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885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65 大小:5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5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5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5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5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

《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1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

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2017年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2017年月日

 

教学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地方,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课外阅读材料每生各自准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懂得不仅要勤学而且要多问的道理,逐步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

教学流程

教学改进措施

一、指导观察课本第一页插图。

1.读题:

不懂就问

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

a.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b.第2幅图是在哪里?

从哪里看出来?

图上有哪些人?

分别在干什么?

c.第3、4幅表现的是哪里在?

怎么知道的?

有哪些人?

他们正在干什么?

二、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

1.看完4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的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

(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问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

(5)留心处处皆学问。

2.讨论:

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么样?

3.请学生说说今后的打算。

三、总结:

同学们不懂就要问,只要留心,处处皆学问,课本晨、自然界的一切,只要自己有疑问,都可以向别人请教;只自己动了脑筋不能解答,随时随地都可以问(孔子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

)其实相互之间都可以成为老师,谁能解答问题,他就是老师。

其实不懂就要问,就是多问,这是与勤学联系在一起的,平时我们常说勤学多问就是这个道理呀!

板书:

不懂就要问--勤学多问

心得反思

 

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使学生了解学会搜集资料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

教学流程

教学改进措施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想写一篇介绍我们家乡的文章。

你们说老师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2.老师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

(收集有关资料等等。

3.引导学生说说收集资料的好处。

4.小结:

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1.第一页插图。

(1)三幅图上学生分别在哪儿?

在干什么?

(上方学生在阅览室查阅资料,并将查到的资料抄录到笔记上。

下方几位学生在学校的图书馆收集资料,有的在查阅,有的在摘抄,他们都很专心。

中间一位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粘贴到活页纸上,他们都在收集资料。

2.收集资料有很方法,我们看第二页插图,想一想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

 

交流:

(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访问来收集资料)

你还有哪些收集资料的方式?

(讨论后再交流)

3.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方法呢?

观察第三页的图片。

交流并归纳:

(1)做摘抄笔记。

即认为有价值、有意义、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最好分类摘抄,这样便于查阅)。

(2)制作资料卡片。

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3)拍照片。

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

(4)编辑剪报。

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积累。

(5)引导学生了解:

还有录像、录音、复印等收集资料的方法。

三、引导学生观察第三页下面的图片,让学生畅谈学习的收获。

(学生向老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汇报收集资料的心得。

……)

四、作业

在今后要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开始收集各种资料。

二周后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板书: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

学会搜集资料

方法:

做摘抄笔记

制作资料卡片

拍照片

编辑剪报

录像、录音、复印……

心得反思

 

课时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交流收集的资料,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

教学流程

教学改进措施

一、观摩收集的资料。

各小组在班中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学生仔细观摩。

二、交流:

自己如何搜集资料的?

自己从中有什么启发。

三、教师小结:

常用的四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根据学生收集的情况,表扬优秀的,给有不足的同学提出合理的建议,但重在鼓励,希望学生贵在坚持,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

 

心得反思

 

教学课题:

1.我们爱你啊,中国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诵读,感受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特点,伟岸高洁的品质,开拓进取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结构,抓住重点词语理解第一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教学改进措施

一、谈话切入:

1.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揭题,范读。

二、朗读感知:

1.自由朗读全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畅,划出不理解的句子。

2.小组练读,交流问题,组内讨论解决一些问题。

思考:

想想课文讲述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

(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文化灿烂民族伟大奋发开拓)

3.从诗的表现形式来看,课文可分几个部分?

第一段

(1):

写祖国幅员辽阔,总结全诗。

第二段(2—6):

从不同角度。

歌颂赞美可爱的祖国。

第三段(7):

总结全文。

4.齐读全诗,初步体会祖国的可爱。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

理解“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洋溢”。

2.思考:

(1)这一段是从哪两个写祖国幅员辽阔的?

(2)“啊,我们爱你,中国!

”这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指导写字

1.巩固生字的读音。

2.在写这些生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3.你想提醒同学写哪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4.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作业

1.朗读诗歌。

2.抄写词语。

心得反思

 

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朗读、诵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教学改进措施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朗读全诗,说说你知道了祖国有哪些可爱的地方。

二、品读体味:

1.学习第2节。

(1)朗读并理解词语:

清奇俊秀浓妆淡抹飘渺波澜壮阔

(2)读了这几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除了诗里写的,你还知道祖国有哪些美丽风景?

说一说。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5)小结学法。

2.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3——6节,再交流谈论,教师适当指导补充。

第3节:

介绍祖国名产。

着重理解:

醇美光洁绚丽巧夺天工

第4节:

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风物。

结合图或录象简介:

傣家族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

理解词语“巍峨”

第5节:

古老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的成就。

理解“新歌”、“滚滚春潮”、“希望之火”。

第6节:

伟大的民族精神各指什么?

3.朗读第2——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迷人可爱。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第7节,说说“骄傲、自豪”是针对什么说的,“奋发、开拓”又是针对什么来说的?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

(总结全诗、呼应开头)

3.齐读,表现出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4.朗读、背诵全诗。

四、布置作业

心得反思

 

 

教学课题:

2.郑成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4.仿写第五小节。

教学重、难点:

 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清课文层次,精读部分段落。

教学流程

教学改进措施

一、揭题导入。

1.揭题。

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

(板书课题:

郑成功)

2.听说过郑成功吗?

学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郑成功》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哪些事迹呢?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

残酷奴役慷慨激昂允许铁甲舰街头巷尾融洽酋长

⑵注意字型。

指导写“街头巷尾”的“巷”,“融洽”的“融”。

⑶指名读课文。

⑷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建设海军,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大力发展生产,建设台湾的历史事件。

⑸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郑成功的主要功业是什么吗?

(一是收复台湾,二是建设台湾)

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

(课文第四至六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第七至八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是怎么建设台湾的。

三、学习课文第1-3小节。

1.指名读,思考:

第1-3小节主要写什么?

(台湾人民痛恨侵略者,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2.默读,思考:

哪些词句写出了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

哪些词句写出了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强占、残酷地奴役、恨透了、慷慨激昂绝不允许)

3.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了,想象一下郑成功“慷慨激昂”说话的样子,有感情朗读郑成功的语言。

4.分角色朗读第1-3小节。

四、作业布置:

1.读抄词语。

2.练读课文。

心得反思

 

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精读课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流程

教学改进措施

一、复习导入。

1.想一想:

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

2.有感情朗读第1-3小节。

二、学习课文第4-6小节。

过渡:

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呢?

他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呢?

1.自由读课文第4-6小节,找找他们胜利的原因,划出相关语句,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后板书。

准备工作充分:

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

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庞大舰队绵延几十里风帆蔽日战旗招展纪律严明军容整肃

官兵的勇猛善战:

冒着驾着团团围住钩住敌舰跳了上去

3.胜利属于正义之师,侵略者的下场只能是失败。

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侵略者的狼狈相和可耻下场的?

(负隅顽抗惊恐万状乱作一团举手投降)

4.有感情地朗读第4-5小节,要读出郑军的威武气势。

5.指名读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