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docx
《房建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建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房建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房建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第一节施工测量
测量设备选用如下表:
名称
型号
数量
精度
用途
激光经纬仪
J2
1
<2"
角度测量
自动水准仪
DZS3
2
<3mm/KM
施工水准测量
50M卷尺
2
垂直水平、距离
激光铅直仪
1
垂直度测量
测量控制采用以下方法:
控制网点的设置
水平控制测量按二等水准规范要求进行,包括视距差≤5m,视距累计差≤10m,两次误差校差≤3mm,高差校差≤5mm,并将水准路线组成两段,形成的闭合路线。
水准控制在各单体外侧设置,且能互相通视的部位设置,便于控制各单体间的标高。
为了更便于测量工作,我们将所有控制点的大地座标均转化成建筑座标,即将大地座标系统顺时针旋转90о,并将设计图中的建筑座标Y轴改变方向,如下图所示:
北
西X东
Y
南
标高控制
利用水准仪将控制点标高投测到建筑内。
轴线控制
利用经纬仪在底板或楼层上任意测设三点以上的座标,将仪器移至相应楼层,针对三点复核无误后,将各轴线交错点的座标投测于各楼层,然后可进行弹线放校。
6.1.1基础施工测量
(1)基础模板完成后,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校核模板安装的几何尺寸,在模板周边放出基础面的标高线,并用钉子标示(在竖向钢筋上用红漆油标示),墙、柱的轴线和边线标记,应延长线引至基础边线外,方便施工复核。
(2)基础施工完成后,把轴线引测至基础面,并按施工图放出有关的墙和柱等截面尺寸线,有地梁、预留孔洞、管道、埋件等应按施工图纸在相应的位置上放出有关的标示,(包括标高和截面等几何尺寸)。
6.1.2主体施工测量
a.楼层结构平面的施工放线
根据已有控制网点的主轴线精确引测到各层楼面上,特别是±0.00层的控制层的引测必须复核无误后做标记。
以后每完成一层楼面用经纬仪把±0.00层的控制线传递到上一层楼面,再根据各层施工平面图放出相应的轴线及墙、柱、梁和各种洞口等的平面位置。
b.结构层的施工抄平放线
先根据各层平面的轴线和各层暗柱平面结构图,放出的暗柱外框线、轴线、洞口等位置。
6.1.3装修测量控制
内部装修的局部平面位置的确定从已经在结构施工中确定的结构控制轴线中引出,高程同样从结构施工高程中用水准仪转移至各需要处。
在转移时尽量遵循仪器使用过程中保持等距离测距的原则,以提高测量精度,从而使装修工作有明确的控制依据。
室内装饰:
根据建筑施工图弹出相应的全部墨线,包括脚线、墙裙线、顶棚顶高程线、梁底水平线、装饰线及窗台、门窗顶压顶、楼梯等的墨线。
外墙装饰:
按图放出凹凸线、门窗顶、窗台线、立边线、装饰线、外墙裙、女儿墙压顶线的通光和平直及大小的控制线。
屋面防水层、找平(坡)层:
应按图纸要求放控制线,并在其完成面上按图纸和规范要求,结合各种隔垫层块料规格放出脊缝、顺水缝、伸缩缝。
饰面层收口及分隔缝的控制线。
6.1.4施工及最终沉降测量
当建筑物随结构施工层的上升整体重量增加将发生沉降,施工过程的沉降测量将给建筑物今后的监测提供初始数据。
当基础结构施工完毕,按设计要求在柱上埋设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冲撞引起变形影响数据统计。
沉降观测要求:
上部结构开始施工起每加高一层观测一次;
结构封顶时观测一次;
结构封顶后每三个月测一次,经后根据沉降速率每约六个月测一次到沉降稳定为止。
测量数据制定统计分析表,进行统计分析,直到交工验收为止。
测量采用水准仪,参照点为现场设置的观测点。
现场设置的观测点每一个月发生变动或误差及时进行数据参数修正,以保证数据精确。
测量工作是一项重要、谨慎的工作,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程序,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经常进行仪器、观测点和测量设施的检查验证,配合好各工序的穿插和检查验收工作。
第二节土方工程
6.2.1施工准备
1、平整场地。
2、反铲式挖掘机进场就位,检查施工用电器具是否正常。
3、熟悉施工图纸,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6.2.2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放线→机械一次性开挖→人工修土→整平→放线→混凝土垫层
6.2.3技术措施
1、坑底的钢筋混凝土工程桩应有专业人员及时凿除高出设计标高部的桩,并随时运走。
2、土方开挖采用反铲式挖掘机开挖,保留200cm以上厚土方采用人工修平。
3、承台的土方必须在开挖的土层面标进行重新放线后采用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
4、挖土过程中,挖土机械不得损坏桩,基底土方应随挖随运,不得在四周堆放。
5、为了保证基础施工无积水,排除地面雨水。
在底板边外侧设置好排水沟和集水井。
6、做好基坑周边的管线及环境的监测工作。
7、橡皮土处理:
暂停施工,降低其含水率,或进行晾槽;上面铺碎石夯实,掺入定量的石灰;数量不大但严重的可挖去重回填好土。
8、流砂处理:
采用井点降水或抛入大石块,同时组织快速施工。
6.2.4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措施
基坑挖土除应严格按照本公司的质量安全规程的施工外,按照具体情况尚应做到下面几点:
1、本工程在挖土方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挖土的标高,坑底,留200厚以上的土采用人工修挖。
在挖土时,必须由专人指挥,严格在挖土时将挖土机抓斗、碰到桩顶,而造成砼方桩断裂现象。
2、人工修挖至标高后,即在两侧开挖300×200的排水沟和一定数量的集水井,及时将地表水排除。
3、挖土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挖土人员(包括铲土工人)都必须戴安全帽,做到安全生产。
4、运土汽车应保证市容整洁,土不得散落在道路上。
大门口应铺设草包,运土车辆出大门应用水冲洗粘有泥土的车轮,做到文明施工。
5、夜间挖土应有充足的照明,保证安全施工。
6、每天挖土前应检查挖土机械确保正常施工。
6.2.5桩基检测及验收
一、桩基检测
1、待打桩时间达到28天稳固期后,即对桩基进行小应变测试,及单桩承载测试。
2、小应变测试:
本工程要求20~30%的桩随机进行小应变测试。
3、单桩承载测试:
本工程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依据设计图纸确定,测试数量依据图纸。
二、桩位验收
1、待小应变测试及单桩承载测试后,即对桩位进行验收。
2、桩位验收,包括垂直轴线方向偏差,顺轴线方向偏差,及桩顶标高偏差。
3、会同有关单位绘制桩位竣工图,及时报清桩基工程验收。
4、桩基小应变测试及单桩承载测试符合设计要求,及桩位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
第三节钢筋工程
6.3.1材料要求
各种规格钢筋的进场都必须有出厂质保书或合格证,并在使用前必须做钢材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6.3.2工艺流程
梁板筋:
钢筋加工→梁筋→板底筋→板面筋→垫块及马凳→验收
墙柱筋:
钢筋加工→主筋位置调整→钢筋连接→箍筋(拉钩)→垫块→验收
6.3.3施工方法
1.钢筋材料成品与半成品进场必须附有出厂合格证,并及时取样送检,其机械性能合格后方能使用,进场后挂牌,按规格分别堆放,进口钢筋除合格证和复试报告外还须进行可焊性试验及化学成份分析,试验合格后使用。
2.钢筋安装完毕先自行检查是否符合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对安装质量进行评定,然后通知现场监理进行检查,无误后做好隐蔽工程签证手续,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钢筋采用现场断料加工成型,由塔吊运至施工工作面进行绑扎安装。
4.墙、柱筋安装在楼层板面轴线放样后进行,板筋安装宜先在模板面上弹出纵横钢筋方格线控制安装。
5.钢筋接头应分批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质量检查包括逐个外观检查和物理力学试验(含见证取样)两部分。
6.梁板钢筋绑扎时的板筋伸入支座内不得少于梁截面尺寸一半并需符合规范要求,按规范做弯勾不少于板厚2/3。
扎好后严禁止入踩,以免变形,影响结构。
整个楼面绑扎好后,不得漏放。
7.钢筋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纵筋直径≥28mm时,应采用机械连接接头;当纵筋直径=22mm或抗震等级为三级底层柱底时,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当纵筋直径<22mm时,采用搭接接头。
搭接长度的未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受拉区域内,一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二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I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有关规范的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0.7倍;
8.施工注意事项
1)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
2)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否则导致平板悬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
3)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绑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时要及时调整好。
4)柱子箍筋接头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即纠正;
5)浇筑混凝土时,受到侧压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应及时调整。
6)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
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焊接头数量,如超出现规范要求,要作调整后才可绑扎成型。
7)梁钢筋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对焊连接,并做钢筋对焊接头的焊接试验。
8)楼面钢筋上排负弯矩筋,要求绑扎保护层位置正确。
下部应用φ6钢筋马凳支撑,马凳支撑间距,应以上踏在上排钢筋,钢筋无下沉为准。
6.3.4质量要求
a.保证项目: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
3)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b.基本项目:
1)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户。
2)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3)箍筋的间距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有抗震要求时,弯钩角度为135°,弯钩平直长度为10d。
c.允许偏差项目
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相关规定。
6.3.5产品保护措施
1)柱子钢筋绑扎后,不准踩踏。
2)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
浇筑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保证负弯矩筋位置的正确性。
3)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
4)钢模板内面涂隔离剂时不要污染钢筋。
5)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
6)对钢筋进行重点验收,柱、墙的插筋采用加强箍电焊固定,防止浇混凝土时移位。
7)柱、粱板钢筋绑扎成型后,应即支垫或绑上保护支垫块,不使钢筋直接紧贴模板而无保护层。
8)柱、墙浇筑砼时,料斗通过串筒、槽缓缓向柱墙模内灌注砼浆,振捣时振动棒不要紧靠钢筋、以免钢筋移位变形。
6.3.6安全注意事项
1)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有无碰撞危险或被钩挂料物,特别是避免碰挂周围和上下方向的电线,人工抬运钢筋,卸料要注意安全。
2)起吊或安装钢筋时,应和附近高压线或电源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在钢筋林立的场所雷雨时不准操作和应选好位置站稳,系好安全带。
第四节模板工程
6.4.1材料要求
结合工程的特点,对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进行如下的选择:
柱模:
模板采用18mm厚九夹板,竖楞采用100×100mm松方木,柱箍使用定型槽钢。
梁模:
模板采用18mm厚九夹板,骨料为100×100mm,75×150mm松方木。
平板:
18mm厚九夹板,骨料为50×100mm松方木。
支架: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
柱、梁模板的紧固以设置对拉螺栓为主,按600~800mm的间距设置,个别地方可略加调整。
立杆间距按800mm设置水平横杆按1200mm设置,并设剪刀撑。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