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名校工程建设给水排水工程专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8431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建筑大学名校工程建设给水排水工程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建筑大学名校工程建设给水排水工程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建筑大学名校工程建设给水排水工程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建筑大学名校工程建设给水排水工程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建筑大学名校工程建设给水排水工程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建筑大学名校工程建设给水排水工程专业.docx

《山东建筑大学名校工程建设给水排水工程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建筑大学名校工程建设给水排水工程专业.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建筑大学名校工程建设给水排水工程专业.docx

山东建筑大学名校工程建设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山东建筑大学名校工程建设--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试行)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重点专业建设方案》,根据《山东建筑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方案—给水排水工程》建设内容,特制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和思路

围绕《山东建筑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方案—给水排水工程》建设要求及任务,以推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革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推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2013至2015年,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计划建设视频课、示范课、精品课15门左右,全面提高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使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尽快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申报要求

申报范围:

面向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

(1)对于已经列入《山东建筑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方案—给水排水工程》建设内容的课程(附表1),原则上必须进行建设,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均可申报,学院组织评审后立项建设。

(2)对于未列入《山东建筑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方案—给水排水工程》的课程,课程亦可申报建设。

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均可申报,学院组织评审后,进行立项建设。

所有申报建设的课程(不论原先列入还是未列入的课程),课程建设申报人必须填写申报材料(附表2),否则不予立项。

三、建设要求

(一)课程负责人

每门课程设负责人1名,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

课程负责人负责课程建设的规划、组织与实施。

课程的负责人一般应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承担。

(二)课程师资队伍

建设期内每门课程拥有至少2名以上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的主讲教师。

课程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注重教学团队建设。

(三)课程教学资源

(1)教学录像。

建设期内全部课堂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录像。

拟申报省级精品课程的课程,课程负责人主讲理论教学课程的录像比例占30%以上。

(2)网站建设。

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丰富,课程网站畅通,能够很好地发挥辅教辅学功能,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

课程建设期内创建课程网站,实现教学资源上网。

(3)教案、课件制作。

课程必须编写完备、详细的教案,课程全部教学内容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案、课件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并适当配以图表,提高教学效果。

(4)作业、试题库

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课程应建立课堂思考题、课堂测验题、课后思考题、课后作业题等不同形式的作业。

课程应建设试题库,每门课程至少建设10套试题,形成试题库。

(5)教学改革与研究

课程建设承担人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及性质,“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开展“案例式”、“引导式”、“启发式”等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改革。

考核时,提交改革模式的相应支撑材料。

在教学研究方面,建设期内应在公共刊物上公开发表本门课程的相关教研论文1篇以上。

四、建设期限

(一)中期考核。

2014年6月前,立项课程提交中期考核报告及相应支撑材料。

(二)终期考核。

立项课程应在2015年6月前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并提交终期考核报告及相应支撑材料。

五、管理及验收

所有申报建设的课程要求必须填写课程申报书(见表2),课程立项建设批准后,支付首批建设经费5000元。

之后学院按进度拨付经费。

六、其他

申报书纸质版(1份)于2013年10月23日(周三)下午3:

00前交至学院教学办公室张兆海老师处。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3年10月8日

附表1:

原申报课程建设内容。

表1专业重点课程建设计划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1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

专业基础课

2

水分析化学

专业基础课

3

水质工程学2

(含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

专业必修课

4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专业必修课

5

水处理生物学

专业基础课

6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含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专业必修课

7

水工程经济

专业选修课

8

水处理工艺

专业选修课

9

泵与泵站

(含泵站课程设计)

专业基础课

10

水质工程学1

(含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

专业必修课

11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

(含给水管网课程设计、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专业必修课

12

水工程施工

专业必修课

 

附表2: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课程建设申报表

 

学院

课程名称

课程申报人

主讲教师

申报日期

 

填写要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内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每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其他情况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

基本

信息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

职称

电话

最终学位

职务

传真

所在院系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研究方向

1-1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时间)(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1-2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时间、本人位次及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注:

本表及以下各表内容较多时可将栏目加长。

2.主讲教师(每位主讲教师均需填报本表)

基本

信息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

职称

电话

最终学位

职务

传真

所在院系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研究方向

2-1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时间)(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2-2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时间、本人位次及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3.教学队伍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兼

职教

师)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专业技

术职务

职业资

格证书

学科

专业

承担教

学任务

专任教师/

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

所在单位

3-1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专兼职教师比例、有行业背景的教师参与情况以及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情况

3-2

教学改

革与研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学缘结构:

即学缘构成,指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

联合课程名称

(单门课程不填)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4-1课程概述:

课程的历史沿革、设计理念、课时数量以及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4-2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建设平台,整体优化课程内容,重组课程结构,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4-3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规律,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积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分工恰当、相互支撑,满足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鼓励建设双语课程。

4-4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针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不同特点,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建设承担人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及性质,“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开展“案例式”、“引导式”、“启发式”等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改革。

4-5课程实践条件:

重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6课程教学资源:

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丰富,课程网站畅通,能够很好地发挥辅教辅学功能,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

4-7课程教学效果:

4-8课程自我评价: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4-9课程建设规划: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4-10学院的政策措施:

所在高校学院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文件、实施情况及效果,对本课程后续建设规划的支持措施

本课程已上网资源情况:

网上资源(含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名称列表及网址链接

其他情况说明(如果需要):

5.详细课程建设实施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