相交替,终年常绿。

二、热带季雨林

1、概念:

分布于热带有周期性干湿交替地区的,由热带种类所组成的森林群落。

2、植物群落特征

①旱季乔木树种部分或全部落叶,季相变化明显。

②种类组成、结构、高度等均不及雨林发达。

③板根、茎花现象、木质大藤、附生植物等均不及雨林发达。

三、温带落叶阔叶林

1、概念

指分布于温带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地区的,由落叶双子叶植物所构成的落叶森林群落。

又称夏绿林

2、特征

(1)季相更替现象十分明显;优势科是壳斗科、桦木科、杨柳科等。

(2)中生性植物特别丰富。

(3)结构简单,分层清楚,夏季林相郁闭,冬季林内明亮干燥。

(4)层间植物在群落中作用不明显。

三、红树林

1.概念

指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滨海地区,受周期性海水侵淹的一种淤泥海滩上生长的乔灌木植物

群落。

属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2.植被特征

①主要由红树科的常绿种类组成。

②外貌终年常绿,林相整齐,结构简单,多为低矮性群落。

③具特殊的“胎生”现象,具支柱根或呼吸根,以及旱生、盐生的形态和生理特点。

第十五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二、全球的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

自工业革命以来,越来越多的CO2进入大气,使大气中的CO2浓度逐渐升高,

使得热外流受阻,地球温度升高的现象

减少CO2排放的途径有二条:

A.改进能源结构;

B.提高能源效率。

(四)酸雨

1.酸雨一般是指pH<5.6的降雨或降雪。

(填空题)

1.1.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生物多样性:

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variety)和变异性(variability).

或者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1.2.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生物多样性应该包括四个层次:

(填空题)

1、遗传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

4、景观多样性

2.1.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

(1)消耗性使用价值---直接价值

提供薪柴、猎物等。

人们常从他们的周围环境中获得薪柴、蔬菜、水果、肉类、医药、建筑材料等生活必需品。

(2)生产使用价值---直接价值

产品从野外获得,并拿到市场上销售。

从野外采集的物种具有巨大的使用价值,它们能为家养物种以及农作物的基因改良提供新的

基础材料。

(3)娱乐与生态旅游

特点是非消耗性地享受自然美----休闲价值

(4)环境监测

对环境污染敏感的物种可作为“预警系统”。

(5)选择价值

生物多样性潜在的、将来能为人类提供的经济价值。

(6)教育和科学活动

既有经济效益,又能拓宽人们的知识、强化教育、提供环境知识、丰富人类的经验。

2.2.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

(1)生态系统生产力:

植物的光合作用为整个地球生命系统提供物质、能量和有氧环境,

因此,生物多样性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维持系统。

(2)保护水资源:

生物群落在保护集水区、生态系统抵御特大山洪和干旱的缓冲能力及保

持良好的水质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保护土壤:

生物群落能保护和保持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4)调节气候:

植物群落在调节地方、区域甚至全球的气候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对污染物的吸收和分解:

生物群落能分解和固定重金属、农药、污水等污染物。

(6)物种关系:

农作物需要依赖其他野生生物才能延续生命。

上游越穷越垦越垦越穷,下游越险越加越加越险;

上游人把生态义务扔进长江,长江把下游人的生存权利冲进大海。

3.2.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人类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几个方面

A.栖息地的丧失和片段化

天然林砍伐后形成片段化,如熊猫

B.掠夺式的过度利用

过度采伐、滥捕乱猎,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