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荆楚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8107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质量荆楚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医疗质量荆楚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医疗质量荆楚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医疗质量荆楚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医疗质量荆楚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疗质量荆楚行.docx

《医疗质量荆楚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质量荆楚行.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疗质量荆楚行.docx

医疗质量荆楚行

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0年湖北省

“医疗质量荆楚行”活动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县卫生局,部、省属医疗机构:

为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保障医疗安全,经研究,我厅决定自2010~2011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医疗质量荆楚行”活动。

现将《2010年湖北省“医疗质量荆楚行”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有关情况及时报我厅医政医管处。

 

二○一○年四月十五日

 

 

 

2010年湖北省“医疗质量荆楚行”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要求,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保障医疗安全,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全国及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活动主题

以“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保障医疗安全,切实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为活动主题。

三、活动目标

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开展“医疗质量荆楚行”活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医院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努力让患者满意、让社会满意、让政府满意。

四、活动范围

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是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五、活动原则

(一)将“医疗质量荆楚行”与专项活动相结合,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根据“医疗质量荆楚行”的有关要求,将“护理示范医院创建”、“平安医院创建”等专项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二)全面梳理和重点整治相结合,切实保障医疗安全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梳理和排查医疗机构临床科室、辅助科室、实验室和后勤安保等部门的质量安全隐患,查找管理漏洞、薄弱环节,重点整治违法违规执业行为,打击非法行医,查处虚假广告。

同时要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的管理、检查力度,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杜绝医疗差错。

(三)自查自纠与督查整改相结合,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医疗机构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对本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进行自查,制定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医疗机构开展自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对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督导检查。

省卫生厅将引入第三方评估、突击检查、寻访患者等新的评价和检查方式,探索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模式,适时对各市、州、直管市、林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荆楚行”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抽查,促进活动起到实效。

(四)内部动员与社会宣传相结合,营造良好活动氛围

医疗机构要充分动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使全体医院全体职工都参与到医疗质量荆楚行活动中来。

同时,要充分发挥媒体阵地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传播媒体,开展广泛深入的社会宣传,切实履行社会职责,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向人民群众普及科学防病治病和正确择医、就医等方面的知识,吸引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不断掀起医疗质量荆楚行活动的宣传高潮。

(五)内涵建设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促进医院管理可持续发展

医疗机构应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突出内涵建设,加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教育和质控管理人员培训。

要当前任务与长远建设相结合,在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探索完善适合我省省情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六、主要内容

(一)持续提高医疗质量

1、落实各项核心制度。

各级各类医院要坚持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疑难病例会诊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历管理、处方管理等核心制度,加强医护人员“三基三严”培训。

2、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建立以专业为基础的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形成质量控制体系和网络,发挥专科质量控制、培训指导、督导检查的职能。

3、贯彻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提高医疗质量。

4、贯彻实施《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加强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的通知》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积极推进临床合理用药。

5、推进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提升整体医疗质量水平。

(二)保障病人医疗安全

1、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重点加强血液透析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2、制订重大医疗过失行为与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鼓励及时、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认真分析、处理重大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

建立和完善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及医患沟通制度。

3、加强手术和麻醉医疗安全管理。

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加强围手术期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各种诊疗工作常规,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建立麻醉操作主治医师负责制,规范麻醉工作程序。

加强对麻醉术中和术后患者的监护,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及时处理麻醉意外。

4、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做到正确执行医嘱,加强输液规范化管理。

5、加强病历管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6、全面排查医院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医院后勤管理,制定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7、贯彻执行《血站管理办法》等规定,进一步规范采供血活动和临床用血管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8、积极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工作,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全面改善医疗服务

1、坚持推进预约诊疗服务。

继续推动在公立三级医院实行预约诊疗,稳步向二级医院扩展。

探索门诊和出院病人复诊实行中长期预约,有条件的地方试行门诊24小时挂号和预约服务。

2、优化门诊流程,增加便民措施。

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在醒目的位置张贴科室分布平面示意图、引导标识、就诊流程及医保报销流程图。

加强门诊信息公开和咨询服务,帮助患者预约诊疗和准确挂号。

合理安排患者就诊过程,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服务,增加便民措施,减少就医等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3、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落实首诊负责制,与120建立联动协调制度,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建立急诊、急救转介服务制度。

改善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密切科室间协作,确保患者获得连续医疗服务。

4、改善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为患者办理入院、出院手续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帮助。

做好入院、出院患者的指示、引导工作,入、出院事项实行门诊交代或床边交代。

加强转诊、转科患者的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

对于转科病员要做到内部精细化管理。

5、改革医疗收费服务管理与医保结算服务管理。

减少患者医药费用预付,方便参保参合患者就医。

与医疗保障管理机构协作配合,探索实施总额预付、单病种付费(收费),与预约诊疗措施相结合,识别患者医保身份,逐步实现患者先诊疗后结算。

6、规范临床护理服务,实施整体护理模式。

落实护理人员配置标准,健全护理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提供与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相适应的护理服务,确保基础护理与分级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注重人文关怀,实施整体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等多方面需求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减少并逐步取消患者家属陪护。

7、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服务绩效。

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切入点,优化医疗服务系统与流程。

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合理配置和利用医疗资源,逐一解决影响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各个瓶颈环节,减少患者预约检查、院内会诊、检查结果等方面的等候时间。

8、加强投诉管理,畅通沟通渠道。

实行医疗工作“首诉负责制”,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和人员统一接受、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人。

9、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

七、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4~5月)

1、深入宣传发动

召开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全面启动“医疗质量荆楚行”活动。

召开新闻通气会,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活动主题及内容,提高社会知晓度。

各地要做好组织和动员,层层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宣传,造声势、抓载体,广泛动员,统一思想,营造良好活动氛围。

2、制定活动方案

各地各单位要根据本方案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辖区具体实施方案及督导评估方案,完善各项工作措施,为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建立组织机构

省卫生厅成立湖北省“医疗质量荆楚行”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各地、各单位要成立各级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5月~2010年12月)

1、开展自查自纠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2010年“医疗质量荆楚行”活动工作目标和要求,制定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自查自纠。

针对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整改方案和具体措施。

2、加强督导检查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检查、指导和评价,确保活动效果。

省卫生厅负责三级医院、市州负责二级医院、县市区负责一级医院督导检查,对检查情况进行排名,并通报检查结果。

3、确保整改落实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医疗机构提出整改要求,明确整改目标、规定完成时限、确定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切实督导医疗机构认真实施整改。

(三)总结评估阶段(2011年初)

1、总结活动经验

认真总结各地开展“医疗质量荆楚行”活动的经验及成效,交流各地在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改进医疗服务,保障医疗安全方面的有效措施。

2、表彰先进典型

表扬、宣传管理好、服务好、社会反映好的先进典型,表彰一批优秀单位及优秀个人。

3、构建长效机制

进一步研究部署2011年“医疗质量荆楚行”活动具体方案,完善相关制度规定,逐步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八、工作要求

(一)强化质量安全意识,加强组织领导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的立院之本,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关系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影响,关系卫生系统的公众形象。

开展“医疗质量荆楚行”活动,是卫生系统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院要统一思想,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坚定信心,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认真贯彻落实,扎实稳步推进

各级各类医院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明确职责、周密部署,鼓励各医院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

同时,认真、全面地开展自查自建,推动各项工作扎实稳步开展,全面提升医院管理工作质量。

医疗机构要重视内涵建设,从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入手,培训、教育、检查相结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内部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的管理、检查力度,改善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就医,切实将活动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三)加强指导检查,确保取得实效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活动部署,要加大检查、指导力度,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

要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具有实质意义的检查方式,检查中要注重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感受和评价,避免“搞形式”和“走过场”。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责令整改,并进行跟踪督导,落实整改。

(四)积极发动宣传,动员社会参与

“医疗质量荆楚行”活动的目标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医院管理长效制度,促进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达到让患者满意、让社会满意、让政府满意,核心是“质量、服务、安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围绕活动核心,积极行动,主动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分层次、分类别、分项目地推动活动开展。

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动员新闻媒体支持和积极参与,宣传推广一批管理规范、质量可靠、群众满意的先进典型,为医疗机构的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

湖北省“医疗质量荆楚行”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附件:

湖北省“医疗质量荆楚行“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杨有旺省卫生厅党组书记

焦红省卫生厅厅长

副组长:

姚云省卫生厅副厅长

张俊超省卫生厅副厅长

孙兵省卫生厅副厅长

高忠明省卫生厅卫生监察专员

阮小明省卫生厅卫生监察专员

成治臣省卫生厅卫生监察专员

成员:

李伟省卫生厅办公室主任

江世虎省卫生厅人事处(科技教育处)处长

刘家元省卫生厅规划财务处处长

刘时海省卫生厅政策法规与食品安全协调处处长

柳东如省卫生厅疾病预防控制处处长

何绍斌省卫生厅农村卫生管理处处长

李向东省卫生厅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处处长

朱洪波省卫生厅医政医疗服务监管处处长

黄金星省卫生厅基本药物管理处处长

刘学安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处处长

杨勇省卫生厅监察室主任

杨明亮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局长

朱令晖省卫生厅农村卫生管理处副处长

王劲松省卫生厅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处副处长

王芸省卫生厅医政医疗服务监管处副处长

王汉祥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处副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厅医政医疗服务监管处,朱洪波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王芸、王劲松、朱令晖、王汉祥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