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及地摆栽培技术223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9287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木耳及地摆栽培技术223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黑木耳及地摆栽培技术223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黑木耳及地摆栽培技术223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黑木耳及地摆栽培技术223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黑木耳及地摆栽培技术223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木耳及地摆栽培技术2231.docx

《黑木耳及地摆栽培技术223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木耳及地摆栽培技术223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木耳及地摆栽培技术2231.docx

黑木耳及地摆栽培技术2231

黑木耳及袋装地摆栽培方法

概述

黑木耳商品名木耳,又叫黑耳子、黑菜、云耳等。

因为其生长于树木上,形式人耳因此得名。

黑木耳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被劳动人民所认识和利用,远在两千一百多年前的《周礼》中就有了记载,唐朝的《唐本草注》中也记载着当时生产木耳所用的方法。

木耳质地肥嫩,味道鲜美,有山珍之称,木耳是化纤、纺织、矿山等行业工人必备保健食品,也是中医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配方药物;《本草纲目》一书中就记载了木耳的药用作用。

近年来医学研究结果表明木耳具有养胃、止血、止痛、润燥排毒降低胆固醇、防辐射等功能,能预防心脑血管病,缓和动脉硬化和抗衰老作用。

木耳同时也是我国较大的出口创汇商品。

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6%以上,居世界之首,远销日本、东南亚、欧洲、北美及港、澳、台等地区,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

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

黑木耳是一种胶质菌,属担子菌纲,木耳科,木耳属。

它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

菌丝体无色透明,是由许多具横隔和分枝的管状菌丝组成,它生长在朽木或其他基质里面,是黑木耳的营养器官。

子实体侧生在木材或培养料的表面,也就是人们的食用部分,是它的繁殖器官。

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扭结成子实体。

子实体新鲜时,是胶质状,半透明,深褐色,有弹性。

干燥后收缩成角质,腹面平滑漆黑色,硬而疏,背面暗淡色,有短绒毛,吸水后仍可恢复原状。

子实体在成熟期产生担孢子,担孢子无色透明,椭圆状,光滑,在耳片的腹面,木耳成熟干燥后,通过气流到处传播,繁殖后代。

 黑木耳是一种腐生真菌,它没有叶绿素,要依靠其他生物体里的有机物质作为它的养料。

黑木耳一定要在死了的生物体上才能生长发育。

它的菌丝对生物体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分解能力很强。

黑木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黑木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外界条件主要是营养、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和酸碱度

 1.营养:

黑木耳生长对养分的要求以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质为主,还需要少量的无机盐类。

黑木耳的菌丝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本身不断分泌出多种酶,对木材或培养料有很强的分解能力,菌丝蔓延到哪里,它就分解到哪里,通过分解来摄取所需养分,供给子实体的需要。

我们选用锯末或其他代用料栽培时,要加入少量的麦麸、米糠、石膏等,以满足黑木耳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要。

2.温度:

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它的菌丝体在15℃~36℃之间均能生长发育,但以22℃~32℃之间为最适宜。

在14℃以下和38℃以上受到抑制,黑木耳的子实体在15℃~32℃之间都可以形成和生长,但以22℃~28℃之间生立的木耳片大、肉厚、质量好。

28℃以上生长的木耳肉稍薄、色淡黄、质量差。

15℃~22℃之间生长的木耳虽然肉厚、色黑、质量好,但生长期缓慢,影响产量。

3.水分:

水分是黑木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黑木耳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生长发育中都需要大量的水分,但两者的需要量有所不同,在同样的适宜温度下,菌丝体在低湿情况下发展定植较快,子实体在高湿情况下发展迅速。

因此人工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5%,这样有利于菌丝的发展定植。

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虽然需要较高的水分,但要干湿结合,还要根据温度高低情况,适当给以喷雾,温度适宜时,栽培场空气的相对湿度可达到85%~95%,这样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比较迅速。

温度较低时,不能过多的给于水分,否则会造成烂耳。

4.光照:

光照对木耳的菌丝体没有多大关系,在光线微弱的阴暗环境中菌丝和子实体都能生长。

但是,光线对黑木耳子实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耳芽在一定的直射阳光下才能展出茁壮的耳片。

一定的直射光时,所长出的木耳既厚又黑,而无直射光长出的木耳、肉薄、色淡、缺乏弹性,有不健壮之感。

黑木耳虽然对直射光的忍受能力较强,但必须给以适当的湿度,不然会使耳片萎缩、干燥,停止生产,影响产量。

5.氧气:

黑木耳的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形成、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进行着呼吸活动。

因此在木耳的栽培过程中要经常保护空气流通,以保证黑木耳的生长发育对氧气的需要。

防止郁闷环境,避免烂耳和杂菌的蔓延。

6.酸碱度(PH值):

黑木耳适宜在微酸性的环境中生活,以PH值5.5-6.5为最好。

栽培木耳的培养料在拌料、灭菌和菌丝生长过程中产生有机酸,使PH值下降太大,所以必须把培养料的PH值调整到适宜程度。

(以7—7.5为宜)

黑木耳的人工栽培

我国黑木耳栽培历史悠久,大约在唐朝(也就是公元600年前后)四川北部一带的山区就有采用“原木砍花”法种植黑木耳。

这种原始种植方法持续了上千年,(“原木砍花法”:

简称“砍花法”具体做法,将原木伐倒,用一把“砍花斧”,在树皮上剁上斧痕,空气中的天然木耳孢子在斧痕上萌发,在树皮内形成菌丝,经2年以上的培菌管理,形成木耳子实体,这种生产木耳的技术就是原木砍花法栽培技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展成木耳段栽培方法。

木耳段栽培方法需要的大量阔叶原木,主要以柞木等阔叶硬杂木为主,木耳段栽培黑木耳技术的主要原料是长1米左右,直径10-20厘米的硬杂木,生产周期为3年多,一立方米硬杂木产干耳12---13公斤左右。

这一栽培技术不但浪费林木资源,且效益低下,也限制了黑木耳的生产区域,木耳段栽培正逐渐被淘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之近年来人工针叶林面积扩大,次生阔叶林资源的匮乏,由传统的木耳段栽培黑木耳,已转向利用锯木屑、农作物秸秆等为主要原料来栽培黑木耳及其它食用菌。

近几年慢慢发展成袋装地摆栽培方法。

我们主要讲袋就是袋装地摆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袋装地摆木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农村每年剩余大量的的农作物秸秆,还有山区林区间伐的杂木、树枝、枝丫子除了当燃料以外,没什么用,但是这些废料经过粉碎加工后都是袋装栽培黑木耳的好原料。

而且栽培后的废菌袋可当燃料,(原来废菌袋没人要,扔到地头和路边沟,现在当燃料卖钱)推广袋装黑木耳及信用菌技术节省了木材,保护了森林资源,同时也解决了生产原料不足的后顾之忧,是“变废为宝的再创造工程”。

它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无法估算的。

经济效益

传统木耳段生产产耳周期需要3年,而袋装栽培黑木耳1年可栽培2茬,包括伏耳和秋耳。

每小亩可栽培黑木耳10,000—12,000袋,栽培黑木耳需要有生产场地和一些简单的设备(包括消毒锅、菌架、机器和消毒的器具等)设备需要一次性的投入,这要根据栽培的数量等情况而定。

原料以及人工等成本每袋大约在1.2—1.3元;每袋可产干耳8钱—1两左右,亩产干耳1000斤左右,收购价按每斤25元计算,每亩产值达20,000—25,000元,每亩效益0.8—1.2万元。

另外装栽培黑木耳不受场地限制,它可利用庭院、大地、野外林间,通过大地地摆、立体吊袋、串袋等多种方式,通过科学栽培管理,使其创造出高产、高效。

设施建设

一、厂房建设

厂房建设可采用新建或者是利用旧房舍改建,可采用砖瓦水泥结构,也可采用简易保温棚结构。

厂房应分为三个区域,一是污染区,二是无菌区,三是培养区。

污染区为拌料、装袋、灭菌时使用。

厂房面积首先以生产数量来确定培养区的面积,然后再因地制宜的确定污染区和无菌区的面积,培养区的面积可按35平方米面积可摆放1万袋左右。

每个培养室的面积最大不宜超过60平方米。

厂房建设要求:

对于砖瓦水泥结构的房屋,无论是新建还是改建,在每次使用时都要重新用5%的白灰水刷一遍才能使用。

由于污染区用来拌料、装袋和灭菌,所以以水泥地面为好。

无菌区用来接种,所以必须保证密封性良好的水泥地面,最好要有缓冲间,以避免因冷却而形成负压,导致有菌的空气进入无菌区。

培养区既要保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还要有良好的通风设置,培养区还要避光。

二、生产设施建设

1、培养室菌架建设

菌架可采用钢架结构和木架结构等形式。

长久的使用以钢架为好,不仅坚固,还有利于控制杂菌的侵染,但造价高。

一般以木架结构即可,但要注意在每次使用时的消毒灭菌处理。

   每排菌架宽度1—1.5米,菌架高度以房屋高度为准。

一般上边留有0.5米的空间,下边留有0.5米的空间。

层架高度为30—40cm,立柱间距为1—1.5米,过道宽50—60cm。

这里所说的也不是绝对的。

可根据房屋的高矮、长、宽综合考虑。

只要合理利用空间就行。

菌架靠墙的一侧要与墙体接触牢固,以避免菌架倒塌造成损失。

搭架子所用的原材料,例如木杆、板方、板皮等原料都必须先消毒,后进屋。

架子搭好后将室内卫生清理干净,关好门窗进行消毒,用菇保一号、二号进行熏蒸24小时(按说明书比例用)。

2、培养室供热设施

①、暖气片供热。

我们提倡利用暖气片供热。

因为加温时室内无烟,对菌丝体生长十分有利,食用菌生产就怕烟薰菌袋。

因为培养室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0.1%时就会抑制菌丝生长。

②、地炕、炉筒子、火墙供热。

用地炕和炉筒子火墙供热要考虑到室内有烟问题,最好是将火炉子搭在培养室的墙外边,不能将火炉子搭在培养室里边,一是防火,二是控制室内二氧化碳的增加。

地炕和炉筒子的上面都要放石棉瓦控制局部温度增高。

一是怕烤坏菌袋、二是怕火灾的发生。

3、通风设施建设

通风设施是指室外空气相互交换的设施,一般35平方米的培养室至少要设两个通风口。

通风口直径为40×40厘米,培养室面积大的要增加数量。

4、换气设施建设

换气设施是指使室内空气上下流动的设施,可用一个或多个换气扇进行,可采用人工和自动控制的方式进行。

使用一个换气扇时,要把换气扇放在培养室的中心位置,放在地面上即可,向上换气。

使用两个以上换气扇时,一个在上部,一个在下部,进行对流换气。

5、自制灭菌锅

采用自制铁槽子加砖和水泥墙体结构的方式,用煤加热。

铁槽子规格为长2.3米,宽1.2米,高0.4米。

锅体内径尺寸2.5米×1.5米×1.7米或1.9米。

使用菌筐一次可灭菌1500袋或2000袋。

在铁槽子以上10厘米处分别安装6排气孔(兼作注水孔和测温孔)。

6、菌筐制作铁制菌筐规格根据菌袋规格制作,常用菌袋规格17×33cm和17×35cm,规格为24×34×44cm,能装12个菌袋。

7、杀菌设施建设

   对接种室、缓冲间和培养室灭菌处理,除食用药剂灭菌外,还可使用器具灭菌。

主要器具有紫外线杀菌灯和离子风机。

使用器具灭菌有利于杀死细菌芽孢和真菌菌丝体。

确定栽培季节:

木耳在春季日平均气温10-13℃,为开口催耳芽的有利季节,我县以4月20日左右开口催耳芽为最佳季节。

若晚于5月1日开口催耳芽,黑木耳旺盛生长期正处于高温、高湿的雨季,不仅菌袋易污染,易得流耳病,耳片黄而薄,降低产品产量和质量。

品种选择:

黑木耳品种主要分成两大系列,即朵状系列和片状系列。

从生产实践看,朵状系列品种产量高于片状系列品种。

从市场销售上看,片状系列品种现在比较畅销。

品种选择的原则

①、适应市场需求的原则。

现在市场以片状木耳销售状况为好。

②、质量、产量、适应性、抗杂性相统一的原则。

一个品种不仅要产量高,而且还要具有优良的质量。

还要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良好的抗杂性,才能在大面积内推广,才能保证生产的成功率。

③、尊重实践的原则。

在选择上要注意通过多年生产实践表现良好的品种。

桦南县较为适宜的品种由于黑木耳的品种太多,在此仅介绍几个品种。

目前桦南县推广使用的黑木耳品种都是从牡丹江引进的,主要品种有:

黑29,为晚熟、片状、耐高温、抗杂、色黑的品种,是黑龙江省微生物研究所培育的品种,平均产量为0.08斤/袋,最高产量为0.12斤/袋,到现在已有10多年的生产实践历史。

丰收5号,特点是:

耳片肥厚、黑大、不烂耳、产量高、抗逆性强等。

平均产量为0.09斤/袋,最高产量为0.13斤/袋,这些都在生产实践中表现好的品种。

选择品种应注意事项

1、不可因价格便宜而购买,要注意菌种的来源。

2、购买时要注意检查菌种的活性和生命力,是否感染杂菌。

3、购买后要注意保藏的条件,最好是随买随用。

原材料准备

1、木屑(锯沫子):

要求无杂质、无霉变、以阔叶硬杂树为主。

如果木屑过细,可适当添加粉碎的锯沫进行调解粗细度。

以颗粒状木屑80%加细锯末20%为宜。

2、麦麸、米糠:

麦麸、米糠要求新鲜无霉变,麦麸以大片的好。

目前有的磨米房稻壳粉碎到米糠里卖,致使米糠质量下降。

一般好的米糠一麻袋在120—130市斤,否则就是里面掺加稻壳,购买时一定要注意。

3、塑料袋(和袋帽、木棒):

生产黑木耳的塑料袋现有两种。

一种是高压聚丙烯袋,其优点是透明度强,耐高温,121℃不溶化、不变形,方便检查袋内杂菌污染;其缺点是冬季装袋较脆,破损率高。

一种是低压聚乙烯袋,其优点是有一定的韧性和回缩力,装袋时破损率低;缺点是透明度差,检查杂菌时不易发现;该袋不耐高温,只适合常压100℃灭菌生产。

4、药品:

黑木耳生产常用药品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促进生长用药品,一类是消毒类药品,一类是病虫害防治药品。

促进生长的常用药品主要有:

三十烷醇、食用菌营养素、菇耳壮等药品,生产上可按着使用说明书使用。

消毒类药品常用的有:

甲醛、来苏儿、硫磺、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剂(菇保一号、菇保二号)、漂白粉、过氧乙酸、酒精、多菌灵、克霉灵、绿霉净、石灰等。

病虫害防治药品常用的有:

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石灰水、乐果、敌杀死、敌敌畏等。

5、酒精灯、温度计、镊子、喷壶、接种铲等。

二级菌种制作

1、常用配方:

木屑78%、米糠、麦麸20%、白糖1%、石膏白灰1%,成品料含水量63—65%。

2、工艺流程:

原材料准备→称量→拌料→装袋装筐→灭菌→冷却接种→上架→培养管理→检查。

3、生产技术要求:

①、原材料准备。

主要是木屑过筛,筛除掉较大的木块,可有效的防治漏袋的情况发生。

初步估测木屑的含水量。

②、称量。

对所用的各种原材料称量要准确,特别是微量添加物品,不可过量,以避免产生负面效果。

③、拌料。

先将麦麸、石膏、石灰称好后放在一起,先干拌两遍,然后再放入木屑中进行搅拌两遍,将白糖溶于拌料水中。

然后将拌料水与木屑等原料混合翻拌2遍。

要保证混拌均匀。

在后两遍时要注意调整混合料的水分,保证含水率在62—63%之间,含水量的鉴定方法是,手握成团,触之即散。

水分过大,容易发生黑曲霉蔓延;水分过小,不利于菌丝生长。

由于原材料购买地不同,各地木屑含水量也不一样,所以拌料时要灵活掌握。

水与料拌匀后,进行过筛,过筛后备用。

④、装袋,用机器装袋,装袋后摆入菌筐中。

⑤、灭菌。

菌筐摆入灭菌锅中采用常压灭菌方式,温度100℃,保持8—10小时。

将菌袋送入冷却室或接种室进行冷却。

⑥、冷却、接种。

灭菌后的菌袋送入冷却室或接种室进行冷却待菌袋降温到30℃以下时,就可进行接种。

接种方法是将酒精灯点燃,拔去母种棉塞将母种管口对着火焰,把接种工具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将试管内的老菌种块及斜面端的薄菌皮去掉,用接种铲将菌种分块,再将菌袋口对着火焰,迅速将试管内的菌种块勾入袋中一块,塞上棉塞。

⑦、上架培养。

将接完菌种的菌种袋放到已消毒的培养架上,温度控制在26—27℃左右进行菌种培养。

大约30—35天左右菌丝即可长满袋,当菌丝长满袋后,在10℃左右条件下再培养7—10天左右,即可使用。

如暂时不用,要放在3—5℃的地方保存,可保存30天左右。

栽培袋菌种(三级菌)制作

配料:

适合当地的配方有:

1.木屑麸皮培养基:

阔叶树木屑78%+米糠(麦麸)20%+石膏1%+石灰1%;

2.木屑玉米芯培养基:

木屑30%+玉米芯48%+米糠(麦麸)20%+石膏1%+石灰1%

3.木屑豆秆粉培养基:

木屑30%+豆秆粉48%,米糠(麦麸)20%+石膏1%+石灰1%

4.稻草、玉米芯培养基:

稻草43%+玉米芯43%+麦麸10%+豆饼粉2%+石膏1%+石灰1%

5.玉米秆、玉米芯培养基:

玉米秆43%+玉米芯43%+麦麸10%+豆饼粉2%+石膏1%+石灰1%

培养基合水量为60-65%为宜,干料:

水=1:

1.2-1.3为宜。

(一)拌料与装袋

将各种干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在混匀的干料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混匀。

手测含水量在60-65%为宜,堆闷30分钟后装袋,可采用机械装袋,装袋前要检查塑料袋的质量,剔除破损袋。

要根据不同的规格袋确定适宜的装量。

松紧度要适中,均匀,17×35㎝的菌袋,每袋装湿料1.1-1.2㎏,料袋高22㎝左右,插入木棒,用袋帽封口。

(二)灭菌与接种

灭菌:

采用常压灭菌方式,温度100℃,保持8—10小时。

要做到趁热出锅,将菌袋送入冷却室或接种室进行冷却。

接种:

待袋中料降温至30℃以下时,就可进行接种。

接种是黑木耳生产中最关键的一项工作,接种的操作过程,也叫无菌操作过程。

首先将冷却后的菌袋放入或接种室内,然后用菇保1号或2号对菌袋、接菌室进行熏蒸消毒30分钟。

然后工作人员进入接菌室,工作人员进入接菌室应穿上白大褂、戴上卫生帽,手带塑胶手套进行接种。

接种方式可采用多种方式,如酒精灯、离子风机、无菌操作台、等,个人可根据习惯和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

一般3人一天可接1500—3000袋左右。

(三)上架培养

将接完菌种的菌袋放到已消毒的培养架上,温度控制在26—27℃左右进行菌种培养。

培养时注意以下要点:

①、培养室必须要求卫生,干燥,空气湿度不得大于70%。

②、培养室要避光。

菌丝生长不需要光,光强菌丝易老化,并易长耳芽,所以菌丝生长必须在黑暗条件下培养。

③、进袋前培养室要用甲醛、高锰酸钾进行熏蒸24小时。

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10ml、高锰酸钾5克或用菇保熏蒸。

消毒后将栽培袋轻轻放在架子上,可以立放,也可以卧放。

④、培养温度控制。

初期7—10天内,温度保持在26--28℃为宜;在适温范围内偏高些,有利于菌丝复活、定植,并降低污染率。

然后控制在适温范围内温度偏低些,虽然菌丝生长缓慢些,但可培养成健壮的菌丝提高产量,中期10—20天,温度保持在25左右,防止烧菌,促进菌丝加快生长、吃料快。

;后期20天为20--230C。

使菌丝生长健壮。

当菌丝长满袋时降温至20℃左右,继续培养10天左右,使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多积累养分,是子实体良好生长发育,提高产量的物质保证。

⑤、每天通风一次,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转鲜、干燥,湿度大易发生后期污染,每周翻堆(或倒架)一次,以免烧菌。

后期要勤通风,通大风,通风要因时而异。

⑥、对感染的杂菌袋要随时清除,以防杂菌传播

栽培管理技术

管理工艺流程

场地选择→整地作床→床面消毒→下架验袋→划口→摆放→催芽→育耳→采摘晾晒→包装入库。

场地选择:

耳场的条件是:

近水源,水质好,通风良好,空气转鲜,清洁卫生,无污染源。

整地作床:

在耳场建畦(qí)床,宽150-200㎝,长不限,整平畦(qí)床面并压实。

畦(qí)床间距40-50㎝,并挖15-20㎝深的沟,为排水沟和人行道。

床面消毒:

可用5%的石灰水喷洒床面,也可用多菌灵。

对老耳场要先清除废旧菌袋及残留物,再翻耙、整平、做畦床,

下架验袋:

培养好的菌袋直接运往场地,感染杂菌的菌袋要单独放,放在最后开口。

运输过程要轻拿轻放。

划口:

用5%石灰水擦洗菌袋消毒灭菌,待菌袋表面干后,每袋开“V”字形耳口12-15个;钉子口、“一”字形出耳口80-100个,开出耳口时一定要划破菌膜,一般0.3-0.5㎝深,使进入新鲜空气,刺激原基分化,有利于形成耳芽。

摆放:

首选二合一排放法。

既将二个床的菌袋摆放在一个床内进行催芽和出芽管理。

二合一排放法每平方米可摆40袋左右,袋与袋之间的距离要均匀,排放时如地面要铺稻草,如果地面干燥需喷底水;地面比较潮湿的可直接摆放。

菌袋去掉棉塞后直立放置。

排放完毕后,盖上塑料薄膜,薄膜上盖上稻草或草帘子,

催耳芽:

开口后的菌袋进入催芽管理阶段,此期不可向袋上浇水,应注意床内的潮湿度。

过于干燥不利于开口处伤口修复;过于潮湿,菌丝易从开口处穿出,影响耳基形成。

根据潮湿度情况来决定通风度的大小,简便方法是:

看塑料薄膜上有无水雾或水珠,如有水珠下滴,则湿度过大,要增加通风度;塑料膜上无水雾或水珠,为湿度过小,要减少通风量,并需要在床两侧喷水增加床面湿度。

耳基形成后,可撤下薄膜,开始分床(每平方米为22袋)并进入露天管理,直接采取雾灌(喷雾时将草帘子撤下,喷完后,盖上润湿的草帘子,保持床内潮湿度),具体根据床内湿度、通风度、自然温度、耳芽情况等综合考虑决定。

使芽保持在良好的生长状态,

育耳:

应抓好以下四点:

1、调节湿度:

子实体生长发育要求相对湿度80-90%为宜。

出耳芽后,可揭去草帘,每天早、晚喷雾状水,最好用微喷。

初期因耳片抗逆性差,要勤喷、轻喷、细喷,使空气相对湿度85-90%,保持耳片湿润不卷边为宜。

当耳片长至扁平或圆盘状时,应适当加大喷水量,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达90-95%防止耳片蒸腾失水,促进耳片迅速生长。

但要注意干湿交替管理,使耳片健壮生长。

耳片成熟前夕,宜减少喷水,空气相对湿度,降至75-85%,使耳片在似干似湿条件下,不仅能控制孢子弹射,而且耳片干净无水,不易烂耳,肉质肥厚,有弹性,增强子实体生命活力,促进发育,并能降低霉菌污染,产品质量好。

2、控制温度:

黑木耳为中温型食用菌,对温度适应性较强。

温度偏低生长慢,但子实体色深、肉厚,如春耳和秋耳。

温度偏高生长快,但子实体色浅,肉搏,如伏耳。

生产实践中,可在适温范围内温度偏低些。

展耳期温度以20-22℃为宜,有利于耳片整齐,健壮、耳形好,色泽深,商品价值高。

若温度高于25℃,则难以开片,再遇高温湿天气,子实体呼吸旺盛,细胞分裂加快,干物质积累少,耳片薄、色浅,产量低。

因此,若遇高温,可盖草帘并喷水降温,保证耳片良好生长。

3、调节光照:

黑木耳子实体分化需要一定散射光,光弱不形成原基。

子实体生长需要散射光和一定的直射光,在光照充足的环境里,耳片肉厚色深,鲜嫩茁壮,病虫害少。

否则生长缓慢,色浅,商品价值低。

所以,对覆盖物要定期揭掉,确保充足的光照条件。

4、适当通风:

黑木耳要求氧气充足,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过多。

对耳片有毒害作用,空气新鲜可避免烂耳,减少病虫害,有利于耳片良好生长。

若通风较差或摆袋过密,则耳片不易展开,易形成“鸡爪耳”或“团耳”等畸形耳,失去商品价值,且易污染杂菌和烂耳,降低产量。

应清除耳场内外一切障碍物,定期揭掉覆盖物,使耳场空气流通,促进耳片良好生长发育。

采摘晾晒

出耳芽后,一般在适宜条件下培养50—60天即可成熟。

采收标准:

耳片充分舒展变软,颜色变浅,耳基收缩,耳边内卷,肉质肥厚,腹面见白色孢子粉,应及时采收。

采收方法:

采收前4小时停止喷水,用竹刀沿袋壁削下,也可五指捏住耳基轻轻扭下,不留耳基和残片,也不带培养基,以免发霉污染,影响下一潮耳芽形成和生长。

采收后的木耳要及时进行晾晒,晴天需要2—3天晒干,注意防雨

包装入库;晒干后的木耳要及时装袋入库,装袋运输过程要注意,存放的库房要干燥、通风。

采收后管理

(1)清理耳场杂物及病虫残耳喷0.1-0.2%高锰酸钾液或25ppm金霉素液、5%石灰水消毒灭菌。

(2)清理菌袋将培养基刮平压实

(3)菌丝复壮采耳后停止喷水3-4天,覆膜或草帘使菌丝复壮。

(4)再催耳芽采收5天后喷重水,约10天后又可长出耳芽

春耳秋管增产增收

春耳秋管,每个菌袋可以增加产量2-3钱,增收0.5元以上。

具体管理技术如下:

1、揭盖时间

在立秋前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把出过木耳的菌袋顶部撕开(即揭盖)。

时间不宜过早,否则由于气温较高,菌袋内部水分含量过高,加上菌袋下部营养没有消耗掉,容易引发青苔感染,造成菌袋整体感染杂菌,导致菌袋全部废弃。

2、揭盖方法

菌袋顶部经过春夏两季的风吹日晒,到揭盖时已经风化,用手轻轻一拽即可达到揭盖效果,对于部分质量较好,并未风化的坚固菌袋,可用刀片在菌袋周边割口后,拽去顶盖即可达到揭盖效果。

3、二次扩面

开盖采摘一茬木耳后,再把菌袋塑料膜全撕掉,使菌袋料你剩余的营养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4、浇水管理

菌袋揭盖后,晾晒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