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涂料常见漆病原因预防与处理1.docx
《工程涂料常见漆病原因预防与处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涂料常见漆病原因预防与处理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涂料常见漆病原因预防与处理1
漆病种类2施工中起泡10
原漆弊病2气泡12
肝化3辊筒刷痕14
沉淀结块3遮盖力差16
发臭3褪色18
浮色严重3泛碱风化20
结皮3针孔22
原漆弊病的预防4流挂23
处理4龟裂25
漆膜弊病4起皱27
漆膜弊病指涂料施工和发花29
形成漆膜后的弊病,主要有哪些4色差33
粉化5光泽上升36
开裂、剥落7预防漆病的一般方法38
漆病种类
漆病可归为两类:
原漆弊病、漆膜弊病。
原漆弊病指涂料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的弊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贮存的环境条件恶劣、配方设计问题、原材料质量问题、生产控制问题等。
漆膜弊病指涂料施工和形成漆膜后的弊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施工问题、底材问题、环境问题、产品问题
原漆弊病
原漆弊病指涂料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的弊病,主要现象有:
返粗、肝化、沉淀结块、发臭、后增稠严重、浮色严重、结皮。
肝化
现象:
整桶涂料呈凝胶状,无流动性,加入稀释剂(或水)后无法搅拌均匀。
沉淀结块
现象:
整桶涂料上层为液体,下层为粉料块,无法搅拌均匀。
发臭
现象:
涂料开桶后散发出常人无法忍受的气味,一般长时间贮存的水性涂料容易发生。
浮色严重
现象:
涂料上部的颜色同其他部分颜色差异明显,并且不能搅拌均匀。
结皮
现象:
涂料表面出现一层固体(或半固态)膜,难以溶解到涂料中。
原漆弊病的预防
合理设计配方、严格控制原材料和生产工序、在凉爽(0~350C)、干燥、通风的条件下贮存。
处理
涂料出现以上弊病,一般不能再使用,须当做废品进行处理。
漆膜弊病
漆膜弊病指涂料施工和形成漆膜后的弊病,主要有:
回粘不干、流平差(刷痕、接头明显)、咬底、气泡、针孔、流挂、失光、涂料不相容、龟裂、气泡、粉化、长霉、泛碱、锈斑、起皱、开裂剥落、褪色、耐污染性差、挂灰、发生、色差、遮盖力差、缩孔、光泽上升、桔皮、表面冷凝、漆膜、泛黄等。
粉化
原因:
1、低温施工;
2、过量稀释;
3、涂层太薄;
4、未使用底漆;
5、底材吸水过快;
6、湿度过大;
7、劣质涂料。
预防方法:
1、严格按产品要求施工;
2、选用优质涂料按施工方法涂装。
处理方法:
1、消除粉化原因,采用优质涂料;
2、去除粉化部分,打底重涂。
开裂、剥落
原因
1、使用劣涂料;
2、过分稀释或涂料过厚;
3、表面处理不当;
4、腻予附着力差;
5、在木头上涂漆,没用底漆;
6、因年代已久老化变脆。
预防方法
1、使用优质涂料;
2、处理好基底,使用好的腻子。
处理方法:
1、刷去松脱物,打磨表面,重涂;
2、未上漆的木头,应用底漆打底。
施工中起泡
原因
1、包装桶过度振动;
2、采用两种不同品质的涂料滚涂过快;
3、辊筒的毛过长;
4、涂料被反复辊涂或来回刷漆。
在多孔表面辊涂涂料预防:
1、选用优质涂料;
2、避免过度的反复辊刷;
3、使用短毛辊筒;
4、在多孔表面先使用底漆。
处理:
打磨后重涂
起泡
原因:
1、施工过厚;
2、施工时气候异常热;
3、漆膜处于高湿环境;
4、在受污染表面刷漆;
5、基底含水率高;
6、使用耐水差的腻子。
预防:
1、施工时厚度适中;
2、避免太热施工;
3、干透后再涂下道漆;
4、彻底处理底材;
5、使用好的腻子。
处理方法:
1、铲掉或打磨表面后重涂。
锟筒刷痕
原因
2、锟筒毛长选择不当;
3、使用低质涂料;
4、使用低质锟筒
5、锟筒使用技巧不佳;
6、涂料粘度高,未合理稀释;
7、施工环境湿度高;
8、一次上料太多。
预防方法
1、选择适当长短的锟筒毛;
2、使用优质的锟筒;
3、通过练习,不断提高锟涂技巧;
4、按要求稀释。
处理:
打磨平整后重涂一道。
遮盖力差
原因:
1、没有使用底漆;
2、漆模粉化,泛碱引起;
3、基底碱性过大,有裂缝产生;
4、色浆耐碱性差;
5、色浆耐候性差。
预防方法:
1、选用耐候性、耐碱性好的色浆;
2、处理好基面。
褪色
原因
1、没有使用底漆;
2、漆膜粉化、泛碱引起;
3、基底碱性过大,有裂缝产生;
4、色浆耐碱性差;
5、色浆耐候性差。
预防方法:
1、选用耐候性、耐碱性好的色浆;
2、处理好基面。
泛碱风化
原因:
1、底材处理时未清除已有粉化物;
2、墙体开裂,外部水份渗入;
3、墙体碱性过大;
4、墙体湿度高;
5、未使用抗碱底漆;
6、内部过量水分通过外墙逸出。
预防方法:
1、彻底处理底材,底材湿度低于10%。
处理方法:
1、寻找并杜绝水分源头;
2、清除风化物,重涂。
针孔:
涂料涂装后在途层表面有针样小孔。
原因:
预防方法:
底材比较疏松,气孔较多
延长涂料静置时间
气温或烘烤过高;
降低烘烤温度,避开高温区域施工
稀释剂挥发速度太快;
降低涂料施工粘度
涂料静置时间不够长
如需很厚的漆膜可考虑两次喷涂
漆膜过厚
使用封闭性能好的底漆
处理方法:
将问题漆膜打磨平整后重涂
流挂
原因:
1、涂料粘度低;
2、稀释剂挥发速度慢;
3、局部漆膜涂装过厚;
4、上漆过多。
处理方法:
1、将问题漆膜打磨平整;
2、按预防方法重涂。
预防方法:
1、适当提高涂料粘度;
2、使用快干稀释剂;
3、调整施工工具及方法,确保涂装均匀;
4、清除边角线多余的漆料。
龟裂
原因:
1、在弹性中途上使用非弹性的面漆;
2、底漆或中途层未干就涂装面漆;
3、涂装时一次施涂过厚;
4、涂层的自然老化;
5、涂装时气温过低。
处理方法:
1、刮去旧漆膜,打磨表面,按产品要求重涂。
预防方法:
1、选用合适的配套体系;
2、严格控制重涂时间;
3、按产品要求的施工温度施工;
4、选用不易开裂的优质涂料。
起皱
原因
1、涂刷过厚;
2、在过热表面或极热的气温下施工;
3、漆膜未干时暴露在高湿环境下;
4、第一涂未完全干燥时即覆涂;
5、在沾污的表面上刷漆;
6、稀释剂不合理;
7、涂装体系不合理。
处理方法:
1、去除起皱涂层;
2、打磨后重涂;
3、第一涂完全干燥后刷漆面漆。
发花一;有光漆涂装不均匀,光泽不均
原因:
1、漆膜厚度不均匀;
2、涂装水平差;
3、稀释比例不一致,稀释剂选用不当;
4,底材平整度太差、粗糙度不均匀;
5、底材吸收能力不同;
6、喷涂未分块涂装,漆雾和接头影响。
处理方法:
1、底材处理平整后发花处打磨,严格按工艺重涂。
预防方法:
1、底材确保平整、粗糙度一致;
2、喷涂施工须分隔成块,做好保护,防止漆雾影响;
3、严格控制稀释比例,均匀涂装。
发花二:
涂装不遮盖底色。
原因:
1、稀释比例过大;
2、底材光滑致密不吸收;
3、涂装膜厚太薄;
4、深色漆膜厚不够,涂装遍数太少;
5、产品遮盖力不好。
处理方法:
1、均匀打磨后选用优质涂料严格按工艺重涂,深色漆不加稀释剂直接涂装。
预防方法:
1、底材保持一定的粗糙度;
2、严格控制稀释比例;
3、按产品要求控制膜厚和涂装道数;
4、深色漆适当增加涂装道数,不稀释直接涂装;
5、选用优质涂料。
色差
原因:
1、施工方法不一(施工工具,施工手法不同);
2、色浆选用不合理,涂料展色性差;
3、底材表面状况不一(平整度差、粗糙度不一、修补墙面同原墙面差异);
4、漆膜厚度不均匀(遮盖力差的产品尤明显);
5、产品批次之间色差;
6、产品光泽不同;
预防方法:
1、同一工程尽可能使用同种施工方法;
2、施工前要确保底材符合要求;
3、不同批次的产品不要在同一面墙上施工,可混合均匀后施工。
处理方法:
1、消除色差的原因后,严格按工艺重涂。
光泽上升
原因:
1、在走动频繁处使用了哑光涂料;
2、频繁擦洗;
3、物体擦过墙面;
4、涂料本身问题。
预防方法:
1、使用优质涂料;
2、在走动频繁处,使用半光或高光涂料;
3、用软布或磨擦损害小的物品沾清水清洁漆膜。
处理方法:
1、选用优质涂料重涂。
预防漆病的一般方法
1、恰当的储存方法
涂料应在凉爽(0~350C)、干燥、通风的条件下贮存。
2、合格的底材条件
底材应满足平整、牢固、干燥、清洁、中性。
底材湿度<10%,碱性PH<10,墙面无渗水漏水。
一般新抹的砂浆夏季应干燥2-3周,冬季干燥4-5周以上即可达到上述温度和中性要求。
如使用腻子,选用的腻子应耐水性好、致密、抗裂性好,且不宜批得过厚。
3、适宜的施工环境
阴雨天和高温天均不宜施工;施工前,必须测定涂漆现场的空气温度及相对温度,现场温度(墙体)应>50C,空气温度≤85%。
另外,一般不可与聚氨酯类涂料同时施工,以免造成涂膜泛黄。
4、正确的施工方法
必须遵照包装桶上的施工说明书来正确操作,如稀释比例、重涂时间、推荐配套体系、涂刷遍数、合适的工具等等。
5、合适的养护时间
施工涂装完毕后,必须给予涂层合适的保养时间,绝对避免摩擦、撞击以及沾染灰尘、油腻、水迹等,施工结束短期内下雨必须进行防护。
一般涂装结束后涂层保养7天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6、正确的使用方法
使用过程中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接触强酸强碱或有强腐蚀性的化学物质,注意重物的坠落和撞击,涂层禁止直接与高温物体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